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

春末之後便入了夏,夏初,河北的已經一天熱過一天,這樣的天氣對於瘦人尚且難熬,更何況是安祿山這樣三百來斤的胖子。

安祿山的東平郡王府坐落於在范陽節度使的治所幽州城西,前後佔據數裡之地,佔地極大,佈置奢華。

在東平郡王府的內室中,安祿山正躺坐與牀榻上納涼,在牀榻四周正擺放著四盆冰塊,婢女拿著扇子在扇著冷風。

安祿山肥胖,也怕熱到了極點,東平郡王府的底下挖了五間客廳大小的冰窖,用來儲藏冰塊,用作夏日驅熱,每年若非如此,他都不知如何撐過酷暑。

“咚咚咚咚咚。”

一連串兒的腳步聲在安祿山的耳邊響起,安祿山的次子安慶緒走了進來。安慶緒對安祿山頗爲畏懼,他見安祿山正在閉眼納涼,也不知他有沒有睡著,一時間不知該不該說話。

倒是一旁的安祿山似乎注意到了進門的安慶緒,自己把雙眼睜開了一絲縫,問道:“我兒何事?”

安慶緒見安祿山自己發問,這才放下了心,走到安祿山的身旁,小聲道。“阿爹,楊國忠派來的使者到幽州城外了。”

安祿山問道:“派了誰來?”

安慶緒回道:“楊國忠拍了他的長子楊暄前來。”

“楊暄?”

安祿山聽到這個名字,微微擡起了頭,問道:“就是去年在長安得罪了李瑁的那個楊暄嗎?”

“對,正是他。”安慶緒回道。

“恩,我知道了,你把他帶到府中的偏廳等候,待我休息好了便去見他。”安祿山聽到了安慶緒的話,慵懶道。

安慶緒的臉上露出了一絲難看的神色,小心道:“楊暄並未進城。”

安祿山皺眉不解道:“這是爲何?”

安慶緒頓了頓纔回道:“楊暄說自己是皇后子侄,又是宰相長子,是代表楊家來的,他要阿爹親自出城相迎。”

安靜,安慶緒的話一出口,安祿山先是安靜,但安慶緒知道,隨之而來的將是暴怒。

“砰!”

安祿山一拳重重地打在了胡牀上,木質的胡牀頓時被打出了一個人拳頭大小的窟窿,下的一旁扇風服侍的婢女瑟瑟發抖,一下子都退到了一邊。

“幹什麼,難不成我會吃了你們嗎!”安祿山見婢女退下,怒喝道。

幾位婢女聞言,連道不敢,又拿著扇子到了安祿山的身邊,給他扇起了風。

“慶緒,這是楊暄小兒親口所言嗎?”安祿山怒氣衝衝地問道。

安慶緒點了點頭道:“確是楊暄親口對兒臣所言,楊暄說他乃宰相長子,阿爹既爲楊氏家臣,自當親自相迎。”

自打楊國忠拜相,楊玉瑤封后後,楊家勢力急速膨脹,再加上楊國忠早年又認了楊玉瑤爲乾孃,楊家人自然就把安祿山看作了楊家的臣子,拿起了譜。

只是楊家的感覺是楊家的感覺,安祿山心裡的想法豈是他們能猜透的。

楊玉瑤得寵,安祿山爲了討好李隆基自然要順著楊玉瑤,但楊國忠就不同了,楊國忠靠著裙帶關係上位,著實是個庸才,安祿山雖然野心極大,但他也是靠著自己的雙拳一寸一寸打拼出來的,自然看不上楊國忠之流,楊國忠和楊暄還以主公自居,自然引起了安祿山的反感。

安祿山重重地哼了一聲道:“楊暄小兒在長安惹不起李瑁,被李瑁羞辱地灰頭土臉,難道他覺得我就是好欺負的?你立刻帶兵出去,把楊暄給我轟走。”

就算是楊國忠親自來,安祿山都不見得會親自出迎,更何況是他的兒子,安祿山若是真的出城迎接楊暄了,他在范陽鎮的威望可就徹底掃地了。

以堂堂節度使,郡王的身份去逢迎一個小兒,這等事情如今的安祿山怎能做的出來?

若是李瑁來此,他礙於身份或許還會親自相迎,但區區一個楊暄算什麼,安祿山連看都懶地看一眼。

安慶緒聽了安祿山的吩咐,臉上露出一絲擔憂,問道:“楊暄和楊國忠算不得什麼,但若是皇后娘娘因此怪罪起來,我們該如何處理?”

安祿山平淡道:“無礙,我回頭去信長安,將此間的情況詳細和娘娘說明,娘娘絕不會降罪我的。”

如今楊玉瑤逼走李瑁,已經和天策府徹底決裂,安祿山已經成爲了他在各鎮節度中唯一的依靠,只要安祿山不要做得太過,楊玉瑤礙於自己眼下的形勢,絕不會和安祿山爲難,反倒會安撫安祿山。

“兒遵命。”安慶緒得了安祿山的吩咐,躬身應了下來,帶著將士便往城外奔去。

此次楊暄趕來河北既非奉了聖旨,也不是外出公幹,所以隨從的人數並不算多,加上形形色色的楊家家奴,也不過十餘人。

天氣漸熱,楊暄正帶著楊家的家僕在城外的樹蔭下歇息,時不時地看一眼城門的方向,看看安祿山有沒有過來。

此次楊暄出行打著的正是楊家的旗號,楊家近來勢力極大,地方官場上又多是阿諛奉承之輩,楊暄一路北行,各處官府紛紛出城相迎,上到都督刺史,下到縣令里正,無一不是。

楊旭此行雖是帶了楊國忠的命令,卻宛若公子出遊,一路上鶯鶯燕燕不斷,美酒佳餚不停,早就忘了自己是誰了,在加上身邊的家僕攛掇,以至於他竟看不上接風的安慶緒,狂妄到要安祿山親自相迎。

楊暄在城門外等了片刻,遠遠地看到有一對騎兵趕來,他本以爲是安祿山出城相迎了,於是稍稍正了正衣冠,準備入城,可當這隊騎兵靠近之後,楊暄並未看到安祿山的身影,看到是還是安慶緒。

楊暄只當安祿山自持身份,不願出城迎接,登時臉色大變,便想要發作,可是接下來的形勢就讓他看不懂了。

安慶緒率軍來到城門口後,也不合楊暄廢話,不等到楊暄開口質問呢,就下令驅逐了起來。

結實的棍棒如雨點一般落在了楊家奴僕的身上,楊家人吃不消痛,紛紛往後面逃去,就連今年來養尊處優的楊暄也被打到了幾下。

自打去年在長安被李瑁侮辱,楊暄何曾受過這等委屈,當下也忘了楊國忠交代的事情,重重地辱罵了兩句,離開了幽州。

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十五章 退封第六章 封后第十五章 入宮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十一章 冷箭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二章 神箭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七章 救人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二十一章 魏州之戰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四十章 建佛第三章 心機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十九章 破城第四章 密信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九章 城破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二十章 相州之戰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十六章 人選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三章 暗探第十九章 決裂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四章 徵前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三十四章 貴妃出宮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十三章 贈劍第九章 封后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四十一章 用計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一章 面聖第十章 阻撓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十六章 定策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九章 密謀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八章 議政第十四章 危局第三章 心機第十七章 論戰第七章 閿鄉城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十二章 賜婚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四十章 建佛第十八章 返程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十六章 大捷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二十一章 魏州之戰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十三章 贈劍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十四章 重賞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十一章 挑撥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十一章 盤算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三十一章 郭子儀南下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九章 城破
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十五章 退封第六章 封后第十五章 入宮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十一章 冷箭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二章 神箭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七章 救人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二十一章 魏州之戰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三十六章 譙氏之殤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四十章 建佛第三章 心機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十九章 破城第四章 密信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九章 城破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二十章 相州之戰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十六章 人選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三章 暗探第十九章 決裂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四章 徵前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三十四章 貴妃出宮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十三章 贈劍第九章 封后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四十一章 用計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一章 面聖第十章 阻撓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十六章 定策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九章 密謀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八章 議政第十四章 危局第三章 心機第十七章 論戰第七章 閿鄉城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十二章 賜婚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四十章 建佛第十八章 返程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十六章 大捷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二十一章 魏州之戰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十三章 贈劍第二十六章 詩仙太白第十四章 重賞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十一章 挑撥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十一章 盤算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三十一章 郭子儀南下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九章 城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水县| 彝良县| 新河县| 马边| 嘉善县| 大渡口区| 和顺县| 长寿区| 腾冲县| 教育| 崇仁县| 英德市| 阿尔山市| 安图县| 桐梓县| 古浪县| 阿荣旗| 庄浪县| 汉寿县| 宜兴市| 淮北市| 葫芦岛市| 北票市| 镇雄县| 洪洞县| 仁布县| 华蓥市| 利川市| 盐边县| 芦溪县| 自治县| 文水县| 乳山市| 乳源| 新蔡县| 泽普县| 宁海县| 甘洛县| 顺平县| 蓬莱市| 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