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聲默契

同塵已是年逾花甲,隨其出迎的一衆(zhòng)高僧年紀更大,在衆(zhòng)人面前長生和張墨就是兩個小孩子,由於年齡相差太大,二人走在一羣老和尚中間顯得頗爲突兀。

按理說客人上門,身爲主人的同塵理應維持融洽的氣氛,但同塵只是引著二人緩步前行,並不與二人主動交談。

感覺到氣氛有些尷尬,長生便轉(zhuǎn)頭看向一旁的張墨,但張墨只是回望了一眼,並沒有開口的意思。

長生本想說點兒什麼打破僵局,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自己此番前來乃是有求於人,若是表現(xiàn)的太過隨和,很容易被少林寺輕視。

大雄寶殿是供奉佛祖的地方,不是接待賓客的場所,而禪房則是僧人的起居之處,也不是待客之所,少林寺也有專門接待貴客的地方,是位於大雄寶殿東側(cè)的東殿。

少林寺乃禪宗祖庭,亦是中土最大的寺院,寺內(nèi)多有宮殿僧舍,由於年代久遠,宮殿僧舍已多有老舊斑駁,不過寺內(nèi)建築雖然老舊卻並不顯得破敗,莊嚴之中透著一絲肅穆,只是寺內(nèi)也有蛤蟆亂蹦亂叫,破壞了這佛門聖地應有的沉靜和嚴肅。

隨僧人去往東殿的途中,長生一直自心中斟酌思慮,接下來應該如何與同塵講說。

半炷香之後,二人在同塵等人的引領之下來到東殿,分賓主落座,隨行的一衆(zhòng)老僧也並未離去,而是坐在了同塵的下首。

落座之後,立刻有小沙彌送上了茶水,同塵微微擡手,“二位請用茶。”

“多謝大師,”長生出言道謝,隨即直涉正題,“諸位大師雖是方外之人,卻憂心社稷,關愛民生,先前平叛討逆,扶正糾偏,令得寺內(nèi)僧人多有死傷,皇上感念少林寺的犧牲,感激少林僧衆(zhòng)的功績,故此遣派我們二人前來探視諸位大師和寺內(nèi)僧衆(zhòng)。”

一衆(zhòng)老僧原本都是面無表情,聽得長生言語,心頭大暖,盡皆面露欣慰。

“蒙皇上惦記,我們雖是出家人,但家國有難,我們自然不能袖手旁觀,”同塵沉聲說道,“只是我等粗鄙拙劣,不通軍事,不堪大用,辜負了皇上和百姓的期望。”

“大師言重了,”長生說道,“大師掛帥平叛雖然多受挫折,卻爲全天下的出家人和習武之人做出了表率,先前的戰(zhàn)事雖然不盡人意,卻並非大師統(tǒng)兵無方,而是大師和諸位僧衆(zhòng)本性良善,德行高尚,不似對手那般詭詐陰險,卑劣下作。”

“南無阿彌陀佛。”同塵合十唱佛。

長生說道,“大師,皇上讓我代他向您和諸位大師問好,近段時間全國各處都在鬧饑荒,少林僧衆(zhòng)乃朝廷的功臣,皇上擔心少林寺糧草不續(xù),特命戶部擠出銀錢五萬兩,米糧五萬擔,供諸位大師和寺內(nèi)僧衆(zhòng)開銷用度。”

長生此言一出,包括同塵在內(nèi)的所有僧人都心生感動,紛紛合十唱佛。

和尚修行力求四大皆空,心靜如水,他們並不容易被感動,但是否感動不但取決於個人心性,還得看對方做了什麼,五萬兩白銀和五萬擔糧食是個很恐怖的數(shù)字,尤其是在大災之年,顯得尤爲貴重,好話說的再多也不如真金白銀打動人心。

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長生雖然不再親管戶部,卻也是當過家的人,知道五萬兩白銀和五萬擔糧食有多大分量,他之所以如此大方,原因有二,一是同塵統(tǒng)兵雖然總是吃敗仗,卻不能因此就否定少林寺在討逆過程中的巨大犧牲,他們的確盡力了,也死傷了好多人,哪怕兵敗也理應受到善待,不然會寒了他們的心。

二是接下來他們還得請少林寺出馬,千里迢迢趕往嶺南道的姑婆山抗擊倭寇,這可是至關重要的一戰(zhàn),倭寇勢必孤注一擲,此戰(zhàn)兇險非常,參戰(zhàn)之人不一定能活著回來,要人家賣命,再不拿出點兒誠意就屬實說不過去了。

同塵也不傻,聽長生這般說,立刻猜到朝廷有事相求,因爲凡事都有一個度,如果只是單純的慰勞探視,一萬擔糧食就已經(jīng)是厚禮了,如此恐怖的饋贈,已經(jīng)超出了探視的範疇。

“南無阿彌陀佛,”同塵口宣佛號,轉(zhuǎn)而平靜開口,“蒙皇上和王爺掛懷,少林寺上下感激不盡,僧人蔘禪唸佛,不事勞作,每日只食一餐已然多有惶恐,朝廷如此厚贈,我等焉能愧受?”

長生並不瞭解同塵,但聽同塵說出了這番話,立刻對同塵高看了幾分,正所謂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同塵能夠清醒的認識到僧人不幹活兒,不應該多佔米糧,只這一點就說明此人德行高尚,中正寬厚。

“大師此言差矣,”長生正色說道,“您和少林寺所有參與平叛的僧人都是大唐的功臣,朝廷永遠不會忘記你們的付出和犧牲。”

聰明人和聰明人說話從來都不需要爭吵辯論,也不需要討價還價,因爲雙方心裡都有數(shù),知道自己能爲對方做什麼,也知道對方的付出可能需要自己做什麼。

“少林僧人雖是方外之人,卻也是大唐子民,家國有難,我等理應略盡綿薄,”同塵沉聲說道,“既是皇上御賜,少林寺便只能厚顏愧受。”

見同塵同意收下銀錢米糧,長生心中多有暢快,在此之前僧人給他的印象都是冥頑不靈,迂腐固執(zhí),不曾想同塵竟然這麼通人情,正所謂食君之祿,爲君分憂,同塵既然決定收下朝廷的銀錢米糧,就表示他接下來還會不遺餘力的爲大唐出力。

一旁的張墨也沒想到長生竟然能這麼輕易且快速的與同塵達成默契,仔細想來二人之所以能這麼快達成默契,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長生出手闊綽,大災之年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好過,少林寺自然也不例外,這麼多銀錢米糧,足以保證少林的上萬僧衆(zhòng)不會捱餓。

既然默契已經(jīng)達成,接下來就該同塵表態(tài)了,而表態(tài)也是有學問的,不能直接問朝廷需要少林寺做什麼,那樣就顯得不是默契而是交易了,同塵這麼大年紀了,這點道理他自然懂得,隨後便巧妙的詢問近期戰(zhàn)況,而長生則看似無意的說出了倭寇在姑婆山的所作所爲,以及少林寺被蛇蟲鼠蟻侵擾的真正原因。

包括同塵在內(nèi)的一衆(zhòng)老僧道行再怎麼高深,脾氣再怎麼隨和,也經(jīng)不住被蛤蟆烏鴉日夜不休的聒噪七八天,得知此事乃倭寇所爲,同塵在與諸位老僧交換過眼神之後主動表態(tài),願意派遣少林武僧驅(qū)逐倭寇,護衛(wèi)華夏。

一盞茶的工夫,大事便談妥了,沒有懇求尷尬,沒有強人所難,有的只是行雲(yún)流水和無聲默契。

“倭寇詭詐兇殘,此去嶺南兇險非常,”長生沉聲問道,“非紫氣高手不得以身涉險,請問大師,少林寺有多少紫氣高手可遠征出戰(zhàn)?”

同塵沉吟過後出言說道,“連老衲和諸位師伯師叔都算上,當有八十五人。”

“年長的長輩便不要驚動了,”長生說道,“身爲住持,您也不能擅自離開。”

“六十。”同塵說道。

“就六十。”長生正色點頭,實則此前他沒想到少林寺還有這麼多紫氣高手,因爲在之前的戰(zhàn)事中少林僧人多有死傷,禪宗祖庭當真名不虛傳,實力果然驚人……

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九十四章 快速馳援第三百二十五章 尋找飛禽第二百三十三章 驛站夢魘第三百五十章 悠然閒賦第二百八十二章 痛毆親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神秘法器第一百四十六章 九五之尊第三百一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五章 危機重重第三百二十三章 蒼天有眼第五百一十三章 快意恩仇第四章 背井離鄉(xiāng)第七章 墓中古籍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四百七十四章 壓力巨大第八十四章 厚積薄發(fā)第五百五十章 體察民情第七十一章 天賦異稟第三百九十六章 對戰(zhàn)鬥法第八十章 調(diào)頭南下第七十二章 混元心法第一百三十章 靈氣耗盡第三十一章 岐黃寶典第四百四十二章 登陸上岸第二百四十三章 深夜探監(jiān)第五百零六章 了無生趣第三章 一師四徒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頭侏儒第五十六章 艱難搭救第二百五十三章 氣息有異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三百二十四章 善待百姓第三百二十二章 亂世重典第一百四十六章 九五之尊第七章 墓中古籍第三十章 遺言遺訓第一百二十四章 商賈作風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樹妖第二百五十四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真亂假第二百四十一章 養(yǎng)妓斂財第三十七章 孑然一身第三百八十二章 順天逆天第二百五十一章 早做準備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真亂假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下濟州第二百一十章 臨別饋贈第一章 暗夜天雷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一百八十二章 義薄雲(yún)天第二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九十三章 集思廣益第七十五章 隨行保護第十九章 兩枚紅杏第二百六十四章 其位其威第十七章 五粒藥丸第四百四十七章 事態(tài)惡化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二百一十七章 神兵加持第一百五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一十九章 傷敵自傷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色長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二百八十九章 授予兵符第五百七十五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七十一章 酉金所化第七十九章 道號三生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返京師第四百零四章 慈悲爲懷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心善待第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三百九十九章 盡力而爲第三百四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三十三章 五雷大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監(jiān)行刺第四百二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四百七十六章 對戰(zhàn)僵持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三十一章 岐黃寶典第五百三十一章 生死有命第四百七十四章 壓力巨大第九十五章 羅天秘法第二百零一章 履新戶部第四百二十九章 完了完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生而爲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二百一十七章 神兵加持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切如常第四百一十一章 黃衣女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劃準備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堂之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真假虛實第三百六十五章 花天酒地
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九十四章 快速馳援第三百二十五章 尋找飛禽第二百三十三章 驛站夢魘第三百五十章 悠然閒賦第二百八十二章 痛毆親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神秘法器第一百四十六章 九五之尊第三百一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五章 危機重重第三百二十三章 蒼天有眼第五百一十三章 快意恩仇第四章 背井離鄉(xiāng)第七章 墓中古籍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四百七十四章 壓力巨大第八十四章 厚積薄發(fā)第五百五十章 體察民情第七十一章 天賦異稟第三百九十六章 對戰(zhàn)鬥法第八十章 調(diào)頭南下第七十二章 混元心法第一百三十章 靈氣耗盡第三十一章 岐黃寶典第四百四十二章 登陸上岸第二百四十三章 深夜探監(jiān)第五百零六章 了無生趣第三章 一師四徒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頭侏儒第五十六章 艱難搭救第二百五十三章 氣息有異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三百二十四章 善待百姓第三百二十二章 亂世重典第一百四十六章 九五之尊第七章 墓中古籍第三十章 遺言遺訓第一百二十四章 商賈作風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樹妖第二百五十四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真亂假第二百四十一章 養(yǎng)妓斂財第三十七章 孑然一身第三百八十二章 順天逆天第二百五十一章 早做準備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真亂假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下濟州第二百一十章 臨別饋贈第一章 暗夜天雷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一百八十二章 義薄雲(yún)天第二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九十三章 集思廣益第七十五章 隨行保護第十九章 兩枚紅杏第二百六十四章 其位其威第十七章 五粒藥丸第四百四十七章 事態(tài)惡化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二百一十七章 神兵加持第一百五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一十九章 傷敵自傷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色長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二百八十九章 授予兵符第五百七十五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七十一章 酉金所化第七十九章 道號三生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返京師第四百零四章 慈悲爲懷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心善待第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三百九十九章 盡力而爲第三百四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三十三章 五雷大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監(jiān)行刺第四百二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四百七十六章 對戰(zhàn)僵持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三十一章 岐黃寶典第五百三十一章 生死有命第四百七十四章 壓力巨大第九十五章 羅天秘法第二百零一章 履新戶部第四百二十九章 完了完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生而爲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二百一十七章 神兵加持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切如常第四百一十一章 黃衣女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劃準備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堂之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真假虛實第三百六十五章 花天酒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丰县| 兰州市| 钟山县| 松原市| 犍为县| 天津市| 都江堰市| 邵东县| 离岛区| 恩施市| 长葛市| 永宁县| 洪雅县| 乌兰浩特市| 正定县| 鹤岗市| 卫辉市| 高台县| 焉耆| 普安县| 顺义区| 天镇县| 万年县| 延津县| 常山县| 白城市| 嘉峪关市| 武汉市| 吉安县| 正定县| 福贡县| 黄梅县| 宁都县| 丰镇市| 台北市| 肇庆市| 伊川县| 霸州市| 碌曲县| 奉贤区|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