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四章 家人團聚

“感召青龍?”長生大感好奇,“擁有龍鱗便能感召青龍?若是召得青龍,那青龍又能做些什麼?”

張墨原本正在收拾桌案上的碗筷,聽得長生髮問,便停下手上的活計看向張善,等他回答。

張善端起茶杯喝茶漱口,轉而放下茶杯出言說道,“但凡龍屬,鱗片皆爲一元之數,共有十二萬九千六百片,但不是所有龍鱗都能感召青龍,只有生於頜下的那片逆鱗纔有此神效?!?

張善說到此處略做停頓,長生和張墨皆未打岔,靜等下文。

張善繼續說道,“韓非子有語,‘夫龍之爲蟲也,可擾押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人有攖之,則必殺人。’爲何觸及逆鱗,龍會暴怒,那是因爲逆鱗所在之處乃是龍的命門要害,等同蛇之七寸。而龍之所以能被人駕馭騎乘,乃是因爲那片頜下的逆鱗不曾歸位,仍是蛇蟲之屬,神性不全,倘若逆鱗歸位,龍就會齊全龍身,騰雲昇天?!?

“大哥,你這是道聽途說還是確有其事啊?”張墨追問。

“真僞不得而知,但《無上秘要》中確有記載,”張善說道,“相傳蛇蟒之屬渡劫百不成一,故此有道行的蛇蟒到了渡劫之日便會尋找天命之人,潛伏其左右,藉助天命之人的氣數躲避天雷,由於天命之人氣數異於常人,天雷會投鼠忌器,故此渡劫蛇蟒有時可蔭庇受益,順利渡劫?!?

“何爲天命之人?”此番插嘴的是長生。

“你就是天命之人。”張善隨口說道。

見長生疑惑未解,張善又補充道,“世人何止千萬,但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左右不了民生時局也影響不了江山社稷,只有極少數的天命之人才能改天換日,指點江山。天命之人也並不只有你自己,似我們兄妹也是天命之人,那些擁兵自重的節度使亦是天命之人,連你最爲討厭的花子頭兒龍顥天都是天命之人,不過同爲天命之人,也有輕重之分,你的命數明顯比我們要重。”

長生皺眉追問,“您的意思是天命之人並不一定就是好人?”

“對,”張善點頭,“天命之人只是命數異於常人,能夠影響民生社稷,而不是肩負著什麼具體的使命,天命之人可能是力挽狂瀾的英雄,也可能是謀朝篡位的梟雄?!?

長生聞言沒有再說話,他再次想到了師父羅陽子在世時對自己所說的話,師父早就發現自己乃天命之人,擔心自己身有殘疾且多遭不幸,導致性情偏激,誤入歧途,故此極力勸說自己入道修行,以此平和心境,秉承良善。

當日羅陽子的一些話他還不是非常理解,此番回頭再想便恍然大悟,包括師父對自己的一些說教也是有的放矢,遇到他人挑釁時是忍耐還是反擊,只以自己內心能夠保持平和爲準,如果自己會生悶氣,那就別忍耐,直接給與反擊,如果自己沒當回事兒,那就剋制忍耐,一笑置之。羅陽子之所以有這樣的教誨,也是擔心他心中會聚集太多的怨氣,最終令他暴怒發狂。

“大哥,繼續說那逆鱗。”張墨自一旁好奇催促。

張善點頭說道,“道家的承負和佛家的因果實則是一個意思,追求的都是公平二字,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得了人家的好處就是欠了人家的債務,不把債務還完是難得圓滿的,蛇蟒渡劫亦是如此,若是獨自經受天劫而不死,則直接化龍飛昇。若是藉助他人庇護而逃過了天劫,雖得龍身卻神性不全,只有投桃報李,償還了他人的恩情,才得龍身完整,騰雲飛昇。”

張善言罷,張墨出言追問,“你的意思是那片逆鱗是那條青龍故意留下的,只爲有朝一日長生遇到危難,它便現身救急,償還當日的恩情?”

“想必是這樣。”張善點頭。

“它是認長生本人,還是隻認持拿逆鱗之人?”張墨再度追問。

“自然是長生本人,”張善說道,“不過逆鱗等同借據,債主只有借據在手,才能討還舊債?!?

“只能感召一次?”張墨又問。

張善瞅了張墨一眼,“那是自然,欠多少還多少,總不能人家欠你一兩銀子,你向人家討要一百兩?!?

張墨可不怕張善,笑著打趣“便沒有點兒利錢?”

張善懶得與張墨說笑,衝長生正色說道,“儘快尋回那片逆鱗,終有一日用得上?!?

“那東西還不一定在誰手裡呢,”長生說道,“那兩個司天臺的官員找到那處山洞時,倭寇也在附近,二人的一舉一動都被倭寇看的一清二楚,二人若是沒有拿走那片逆鱗,逆鱗想必就在倭寇的手裡?!?

“不管在誰手裡,都儘快尋回?!睆埳瞥谅曊f道。

長生點頭,“此番前來中土的倭寇之中似乎也有道門中人,他們稱之爲陰陽師,此人貌似也會道術,而且多有見識?!?

“倭人的法術得自前秦,與中土的道術多有不同,這羣倭人不可小覷?!睆埳普f道。

“大哥,依您之見,這羣倭寇前來中土有何居心?”沒有日本人在場,長生便一口一個倭寇,如果有日本人在場就得說日本人了,因爲倭寇是罵人的話,當著日本人說倭寇就像當著和尚罵禿驢。

此前長生曾經說過日本人是衝著龍脈來的,張善不太明白長生具體問的什麼,便不曾接話。

長生見狀急忙換了個問法兒,“他們是想破壞我們的龍脈還是試圖借用我們大唐的龍氣?”

“這兩種可能都有,”張善說道,“我懷疑中土有人在暗中幫助這些倭人,數千日本武士,不可能都會說我們的語言,眼下朝廷正在大肆搜捕遣唐使,如果沒有內應,這麼多人的食宿都成問題,更別說隱藏行蹤,潛伏作祟了?!?

“一般人沒有這麼大的實力,養不了這麼多人,除非是盤踞一方的節度使?!遍L生猜測。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些節度使多有不臣之心,通倭借勢之事他們幹得出來,”張善說到此處擡頭看向長生,“你肩上的擔子也很重,似這種事情只能由你費心查證?!?

“交給我,”長生點頭,“此前我已經命人暗中搜查這些倭寇了,這可是數千名武士,不比尋常士兵,倘若他們聚衆起事,地方官府根本就攔他們不住?!?

“我們也不能只顧內憂,不管外患,這些倭人實屬禍害,”張善說道,“你密切關注此事,倘若知道了他們的下落,立刻通知我,我會分兵圍剿?!?

二人說話,張墨插不上嘴,便提起茶壺爲二人倒茶,桌案上原本只有兩個茶杯,一個是張善的,一個是張墨的,張墨爲張善倒滿茶水之後隨手將自己的茶杯倒滿,單手遞給了長生。

張墨此舉大顯親近,長生接過茶杯,心臟狂跳,原本頭腦清醒,條理清晰,此時竟然心猿意馬,一片空白。

張墨並未注意到長生的變化,見他不說話,便又將話題拉回到了龍鱗上,“大哥,若是尋回了那片逆鱗,當如何使用?”

“不清楚,”張善搖頭,隨即想起一事,“對了,我好像聽父親說過天仙觀的扶風真人對逆鱗多有了解,天仙觀位於山南西道,若是尋回了龍鱗,不妨前去求教於他?!?

見長生不接話,張墨推了他一把,“聽到沒有?”

長生猛然回神兒,急忙放下茶杯開口說道,“聽到了,天仙觀的扶風真人,當日老天師元神出竅前往義莊庇護援手之時,我曾聽他說起過此人。”

“你一定將此事放在心上,”張墨叮囑,“若得感召青龍,危急關頭便能力挽狂瀾,震懾四方?!?

“只可惜即便尋回了龍鱗,召得青龍,也只能借力一次?!遍L生說道。

見長生也與張墨一般態度,張善亦瞅了他一眼,“你倆還真是一丘之貉?!?

長生聞言多有尷尬,一旁的張墨出言說道,“我們知道只能感召一次,但敵人和對手可不知道,要知道青龍乃是神物,若是現身於陣前,敵軍定當心驚膽寒,全無鬥志?!?

“行啊,我不和你們說了,”張善擺了擺手,“我還要召集他們開會議事,這段時間你也多有辛苦,讓長生陪你進城轉轉吧?!?

“也好,”張墨伸手指著裝有禮物的箱子,“這些東西你別忘了交給行雲子他們。”

張善尚未接話,長生便搶先說道,“大哥,據倭寇所說那逆鱗的主人乃是一條妖龍…...”

不等長生說完,張善就擺手打斷了他的話,“龍也分先天龍屬和後天龍屬,倭人所說的妖龍指的是後天龍屬,泛指蛇蟒渡劫化龍,不管是先天龍屬還是後天龍屬,一旦成龍便沒有高下之分,就如同科舉入仕和捐納入仕,兩者皆爲朝廷命官?!?

與張善的這番談話令長生困惑盡去,知道張善要開會議事,便不再耽擱,離座起身,拱手告辭。

起身之後纔想起張墨先前遞過來的那杯茶自己一直沒喝,擔心張墨誤會自己是因爲嫌棄纔沒喝,便想端起來喝上一口,但是又感覺已經站起來了,若是再端杯喝茶貌似太過刻意,而且還有點兒那什麼。

本就遲疑猶豫,一擡頭卻發現張墨正在笑噱的盯著自己,越發不好意思,眼見張善正在低頭整理桌案,急忙端起茶杯一飲而盡,然後逃也似的離開了大帳…...

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恃無恐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二地支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心善待第三百四十六章 裂土封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五百零五章 地支丑牛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主憲臺第五十章 佛骨舍利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二地支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義薄雲天第五百七十六章 身心俱疲第五百八十五章 老僧夜訪第七十五章 隨行保護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主憲臺第五百七十九章 趕赴少林第一百五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四百八十四章 初見曙光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聲默契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劃準備第五百六十三章 君臣秘議第四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零三章 再無明月第二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年古寺第二百三十九章 歸去有期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時思退第四百九十一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零七章 兄弟情義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四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四百五十六章 焦頭爛額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二十七章 又是雨夜第五百四十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八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陣前訓示第九十二章 藏私留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權交接第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八十章 烏鴉蛤蟆第一百六十七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秦時大墓第二百八十五章 春風得意第三百七十九章 終去心病第九章 觀察試探第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三百九十一章 償還人情第七十五章 隨行保護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二百九十二章 永不輕敵第三百四十四章 風水寶地第二百零七章 分別在即第二百零一章 履新戶部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重阻撓第二百八十五章 春風得意第一百二十章 聖旨皇榜第二百二十五章 平安無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重回海島第九十五章 羅天秘法第三百三十七章 恩怨分明第五十八章 趙家小姐第三百七十五章 全殲完勝第五百四十七章 殫精竭力第四百五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七十三章 先行開路第一百零七章 兄弟情義第二百九十章 臨行準備第一百八十三章 善後事宜第八十章 調頭南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強攻皇宮第五百一十二章 報仇解恨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二十三章 蒼天有眼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五百四十四章 力有窮時第三百七十章 默契聯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繁重第九十三章 技驚四座第三章 一師四徒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四十二章 喪盡天良第五十七章 下毒救人第三百零五章 棋如人生第二百一十一章 漸行漸遠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五百八十章 烏鴉蛤蟆第四章 背井離鄉第三百九十一章 償還人情第三十二章 追兵現身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四百六十五章 喝酒誤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命之恩第一百零七章 兄弟情義
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恃無恐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二地支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心善待第三百四十六章 裂土封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五百零五章 地支丑牛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主憲臺第五十章 佛骨舍利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二地支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義薄雲天第五百七十六章 身心俱疲第五百八十五章 老僧夜訪第七十五章 隨行保護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主憲臺第五百七十九章 趕赴少林第一百五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四百八十四章 初見曙光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聲默契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劃準備第五百六十三章 君臣秘議第四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零三章 再無明月第二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年古寺第二百三十九章 歸去有期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時思退第四百九十一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零七章 兄弟情義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四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四百五十六章 焦頭爛額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二十七章 又是雨夜第五百四十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八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陣前訓示第九十二章 藏私留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權交接第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五百八十章 烏鴉蛤蟆第一百六十七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秦時大墓第二百八十五章 春風得意第三百七十九章 終去心病第九章 觀察試探第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三百九十一章 償還人情第七十五章 隨行保護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二百九十二章 永不輕敵第三百四十四章 風水寶地第二百零七章 分別在即第二百零一章 履新戶部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重阻撓第二百八十五章 春風得意第一百二十章 聖旨皇榜第二百二十五章 平安無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重回海島第九十五章 羅天秘法第三百三十七章 恩怨分明第五十八章 趙家小姐第三百七十五章 全殲完勝第五百四十七章 殫精竭力第四百五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七十三章 先行開路第一百零七章 兄弟情義第二百九十章 臨行準備第一百八十三章 善後事宜第八十章 調頭南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強攻皇宮第五百一十二章 報仇解恨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二十三章 蒼天有眼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五百四十四章 力有窮時第三百七十章 默契聯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繁重第九十三章 技驚四座第三章 一師四徒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四十二章 喪盡天良第五十七章 下毒救人第三百零五章 棋如人生第二百一十一章 漸行漸遠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五百八十章 烏鴉蛤蟆第四章 背井離鄉第三百九十一章 償還人情第三十二章 追兵現身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四百六十五章 喝酒誤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命之恩第一百零七章 兄弟情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西华县| 陕西省| 都江堰市| 曲靖市| 衡阳市| 高台县| 东光县| 淳化县| 龙海市| 襄垣县| 科技| 铜山县| 牡丹江市| 库尔勒市| 武乡县| 固安县| 茶陵县| 密山市| 金塔县| 巴彦县| 合肥市| 定兴县| 永清县| 从江县| 太白县| 商都县| 伊宁市| 西乌珠穆沁旗| 尖扎县| 高邑县| 元氏县| 类乌齐县| 石棉县| 泰来县| 嘉义市| 泰兴市| 永德县| 绥江县| 英山县| 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