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9章 開門炮滿堂紅

鍾國正睡得正香的時候,就被震天的鞭炮聲炸醒了。他已經,立即爬了起來。

今天是大年初一,天沒亮的時候就要起牀放開門炮仗,打開財神門,恭迎財神回家。我怎麼就睡著了呢?

他來到堂屋裡,爸爸媽媽都已近起來了,大弟國大也起來了。幾個人就拿著紅紅的鞭炮往大門走去。

鍾國正的父親邊走邊說:“我打開大門時,你們就點燃開門炮仗。”

當鍾國正的父親把大門一打開,鍾國正、鍾國大就把紅紅的鞭炮點燃了。頓時,“噼噼啪啪”的的響聲,從大門處向四周傳去。濃濃的煙霧便隨著那巨大的響聲冉冉升起。

鍾國大情不自禁地背起了王安石的《元日》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聯、年畫、鞭炮,還有糉粑、餈粑,這都是我們過年時,才能看三件和體會的物化形式。”鍾國正感嘆道。

“開財神門,放開門炮,開門炮仗放的掛數不同,代表的意思也是不一樣的。”鍾國正父親說道。

“放三掛鞭炮,叫‘連中三元’;放四掛鞭炮,叫‘福祿壽禧’;放五掛鞭炮,叫‘五福臨門’;放六掛鞭炮,叫‘六六大順’……”鍾國正父親繼續說道。

鍾國正兩兄弟總共放了六掛鞭炮,父親說:“這叫六六大順,希望我們家在以後的日子裡,萬事順意,路路高升!”

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滿堂皆紅,瑞氣滿屋,喜氣洋洋,彷彿紅紅火火的日子就已經來臨了。

早餐吃的是大年三十晚上守夜時熬的糉粑。

鍾國正母親拿著裝了半碗白糖的菜碗,放到八仙桌子上後,又在大爬鍋裡拿了兩串二十個四角型小糉粑,放在在八仙桌子上,然後才把兩個枕頭糉粑放到桌子上。

“喜歡吃小糉粑的先吃,吃枕頭糉粑的,等我‘割’好後再吃。喜歡沾白糖吃的,白糖在哪裡,自己沾著吃。”鍾國正母親說完,拿起一個枕頭糉粑開始撥粽粑葉子。

只見她牙齒咬著一根一尺多長的白線,動作嫺熟的拿起一個枕頭糉粑,把粽粑葉子撥到剩下三分之一時,左手拿著還有粽粑葉子包著的那頭糉粑,右手拿起牙齒咬著的白線的另一端,懸空在一個大菜碗的上方,右手拿著白線在總把上面一圈,一用力,那枕頭糉粑,在瞬間就被“割”成厚約一釐米的園園的糉粑。

“我看了一些資料,大年初一,在不同的年代,都有不同的喊法。”鍾國大一邊吃著糉粑,一邊很是賣弄的說道。

“哦?那你說說,有些哄麼喊法?和我們老百姓的喊法,看是不是一樣的?”鍾國正的父親說道。

“先秦的時候,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兩漢的時候,叫‘三朝’、‘正旦’、‘元日’、‘歲旦’;魏晉南北朝叫‘元辰’、‘元日’、‘元首’、‘歲朝’;唐宋元明時,叫‘元旦’、‘歲日’、‘新正’、‘新元’等;清代叫‘元旦’、‘元日’。”鍾國大說道。

“你說的這些喊法,都是官話,都是當官的人,寫文章的人講的。老百姓就一個喊法,大年初一,正月初一,簡單明瞭,直截了當。”鍾國正父親說道。

“我們現在說的元旦,春節,起始時間並不是很長。”鍾國大說道,“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正府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國家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爲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新中國正式成立之前,”鍾國大繼續說道,“第一屆全國政協全體會議做出決定,把公曆年一月一日叫元旦,俗稱陽曆年;把農曆年正月初一定爲春節,俗稱陰曆年。”

“說到陽曆年、陰曆年,我想起了歷史上創建曆法的傳說。”鍾國正說道,“傳說在古時候,有個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想把節令定準。但是,怎麼也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砍柴砍累了,就坐在樹陰下休息。他看到移動的樹影,就發明了一個叫晷儀的東西,用測日影計天時,測定一天的時間。”鍾國正一邊吃著糉粑,一邊說道。

“後來,萬年在測日影計天時時,看到山崖上的滴泉,受到啓發,就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經常因天氣的變幻不測感到苦惱。萬年聽說後,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國君,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

“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就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爲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祖乙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爲歲首,就叫春節吧’。傳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鬚。”

“國君深爲感動,爲紀念萬年的功績,將太陽曆命名爲‘萬年曆’,封萬年爲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爲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有說‘年’的概念,最初的含義來自古代,‘五穀皆熟爲有年’,人們把穀物的生長週期稱爲‘年’。”

“讀書不讀書,就是不一樣。”鍾國正父親感嘆道,“國正、國大讀了大學,談的白,說的話,都是一套一套的。不過大年初一這一天,十一年的第一天,日子大得很,所以就有不少的禁忌。”

“聽說,大年初一是掃帚的生日,這一天都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如果非掃不可,比須從外頭掃到屋裡。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因爲這些水和垃圾都是財富,倒掉了就是破財。如果有垃圾的話,都是在大年三十晚上,關財神門之前,把房屋全部打掃乾淨,並全部倒到外面去。關了財神門之後,整個大年初一這一天,都不能動掃帚,不能倒垃圾。”鍾國正父親說道。

“當然,大年初一還有不少禁忌。”鍾國正父親接著說道,“比如早飯不能吃稀飯,不能吃葷食,不能吃藥。你看我們早飯就吃糉粑,表示家裡今年一年都會很富有。”

“傳說大年初一早上,是萬神盛會的時候,所有的神仙都會出來拜年。神仙是不吃葷菜的,所以爲了尊敬神仙,早餐吃素。不吃葷菜。你們看我們桌子上擺的,都是泡菜。”

“同時,除了得了重病不得不吃藥之外,其他的人在大年初一都不要吃藥。初一吃藥全年吃藥,而且還診不好。所以民間有‘初一吃藥整一年,而且啥病也治不好’的說法。”

“大年初一的上午,別人還在睡覺時,不要去叫醒別人。否則,就有整年被人催促做事情的嫌疑。不要和還在睡覺的人拜年。容易讓人把睡覺和在病牀上等同起來。”

“不要動刀子、剪子和針線。‘初一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 初一動了針錢,挑了龍筋長(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針眼一樣小)針眼’。”

“不要用斧子劈木柴,不要借錢。‘初一斧子劈開柴(財),劈開再也回不來’。‘ 初一借了別人的錢,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給別人錢,財產外流整一年’。”

“不要打破東西。大年初一這一天,最好不要打破東西,打破東西實際上是一種破財,遇到這樣的情況,長輩們都會說,‘打發打發,越打越發’,或者說‘歲(碎)來(了)好,歲來好,歲歲平安’,以此化兇爲吉。’”

鍾國正四兄弟聽完,才知道過一個年,還有這麼多的學問和講究。

鍾國正知道,這些禁忌都是前人們在無數的實踐中,反覆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雖然不一定都有科學依據,但至少也是圖一種心理上的安穩。

吃完早飯,鍾國正幾兄弟開始出去拜年。

國光、國明由於年紀還小,就和其他的同年人一起,各人背一個書包,在村子裡一家一戶的去拜年,要走完整個村子四百多戶人家,時間快也要拜年拜到下午夜邊去了。

第63章 發生羣衆械鬥第132章 五百年前一家第125章 等久了會懷疑第74章 不能被尿憋死第60章 鬼崽嶺中的謎第6章 我要成萬金油第140章 不一定是真相第101章 想發財惹的禍第70章 過日子要實在第171章 老師傅的故事第139章 有哄麼事找我第118章 用心品嚐對方第9章 官威是種氣質第138章 善於迎來送往第21章 喝酒是種情感第68章 簡稱叫男朋友第29章 話把引發圍攻第8章 練成新聞幹事第41章 農村聯產承包第146章 二十六殺年豬第50章 要有兩把刷子第59章 “喊泉”喊不出水第153章 一刀割斷是非第24章 吃飯也是工作第126章 你要主動一點第163章 撤社建鎮試點第20章爲進城考大學第35章 好字怎麼寫的第115章 借點東西要要第48章 都有第一次的第141章 他叫我來找他第85章 必須按程序辦第44章 農民的刀把子第127章 只有來求你了第139章 有哄麼事找我第71章 幹警不幸“中標”第88章 房是家的舞臺第134章 小太監和皇帝第139章 有哄麼事找我第31章 突擊計劃生育第34章 孕婦跳進水塘第127章 只有來求你了第58章 只能偶爾吃吃第122章 門永遠都開著第11章 婚姻是現實的第77章 我們先打兩炮第130章 我找到組織了第36章 先喝一茶缸酒第137章 找個女崽戀愛第20章爲進城考大學第24章 吃飯也是工作第167章 多走了五十里第114章 沒有犁壞的田第46章 磨鍊是一把刀第91章 宴請劉氏兄妹第143章 只有我是最大第24章 吃飯也是工作第16章 復原當時現場第94章 當著人喂小孩第67章 追是你的權力第106章 以後喝白開水第159章 和自己去提親第125章 等久了會懷疑第101章 想發財惹的禍第28章 要換的親跑了第140章 不一定是真相第11章 婚姻是現實的第58章 只能偶爾吃吃第10章 主動認識別人第59章 “喊泉”喊不出水第31章 突擊計劃生育第158章 沒有難住過他第23章 酒風就是作風第16章 復原當時現場第71章 幹警不幸“中標”第96章 桌子上睡著了第91章 宴請劉氏兄妹第8章 練成新聞幹事第98章 規矩成就方圓第118章 用心品嚐對方第12章 物是以稀爲貴第7章 也是一種享受第145章 豆腐都富頭富第114章 沒有犁壞的田第72章 沒有秋的涼爽第151章 不穩定的因素第115章 借點東西要要第93章 楊半仙看風水第42章 工作組撤走了第52章 蠻話也要講的第8章 練成新聞幹事第94章 當著人喂小孩第60章 鬼崽嶺中的謎第90章 今夜有你有酒第41章 農村聯產承包第107章 現在誰怕誰呀第35章 好字怎麼寫的
第63章 發生羣衆械鬥第132章 五百年前一家第125章 等久了會懷疑第74章 不能被尿憋死第60章 鬼崽嶺中的謎第6章 我要成萬金油第140章 不一定是真相第101章 想發財惹的禍第70章 過日子要實在第171章 老師傅的故事第139章 有哄麼事找我第118章 用心品嚐對方第9章 官威是種氣質第138章 善於迎來送往第21章 喝酒是種情感第68章 簡稱叫男朋友第29章 話把引發圍攻第8章 練成新聞幹事第41章 農村聯產承包第146章 二十六殺年豬第50章 要有兩把刷子第59章 “喊泉”喊不出水第153章 一刀割斷是非第24章 吃飯也是工作第126章 你要主動一點第163章 撤社建鎮試點第20章爲進城考大學第35章 好字怎麼寫的第115章 借點東西要要第48章 都有第一次的第141章 他叫我來找他第85章 必須按程序辦第44章 農民的刀把子第127章 只有來求你了第139章 有哄麼事找我第71章 幹警不幸“中標”第88章 房是家的舞臺第134章 小太監和皇帝第139章 有哄麼事找我第31章 突擊計劃生育第34章 孕婦跳進水塘第127章 只有來求你了第58章 只能偶爾吃吃第122章 門永遠都開著第11章 婚姻是現實的第77章 我們先打兩炮第130章 我找到組織了第36章 先喝一茶缸酒第137章 找個女崽戀愛第20章爲進城考大學第24章 吃飯也是工作第167章 多走了五十里第114章 沒有犁壞的田第46章 磨鍊是一把刀第91章 宴請劉氏兄妹第143章 只有我是最大第24章 吃飯也是工作第16章 復原當時現場第94章 當著人喂小孩第67章 追是你的權力第106章 以後喝白開水第159章 和自己去提親第125章 等久了會懷疑第101章 想發財惹的禍第28章 要換的親跑了第140章 不一定是真相第11章 婚姻是現實的第58章 只能偶爾吃吃第10章 主動認識別人第59章 “喊泉”喊不出水第31章 突擊計劃生育第158章 沒有難住過他第23章 酒風就是作風第16章 復原當時現場第71章 幹警不幸“中標”第96章 桌子上睡著了第91章 宴請劉氏兄妹第8章 練成新聞幹事第98章 規矩成就方圓第118章 用心品嚐對方第12章 物是以稀爲貴第7章 也是一種享受第145章 豆腐都富頭富第114章 沒有犁壞的田第72章 沒有秋的涼爽第151章 不穩定的因素第115章 借點東西要要第93章 楊半仙看風水第42章 工作組撤走了第52章 蠻話也要講的第8章 練成新聞幹事第94章 當著人喂小孩第60章 鬼崽嶺中的謎第90章 今夜有你有酒第41章 農村聯產承包第107章 現在誰怕誰呀第35章 好字怎麼寫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兴市| 怀宁县| 汤阴县| 兴隆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万全县| 崇义县| 疏勒县| 红原县| 黔南| 荆州市| 江达县| 常山县| 武乡县| 新干县| 眉山市| 民权县| 巴青县| 丰原市| 遵化市| 邓州市| 临沂市| 新安县| 关岭| 固始县| 万安县| 赣州市| 绥阳县| 玛沁县| 静宁县| 沾化县| 堆龙德庆县| 阳信县| 谢通门县| 仙居县| 双鸭山市| 新龙县| 鸡东县| 莎车县| 蒲城县| 东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