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

袁承志跳上箱頂,把箱子逐只擲下,啞巴一一接住,放上大車。青青笑道:“他們傷了這許多人,只在鐵箱外面摸得幾下,你說是賺了還是蝕了,得請你大師哥用鐵算盤來算一下了。”只聽得遠處號角連聲,人喧馬嘶,果然有大隊人馬到來。袁承志道:“有這許多官兵,盜賊是不敢再來的了。咱們走吧。”檢視車輛伕役,幸無損傷。

正要啓行,只見數百名官兵分成兩隊,當先衝到。一名把總手舞長刀,喝道:“幹甚麼的?”洪勝海道:“趕路的老百姓。”那把總道:“幹麼這裡有血跡,有兵器?”洪勝海道:“正有強人攔路打劫,幸得官兵到來,嚇退了強人。”這時已有數隊官兵前去追擊退走的羣盜。那把總斜著眼打量大車上的鐵箱,冷冷的問道:“那些是甚麼東西?”洪勝海道:“是行李。”那把總道:“打開來瞧瞧。”洪勝海道:“是些隨身衣物,沒甚麼特別物事。”那把總道:“我說打開,就打開,囉唆甚麼?”青青道:“又沒帶違禁犯法的東西,瞧甚麼?”那把總罵道:“你這小子好橫!”倒提長刀,將刀桿夾頭夾腦砸過去。青青閃身避開。

那把總見十隻鐵箱結結實實,料想定是裝著貴重財物,一見早就起了貪心,這時乘機叫道:“好小子,膽敢拒捕?喂,弟兄們,把贓物充公!”官兵搶奪百姓財物,那還用多說?一聽“充公”二字,早有十餘官兵一涌而上,七手八腳來擡鐵箱。那把總存心狠毒,只怕事主告到上官,高聲叫道:“這些都是土匪流寇,竟敢抗拒官兵,一概格殺勿論!”當即提刀殺來。袁承志大怒,心想:“要是我們不會武藝,豈不給他殺了滅口。這人不知已害了多少良民?”待他鋼刀砍到,身子側過避開,一掌打在他背心。這人如何禁受得起這一掌?倒撞下馬,登時斃命。衆官兵驚叫起來:“強人攔路,搶劫漕運啦,搶劫漕運啦!”當先的官兵被青青、啞巴、洪勝海三人一衝,四散奔逃,但後面大隊人馬跟著涌到。袁承志拾起那把總的大刀,揮舞斷後。啞巴等三人率領車隊,退入林中。

只聽得金鐵交鳴,但見樹林中官兵正與山東羣盜及青竹幫打得火熾。盜幫雖然都有武藝,但擋不住官兵人多勢衆,不多時已紛紛敗退。沙天廣和程青竹都受傷甚重,無人領頭,羣盜各自爲戰,被官兵一堆堆的圍住攻擊,慘呼聲此起彼伏。袁承志和青青等將車隊集在樹林一角。青青道:“怎麼辦?”袁承志道:“幫強盜,殺官兵!”青青道:“不錯!”袁承志道:“你在這裡守住!”青青點頭答應,與啞巴、洪勝海三人守住一個小角,官兵過來立即格殺。衆官兵見三人兇狠,一時倒也不敢十分逼近。袁承志飛身上樹,察看四下形勢,只見阿九與幾名青竹幫的頭目正受數十名官兵圍攻,形勢甚是險惡,當即縱身下撲,左臂長出,震飛兩支刺向阿九的鐵槍,叫道:“退回西首山崗!”阿九一怔,一名軍官揮刀向她砍來。袁承志飛腳踢去鋼刀,當胸一拳,將那軍官打得口噴鮮血,仰面跌倒。阿九吹起竹哨,青竹幫的幫衆齊向西退,漸漸集攏。袁承志縱橫來去,命山東羣盜也向西退,見有盜衆給官兵圍住無法脫身的,立即衝入解救。衆人一會齊,聲勢頓壯,在袁承志率領下且戰且退,上了山崗。袁承志又率領了數十名武功較高的幫衆盜夥,衝下去把青青等車隊接引上崗。衆官兵在崗下吶喊叫嚷,團團圍住。

袁承志命羣盜發射暗器,守住山崗。羣盜本已一敗塗地,人人性命難保,突然有人出來領他們暫脫險境,對他吩咐哪有不奉命唯謹之理?二百餘名官兵向崗上衝來,被一陣暗器射回,死傷了數十人。官兵在得勝時勇往直前,一受挫折,大家怕死,誰肯捨命攻山?個個大聲吶喊,敷衍長官,殺聲倒是震天,卻是前僕有人,後繼無兵,再也不見有官兵衝近。袁承志安排防禦,命譚二寨主、褚紅柳、洪勝海、阿九四人各率一隊守住一方,餘下的救死扶傷,就地休息。他再替程青竹按摩了一番,又給沙天廣推宮過血。過了一會,兩人竟先後在山崗上睡著了。山東羣盜和青竹幫幫衆見首領無恙,對袁承志更是敬服。袁承志對青青道:“官兵人多,不能力敵,只可智取。”青青道:“不錯,用甚麼計策纔好?”袁承志向熟悉當地地形的盜夥問了一會,再跳上車頂,察看官兵隊形,只見官兵後隊有大批輜重車輛,心念一動,跳了下來,對青青道:“剛纔官兵叫甚麼搶劫漕運?”

這時褚紅柳正由淮陰雙傑接替了下來休息,聽袁承志問起,說道:“這些官兵,定是運送漕銀去的。咱們剛好遇上,真是不巧。”袁承志道:“運送漕銀,怎地要大隊官兵?”褚紅柳道:“現今天下大亂,羣雄並起,哪一處沒開山立櫃的豪傑?朝廷全靠江南運去的漕米銀兩發餉發糧。崇禎既要防禦遼東的滿洲兵,又要應付闖王和各路英雄,這漕銀是他命根子,若是出了岔子,他的龍廷也坐不穩了,自然要多派人馬護送。漕米銀兩本來都由運河水運,想是皇帝要錢要得急了,才由陸路趕運。”袁承志道:“這些官兵身上挑著這樣重的擔子,居然還來多管閒事,跟人爲難。”褚紅柳笑道:“他們以爲咱們轉眼個個就擒,只須給咱們安上幾個甚麼王、甚麼星的厲害匪號,奏報上去,豈不是大功一件?”又道:“我們本是土匪強人,倒也不是冤枉,只可惜累了相公。”袁承志嘆道:“官逼民反,今日可教我親身遇上了。”沉吟片刻,說道:“此處向西北有個峽口,咱們從那邊衝出去吧。”

褚紅柳這時對他已佩服得五體投地,哪會有何異議,便道:“請袁相公吩咐,大夥兒齊聽號令。”袁承志在地上畫了圖,計議突圍之策已定,便即分撥人手。一聲令下,羣盜齊聲發喊。袁承志和啞巴當先開路,率領衆人衝下崗去。官兵本已怠懈疲倦,除了少數奉命守禦,餘人均已就地坐倒休息,忽見羣盜驟然涌到,來勢兇猛,稍加抵擋,就被衝破一道口子。羣盜向峽口直奔,官兵叫喊著隨後追來。追了一陣,殿後的數十名盜幫忽然回身邀鬥,把官兵追勢擋了一擋。待得官兵大隊攻到,殿後的盜幫也已退入峽口。

那峽口兩旁都是高峰峭壁,形勢險惡,官兵一追入峽口,率隊長官下令暫停,以防中伏。忽然間前面大車中一隻鐵箱滾了下來,箱蓋翻開,道上丟滿了珠寶珍物,閃閃發光。那統兵的總兵一見大喜,下令急追,要把十隻寶箱全都搶了下來。追了一陣,只見羣盜拋下衣甲兵器,亂竄亂奔,道旁丟滿了金磚銀錠。衆官兵你搶我奪,亂成一團。那總兵見羣盜潰散,連兵器也隨地亂丟,不再存防備之念,一意要搶寶箱,下令前、中、後三隊齊趕。

有分教:抗外敵不妨落後,搶金銀務必爭先。這時袁承志已飛身躍上峭壁,手足並用,拉著石壁上的藤枝樹條,抄向官兵後路。走了一會,果見官兵隊中車輛一輛接著一輛,蜿蜒而來,不計其數,車輛都用黃布矇住,車上插了旗幟,旗上寫的是“大明江南漕運”幾個紅字,從上面放眼望下去,車隊直如一條其長無比的黃龍。袁承志見此情勢,不覺又驚又喜,驚的是官兵勢大,不易對敵,喜的是如能劫下漕運,那真是對大仇人崇禎皇帝一個當頭猛擊,闖王義兵就更易成事,實是奇功一件。眼見坡下樹木茂密,當即穿林而下,要就近看清楚車隊。不一刻,靠近官兵隊伍,藉著樹木遮掩,連官兵的說話都聽得清清楚楚。車輛連綿不斷,隆隆而過,過了好一陣,忽聽得車行轔轔之聲漸輕,車中所裝似乎已非銀子,從樹木空隙中向外望去,見是百餘輛囚車。車中囚徒雙手反縛,盤膝而坐,每輛車上都插著一面白旗,寫著“候斬巨寇某某某”等字樣,又是甚麼“江洋大盜”、“流寇頭目”、“反叛逆首”、“淮南巨賊”等等,顯見都是反抗朝廷的饑民或山寨盜魁。袁承志心想:“這些人都須加以搭救,但如何下手纔是?”正自尋思,忽見一輛車子過來,旗上寫著“候斬反逆孫仲壽一名”九字,袁承志大吃一驚,追了幾步細看,見車中所坐的果然便是孫仲壽。但見他兩鬢斑白,滿臉風霜之色,較之昔日在聖峰嶂上率領同袍祭奠故帥之時,已蒼老得多,但一副慷慨風致,雖在難中,仍是不減當年。袁承志驚訝未定,只見後面囚車中推來的又都是父親舊部,當時教導撫養自己的倪浩、朱安國、羅大千三人都在其內,只是不見應鬆。袁承志一陣心酸,隨又暗暗歡喜:“老天爺有眼,教我今日撞見衆位叔叔。”不久囚車過完,袁承志向上奔了數丈,疾向後追。官兵望見,鼓譟起來,有的便發箭射來。但袁承志身法快捷,箭枝到時,人早不見。他奔出數十丈,官兵隊伍已盡,最後一名軍官騎在馬上,手提大刀押隊。袁承志心想:“我拿住這軍官,先搗亂一陣,然後乘機相救孫叔叔、朱叔叔他們。”正要飛身躍下,忽然望見遠處塵土飛揚,幾騎馬奔馳而來,心想:“原來後面還有接應,等他們過來看個明白再說。”不一刻五騎馬奔到,當先一人是個女子,卻是飛天魔女孫仲君,後面四人正是二師兄歸辛樹夫婦以及梅劍和、劉培生。袁承志一見大喜,叫道:“二師哥!”飛身落下,落在歸辛樹夫婦馬前。歸氏夫婦一起勒馬,見到是他,歸二孃點了點頭,說道:“嗯!是你,有甚麼貴幹?”袁承志道:“小弟有件急事,求師哥師嫂幾位伸手相助。”歸二孃道:“我們自己也有要事,沒空!”和歸辛樹二人一提繮,雙騎從他兩側擦過,向前衝了過去。梅劍和拱手叫聲:“師叔!”跟著師父師孃去了。劉培生跳下馬來,說道:“師父師孃正有一件要緊事。弟子辦了之後,立刻過來聽師叔差遣。”袁承志道:“那不必了,我借坐一下劉大哥的牲口。”劉培生道:“師叔請用。”將繮繩遞將過去。袁承志道:“咱倆合騎,追上前面官兵就行了。”說著飛身上馬。劉培生也跳上馬來。袁承志雙腿一夾,那馬發足奔馳。劉培生問道:“師叔追官兵幹甚麼?”袁承志道:“救人!”劉培生喜道:“那好極啦,我們也正要尋官兵的晦氣。”袁承志一聽大喜,催馬急行,不一會已望見押隊軍官的背影。但不見歸辛樹等人,想已搶過了頭。袁承志縱馬向前急衝。押隊的遊擊聽得身後馬蹄聲疾,回頭望時,只見一個人影從馬背躍起,撲將過來。他大吃一驚,揮起大刀往空中橫掃,滿擬將這人一刀斬爲兩截,豈知袁承志右手前伸,搶住刀柄,身子已落在他馬上,左手早點中他後心穴道。那遊擊只覺背心痠麻,要待掙扎,卻已動彈不得。袁承志問道:“要死還是要活?”那遊擊顫聲道:“大……大王爺饒命。”袁承志道:“快下令,叫後隊囚車都停下來。”那遊擊只得依言下令。突然之間,歸辛樹夫婦從樹林中衝出,師徒五人抽出兵刃,往官兵隊裡殺去。隊伍登時大亂。袁承志本擬迫那遊擊指揮隊伍,讓衆官兵混亂中自相殘殺,哪知歸辛樹等忽來動手,官兵後隊一亂,這計策卻行不得了。

袁承志搶了兩柄短斧,奔到孫仲壽囚車邊,劈開車子,大叫:“孫叔叔,我是袁承志。”孫仲壽如在夢中,一陣迷惘。袁承志又已把朱安國、倪浩、羅大千等人救了出來。

這些人都是身經百戰的武將,現今雖已年老,但英風猶存,搶了兵器,有的亂殺官兵,有的劈開囚車救人,不一刻,百餘輛囚車齊都劈爛,放出百餘條好漢來。其中三數十人是袁崇煥部屬的“山宗”舊侶,聽說趕來相救的是督師公子,無不大爲振奮,當下一陣砍殺,將官兵後隊殺得七零八落,向前逃竄。這時官兵前隊也已發現前面巨石攔路,不能通行,登時兩頭大亂。袁承志見官兵雖然勢亂,但人數衆多,逼得緊了,當真拚起命來,卻是無法抵擋,當下撇了雙斧,展開輕功,連奔帶躍,在一長列漕運車輛頂上跑將過去。行出裡許,見領隊的總兵官頭戴鐵盔,正手舞長刀,指揮作戰。袁承志疾奔而前,將兩名上前攔阻的親兵推入了山坑,躍上那總兵坐騎的馬臀。那總兵回刀來砍,袁承志挾手便奪,哪知這總兵一個筋斗從馬背上翻了下去,竟沒能抓住他的手腕。袁承志心道:“沒料想官軍之中還有如此好手。”左手一揚,三枚銅錢發了出去。使的是木桑所授發圍棋子的手法。那總兵一一用長刀格開。袁承志道:“好本事!你再格格看。”雙手連揮,三九二十七枚銅錢分上中下三路同時打到。就算武林高手,這一來也不易抵擋,那總兵武藝雖然高強,卻哪裡躲得開這“滿天花雨”的手法?噹啷一聲,先是長刀脫手,接著膝彎、腰脅、背心、足脛各處都中了銅錢,竟朝著袁承志迎面跪下。袁承志笑道:“不必多禮!”伸手挽住他左臂。那總兵當胸一拳,勢急力勁。袁承志笑道:“就讓你打一拳出氣。”這一拳明明打在他胸前,卻如打中一團棉花,無聲無息,全無著力處。袁承志運起內力,提起那總兵往上拋出。只見他就如斷線風箏般往上直飛,全官兵高聲大叫起來。那總兵自分這一下必死,閉住了雙眼,哪知落下時被人雙手托住,睜開眼來,仍是那個書生打扮的少年。他知此人武功比己高出十倍,既然落入他手,無可抗拒,生死只好置之度外。何況就算硬要置之度內,卻也無從置起。

袁承志道:“你下令全體官兵拋下兵刃,饒你們不死。”那總兵心想:“這漕運何等要緊,給盜賊劫了去,反正也是死罪。”於是頸項一挺,朗然說道:“你們要殺便殺,何必多言。”袁承志一笑,手一使勁,又將他身軀拋向空中,落下來時接著再拋,連拋了三次,那總兵已頭暈腦脹,不知身在何處。袁承志道:“你若不下令,你死了,部下也都活不成。不如降了吧。”那總兵一想,眼下只有這條是活路,只得點了點頭。袁承志問道:“你貴姓?”那總兵道:“小將姓水。”他定一定神,命親兵把手下的副將、參將、遊擊、都司等都叫了來,衆將聽得要投降盜賊,嚇得面面相覷。一員都司罵了起來:“你食君之祿,不忠不……”話未說完,袁承志已抓住他往地下一摔,登時暈去。餘下衆將顫聲齊道:“標下奉……奉總座將令。”水總兵道:“下令停戰!”袁承志也傳下號令,命山東羣盜不再廝殺,又吩咐水總兵命官兵拋下兵刃。水總兵無奈,只得依言。火把照耀下只見雙方兵戈齊息。忽見五個人在車隊中奔馳來去,亂翻亂找,打開了許多箱籠,見是銀子糧食,便踢在一旁。衆官兵見五人勢惡,敗降之餘,不敢阻攔。奔到臨近,原來是歸辛樹夫婦師徒五人。袁承志叫道:“二師哥,你們找甚麼?我叫他們拿出來。”歸辛樹見統兵將官都集在袁承志身旁,三個起落,已奔到水總兵身邊,一把揪住他胸脯,提了起來。水總兵驚魂未定,哪想突然又遇到一個武功極高之人,給他抓住了,任憑如何猛力掙扎,總歸無用。歸辛樹喝道:“馬上英進貢的茯苓首烏丸,藏在哪裡?”水總兵道:“馬督撫嫌我們車多走得慢,另行派人送到京裡去了。”歸辛樹道:“此話當真?”水總兵道:“我身家性命都在你們手裡,何必說謊?”

歸辛樹心想看來此言不假,把他往地下一拋,喝道:“要是查到你胡言騙人,回來取你狗命。”轉頭對歸二孃道:“往前追。”歸二孃抱著孩子,心頭煩躁,單掌起處,把擋在面前的官兵打得東倒西歪,鼻青目腫,帶著三個徒弟,跟丈夫走了。袁承志知道二師兄夫婦對自己心存芥蒂,只有默然不語。待五人去後,問水總兵道:“他們找甚麼藥丸?”水總兵被擒降敵,心亂意煩,神不守舍,一時想到家中是否會給皇帝下旨滿門抄斬,一時又想自己功名前程,從此付與流水。袁承志接連詢問,他答非所問,不知所云,說了半天,袁承志才明白了個大概。原來最近黃山深谷裡找到了一塊大茯苓,估計已在千年以上,湊巧浙東又有人掘到一個人形何首烏。這兩樣都是千載難逢的寶物。鳳陽總督馬士英得到訊息,差幕客一半強取、一半價購的買了來,命高手藥師製成了八十顆茯苓首烏丸,還配上了老山人蔘、珍珠粉末等珍貴藥材,單是藥材本錢就花了兩三萬銀子。這件事轟動了江南官場和醫行藥業。據古方所載,這藥丸實有起死回生的神效,體質虛弱的人,只服一丸便立刻見功。馬士英自己留下四十顆,以備此後四十年中每年服食一顆,餘下四十顆便去進貢,盼崇禎再做四十年皇帝,年年升自己的官。袁承志好容易聽得明白,心道:“那就是了,二師哥愛子有病,久治不愈,急著要這些藥丸。”

水總兵又道:“馬總督本想差我一併將寶藥送去北京,但後來嫌我們車多行得慢,又押著死囚不吉利,因此另差金陵永勝鏢局的董鏢頭護送赴京,獻給皇上。”至於馬總督自己留下四十顆之事,那是天大機密,連對他最得寵的姬妾也都不說,水總兵自然更不會知道。

袁承志一心盼望二師哥能奪到藥丸,救得孩子之命,忙問:“那鏢師走了幾天啦?”水總兵道:“啓程是在同一天,不過鏢局子只有十來個人,行道快得多,算來搶在我們之前,總有五六天路程了。”這時孫仲壽、朱安國、倪浩、羅大千等袁部舊將紛紛過來相見。各人得脫大難,又見袁承志長大成人,一身武藝,今日這一戰雖是小試牛刀,亦已略有乃父當日雄風,無不驚喜交集。袁承志問起被捕緣由,孫仲壽約略說了。原來當日“山宗”舊友在聖峰嶂聚會,明兵突施襲擊,幸而大部人衆早已散走,只應鬆終於被害,孫仲壽等都告脫險,後來重又聚集。衆人在淮北魯南一帶會聚豪傑,預備大舉,哪知事機不密,上個月被鳳陽總督馬士英所破,首要人物一鼓成擒,械繫赴京問斬。差幸天緣巧合,竟會在此處與袁承志相遇。

孫仲壽聽說袁承志和闖王頗有聯絡,說道:“公子,這裡又有盜幫,又有投降的大批官兵,他們對你都很敬服,正是難遇的良機。何不暫緩赴京,把這批人手好好整頓一下。”袁承志喜道:“孫叔叔說得是,這一帶英雄豪傑很多,咱們索性大幹一場,找個地方會集羣雄。”孫仲壽一拍大腿,道:“好極了,何不就在泰山?”袁承志道:“泰山相去不遠,再好也沒有了。”當下收拾好鐵箱中散開的寶物,把漕運銀子取出二十萬兩,*分給青竹幫與山東各寨羣盜。褚紅柳也得了五千兩。再取出二十萬兩賞給投降的官兵,一時峽谷前後,歡聲如雷。投降的軍官本來都是心情鬱郁,分得大批銀兩,才精神爲之一振。只見青竹幫的兩名幫衆擡著一個擔架,將幫主程青竹擡將過來。袁承志見他臉上已現血色,喜道:“程幫主的傷勢好得很快啊,足見內功深厚。”程青竹道:“多謝公子,在下得知公子是袁督師的骨肉,實是歡喜之極。”說到這裡,聲音中竟微帶嗚咽。袁承志道:“程幫主當年識得先父嗎?”程青竹搖了搖頭,吩咐隨從在一隻布囊中取出一卷手稿,交給袁承志,說道:“公子看了這個,便知端的。”

袁承志接過,只見封面上寫著“漩聲記”三個大字,又有“程本直撰”四字,右上角題著一副對聯:“一對癡心人,兩條潑膽漢。”心中不解,問道:“這位程本直程先生,跟程幫主是……”程青竹道:“那是先兄。”

袁承志點點頭,翻開手稿,只見文中寫道:“崇煥十載邊臣,屢經戰守,獨提一旅,挺出嚴關……”袁承志心中一凜,問道:“書中說的是先父之事?”程青竹道:“正是。令尊督師大人,是先兄生平最佩服之人。”袁承志當下雙手捧住手稿,恭恭敬敬的讀下去:“……迄今山海而外,一里之草萊,崇煥手闢之也;一堡之壘,一城之堞,崇煥手築之也。試問自有遼事以來,誰不望敵於數百里而逃?棄城於數十里而遁?敢於敵人畫地而守,對壘而戰,反使此敵望而逃、棄而遁者,舍崇煥其誰與歸?”袁承志閱了這一段文字,眼眶不由得溼了,翻過一頁,又讀了下去:“客亦聞敵人自發難以來,亦有攻而不下,戰而不克者否?曰:未也。客亦知乎有寧遠丙寅之圍,而後知所以守?有錦州丁卯之功,而後中國知所以戰否也?曰:然也!”袁承志再看下去,下面寫道:“今日灤之復、遵之復也,誰兵也?遼兵也。誰馬也?遼馬也。自崇煥未蒞遼以前,遼亦有是兵、有是馬否也?”

袁承志隨手又翻了一頁,讀道:

“舉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癡漢也。唯其癡,故舉世最愛者錢,袁公不知愛也。唯其癡,故舉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怕也。於是乎舉世所不敢任之勞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辭也;於是乎舉世所不得不避之嫌疑,袁公直不避之而獨行也;而且舉世所不能耐之飢寒,袁公直耐之以爲士卒先也;而且舉世所不肯破之禮貌,袁公力破之以與諸將吏推心而置腹也。”袁承志讀到此處,再也忍耐不住,淚水涔涔而下,滴上紙頁,淚眼模糊之中,看到下面一行字道:“予則謂掀翻兩直隸、踏遍一十三省,求其渾身擔荷、徹裡承當如袁公者,正恐不可再得也。此所以惟袁公值得程本直一死也。”袁承志掩了手稿,流淚道:“令兄真是先父的,如此稱譽,在下實在感激不盡。”

程青竹嘆道:“先兄與令尊本來素不相識。他是個布衣百姓,曾三次求見,都因令尊事忙,未曾見著。先兄心終不死,便投入督師部下,出力辦事,終於得蒙督師見重,收爲門生。令尊蒙冤下獄,又遭凌遲毒刑。先兄向朝廷上書,爲令尊鳴冤,只因言辭切直,昏君大爲惱怒,竟把先兄也處死了。”袁承志“啊喲”一聲,怒道:“這昏君!”

程青竹道:“先兄遺言道,爲袁公而死,死也不枉,只願日後能葬於袁公墓旁,碑上題字‘一對癡心人,兩條潑膽漢’,那麼他死也瞑目了。”袁承志道:“卻不知這事可辦了麼?”程青竹長長嘆了口氣,說道:“令尊身遭奇冤,昏君奸臣都說他通敵,勾結滿清,一般無知百姓卻也不辨忠奸是非,信了這話。令尊被綁上法場後,愚民一擁而上,將他身子咬得粉碎,說道……說道要吃盡賣國奸賊的血肉……”袁承志聽到這裡,不由得放聲大哭,問孫仲壽道:“孫叔叔,這……這是真的麼?”孫仲壽垂淚點頭,道:“真是如此。當年你年紀幼小,我們不跟你說,免你傷心。”袁承志怒道:“昏君奸臣爲非作歹,那也罷了,北京城的老百姓,卻也如此可惡!”孫仲壽道:“老百姓不明真相,只道皇帝的聖旨,是再也不會錯的。清兵在北京城外燒殺擄掠,害死的人成千成萬,因此百姓對勾結敵兵的漢奸痛恨入骨。”程青竹道:“在下不忿兄長被害,設法投身皇宮,當了個侍衛,想俟機行刺昏君,爲先兄和袁督師報仇。只恨武藝低微,行刺不成,反爲御前侍衛所擒,幸得有人相救,逃出皇宮。這些年來在黑道上幹些沒本錢買賣,沒料到有眼無珠,竟看上了公子的財物。”袁承志道:“大家說來深有淵源,若非如此,也不得跟幫主認識。”青青忽道:“咦,那個小呢?她沒事吧?”程青竹道:“多謝關懷。小徒已自行去了。”青青道:“我正想找她說話,怎麼她走了?”言下不禁惘然。

衆人休息了一日。袁承志派遣青竹幫、山東羣盜及“山宗”所部得力人員,分赴各地送信,約定端午節在泰山頂上取齊;又請孫仲壽、朱安國等人,會同水總兵帶領投降的官兵,在荒僻險峻之地起造山寨。

這一役馬士英部下六千名官兵全軍覆沒,二百餘萬兩漕銀沒留下半星一點,京師山東,無不震動。等到馬士英再調大軍前來追剿,盜幫早已影蹤全無,哪裡還追尋得著。眼見榴花吐豔,端午將屆。泰山各處寺廟道觀之中,陸陸續續到了千餘位各幫各派的英雄豪傑。

五月初五清晨絕早,羣雄在石經谷會聚。谷中一片平廣,數畝石場,光潔異常,相傳是古代高僧講經之所。山石上刻有八分書金剛經,字大如鬥,筆力雄勁。

這天到會的除袁承志、青青、啞巴、洪勝海等人外,有袁部舊將孫仲壽、朱安國、倪浩、羅大千等人;有江蘇金龍幫焦公禮、焦宛兒、吳平、羅立如等人;有河北青竹幫程青竹等人;有山東羣盜沙天廣、褚紅柳、譚文理等人;有浙江龍遊幫的榮彩等人;有河南南陽清涼寺下院方丈十力大師、海外七十二島盟主鄭起雲等人;有從囚車獲救的淮南飛虎峪寨主聶天風、贛北鄱陽幫幫主樑銀龍等人;有投降過來的明總兵水鑑等人。此外尚有無數江湖好漢,武林名家。一時泰山頂上羣豪聚會,英賢畢至。

這時山谷間忽吐白雲一縷,扶搖直升,良久,東邊一片黑暗中隱隱朱霞炫晃,顏色變幻不定,或白或橙,緩緩的血線四映,一噴一耀,轉瞬間太陽如一個大赤盤踴躍而出。下面雲彩被日光一照,奇麗變幻,白虹蜿蜒。羣豪盡皆喝彩。觀日升已畢,羣豪席地坐下。陰陽扇沙天廣是山東當地的地主,這時他傷勢已愈,站起身來朗聲說道:“各位前輩大哥賞臉,來到敝省,招待不週,請多多包涵。”說著團團作了一個四方揖。羣豪齊聲謙謝。沙天廣又道:“兄弟是粗人,不明事理,現下請程青竹前輩說話。”這兩人以前互不相下,那天出生入死的廝拚了一次之後,各自欽佩對方武功,反而結成了好友。程青竹站起身來,說道:“我們江湖上的,以前在泰山也聚過會,不過人數從來沒這麼多。不怕各位,以前我們到這裡幹甚麼?不過是劃地盤、分贓銀罷啦。”羣豪一陣轟笑。程青竹道:“這次這許多英雄朋友大駕光臨,咱們可不能再沒出息啦。眼前天下大亂,老百姓活不下去,昏君無道,朝中全是污吏,關外滿奴又時時犯界擄掠,當真人命賤似螞蟻,過得了今天,也不知還有沒有明天?咱們總要好好商議,做一番事業出來。”

衆人聽得血脈奮張,齊聲喝彩。

程青竹又道:“今日到會的都是好朋友,咱們歃血爲盟,以後患難相助,共圖大事。如有貪圖富貴,出賣朋友,或是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大家一齊幹他奶奶的。”衆人又是一陣喝彩。沙天廣道:“會盟不可無盟主。咱們推舉一位大家佩服的英雄大哥出來,以後齊都聽他的號令。不管是誰當盟主,兄弟必定追隨到底,決無異言。”十力大師站起身來,說道:“羣龍無首,決不能成大事。推舉盟主,老衲是一力贊成的。不過這位盟主必須智勇雙全,有仁有義,方能服衆。”鄭起雲道:“那是當然的了,我瞧你大師就很不錯。”十力大師笑道:“老衲風燭殘年,哪能擔當重任?鄭島主別取笑了。”衆人交頭接耳,紛紛議論,都覺盟主應該推舉,以便號令一致,好使散處各地、互不統屬的英雄豪傑聯成一起。那時相互之間固然不會殘殺爭鬥,連官府也不敢輕易搜剿。只是羣雄向來各霸一方,誰也不肯服誰,別要爲了爭做盟主,反而毆殺一場,那就弄巧成拙了。

程青竹待衆人議論了一會,高聲說道:“各位如無異議,現下就來推舉如何?”只見人羣中站起一條身高七尺的魁梧大漢,聲若洪鐘,大聲說道:“蓋孟嘗孟老爺子在武林無人不敬,無人不服。今日他老人家雖然不在此地,但盟主一席自然非他莫屬,兄弟以爲不必另推了。”他話一說畢,羣雄中登時便有許多人隨聲附和。袁承志問洪勝海道:“蓋孟嘗是甚麼人?”洪勝海略感奇怪,問道:“相公不知此人嗎?”袁承志道:“我江湖上的朋友識得很少。”洪勝海道:“孟伯飛孟老爺子人稱蓋孟嘗,端的是仗義疏財,最愛朋友,武林中人緣極好。他獨創的孟家神拳、快活三十掌,變幻莫測,投拜在他門下的弟子數也數不清,說得上桃李滿天下。北方學武的人提到蓋孟嘗,那是沒有人不佩服的。這大漢是他大弟子,叫做丁甲神丁遊。”袁承志道:“嗯,原來如此,那麼推孟老爺子做盟主倒也很好。”心想:“這位孟老爺子多半人緣極好,武功卻不如何了得,否則師父不會不跟我說起。作武林盟主的人,原本人緣比武功要緊得多。”七十二島盟主鄭起雲道:“孟老爺子威名遠震,兄弟雖然亡命海外,卻也是久仰的了,推他做盟主,論德望,論見識,那是再好也沒有。不過兄弟有一點顧慮,不知該不該說。”丁遊道:“鄭島主但說不妨。”鄭起雲道:“孟老爺子在保定府這些年,身家財產,非同小可。咱們大家所幹的,卻是嘯聚山林、殺官造反的勾當,要是孟老爺子給咱們帶頭,必定有事連累於他,大家心裡不安。”羣雄一聽這話倒也有理,各人靜默了一會。金龍幫幫主焦公禮站起來說道:“兄弟推舉一位武功蓋世、仁義包天的英雄。這位英雄雖然年紀還輕,武林中許多朋友大都不識,但兄弟斬釘截鐵的說一句,只要這位英雄肯出來帶頭,做事一定公正,管教威風大震,官府不敢小覷了咱們。”沙天廣說道:“兄弟心裡,也有一位年輕的英雄,只怕不見得比焦幫主所說的那位差。”他聲音尖細,提高了嗓子,更是刺耳。焦公禮道:“兄弟年紀不敢說長,也已虛活了五十多歲;見識不敢說廣,也會過了天下無數成名的豪傑。可是像我所說的那位英雄,讓兄弟佩服得五體投地的,當世卻也只有一人而已。”程青竹冷冷的道:“沙天廣沙寨主的脾氣我是知道的,他陰陽寶扇打穴的功夫,當今武林中雖然說不上獨一無二,也總是頂兒尖兒的了。他口服心服的人,一定不會錯,我們青竹幫一齊贊成沙寨主的話。”焦公禮脹紅了臉道:“盟主到底是怎樣選法?我們金龍幫雖然無用,人數卻比青竹幫多些。”眼見兩人就要爭吵起來。

十力大師道:“焦幫主且莫心急,你說的那位英雄是誰,老衲猜個九成兒不會錯。請問沙寨主,你說的朋友是誰?兩家都說出來,請在場的朋友們秉公評定就是。也說不定大家對這位英雄都不心服呢?”

沙天廣向袁承志一指,道:“我說的是這位袁相公。各位莫瞧他年紀輕輕,武功行事卻是高人一等。我聲明在先,兄弟與袁相公還是最近相識,跟他既非同門,又非舊交,純因佩服英雄,這才一力推薦。”這番話一說,山東各寨羣盜與青竹幫衆人齊聲歡呼,聲勢極壯。

袁承志聽他說到自己,事先全沒想到,站起身來雙手亂搖,連說:“不行!”焦公禮待人聲稍靜,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好一陣不絕。沙天廣怒道:“焦幫主,我倒要請教,你幹麼譏笑兄弟?”程青竹也怒道:“焦幫主,在下素來佩服你是一條好漢子,可是對沙寨主這等無禮,在下卻易瞧不過眼。”焦公禮拱手笑道:“兄弟哪敢譏笑?沙寨主、程幫主,你兩位可知兄弟要推舉的是哪一位?”沙天廣慍道:“我當然不知。”焦公禮道:“除了這位袁相公還有何人?”程青竹、沙天廣轉怒爲喜,也是仰天大笑。衆人聽三人爭了半天,說的原來同是一人,都不禁轟笑起來。袁承志很是著急,忙道:“兄弟年輕識淺,今日得能參與泰山大會,已感榮幸,只盼追隨各位前輩之後,稍效微勞,豈敢擔當大任?還請另選賢能。”

孫仲壽道:“袁公子是我們袁督師的獨生親子,我們‘山宗’舊友內舉不避親,以爲請他擔當盟主,最是合適不過。”鄭起雲道:“哪一位袁督師?”孫仲壽道:“就是在遼東力抗清兵、無辜被昏君害死的袁崇煥袁督師。”

袁崇煥抗敵禦侮,有大功於國,當時只有北京城中之人才以爲他當真通敵,實因強敵兵臨城下,君臣百姓盡皆張皇失措,以致不明是非。但袁崇煥慘遭殺害,各地聞知,卻極是憤慨。羣雄聽了這話,嘆聲四起,本來無可無不可的人也一致贊成。袁承志極力推辭,卻哪裡推辭得掉?加之投降過來的水總兵、由袁承志從囚車上救出來的聶天風、樑銀龍等人也極力附和,盟主一席勢成定局。

龍遊幫幫主榮彩本跟袁承志有點過節,但一則見衆望所歸,小小一個龍遊幫不能力排衆議,再則想到他當日在衢江中不爲已甚,擲板相救,使自己不致落水出醜,也算受過他的恩惠,心想索性錦上添花,說幾句好話,便站起來說道:“這位袁相公武功精湛,在場許多朋友都知道的了。兄弟就曾栽過在他手裡。”衆人不覺一愣,榮彩又道:“可是他很給兄弟留餘地,兄弟雖然栽了,卻也心下感激。現下選他做盟主,兄弟一力贊成。”衆人見曾經與他敵對過的人也這樣說,都歡呼起來。只有青青低聲罵道:“老滑頭!”

丁甲神丁遊走別袁承志身邊,向他細細打量,見他身材不高,面目黝黑,貌不驚人,年紀又輕,何以羣雄對他如此擁戴?心想這麼一來,他聲威一下子便蓋過了自己師父,很不服氣,說道:“恭喜你啦,袁相公。”伸手出去,拉著他手,顯得甚是親熱。袁承志道:“兄弟實在難以……”話未說完,突覺手上一緊。原來丁遊使出了“霸王扛鼎”的師傳絕藝,用力一扯,想摔袁承志一交,讓這位“盟主”在衆人面前出個大丑,雖然這樣一來,不免得罪了無數英雄好漢,說不定當場給衆人打成一團肉醬,但他是個莽撞之徒,氣憤之下,也顧不到這麼許多了。袁承志不動聲色,暗中使出“千斤墜”功。丁遊連扯三扯,胳臂上肌肉高高賁起,出盡了平生之力,但對方就如生根在石山上一般,只聽他繼續說道:“……擔當大任。丁兄令師孟老爺子名滿天下,定比兄弟適當得多。”丁遊再是用力一扯,自己右臂上格的一聲,險些扯脫了骱,疾忙放手,見袁承志卻似毫無所覺,知道對方武功比自己不知要高出多少,適才若是乘勢反擊,自己早給丟下山谷之中,但他顧全自己面子,令旁人絲毫瞧不出來,不禁頓生感激之意,大聲說道:“好,你做盟主很好!”說著拜了下去。袁承志連忙還禮,心頭也喜歡這大漢莽得可愛。

程青竹道:“咱們既然會盟,就要有個盟規,現下請盟主宣佈,大夥兒共同商酌。”

袁承志還待推辭,孫仲壽在他耳邊低聲說道:“公子,你謙辭不就,倘若盟主一席不幸落入奸人之手,禍害不小。要是你能領袖羣雄,督師的血海深仇就可得報了。督師一生做事,向來就是當仁不讓,不避艱危。”袁承志聽他責以大義,更提到先公的“好樣”,不覺凜然心驚,站起身團團一揖,說道:“既然各位美意,兄弟恭敬不如從命。只是兄弟識見淺薄,還望各位前輩以大事爲重,隨時指教,兄弟必定遵從,不敢狂妄自大。”羣雄聽他允任盟主,泰山頂上登時歡聲雷動,山谷鳴響,四下裡都是鼓掌和歡呼的迴音,似乎腳底的千峰萬壑也一齊在鼓掌喝彩一般。羣雄當下點起香燭,一齊拜天禱祝。

袁承志向孫仲壽道:“盟約就請孫叔叔起草了。”孫仲壽也不推辭,回進廟裡草擬。他知羣雄以信義爲先,不重文采,當下言簡意深的寫了百餘字。袁承志當衆宣讀了。羣雄歃血宣誓,決不背盟。一個轟動沿海各省武林的泰山大會,至此告成。袁承志出道不到半年,仗著武功絕頂,至誠待人,再加之機緣巧合,以及父親的威名,竟爾成爲南北直隸、魯、豫、浙、閩、贛七省草莽羣豪的大首領。

當晚羣雄席地歡宴,斗酒轟飲,喧鬧歡笑之聲,佈滿峰谷。

正熱鬧間,突見一個流星直衝上天,這是山下有警訊號,羣雄登時停杯不飲。袁承志和孫仲壽等人,立時便想起當年聚會聖嶂峰而官兵來襲的情景,莫非官府得知漕銀被劫、因而調兵來攻麼?過不多時,兩名在山坡上哨守的漢子奔上山來,向袁承志稟報:“啓稟盟主,山下哨探急報,清兵大軍已攻下青州,正向泰安進軍,離此處已不過二百餘里,請盟主定奪。”袁承志驚道:“清兵來得這麼快!”他雖曾聽說清兵於去年入關,攻到山東,但一直只在登州、萊州一帶騷擾,搶劫焚殺,想不到竟會一舉破了青州。

孫仲壽道:“清兵去年十月翻過牆子嶺,直打到兗州,在山東各地燒殺劫掠。聽說帶兵的頭子是奉命大將軍阿巴泰。這人是努爾哈赤的第七子,還是韃子皇帝的哥哥,他善能用兵,曾和滿清睿親王多爾袞打來過山東,對山東的情形是很熟悉的。”袁承志問道:“多爾袞打來過山東?”他潛心武學,於世事所知實甚有限。孫仲壽嘆道:“那是四年前的事了。那時盟主在華山學武,因此不知道。”見羣雄正紛紛互相詢問,人心浮動,便站起身來,登上高處一塊大石,大聲道:“山下兄弟急報,清兵攻破青州,正向泰安而來。各位請繼續喝酒,盟主自有主張。”羣雄中有人叫道:“大夥兒衝下山去,殺他媽的韃子兵。”又有人叫道:“韃子兵可欺侮得咱們狠了,這回非跟他拚個你死我活不可。”滿山轟叫,羣情憤激。

孫仲壽回到袁承志身邊,說道:“盟主,衆兄弟都要去打韃子兵,你瞧怎樣?“袁承志道:“我爹爹一生盡忠報國,爲的就是殺韃子。眼下韃子欺上門來,正好衆兄弟在此聚會,咱們就此下山去打。只是我於行軍打仗一道,全然不懂,還是請孫叔叔發令。”孫仲壽沉吟片刻,派了十幾個人出去查探清兵虛實,然後說道:“自從督師袁公被害,朝中無人,再也無力抗禦清兵了。崇禎九年六月,滿清頭子皇太極派了阿齊格、阿巴泰等大將攻進長城,直打到北直隸腹地。十一年,九王多爾袞率領阿巴泰等人又打到北直隸,忠臣盧象*和孫承宗先後殉國。多爾袞那年還攻破了濟南,俘虜了我四十多萬百姓去。這一次又是阿巴泰這韃子將軍來。”袁承志道:“清兵怎地又不攻北京,只是攻打河北、山東各處?”孫仲壽道:“皇太極是很會用兵的。他派兵來河北、山東,其志不在佔地,而是搶奪財物,殺人放火,摧破我中國的精華,要令得大明精疲力盡,然後再一舉而攻北京。當年他進攻北京,在袁督師手下吃了個敗仗,此後就不敢再攻京師。”

袁承志忽想:“闖王和各路義軍四下流竄,豈不是幫了韃子兵的大忙?”這句話卻不便出口,只心中隱隱覺得不安。孫仲壽道:“這些年來,韃子兵幾次三番的打來河北、山東,一路上勢如破竹,明兵從來沒打過一場勝仗,韃子兵將一定不把明兵放在眼裡。常言道驕兵必敗,咱們正好乘機殺殺他們的威風。從青州來泰安,錦陽關是必經之地。那裡地勢險要,咱們可在錦陽關設伏,狠狠的打一仗。”袁承志大喜,站起來說道:“衆位兄弟,咱們這就殺韃子兵去,今晚好好安睡,明日清晨下山。”羣雄大聲吶喊:“殺韃子兵,殺韃子兵!”

次日清晨,袁承志和孫仲壽商議後,分遣羣雄先後出發。約定四方埋伏,見到盟主中軍的黃色大旗高高豎起,便一齊向清兵衝殺。命水總兵帶同兩千名本部兵馬,打頭陣迎敵,生怕水總兵下山後變卦,派了焦公禮率同金龍幫的手下監視。要水總兵只許敗,不許勝,引誘清兵過來。水總兵所部兵甲器仗一應俱全,盡是明軍服色,實無半分破綻,至於打敗仗乃明兵家常便飯,更能盡展所長。

那錦陽關兩側雙峰夾道,只中間一條小徑。到第四日傍晚,耳聽得喊聲大作,衆明兵甩甲曳兵,從小徑奔來。水總兵跨下戰馬,手執大刀,親自斷後。過不多時,便見一羣辮子兵蜂涌而來。袁承志伏在左峰的巖石之後,初次見到清兵,想起父親連年與韃子兵血戰,不由得全身熱血如沸,高舉金蛇劍,說道:“孫叔叔,咱們衝下去!”孫仲壽道:“等一會,待韃子兵大隊過來。那時咱們再豎起黃旗,四面伏兵齊起,清兵便走不脫了。”只聽得號角聲響起,大隊清軍騎兵衝到,數十多落後的明兵登時被刀砍槍刺,屍橫就地。袁承志心下不忍,說道:“快衝下去接應!”孫仲壽道:“還得等一會。”青青急道:“再不下去,我們的人要給他們殺光了。”孫仲壽道:“再等一會!”青青急得只是頓足。突然之間,右峰上喊聲大作,沙天廣率領山東各寨羣盜,從山坡上殺將下來。孫仲壽叫道:“啊喲,不好!”袁承志道:“怎麼?”孫仲壽道:“清兵來的只是先鋒,這一來,就抓不到他們的元帥了。怎麼不見旗號,便自行動手了?”只見山東羣盜一鼓作氣的殺入清兵陣中,跟著青竹幫、金龍幫,以及各處埋伏的羣豪一時盡起,水總兵也帶同明兵回頭截殺。孫仲壽連聲嘆氣,說道:“當年袁公帶兵,部下若是這般不聽號令,自行殺敵,所有的大將一個個都非給袁公請出尚方寶劍斬了不可。”袁承志心下歉然,道:“都是我事先沒嚴申號令的不是。”孫仲壽安慰他道:“咱們這些英雄好漢,每個人武功都強,但直是一羣烏合之衆,怎比得袁公當年在寧遠所練的精兵?盟主你也是無法可施的。唉,黃旗還沒豎起,大夥兒就亂糟糟的衝殺出去了,這哪裡是打仗,簡直是胡鬧!”不住的唉聲嘆氣,想起當年袁崇煥在寧錦帶兵時的號令嚴峻,十餘萬兵將無不肅然奉命,懊惱之中,又感心酸。青青道:“事已如此,嘆氣也無用了。承志哥哥,咱們動手吧!”袁承志早已心癢難搔,叫道:“好,大夥兒殺啊!”手執金蛇劍,衝下峰去。孫仲壽驚叫:“盟主,盟主!你是主帥,須當坐鎮中軍,不可親臨前敵……”叫聲未畢,袁承志展開輕功,早去得遠了,但見他疾衝入陣,金蛇劍揮動,削去了兩名清兵的腦袋。千餘名清兵擠在山道之中,難以結陣爲戰。敵人衝到身前,弓箭也用不上了,被羣雄四面八方的圍上攻打,不到一個時辰,已盡數就殲。清軍統帥阿巴泰得報前鋒在錦陽關中伏覆沒,當即率兵退回青州。

這一役雖然沒殺了阿巴泰,但聚殲清軍一千餘人,實是十餘年來從所未有的大勝。羣雄在錦陽關前大叫大跳,歡呼若狂。袁承志瞧著金蛇劍上的點點血跡,心想:“此劍今日殺了不少韃子兵,纔不枉了這劍身上的隱隱碧血!”

當晚袁承志、孫仲壽與朱安國、倪浩、羅大千等談到今日一場大捷,實可慰袁督師的在天之靈,都是不禁熱淚盈眶。孫仲壽以殺不了清軍元帥阿巴泰,兀自恨恨不已。袁承志道:“孫叔叔,咱們這批人,當真要打大仗是不成的。明日我北上,這些明軍官兵和別的弟兄們請你與朱叔叔、倪叔叔、羅叔叔各位好好操練,日後再碰上韃子兵,可不會再像今日這般亂殺一陣了。”孫仲壽等俱各奉命。

袁承志與青青並肩漫步,眼見羣雄東一堆、西一堆的圍著談論,人人神情激昂,說的自都是日間的大勝。袁承志道:“咱們今日還只一戰,要滅了滿清韃子,尚須血戰百場,當真是:‘慷慨同仇日,間關百戰時。’”青青道:“你這兩句詩做得真好。”袁承志微笑道:“我怎會做詩?這是爹爹的遺作。”青青嗯了一聲。袁承志嘆道:“我甚麼都及不上爹爹,他會做詩,會用兵打仗,我可全不會。”青青道:“你的武功卻一定比你爹爹強。”袁承志道:“我爹爹進士出身,沒練過武。但武功強只能辦些小事,可辦不了大事。”青青道:“也不見得,武功強,當然有用的。”袁承志突然拔出金蛇劍來,虛劈兩下,虎虎生風,說道:“對,青弟,我去刺殺韃子皇帝皇太極,再去刺殺崇禎皇帝,爲我爹爹報仇。”

第四回 矯矯金蛇劍 翩翩美少年第十四回 劍光崇政殿 燭影昭陽宮第十七回 青衿心上意 彩筆畫中人第十二回 王母桃中藥 頭陀席上珍第十七回 青衿心上意 彩筆畫中人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第十四回 劍光崇政殿 燭影昭陽宮第十三回 揮椎師博浪 毀炮挫哥舒第四回 矯矯金蛇劍 翩翩美少年第六回 逾牆摟處子 結陣困郎君第一回 危邦行蜀道 亂世壞長城第十九回 嗟乎興聖主 亦復苦生民第六回 逾牆摟處子 結陣困郎君第十六回 石岡凝冷月 鐵手拂曉風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二十回 空負安邦志 遂吟去國行第九回 雙姝拚巨賭 一使解深怨第二十回 空負安邦志 遂吟去國行第十回 不傳傳百變 無敵敵千招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十七回 青衿心上意 彩筆畫中人第四回 矯矯金蛇劍 翩翩美少年第六回 逾牆摟處子 結陣困郎君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第十四回 劍光崇政殿 燭影昭陽宮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十回 不傳傳百變 無敵敵千招第十六回 石岡凝冷月 鐵手拂曉風第四回 矯矯金蛇劍 翩翩美少年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第五回 山幽花寂寂 水秀草青青第九回 雙姝拚巨賭 一使解深怨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第五回 山幽花寂寂 水秀草青青第五回 山幽花寂寂 水秀草青青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第十七回 青衿心上意 彩筆畫中人第十四回 劍光崇政殿 燭影昭陽宮第十四回 劍光崇政殿 燭影昭陽宮第十五回 纖纖出鐵手 矯矯舞金蛇第十回 不傳傳百變 無敵敵千招第四回 矯矯金蛇劍 翩翩美少年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一回 危邦行蜀道 亂世壞長城第十二回 王母桃中藥 頭陀席上珍第六回 逾牆摟處子 結陣困郎君第一回 危邦行蜀道 亂世壞長城第三回 經年親劍鋏 長日對楸枰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第三回 經年親劍鋏 長日對楸枰第十七回 青衿心上意 彩筆畫中人第十五回 纖纖出鐵手 矯矯舞金蛇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第十六回 石岡凝冷月 鐵手拂曉風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十七回 青衿心上意 彩筆畫中人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四回 矯矯金蛇劍 翩翩美少年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十五回 纖纖出鐵手 矯矯舞金蛇第十九回 嗟乎興聖主 亦復苦生民第十三回 揮椎師博浪 毀炮挫哥舒第十二回 王母桃中藥 頭陀席上珍第十五回 纖纖出鐵手 矯矯舞金蛇第六回 逾牆摟處子 結陣困郎君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三回 經年親劍鋏 長日對楸枰第十四回 劍光崇政殿 燭影昭陽宮第十六回 石岡凝冷月 鐵手拂曉風第十六回 石岡凝冷月 鐵手拂曉風第二十回 空負安邦志 遂吟去國行第十四回 劍光崇政殿 燭影昭陽宮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第十回 不傳傳百變 無敵敵千招第十二回 王母桃中藥 頭陀席上珍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第十九回 嗟乎興聖主 亦復苦生民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三回 經年親劍鋏 長日對楸枰第十回 不傳傳百變 無敵敵千招第八回 易寒強敵膽 難解女兒心第十六回 石岡凝冷月 鐵手拂曉風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
第四回 矯矯金蛇劍 翩翩美少年第十四回 劍光崇政殿 燭影昭陽宮第十七回 青衿心上意 彩筆畫中人第十二回 王母桃中藥 頭陀席上珍第十七回 青衿心上意 彩筆畫中人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第十四回 劍光崇政殿 燭影昭陽宮第十三回 揮椎師博浪 毀炮挫哥舒第四回 矯矯金蛇劍 翩翩美少年第六回 逾牆摟處子 結陣困郎君第一回 危邦行蜀道 亂世壞長城第十九回 嗟乎興聖主 亦復苦生民第六回 逾牆摟處子 結陣困郎君第十六回 石岡凝冷月 鐵手拂曉風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二十回 空負安邦志 遂吟去國行第九回 雙姝拚巨賭 一使解深怨第二十回 空負安邦志 遂吟去國行第十回 不傳傳百變 無敵敵千招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十七回 青衿心上意 彩筆畫中人第四回 矯矯金蛇劍 翩翩美少年第六回 逾牆摟處子 結陣困郎君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第十四回 劍光崇政殿 燭影昭陽宮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十回 不傳傳百變 無敵敵千招第十六回 石岡凝冷月 鐵手拂曉風第四回 矯矯金蛇劍 翩翩美少年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第五回 山幽花寂寂 水秀草青青第九回 雙姝拚巨賭 一使解深怨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第五回 山幽花寂寂 水秀草青青第五回 山幽花寂寂 水秀草青青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第十七回 青衿心上意 彩筆畫中人第十四回 劍光崇政殿 燭影昭陽宮第十四回 劍光崇政殿 燭影昭陽宮第十五回 纖纖出鐵手 矯矯舞金蛇第十回 不傳傳百變 無敵敵千招第四回 矯矯金蛇劍 翩翩美少年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一回 危邦行蜀道 亂世壞長城第十二回 王母桃中藥 頭陀席上珍第六回 逾牆摟處子 結陣困郎君第一回 危邦行蜀道 亂世壞長城第三回 經年親劍鋏 長日對楸枰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第三回 經年親劍鋏 長日對楸枰第十七回 青衿心上意 彩筆畫中人第十五回 纖纖出鐵手 矯矯舞金蛇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第十六回 石岡凝冷月 鐵手拂曉風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十七回 青衿心上意 彩筆畫中人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四回 矯矯金蛇劍 翩翩美少年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十五回 纖纖出鐵手 矯矯舞金蛇第十九回 嗟乎興聖主 亦復苦生民第十三回 揮椎師博浪 毀炮挫哥舒第十二回 王母桃中藥 頭陀席上珍第十五回 纖纖出鐵手 矯矯舞金蛇第六回 逾牆摟處子 結陣困郎君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三回 經年親劍鋏 長日對楸枰第十四回 劍光崇政殿 燭影昭陽宮第十六回 石岡凝冷月 鐵手拂曉風第十六回 石岡凝冷月 鐵手拂曉風第二十回 空負安邦志 遂吟去國行第十四回 劍光崇政殿 燭影昭陽宮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第十回 不傳傳百變 無敵敵千招第十二回 王母桃中藥 頭陀席上珍第二回 恩仇同患難 死生見交情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第十九回 嗟乎興聖主 亦復苦生民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第七回 破陣緣秘笈 藏珍有遺圖第三回 經年親劍鋏 長日對楸枰第十回 不傳傳百變 無敵敵千招第八回 易寒強敵膽 難解女兒心第十六回 石岡凝冷月 鐵手拂曉風第十八回 朱顏罹寶劍 黑甲入名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厂| 清丰县| 浮山县| 会宁县| 阳西县| 顺义区| 北辰区| 石景山区| 轮台县| 闽侯县| 郴州市| 乌兰浩特市| 肥西县| 宜黄县| 许昌县| 股票| 永平县| 康马县| 油尖旺区| 高邮市| 栾城县| 简阳市| 泽州县| 商南县| 保康县| 德令哈市| 麻江县| 肥乡县| 平乐县| 佛教| 克东县| 定远县| 秦安县| 远安县| 贵阳市| 且末县| 蒲城县| 江川县| 曲阜市| 乐山市| 临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