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衆(zhòng)人曾經(jīng)演練過聯(lián)手協(xié)同,眼見楊開和釋玄明被敵方高手纏住,長生和大頭立刻甩掉眼前的對手前往馳援,長生與楊開聯(lián)手,大頭與釋玄明協(xié)同。
不止己方可以兩兩聯(lián)手,敵方亦可如法炮製,很快局面就變成了宇文冬月和司徒鴻烈對陣長生楊開,東方辰和長孫白榮對陣大頭釋玄明。
敵方四人之中朱雀山莊的司徒鴻烈和白虎山莊的長孫白榮走的都是剛猛路子,而青龍山莊的東方辰與玄武山莊的宇文冬月則流於陰柔,彼此聯(lián)手,剛?cè)嵯酀?
楊開擅長的是內(nèi)功,不管是輕功還是劍法都是差強人意,好在長生擅長近身搶攻,面對司徒鴻烈火屬靈氣催動的剛猛招式每每避實就虛,並不與其正面硬拼,在騰挪之際還屢屢分神攻擊宇文冬月,如此這般方得穩(wěn)住陣腳,不露敗像。
釋玄明用的是少林功夫,大開大合,至陽至剛,而白虎山莊的長孫白榮亦是同樣的路子,二人相遇,直接正面硬拼,皆無虛招。釋玄明雖然靈氣修爲弱於長孫白榮,橫練功夫金鐘罩卻大有火候,而長孫白榮得益於自身的白虎血脈,亦有刀槍不入之能,二人對戰(zhàn)實屬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早在武舉比試之時東方辰便顯露了控御木屬事物的異能絕技,此番衆(zhòng)人身處密林,正合他施展御木之術(shù),下有樹藤卷繞,上有木刺橫飛,好在大頭身法玄奇,屢屢蹦跳閃躲,又得陰陽輪自轉(zhuǎn)急旋,或橫旋揮割樹藤,或豎旋阻擋木刺,雖然險象環(huán)生卻有驚無險。
被對手纏住令長生暗自焦急,己方四人皆是深藍大洞,而四個對手全是紫氣洞淵,正面對抗,己方毫無勝算可言,而且在己方四人被對手纏住之後,敵方其他武人得以喘息回神,重整旗鼓,雖然目前四人尚未顯露敗像,但拖的越久對己方越不利。
身爲頭領(lǐng),必須審時度勢,掌控全局,在與司徒鴻烈和宇文冬月周旋之際,長生一心二用,快速思慮,不能因爲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就偏離了方向,忘記了初衷,必須堅持之前的打法,先殺兵卒,再打?qū)洝?
當(dāng)務(wù)之急還是分出人手,前去攻擊敵方的尋常武人,可不能小看這些武人,眼下己方尚有餘力,但是打到最後,最好的局面也只能是兩敗俱傷,到得那時,這些尋常武人就極有可能對己方衆(zhòng)人構(gòu)成威脅,必須在與對方紫氣高手拼命之前將這些人一個不剩的盡數(shù)除去。
想到此處,便開始尋找機會,他此時龍威已經(jīng)脫手,乃是徒手對敵,幾個回合之後終於找到機會,探手抓住了楊開的左腕。
在手腕被長生抓住的瞬間,楊開便洞悉了長生的意圖,此前長生並未與司徒鴻烈硬拼,體內(nèi)靈氣不可能無以爲續(xù),此時抓住自己的手腕自然不是索要靈氣,而是要助其突圍。
明白了長生的意圖,楊開立刻變招,本是揮劍橫斬,改爲了右腿旋踢,而這也正是長生想要他做的,待得楊開右腿踢出,身形傾斜,立刻振臂發(fā)力,將其甩起,待楊開兩度出腳踢退了宇文冬月和司徒鴻烈之後,驟然鬆手,將楊開甩向大頭和釋玄明所在戰(zhàn)團。
將楊開甩飛之後,長生藉著反衝旋轉(zhuǎn)之力再度攻向試圖起身追趕的宇文冬月,令其擡手自保而不得追襲楊開。
正所謂一通百通,一悟千悟,長生天賦過人,悟性高絕,自創(chuàng)的近身相搏之法天下無雙,別的不說,只一招渾身生根就足以令所有對手目不暇接,疲於應(yīng)付,常人練武都是穩(wěn)固下盤,腳下生根,貌似只有下盤穩(wěn)固才能進退從容,攻防兼?zhèn)洌L生反其道而行之,渾身是根,雙腳可以作爲下盤,雙手也可以作爲下盤,甚至腰胯肩頭,肘膝胸臀皆可落地借力,如此一來他的招式就超出了常人的認知,包括出招的角度和攻擊的方位。
四大山莊皆以靈氣修爲見長,並不擅長武功招式,在捱過幾腳之後,司徒鴻烈暴怒發(fā)狂,火屬靈氣外延離體,自體外生出赤紅火焰,以此護身拒敵。
眼見長生以一敵二仍然搶佔上風(fēng),年逾古稀的宇文冬月亦是暗自氣堵,身爲玄武山莊莊主,控水之術(shù)爐火純青,此時天上仍在下雪,地上也有著厚厚的積雪,面對長生的近身搶攻,宇文冬月施出御水控冰之術(shù),吸附冰雪自周身凝出萬千冰刺,以此抵禦長生匪夷所思,猝不及防的近身搶攻。
二人的應(yīng)對可謂及時得當(dāng),但他們在混戰(zhàn)之際卻忽視了長生除了近身搶攻還修煉有混元神功,陰陽靈氣左右雙分,左腳的純陽真氣直接無視司徒鴻烈的烈火護身,而右腳的純陰靈氣則直接將宇文冬月破防。
就在此時,不遠處傳來了敵方武人的負痛慘叫,聽得敵方慘叫,長生並未分神旁顧,而是繼續(xù)快速搶攻,敵方的慘叫發(fā)自十丈之外,此時己方四人都在與敵激戰(zhàn),誰也騰不出手跑到十丈外傷人,十丈外的慘叫聲只能是餘一回返並造成的。
對於餘一回返之後並未前來增援己方衆(zhòng)人,而是衝外圍的敵人下手,長生深感欣慰,這說明餘一敏銳的察覺出了他的意圖。世上有很多人,但聰明人卻很少,大頭等人無一例外都是聰明人,與聰明人打交道很輕鬆也很愉快,最令人難以耐受的就是跟蠢人打交道,對牛彈琴,耗時費力。
長生此時以一己之力敵住了敵方兩大高手,此舉直接令司徒鴻烈和宇文冬月騎虎難下,兩個紫氣高手竟然拿不下一個深藍大洞,衆(zhòng)目睽睽之下,顏面何存?
眼見司徒鴻烈和宇文冬月越打越狠,越打越急,長生心中多有竊喜,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面對強大的對手,絕不能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得設(shè)法激怒對方,讓對方喪失理智,也只有對手喪失了理智,自己纔有機會。
此時司徒鴻烈和宇文冬月就失去了冷靜,與長生比招式的快慢,不啻於以己之短攻敵之長,二人年紀都不小了,與長生比拼出招的速度不可能佔到便宜,最終結(jié)果就是屢屢中招,越打越氣。
閱歷和悟性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東西,閱歷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提升,但悟性卻是天生的,跟年齡大小毫無關(guān)係,長生雖然年紀小,悟性卻高,冷靜清醒,思緒清晰,打架的最終目的是打敗對方而不是打的痛快,讓對手的殺手鐗使不出來,讓對手打的彆扭窩火纔是正確的打法,而不是讓對手盡出所能,自己被動接招兒。
佔盡上風(fēng)也就罷了,在快速搶攻的同時長生還故意發(fā)出得意的冷哼,這麼做除了能夠激怒對方,令對方急中生亂,還能讓對方急於報仇,一直追著自己打,而不是抽身後退,重整旗鼓前去攻擊餘一等人。
纏住司徒鴻烈和宇文冬月對於長生來說已經(jīng)是他所能承受的極限了,剩下的東方辰和長孫白榮以及一干尋常敵人只能交給大頭等人。
先前他將楊開送去馳援大頭等人,此時另外一處戰(zhàn)團己方已經(jīng)勉強佔據(jù)了上風(fēng),不過釋玄明的老毛病又犯了,仍然與長孫白榮在正面硬拼,釋玄明喜歡酣暢淋漓的打鬥,喜歡光明正大的分出勝負,說白了就是光明磊落,少有心機,而此時與靈氣修爲遠高於自己且擁有白虎血脈的長孫白榮正面硬拼,當(dāng)真不是聰明之舉。
楊開的來到主要減輕了大頭的壓力,二人合力對戰(zhàn)東方辰多有從容,楊開主攻,大頭協(xié)輔。察覺到餘一回返,大頭多有猶豫,看得出來他想前去幫助餘一,卻又擔(dān)心自己離開之後楊開不是東方辰的對手。
此時長生最希望楊開能抽身離去,他先前之所以將楊開送到大頭和釋玄明所在戰(zhàn)團而沒有送他去攻擊敵方的尋常對手,乃是因爲?zhàn)N一還沒有回返,缺失了外圍的掩護,楊開獨自應(yīng)對數(shù)十名敵方武人等同深陷重圍,而此時餘一已經(jīng)回返,由楊開前去攻擊敵方武人無疑是最佳人選。
但自己先前曾將楊開送過去幫助大頭二人,此時大頭等人不一定能夠準確揣度自己的意圖和想法,倘若自己此時發(fā)聲指揮,就可能喚醒已經(jīng)被怒火衝昏頭腦的司徒鴻烈和宇文冬月,二人一旦恢復(fù)理智,己方就可能失去殺傷敵方武人的機會。
好在楊開準確的猜到了他心中所想,見大頭遲疑去留,趁著東方辰聚勢變招之時疾衝而出,揮劍衝向正在追趕餘一的敵方武人。
見此情形,長生心中大悅,有這樣的戰(zhàn)友,有這樣的默契,什麼樣的對手他都不懼。
不過所謂不懼,也並不是有打贏對手的把握,敵方不但人數(shù)衆(zhòng)多,還有多名紫氣高手,除了四大莊主,還有幾名居山淡紫,打到最後還是要面對這些高手,眼前只能算是前戰(zhàn),真正的血戰(zhàn)還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