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重阻撓

有人帶頭反對,隨後便是一片附議之聲,只是片刻工夫已有十餘位官員出列反對。

長生並不認識這些人,只能通過他們所站立的位置和官服的顏色判斷出衆人的大致品階,這些人穿的多爲紅色官服,說明他們多爲四品和五品官員,不過身穿紫色官服的三品以上官員也有兩三人。

並不是所有反對之人都只是簡單的附議,隨後發聲的那些人還陳述了附議的理由,這些人反對的理由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御史大夫向來由德高望重的老臣擔任,而他資歷太淺,對朝局政務不夠了解,威望也不足以服衆。二是御史大夫多爲文官,而他是武舉出身。三是他年紀太小,缺乏歷練。

如果只有這十餘人反對,局面也不至於失控,但牆倒衆人推,眼見反對的人越來越多,一些搖擺之人也紛紛加入了反對陣營,沒過多久反對的官員就增加到了三十多人。

今日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共有一百六七十人,其中還不乏年老中庸,尸位素餐之輩,三十多人反對,局面即將控制不住了。

有反對的,自然也有贊同的,隨後陸陸續續有人鼓起勇氣出列說話,對衆人進行反駁,反駁的理由是御史臺雖然監察百官,辦理要案,其在朝廷的地位卻在六部之下,御史臺不入六部,御史大夫不入九卿,由年輕人擔任御史大夫並不違制,亦無不妥。

亦有人以大漢名將霍去病爲例,十四入伍,十七出徵,十八封侯,勇冠三軍,御史臺公務繁重,正需要長生這種年輕有爲,精力充沛的長官。

至於反對之人詬病長生武舉出身,反駁之人亦是據理力爭,只道朝廷任用官吏向來只看品級,不分文武,御史大夫乃從三品的官職,而長生現在官居從三品,擔任御史大夫合情合理。

雖然維護聖意之人慷慨陳詞,奈何人數較少,只有六七人,而出列反對之人足有三四十,局面仍是不利的一邊倒。

不過維護聖意的這些人雖然人數較少,卻敢於慷慨陳詞,據理力爭,並不畏懼對方人多勢衆,根據幾人沉穩的語氣和堅定的神態來看,類似這種朝堂爭吵的情況之前應該多次出現過,他們並不怯場。

隨著爭論的升級,越來越多的官員先後參與其中,場面也逐漸由爭論變成了爭吵。

“張將軍,你只說委任不妥,卻又說不出哪裡不妥,只在那裡聒噪爭吵,擾亂朝堂,居心何在?”

“少監大人,我乃武將,直言快語,比不得你們文臣,抱著四書咬文嚼字,朝堂之上忠言進諫,何來居心?反倒是你老眼昏花,倚老賣老,置朝廷安危於不顧,大放厥詞,譁衆取寵。”

“張將軍此言欠妥,少監大人赤膽忠心…...”

“孫中丞,你什麼意思,難不成趙大人赤膽忠心,張將軍便居心叵測?”

“你莫要顛倒黑白,斷章取義,不管按照朝廷吏制還是古今禮制,御史大夫的任用都無有不妥。”

“你個拉糞倒尿的內府小吏也敢妄言吏制,我只問你,滿朝當真無有可用文武了嗎,竟由黃毛孺子入主御史臺,統管刑獄,監察百官,傳揚出去,朝廷顏面何在?”

“朝廷顏面?兵部舉薦你爲徵南將軍,討逆平叛,出兵五萬,回朝三百,你如何有臉回來?”

“你個老匹夫……”

“徵南將軍慎言,此乃威嚴朝堂,主位坐的是當今皇上,不是你養孌蓄妓的徵南將軍府。”

“好你個孫德賢,竟敢詆譭本將軍,我看你是活夠了。”

“下官便是活夠了,也輪不到你來處置。”

長生雖然不曾說話,雙方文武的爭吵謾罵卻聽的一字不漏,他沒想到這些官員敢在朝堂之上如此放肆,完全不把皇上放在眼裡。

通過雙方出列的人數來看,宦官閹黨的實力明顯強於皇上,而且閹黨一方多爲領兵武將和各部大臣,而忠於皇上的這些臣子多爲文官閒職。

都吵成這個樣子了,皇上也一直沒有出言表態,只是面無表情的坐在那裡。

起初長生還不明所以,後來發現皇上的龍椅金臺下方左右分別侍立著一個身穿宦官官服的老太監,這兩個老太監自始至終垂眉閉目,一言不發。

他也只是聽說過楊復恭,並未見過此人,不出意外的話,金臺之下站著的這兩個老太監,其中一個應該就是手握兵權,把持朝政的楊復恭。

雙方一旦破口,爭吵很快變成了謾罵,同朝爲官,彼此之間都很瞭解,彼此揭短,互相揭醜,吵的怒髮衝冠,罵的面紅耳赤。

即便到了這種程度,皇上和楊復恭也沒有出言制止的意思,也沒有下令退朝。

雖然自己是雙方爭論的焦點,長生卻並未亂了方寸,皇上不退朝是有原因的,如果此時退朝,朝廷文武百官並不會就此罷休,勢必私下聯合,羣起發難,逼他收回成命。

皇上一言不發是在與楊復恭暗中較勁,眼下這種局面只有楊復恭表態,閹黨一方纔會偃旗息鼓。

而楊復恭一直不表態也是與皇上槓上了,當今皇上是在他的扶持之下登基的,而他發現這個皇上並不甘於充當傀儡,開始不聽話了,他有心讓皇上當衆出醜,趁機敲打一番。

朝上的文武百官已經吵慣了,但進殿謝恩的武進士卻何曾見過這種場面,衆人就像剛過門兒的新媳婦兒,還沒拜完堂呢,夫家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長生是練氣習武之人,眼見閹黨如此猖獗,本能的想法就是暴起發難,將忠於閹黨的這些官員全殺了,他雖然沒有攜帶兵器,卻也有把握在半炷香之內將這些人全部斃於堂下。

不過他自己也知道這個想法很幼稚,因爲即便殺了這些人也沒用,閹黨實力尚在,不會羣龍無首,最主要的是兵權還在閹黨的掌控之下,殺了殿上的將軍,還有沒上殿的偏將和副將,一旦衝動冒失,立刻就會禍起蕭牆。

已經半個時辰了,殿內的爭吵還在繼續,皇上還是一言不發,兩個老太監也仍是垂眉閉目。

皇上不肯讓步是因爲御史大夫這個職位太重要了,御史臺不但可以監察百官,還可辦案執法,監察是次要的,執法纔是主要的,說白了就是可以隨便抓人,不但可以抓,可以審,還可以殺,毫不誇張的說誰控制了御史臺,誰就捏住了百官的脖子。

老太監楊復恭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他不會允許如此重要的職位落到皇帝親信的手裡。

皇上面無表情的坐著,兩個老太監垂眉閉目的站著,任殿上爭吵謾罵,誰也不制止,誰也不表態,暗中較力,對峙僵持。

都吵了半個時辰了,還沒分出個勝負,再吵下去也不會有結果,到得這時,長生知道自己應該做點兒什麼了。

如果什麼都不做,這個御史大夫今天就得黃了。

如果做的不好,這個御史大夫今天也得黃了。

動用武力肯定不行,太監之中有高手,具體有多少不好說,但比武招親時想要上臺的那個劉公公就是紫氣高手,太監對女人又沒興趣,不會爲女人分神,得以專心練功,故此像劉公公那樣的高手,皇宮裡應該不止一個。

排除了武力,就只有顯露魄力,鎮服衆人。

這貌似是唯一可做的,隨後一段時間長生便靜心凝神,思慮怎麼做才能顯露魄力,鎮服衆人。

足足想了一刻鐘,連具體的細節都快想好了,腦海裡突然靈光一閃,立刻將先前的想法全部推翻,不行,展示實力和魄力,證明自己堪當大任這條路走不通,不但走不通,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自己越有魄力,越有智慧,閹黨一方越不會讓他順利上任,御史大夫是一把鋒利的刀,皇上現在想將這把刀塞到自己人手裡,拿刀的人越有魄力越有智慧,閹黨就會越忌憚,阻撓的也就會越厲害。

這條路走不通,只能劍走偏鋒。

眼下唯一可能走得通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示弱!

裝孫子肯定不行,裝瘋賣傻更不行,那些只能糊弄鄉野村夫,騙不了朝堂之上的這些人精,但凡能夠身居高位的人,品德好不好暫且不說,至少腦子是夠用的。

大智若愚?也不行,深度不夠,大智若愚只能騙騙不太聰明的人,騙不了真正的聰明人,大智若愚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因爲真正的聰明人不可能表現的像個傻子。

思慮良久,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也是他唯一的一個機會,那就是自己的年齡,在所有人看來他都是個小毛孩子,這個對他是有利的,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但他卻知道自己的父母一定非常聰明,因爲自己繼承了父母血脈裡的聰明,心智遠遠超過了同齡人。

這一點是對方絕對想不到的,對方儘管知道他聰明,也不會想到他會如此聰明,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做一些與自己年齡相符的事情,甚至略微超出自己年齡的事情,鋒芒畢露,舌戰羣儒,努力爭取,展示魄力。

在這個過程中他要努力表現出自己年輕熱血,衝動毛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等年輕人都有的毛病,以此讓對方認爲他不足爲懼並最終擡手。

不對,不能努力表現出自己沒有的這些缺點,努力表現就太明顯了,應該努力掩蓋這些自己沒有的缺點,至少讓對方感覺到自己在努力掩蓋,只有這樣纔可能騙過老狐貍。

不過這個辦法屬於劍走偏鋒,兵行險著,因爲他不管前期如何鋒芒畢露,最後都要以被對方挫敗收場,只有這樣對方纔可能小看他並放棄阻撓。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皇上也可能被他誤導,認爲他難當大任,萬一皇上先於對方放棄了他,那就全完了,屆時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心智不足,殿上丟人,被皇上給放棄了,不但自己名譽掃地,還會連累龍虎山和倪家。

沒別的辦法了,只能賭一把了,皇上昨晚畢竟跟他見過面,應該對他有所瞭解,就賭皇上能明白自己的苦心,就賭二人之間能有默契…...

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事慘烈第五百一十八章 強強對決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第九十七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修宮觀第四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五百九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全家出迎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隱患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年古寺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三百三十四章 蠢驢瘋狗第四十五章 大膽妖孽第四百二十五章 謀而後動第八十二章 來之安之第四百二十七章 年輕母女第四十三章 今朝相遇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舉童試第七十九章 道號三生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四百二十二章 重回海島第六十八章 不生不死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一百零七章 兄弟情義第五百七十八章 暫作休整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五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五百二十章 爭取時間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毛猴子第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五百五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零七章 搶奪船隻第五百三十九章 回返中土第六十九章 西火傷金第五百四十五章 故友重逢第二百八十一章 吉王李保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監行刺第五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和之人第六十章 不負所托第五百五十六章 局勢好轉第四百三十九章 設法脫身第六十六章 巧婦無米第三百九十七章 血戰妖邪第八十三章 陽光之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秘地圖第三十四章 圍追堵截第三百一十九章 傷敵自傷第二百一十七章 神兵加持第五百四十七章 殫精竭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廷生變第三十三章 五雷大法第三百七十九章 終去心病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命相搏第二百六十七章 盡忠職守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古兇器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泉涌相報第五十六章 艱難搭救第三百九十九章 盡力而爲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朝奏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少林棄徒第三百二十六章 多吉山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離朝遠行第二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九十二章 縝密策劃第一百七十章 投桃報李第四百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得內丹第十章 何來猴子第四百零三章 兵分兩路第三百六十一章 貪生怕死第四百七十六章 對戰僵持第三百七十九章 終去心病第一百九十三章 宮中告急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廟避雨第四百七十九章 兵敗山倒第二百三十四章 鼠妖尋仇第一百八十三章 善後事宜第一百六十二章 武舉正試第三百九十五章 對戰妖人第四十九章 四位靈童第二百零五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三十八章 栽贓嫁禍第二百七十五章 密宗禪宗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後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品武舉第四百零八章 揚帆出海第三百零四章 黃毛猴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友重逢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樹妖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二百一十章 臨別饋贈第四百二十章 東海仙露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生變故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根髮簪第二百零一章 履新戶部
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事慘烈第五百一十八章 強強對決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第九十七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修宮觀第四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五百九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全家出迎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隱患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年古寺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三百三十四章 蠢驢瘋狗第四十五章 大膽妖孽第四百二十五章 謀而後動第八十二章 來之安之第四百二十七章 年輕母女第四十三章 今朝相遇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舉童試第七十九章 道號三生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四百二十二章 重回海島第六十八章 不生不死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一百零七章 兄弟情義第五百七十八章 暫作休整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五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五百二十章 爭取時間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毛猴子第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五百五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零七章 搶奪船隻第五百三十九章 回返中土第六十九章 西火傷金第五百四十五章 故友重逢第二百八十一章 吉王李保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監行刺第五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和之人第六十章 不負所托第五百五十六章 局勢好轉第四百三十九章 設法脫身第六十六章 巧婦無米第三百九十七章 血戰妖邪第八十三章 陽光之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秘地圖第三十四章 圍追堵截第三百一十九章 傷敵自傷第二百一十七章 神兵加持第五百四十七章 殫精竭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廷生變第三十三章 五雷大法第三百七十九章 終去心病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命相搏第二百六十七章 盡忠職守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古兇器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泉涌相報第五十六章 艱難搭救第三百九十九章 盡力而爲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朝奏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少林棄徒第三百二十六章 多吉山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離朝遠行第二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九十二章 縝密策劃第一百七十章 投桃報李第四百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得內丹第十章 何來猴子第四百零三章 兵分兩路第三百六十一章 貪生怕死第四百七十六章 對戰僵持第三百七十九章 終去心病第一百九十三章 宮中告急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廟避雨第四百七十九章 兵敗山倒第二百三十四章 鼠妖尋仇第一百八十三章 善後事宜第一百六十二章 武舉正試第三百九十五章 對戰妖人第四十九章 四位靈童第二百零五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三十八章 栽贓嫁禍第二百七十五章 密宗禪宗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後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品武舉第四百零八章 揚帆出海第三百零四章 黃毛猴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友重逢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樹妖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二百一十章 臨別饋贈第四百二十章 東海仙露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生變故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根髮簪第二百零一章 履新戶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勒县| 乐东| 仙居县| 通江县| 鸡西市| 永平县| 广安市| 合山市| 定远县| 桂阳县| 卓资县| 安顺市| 运城市| 枝江市| 巩留县| 涪陵区| 宁津县| 壶关县| 库车县| 西平县| 广德县| 闽清县| 夏津县| 彩票| 饶平县| 九寨沟县| 阳泉市| 昌都县| 都安| 大新县| 东明县| 仁化县| 宁陵县| 女性| 新乐市| 廊坊市| 鄂温| 浦城县| 正镶白旗| 禄劝|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