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堂之上

上朝途中長生一直在心中斟酌思慮,自己手頭只有現(xiàn)銀四千萬兩,再加上變賣罪臣家產(chǎn)的兩千萬兩,一共是六千萬兩,扣除皇宮本年所需的五百萬兩,還有五千五百萬兩,而軍餉和賑災(zāi)則各需五千萬兩,僧多粥少,本就難以分配,還要考慮到如果不發(fā)軍餉,各地擁兵自重的節(jié)度使就有了起兵反叛的藉口。而一旦撥下了軍餉,本就有不臣之心的節(jié)度使們就有了更多的銀錢招募兵馬。

隱瞞國庫存銀數(shù)量看似是最簡單的方法,但國庫有多少存銀根本就瞞不住,因爲知情人不止他自己,戶部的那些侍郎和郎中都知道國庫有多少錢。

除此之外還要推度皇上的想法,這些銀兩的分配方法得戶部拿,說白了就是得他拿,而皇上只負責對他拿出的分配方法表態(tài)同意還是不同意,他入仕以來從未與皇上單獨相處過,與皇上的關(guān)係只靠先前的那點默契在維持,他昨天送走了倪家,皇上已然心生不滿,如果這次對存銀分配的方法再得不到皇上的認可,君臣關(guān)係將會急劇降溫。

不曾想出所以然,乘坐的轎輦已經(jīng)來到皇宮門外,長生躬身下轎,與文武官員一同進宮早朝。

他是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大權(quán)在握,進宮早朝的官員們對他多有敬畏,不過衆(zhòng)人對他也只是齊全禮數(shù),打過招呼便藉故離開,並不與他長時間攀交說話。

文武百官的這種反應(yīng)也在長生的意料之中,朝廷想拿倪家開刀的意圖非常明顯,而他昨日卻明目張膽的送走了倪家衆(zhòng)人,此舉等同與皇上對著幹,今天皇上會怎麼發(fā)落他還是未知之數(shù),此時跟他走的太近可不是明智之舉。

對於衆(zhòng)人與自己保持距離,長生並不感覺失落,因爲他本就無意仕途,也不想與這些官員有什麼瓜葛和牽扯。

時辰一到,進殿早朝。

長生便是心中有一萬個不願意,也只能與其他官員一樣跪倒叩見,因爲皇上此前已經(jīng)下旨讓他退出了道門,雖然張善暗中保留了他的道籍,但對外他已不再是道士,既然不是道士,自然不能再行稽首禮。

禮畢起身之時,長生擡頭看了一眼坐在正北龍椅上的皇帝,身爲皇上,喜怒哀樂自然不會盡數(shù)顯露在外,單看錶情無法判斷其心情的好壞。

今日沒有旨意降下,接下來就應(yīng)該是各部官員出列奏事,長生本想聽聽文武百官今天都說些什麼再出列奏稟,但滿朝文武並無出列奏事者。

眼見再等下去宦官便要宣佈退朝,長生只能橫身出列,“微臣有事啓奏。”

宦官聞聲回頭,眼見皇上點了點頭,便尖利發(fā)聲,“準奏。”

緊要關(guān)頭,長生瞬時恢復(fù)了冷靜,快速進入狀態(tài),“啓稟皇上,微臣受命主政戶部,履新之初國庫存銀約有兩百萬兩,微臣主政御史臺時查抄貪墨所得四百萬兩盡數(shù)上繳國庫,濟國公倪倬捐贈六百萬兩也已入庫,這幾日查抄閹黨家產(chǎn)得銀三千兩百萬兩,其他財物摺合白銀當有兩千萬兩,扣除昨日撥發(fā)的三百萬兩募兵軍需,國庫存銀約有六千一百萬兩。”

長生說到此處略做停頓,轉(zhuǎn)而繼續(xù)說道,“戶部公議,對於這六千萬兩做以下用途,皇上乃九五之尊,天下共主,皇宮內(nèi)廷所需不可匱缺,當全額調(diào)撥全年用度五百萬兩,如此一來還有存銀五千六百萬兩,眼下災(zāi)情嚴重,各州郡府縣多有受災(zāi)者,人命關(guān)天,急需賑濟,各地賑災(zāi)共需白銀五千萬兩,戶部擬撥兩千八百萬兩用以購糧賑災(zāi),先解燃眉之急。此外,各地駐軍將士亦急缺軍需糧草,兵部此前也曾多次催促,兵者,國之大事,軍需理應(yīng)優(yōu)先辦理,駐軍軍餉軍需亦需白銀五千萬兩,但眼下戶部沒有那麼多銀兩,故此戶部擬將國庫僅存的兩千八百兩萬盡數(shù)撥出,用以採購糧草,發(fā)往各地駐軍。”

長生說完,殿內(nèi)鴉雀無聲,片刻過後皇上開口,“準奏,另將內(nèi)廷所需縮減兩百萬兩,分別用以賑濟災(zāi)民和採辦軍需。”

“吾皇聖明。”文武百官大拍馬屁。

眼見其他官員無事啓奏,皇上起身離去,宦官高喊退朝。

衆(zhòng)人本以爲長生今日會因爲送走了倪家衆(zhòng)人而遭受責罰,誰曾想他壓根兒沒提及此事,而皇上也沒有問及此事,不但沒有降罪,還對他擬定的所有款項盡數(shù)照準。

官員就是這麼現(xiàn)實,眼見長生沒有獲罪,紛紛湊過來想與他說話,長生懶得理會這些人,連表面的客套都不屑敷衍,退朝之後轉(zhuǎn)身就走。

出得大殿,長生長舒一口氣,他先前的那番話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暗藏玄機,對於國庫存銀的真實數(shù)量,他不能隱瞞也不願隱瞞,因爲這都是他的功績,他在爲朝廷斂財一事上做的卓見成效。

此外,他之所以提到倪倬捐贈了六百萬兩,乃是爲了表明自己和倪倬的態(tài)度,如果倪家一點過失都沒有,人家憑什麼捐贈六百萬兩,捐贈本身就是表明自己做的有過失,屬於贖罪性質(zhì),而倪家之所以這麼做,肯定是跟他商議過的,故此,倪倬捐贈了六百萬兩,不但表明了倪倬的態(tài)度,也表明了他的態(tài)度,說白了就是承認自己做的有欠缺,希望能獲得皇上的諒解,皇上是否諒解是皇上的氣度,至少倪倬和他的態(tài)度是端正的。

再者,他將國庫存銀一分爲二盡數(shù)撥放,一半用以賑濟災(zāi)民,一半用以軍隊軍需,這也是非常聰明的作法,將士兵和百姓置於同等重要的位置,不管是軍隊還是受災(zāi)百姓,誰也不能說朝廷厚此薄彼。而不發(fā)現(xiàn)銀,將撥給雙方的銀兩全部採購糧草,亦是極爲巧妙的作法,對受災(zāi)的州郡府縣來說,朝廷不管發(fā)銀兩還是發(fā)米糧都是一樣的。但對軍隊來說就有差別了,如果給節(jié)度使手下的軍隊發(fā)放銀兩,其直接後果就是節(jié)度使會用這筆錢來大肆徵兵,而發(fā)糧食就能在某種程度上避免這種情況,當然了,想要徹底杜絕也不太可能,因爲發(fā)給節(jié)度使的糧食也可以賣錢,但變賣是需要時間的,而且朝廷買糧並將糧食運往各處軍營也是需要時間的,而眼下朝廷最需要的就是時間,畢竟招募三十萬新軍不是朝夕之功。

而皇上那句‘將內(nèi)廷所需縮減兩百萬兩,分別用以賑濟災(zāi)民和採辦軍需,’裡最重要的字眼兒就是‘採辦軍需,’這說明皇上明白了他的苦心,知道他爲什麼不直接發(fā)銀兩而是發(fā)糧草,明白他這麼做是爲了緩和矛盾,爲朝廷爭取時間。

此外,他之所以將國庫直接放空也是一舉兩得,一是儘可能的多救幾條人命,二是突出自己的重要性,國庫又空了,接下來朝廷招募的新軍所需軍餉和米糧就沒了著落,還得靠他來籌集,俗話說一白遮百醜,倪家這件事情上他雖然違逆了聖意,但他下手狠,籌錢快,而且倪家舉家遠遷,留下的產(chǎn)業(yè)全部落到了他的手裡,這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危急時刻是不是捐獻銀兩,幫助朝廷,只在他一念之間。

這就是朝廷,這就是官場,哪怕他一心爲公,仍是事事兇險,步步驚心。

很多人不喜歡官場也是有原因的,混官場是需要腦子的,腦子不夠用,在官場上寸步難行。

大頭知道長生坐不慣轎子,早早的牽馬自宮門外等候,待長生出門,急忙迎了過去,“大人,怎麼樣?”

長生知道大頭也在擔心他會因爲送走了倪家衆(zhòng)人而遭到責罰,便隨口答道,“沒怎麼樣。”

大頭聞言如釋重負,待長生翻身上馬,再度問道,“大人,去哪兒?”

長生尚未答話,後面跟出來的兵部尚書便疾行上前,“李大人,可否借一步說話?”

“嗯?”長生皺眉轉(zhuǎn)頭。

“有關(guān)軍餉軍需一事,想與李大人另行商議。”兵部尚書說道。

“我眼下沒空,改天再說吧,”長生隨口說道,眼見戶部官員自宮門出來,便衝他們招了招手,待幾人上前,衝他們出言說道,“回去儘快把賑災(zāi)的銀兩調(diào)撥出庫。”

戶部官員彎腰拱手,齊聲應(yīng)是。

長生抖繮催馬,撇下兵部尚書疾行向南。

大頭騎馬跟了上來,“大人,去哪兒?”

“去太平客棧給你們四人挑選一件趁手的兵器……”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大誤會第五百六十一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用心良苦第二百一十八章 擅離職守第四百零三章 兵分兩路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三百六十五章 花天酒地第二百二十七章 回返長安第二百三十四章 鼠妖尋仇第十五章 時不我待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浪淘沙第二百一十一章 漸行漸遠第五十二章 胡作非爲第二百五十八章 妖龍逆鱗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戰(zhàn)止戰(zhàn)第二十五章 危機重重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四百一十九章 黃毛怪物第三百四十六章 裂土封王第二百六十四章 其位其威第一百三十八章 窮奢極侈第十五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七十五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時思退第五百五十九章 忙裡偷閒第三百六十三章 給你機會第四百二十七章 年輕母女第三百四十二章 虎穴龍?zhí)?/a>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得修爲第五百七十六章 身心俱疲第三百六十一章 貪生怕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動身離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身而退第四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十八章 五件神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zhàn)事慘烈第三百九十九章 盡力而爲第四百七十章 提前決戰(zhàn)第九十七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零三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六十章 一無是處第一百七十三章 強援在後第二百章 恩威難測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追襲尋仇第三百章 寺志所載第三百章 寺志所載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灑異域第三百七十二章 生死與共第三百零六章 勇者無畏第三十三章 五雷大法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卿不我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廷生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五百三十章 陰差陽錯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四十六章 國之將亡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四百四十章 死裡逃生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大誤會第四百七十九章 兵敗山倒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一百四十章 痛打女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五百七十三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五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二十九章 封閉七竅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二百七十九章 學習日語第八十七章 神功初成第十八章 五件神兵第一百章 遊擊將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烈火神掌第五百五十章 體察民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魂初定第三百九十二章 縝密策劃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舉童試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命相搏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甲狀元第五百五十六章 局勢好轉(zhuǎn)第三百六十八章 深陷重圍第四百一十六章 狂風暴雨第五十二章 胡作非爲第二百三十章 正大光明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網(wǎng)打盡第七十一章 天賦異稟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聲默契第三百零三章 事無鉅細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個交代第十一章 敵暗我明第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中怪物第四百零二章 守孝值夜第一百九十三章 宮中告急第一百三十八章 窮奢極侈第三百九十九章 盡力而爲第六十八章 不生不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秘地圖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大誤會第五百六十一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用心良苦第二百一十八章 擅離職守第四百零三章 兵分兩路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三百六十五章 花天酒地第二百二十七章 回返長安第二百三十四章 鼠妖尋仇第十五章 時不我待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浪淘沙第二百一十一章 漸行漸遠第五十二章 胡作非爲第二百五十八章 妖龍逆鱗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戰(zhàn)止戰(zhàn)第二十五章 危機重重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四百一十九章 黃毛怪物第三百四十六章 裂土封王第二百六十四章 其位其威第一百三十八章 窮奢極侈第十五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七十五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時思退第五百五十九章 忙裡偷閒第三百六十三章 給你機會第四百二十七章 年輕母女第三百四十二章 虎穴龍?zhí)?/a>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得修爲第五百七十六章 身心俱疲第三百六十一章 貪生怕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動身離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身而退第四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十八章 五件神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zhàn)事慘烈第三百九十九章 盡力而爲第四百七十章 提前決戰(zhàn)第九十七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零三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六十章 一無是處第一百七十三章 強援在後第二百章 恩威難測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追襲尋仇第三百章 寺志所載第三百章 寺志所載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灑異域第三百七十二章 生死與共第三百零六章 勇者無畏第三十三章 五雷大法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卿不我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廷生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五百三十章 陰差陽錯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四十六章 國之將亡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四百四十章 死裡逃生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大誤會第四百七十九章 兵敗山倒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一百四十章 痛打女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五百七十三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五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二十九章 封閉七竅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二百七十九章 學習日語第八十七章 神功初成第十八章 五件神兵第一百章 遊擊將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烈火神掌第五百五十章 體察民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魂初定第三百九十二章 縝密策劃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舉童試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命相搏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甲狀元第五百五十六章 局勢好轉(zhuǎn)第三百六十八章 深陷重圍第四百一十六章 狂風暴雨第五十二章 胡作非爲第二百三十章 正大光明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網(wǎng)打盡第七十一章 天賦異稟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聲默契第三百零三章 事無鉅細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個交代第十一章 敵暗我明第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中怪物第四百零二章 守孝值夜第一百九十三章 宮中告急第一百三十八章 窮奢極侈第三百九十九章 盡力而爲第六十八章 不生不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秘地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犁县| 大邑县| 巩留县| 鄂伦春自治旗| 响水县| 施甸县| 曲周县| 固始县| 利辛县| 巴中市| 阳城县| 曲靖市| 雷州市| 通渭县| 本溪| 确山县| 张家界市| 龙泉市| 酒泉市| 南宫市| 大同县| 新蔡县| 普陀区| 昆山市| 邳州市| 阳原县| 易门县| 北宁市| 通河县| 麻栗坡县| 礼泉县| 桃园县| 金阳县| 清镇市| 河池市| 如东县| 宁都县| 呼伦贝尔市| 舞阳县| 成安县|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