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5節 登山

晚上,王靜語出面和葉之然、胡秘書一起請林教授、劉石清等人吃晚飯。飯後,胡秘書在縣委招待所安排了四個房間。第二天一早,葉之然和馬豔麗過來陪同課題組成員吃過早餐,就一起上西山。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和行路既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追求。林教授不是一個苦讀書、苦專研的學者,他一直認爲搞經濟研究更需要和實踐相結合,否則就是一個脫離了實際的空洞的純理論家。所以,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四處走一走,包括這種旅遊性質更多一點的活動。

十二月的天氣已經漸涼,七個人沿著新砌的石階上山,山路上積了薄薄的一層落葉。然而,這種原生態的山景更讓劉石清等人讚賞。

他隨口問道:“馬廠長,你們這個西山不準備開發爲旅遊景區嗎?”

馬豔麗吐了吐舌頭,道:“這要問葉長,我小老百姓一個,哪裡知道領導們的決策。”

劉石清轉過頭問:“小葉,我聽馬廠長稱你爲‘葉長’,這有什麼講究嗎?”

葉之然解釋道:“劉主任,我們這裡的習慣,稱呼鄉鎮一級的領導一般都在姓氏之後加一個‘長’字。這個‘長’和其他地方的‘頭’意思差不多的,都是一種尊稱。如果官級高了,就不稱某長了,而要稱首長。”

劉石清點頭道:“原來這樣,這個‘長’就是長官的意思。國人都是語言大師,一個稱呼也可以反映出地方的文化。”

又道:“西山這麼好的資源不去開發,有點可惜了。”

葉之然道:“常嘉縣政府剛組建了縣旅遊局。新一屆縣委、縣政府班子領導都對旅遊經濟這一塊很重視。不過,圍繞西山的開發卻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是將西山改造成爲收費旅遊景區,遊客需要購買門票才能上山。一種是免費上山同時擴大宣傳,以外地遊客帶來的住宿、吃飯、購物等消費,來促進旅遊經濟的發展。兩種意見現在勢均力敵。”

林教授感興趣問:“唐書記是什麼想法?”

葉之然回答說:“唐書記偏向於不收門票,政府投一部分錢,先擴大影響。但縣政府和旅遊局的同志都偏向於收取門票,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收了門票,有了經濟來源更可以保護西山的環境。”

宋雙見馬豔麗的圍巾好看,昨晚臨別時托馬豔麗給她買了一條,上山前也戴上圍巾臭美。但走了一會山路,感覺有些熱了,便把圍巾解下來拿在手裡。她走在葉之然的前面,手臂擺動時圍巾隨之飄動,圍巾不停地在葉之然面前晃動,讓他感覺不適,不得不多離開她兩個石階的距離。

林教授說道:“不少地方將旅遊經濟等同於門票經濟,沒有大旅遊概念。其實,門票收入在整個旅遊產業鏈中佔的比例非常低。常嘉要發展旅遊經濟,更應該把目光放到吸引遊客,留住遊客上。如果把旅遊資源開發好了,再在服務及相關配套設施上提高檔次,讓每個遊客多留住一天就多了一份收入,這纔是正確的思維。”

葉之然欣然道:“林教授的意見太好了,我一定如實反映給唐書記和張縣長,他們是決策者,必然會重視林教授的意見。”

七個人說說停停到了東林寺前的小廣場,葉之然便充當導遊角色,在古樹旁的山石前講述了道衍和尚的故事。

聽著葉之然如數家珍般地將道衍和尚的歷史和西山東林寺的淵源講述一遍,不僅林教授、劉石清、宋雙等人大感興趣,就是馬豔麗也是目光頻頻閃動。讓她心裡多了一份新奇。

“原來“葉郎”懂這麼多!”

西山的風景有幾個特別的地方:從山頂“掛”下來的潺潺溪水神奇地在寺前的水潭逗留後再曲折而下,東林寺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西山上的樹木。西山的樹木不僅僅寺旁的那個古楓林極具特色,其他地方的樹木也都鬱鬱蔥蔥,高大挺直,非一早一夕就能畢其功。

上了西山當然要進東林寺,進了東林寺當然要見苦德和尚。苦德和尚已經成了東林寺的活招牌,聲名播於四方。林教授等也有耳聞。

由於人多,東林寺的廂房坐不下,苦德和尚就引大家在講經堂休息。一番暢談之後,林教授和苦德和尚都有惺惺相惜之感。一個覺得對方佛理深湛,聰辯無方;一個覺得對方時局瞭解透徹,觀點中不乏治國治民的良方。

林教授嘆道:“大師,盛名之下果然無虛,聽你一番講經,消除了我心中好多個疑問。”

苦德和尚合什說道:“阿彌陀佛,林施主學識淵博,更且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有經世緯地之能,令和尚敬佩不已。”

又看了看劉石清說:“令高徒亦不愧爲名師之後,日後有一番成就,但請常念及黎民之苦,在經濟上多多爲民謀利方好。和尚在民國的時候就知道滬東有證券交易所。但那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場所。但願滬東新開的證交所不會淪爲盤剝黎民百姓的工具。”

劉石清道:“證交所的主要功能是爲企業融資,有利於經濟建設,也間接地爲投資者謀利的。”

苦德和尚看了看劉石清,卻是搖了搖頭,滿臉的慈悲之色。

隨行的人員中,宋雙早聽說過苦德和尚的故事,對他猶感興趣,聽到林教授、劉石清他們一直在和苦德說些“濟世興邦”的話題,頗爲不耐。等苦德和尚慈悲不語,流露出感慨之時,插嘴說道:“大師,我常聽人說起你能算命,能給我算算嗎?”

苦德和尚笑道:“宋施主此言謬亦,算命是道士的事情,和尚只是略略懂得面相。”

劉石清道:“大師,面相真能反映人的將來?”

苦德和尚說:“佛曰: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爲非物,可感之事,實爲非事。物事皆空,實爲心瘴,俗人之心,處處皆獄,惟有化世,堪爲無我。我即爲世,世即爲我。這是相由心生的由來。”

又道:“說起相由心生,還有一個典故。唐朝名相裴度小時候貧困潦倒,有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禪師。一行禪師看了裴度的臉相後,發現裴度嘴角縱紋延伸入口,恐怕有餓死的橫禍,因而勸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後又遇一行禪師,大師看裴度目光澄澈,臉相完全改變,告訴他以後一定可以貴爲宰相。這就是相由心生,境隨心轉的由來。”

宋雙喜道:“那請大師看看我的面相如何?”

苦德微微一笑,道:“女施主相貌中正平和,只要一心向善,日後自能平安。觀你面相,有子有孫,福緣非淺。”

馬豔麗說完此言,不由關切地問:“我呢?”

苦德和尚道:“馬施主心底善良,日後必然境隨心轉,三十五歲之前有子嗣誕生,一生富足平安。”

馬豔麗一心念念所求,就在事業和生子,此刻無意間聽到苦德和尚這番話,不覺心花怒放。許願道:“大師,我若日後有子,當來東林寺重塑菩薩金身。”說完,笑吟吟地看了看葉之然。

葉之然眉頭一皺,腹誹了馬豔麗幾句。心裡想,苦德和尚雖然看上去木訥,其實比誰都明白。她這樣笑吟吟地將目光掃過來,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阿三不曾偷”的道理嗎?

在講經堂坐談了近一個小時,一行人出東林寺門後,葉之然又帶大家往寺旁的楓樹林遊覽。這片古楓樹有數百年曆史,棵棵高大,歲月又在樹幹上留下斑斑痕跡,有幾棵大樹的樹心部分已經成了巨大的樹洞,但依然枝繁葉茂,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而西山的景色,主要就集中在半山腰。

在這裡可以觀賞到溪流、寺廟、古楓林。宋雙卻一心想爬上山頂,要看一看溪水的源頭。這個提議一出來,馬豔麗心境正好,自然贊同。讓葉之然想不到的是,林教授居然也興致勃勃。大家於是再向山頂攀登。

從山腳到東林寺的一段山路,全部鋪有石階。而從東林寺往山頂的一段路,就只有一條崎嶇不平的山路了。好在雖然雜草叢生,但天氣轉冷,蛇都已進洞,不會再有傷人事件發生。

西山雖然不高,但爬上山頭,一個個累得氣喘吁吁。

登山的樂趣就在到達山頂之後,可以一覽腳下的景色。等七個人都登上山頂,遠眺四周的景色,心胸爲之開闊許多。

林教授擦了擦汗,吟詩一首:“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吟完,怡然自得。

葉之然知道這是王安石的“登飛來峰”詩,當時的王安石初涉宦海,年少氣盛,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發抒胸臆,寄託壯懷。後二句詩和蘇東坡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是,官場中人又有幾個可以做到“不畏浮雲遮望眼”?

第842節 未來的道路第282節 幹部作風建設第1187節 民海書記語氣不善第191節 雲涌第251節 鄉黨委書記人選(上)第686節 秘書長的獨立性第697節 浪漫的時光第297節 楊纓帶來的震撼(中)第754節 被人下了催情藥第805節 生活就是這樣第1003節 定計第294節 要發展不要鬥爭第696節 家事第630節 下手第294節 要發展不要鬥爭第386節 南藝山的水情嚴重第1217節 闡述第214節 攀談第1115節 人才的爭奪(上)第1070節 脊背上的汗毛都豎了起來第1084節 人性的弱點第119節 訓話第256節 年前第212節 有力的回擊第797節 各思對策第648節 地方勢力的反擊第1182節 晉升上將(下)第1211節 影星第306節 預算第497節 傅斌的想法第1186節 傳來候老的噩耗第870節 楓寒軒有些不滿第672節 刺!刺!刺!第1013節 飽暖思淫慾第168節 試探第1180節 不見硝煙的暗鬥(下)第296節 楊纓帶來的震撼(上)第284節 西山景點改革第1136節 做媒(上)第70節 生日禮物第243節 苦德和尚的預言第397節 震撼第907節 市委書記的橄欖枝第563節 酒廠偶遇第17節 朱畫家的宅基地第122節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1108節 雪泥鴻爪見楊櫻第913節 重走知青路(上)第917節 官場催人老第360節 第一次縣長辦公會議第831節 石芬華的窩心事(中)第632節 秦省長的關心第656節 第一個談話對象第953節 神出鬼沒的傅斌第1102節 深入第206節 張大彬第700節 小刀一直花第184節 針鋒相對第64節 小菜館第665節 牟思真的度假村第242節 相識第766節 黨校學習第345節 婚後第1088節 再訪苦得和尚(上)第221節 仕女第686節 秘書長的獨立性第180節 王氏私塾第766節 黨校學習第63節 白果樹之約定第808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2節 相親第7節 縣委書記的指點第1041節 京城風雲變幻第649節 顧松林大吃一驚第199節 郎才女貌第137節 洪海生的想法第22節 鄉黨委會第195節 背後的交鋒(3)第529節 淡定第533節 和好第329節 深謀遠慮第131節 牌樓第1049節 照片門事件(上)第780節 常委會上的站隊問題(下)第62節 楓寒軒(下)第946節 借花獻佛第898節 楊櫻露出狐貍尾巴了第613節 分工第738節 隨口禪第1110節 訓誡第485節 大打出手(下)第1019節 省委的支持第449節 精妙的行賄設計第381節 刺殺第627節 秘書問題第947節 風景區第472節 夫人路線第971節 翻臉如翻書第821節 餘書記有些不滿第657節 郭偉全是個人選
第842節 未來的道路第282節 幹部作風建設第1187節 民海書記語氣不善第191節 雲涌第251節 鄉黨委書記人選(上)第686節 秘書長的獨立性第697節 浪漫的時光第297節 楊纓帶來的震撼(中)第754節 被人下了催情藥第805節 生活就是這樣第1003節 定計第294節 要發展不要鬥爭第696節 家事第630節 下手第294節 要發展不要鬥爭第386節 南藝山的水情嚴重第1217節 闡述第214節 攀談第1115節 人才的爭奪(上)第1070節 脊背上的汗毛都豎了起來第1084節 人性的弱點第119節 訓話第256節 年前第212節 有力的回擊第797節 各思對策第648節 地方勢力的反擊第1182節 晉升上將(下)第1211節 影星第306節 預算第497節 傅斌的想法第1186節 傳來候老的噩耗第870節 楓寒軒有些不滿第672節 刺!刺!刺!第1013節 飽暖思淫慾第168節 試探第1180節 不見硝煙的暗鬥(下)第296節 楊纓帶來的震撼(上)第284節 西山景點改革第1136節 做媒(上)第70節 生日禮物第243節 苦德和尚的預言第397節 震撼第907節 市委書記的橄欖枝第563節 酒廠偶遇第17節 朱畫家的宅基地第122節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1108節 雪泥鴻爪見楊櫻第913節 重走知青路(上)第917節 官場催人老第360節 第一次縣長辦公會議第831節 石芬華的窩心事(中)第632節 秦省長的關心第656節 第一個談話對象第953節 神出鬼沒的傅斌第1102節 深入第206節 張大彬第700節 小刀一直花第184節 針鋒相對第64節 小菜館第665節 牟思真的度假村第242節 相識第766節 黨校學習第345節 婚後第1088節 再訪苦得和尚(上)第221節 仕女第686節 秘書長的獨立性第180節 王氏私塾第766節 黨校學習第63節 白果樹之約定第808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2節 相親第7節 縣委書記的指點第1041節 京城風雲變幻第649節 顧松林大吃一驚第199節 郎才女貌第137節 洪海生的想法第22節 鄉黨委會第195節 背後的交鋒(3)第529節 淡定第533節 和好第329節 深謀遠慮第131節 牌樓第1049節 照片門事件(上)第780節 常委會上的站隊問題(下)第62節 楓寒軒(下)第946節 借花獻佛第898節 楊櫻露出狐貍尾巴了第613節 分工第738節 隨口禪第1110節 訓誡第485節 大打出手(下)第1019節 省委的支持第449節 精妙的行賄設計第381節 刺殺第627節 秘書問題第947節 風景區第472節 夫人路線第971節 翻臉如翻書第821節 餘書記有些不滿第657節 郭偉全是個人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年县| 宜君县| 日喀则市| 平凉市| 长沙县| 忻州市| 云阳县| 时尚| 光山县| 赞皇县| 沽源县| 松阳县| 西畴县| 华亭县| 和平区| 含山县| 汕尾市| 迭部县| 石阡县| 贵州省| 那坡县| 广元市| 大田县| 司法| 新竹市| 定南县| 盱眙县| 蒲城县| 萍乡市| 舒兰市| 葵青区| 沾益县| 寿宁县| 英吉沙县| 南溪县| 仪征市| 阳春市| 津南区| 景德镇市| 秀山| 林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