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72章 再訪隆中

發(fā)生在葉縣和昆陽縣的危機如暴風驟雨殺至,最終卻如清風雲(yún)淡而去,但它所造成的影響卻十分深遠,它在某種程度上開啓了漢軍對曹魏的戰(zhàn)爭前奏,使曹漢之間本來就十分脆弱的停戰(zhàn)狀態(tài)變得更加詭異和不穩(wěn)定。

劉璟並沒有從南襄隘道返回關中,而是南下來到了襄陽,此時已是五月中旬,暮春的天氣愈加溫暖,襄陽城的空氣中已經(jīng)有了一絲初夏的氣息。

但正所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隆中的春天才彷彿剛剛換上盛裝,隨處可見一片片的桃紅李白,金黃色的油菜花一望無際,隆中到處洋溢著芬芳的氣息。

這天上午,一支百餘人的騎兵隊護衛(wèi)著漢王劉璟緩緩進入隆中鎮(zhèn),劉璟已有十幾年沒有來隆中,隆中鎮(zhèn)的建築幾乎還是從前一樣,只是顯得更加破敗,鎮(zhèn)上的人也少了很多。

隆中鎮(zhèn)的破敗倒不是因爲戰(zhàn)爭影響,在赤壁大戰(zhàn)之前,隆中鎮(zhèn)主要是劉表用來安置南逃的北方士族,大量的北方士族聚集隆中鎮(zhèn),給隆中帶來了繁榮。

曹軍南侵時,大量隆中鎮(zhèn)的士族逃去了江夏,後來又跟隨劉璟入巴蜀,最後這些士族大多在關中定居,不少人在漢國任職,隨著士族的離去,尤其是鹿門書院遷到襄陽城後,隆中便沒有新的人口補充,便一天天破敗了。

隆中鎮(zhèn)的破敗冷清讓劉璟暗暗搖頭,隆中鎮(zhèn)已不再是從前的文人聚居之地,那麼諸葛亮回來後不知會有什麼感想。

過了隆中鎮(zhèn),又向西南方向走兩裡,拐上一條蜿蜒小路,再沿一條小河走數(shù)百步,前方便出現(xiàn)一堵白色的圍牆,那裡便是諸葛亮在隆中舊宅了。

這種府宅佔地約三畝,被一面白色圍牆包圍,不過它卻沒有隆中鎮(zhèn)的破敗,保養(yǎng)的相當不錯,就和當年劉璟所見到府宅完全一樣,一對忠心耿耿的老僕婦一直在替諸葛亮看護著家宅。

劉璟命令士兵在遠處等候,他獨自一人不慌不忙向諸葛府踱步而來,“你找誰?”頭頂上忽然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

劉璟一擡頭,只見前面一株梨樹上坐著一名穿著綠羅裙的少女,年約十四五歲,頭上戴著用雪白梨花編制的花環(huán),長得十分清秀,容顏裡依稀有幾分諸葛亮的影子。

劉璟笑了起來,“你是果兒吧!我是你爹爹的老友,來看看他,他在家嗎?”

聽說是父親的老友來訪,諸葛果兒頓時有點不好意思,她從樹上溜下來,轉(zhuǎn)身向家中奔去,只奔出幾步,又停住腳步回頭問道:“這位大叔貴姓?“

劉璟見她率真可愛,頓時有點喜歡上了這個小姑娘,便笑道:“我姓劉,從長安過來。”

“劉叔父稍等,我去稟報父親。”

她跑到門口,正好母親黃月英挎著一隻竹籃出來,拉住她笑道:“傻丫頭,急急風風做什麼?”

“阿孃,有個大叔找爹爹,他說是爹爹老友。”

諸葛果兒一指前方小路,黃月英這纔看到前方有一人,她一時沒有看清是誰,這時劉璟慢慢走近,笑道:“阿嫂還認識我嗎?”

黃月英頓時呆住了,半晌才反應過來,連忙上前施禮,“參見殿下!”

劉璟笑道:“這裡沒有什麼殿下,我是孔明老友,來看看他,他在家嗎?”

“在!在!”

黃月英連忙吩咐女兒,“你去書房告訴爹爹,就說....從前的劉州牧來了。”

諸葛果雖然調(diào)皮,但她極爲聰明,她早聽見母親叫對方殿下,便猜到了劉璟的身份,吐了一下舌頭,一溜煙跑進書房了。

劉璟望著她的背影笑道:“長得這麼大了,有十四歲了吧!”

黃月英有點不好意思道:“下個月就十四歲,還像個小孩子一樣調(diào)皮,總長不大,讓人著急啊!”

劉璟笑了起來,“這樣的孩子才讓人喜歡。”

黃月英暗歎一口氣,忽然醒悟,怎麼讓漢王站在外面說話,她連忙道:“殿下快請進屋裡坐。”

劉璟走進了院子,正好諸葛亮從屋裡出來,雖然諸葛亮在交州不肯投降漢軍,但不等於他會對劉璟無禮,畢竟劉璟是漢國之主,他諸葛亮是漢國臣民。

諸葛亮抱歉躬身施禮,“草民參見漢王殿下!”

“剛纔我對大嫂也說了,現(xiàn)在我是來拜訪老友,這裡沒有漢王,孔明兄不用多禮。”

“雖這樣說,但待客之禮卻不可少,殿下請進!”

諸葛亮請劉璟進了書房,雙方分賓客落座,劉璟打量一下書房,見書房佈置得十分淡雅,牆角放著一隻香爐,縈繞淡淡煙靄,除此外便只有一櫥一桌,但地上卻鋪著厚實的木板,顯得十分溫暖舒適。

這時,黃月英端了兩杯茶進來,她給劉璟奉上茶笑道:“陶妹現(xiàn)在如何了?”

一句話提醒了劉璟,他連忙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黃月英,“這是內(nèi)子讓我?guī)Ыo大嫂的信件,我險些忘了。”

諸葛亮坐在一旁淡淡笑了起來,眼中隱隱閃過一絲亮色,黃月英連忙接過信笑道:“你們談,我不打擾了。”

她退了下去,房間裡只剩下劉璟和諸葛亮兩人。

諸葛亮喝了一口茶,不慌不忙問道:“現(xiàn)在皇叔如何了?”

“他已到長安,出任漢國太尉,只是在交州身體不好,現(xiàn)在府中慢慢調(diào)養(yǎng),等他身體好轉(zhuǎn),我打算讓皇叔主管宗廟祭祀,關、張兩位將軍分別去了青海和河西,他們對那邊很有興趣。”

“皇叔是該好好調(diào)養(yǎng)身體了,他確實很不適應交州的氣候。”

諸葛亮輕輕嘆息一聲,話題一轉(zhuǎn),又笑著問道:“我前兩天接到岳父的信件,說南陽那邊和曹軍起了衝突,不知現(xiàn)在局勢如何?”

劉璟聽出了諸葛亮言外之意,他並沒有在南陽不問世事,還是很關注天下局勢,說明他並沒有對仕途心冷,還在等待復出的機會。

實際上,劉璟心裡也明白,諸葛亮不肯在交州投降,是因爲他心中的傲氣使他放不下這個面子,當年他拒絕了自己,最後卻被迫投降自己,換任何一個人都難以接受這個結果。

所以諸葛亮才返回了隆中,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自己禮賢下士,放下身段來再請他出山,也是給足諸葛亮的面子,這種人情世故,劉璟早已駕輕就熟。

劉璟喝了一口茶,笑道:“南陽危局已經(jīng)結束,我和曹操達成兩個共識,一是曹操嚴懲強擄商人的兇手,表明了歉意,其次便是雙方承諾,擴大兩國貿(mào)易,準許貿(mào)易自由,不得設立人爲障礙,只能說這次危局,雙方都各有利弊吧!”

“哦!不知曹操利在哪裡?”諸葛亮笑問道。

“至少他知道了自己防禦的薄弱和不足,他下來一定會加強防禦,補足薄弱點,這對他當然有好處。”

“那殿下利又在哪裡?”

“我的利嘛!至少讓我看到了曹軍表面強大,而裡面卻空虛,也讓我掌握了戰(zhàn)略主動,我想這是最大的收穫。”

諸葛亮點點頭,“原來如此!”

劉璟又試探著問他道:“孔明兄認爲我的利在哪裡?”

“其實我覺得殿下的利在兩個條件中的第二個條件,殿下費了那麼多心機,不就是爲了和曹操達成第二個條件嗎?”

諸葛亮和劉璟對望一眼,一起大笑起來。

這時,黃月英端著茶壺進來,給兩人茶碗裡添了熱水,黃月英又對丈夫笑道:“陶妹在信中邀請我們?nèi)ラL安做客,這是第三次了,我總覺得有點盛情難卻,夫君的意思呢?”

黃月英也是一個極爲聰穎的女子,她知道劉璟爲何而來,劉璟以堂堂漢王身份,居然能親至隆中恭請丈夫出山,絲毫不計往日前嫌,這種誠意,這種心胸,讓他們夫婦何等榮耀,這是一個明君所爲,黃月英不希望丈夫爲所謂面子再度拒絕劉璟的誠意。

更重要是,丈夫年紀尚不到四十,就這樣以失敗收場,孤老偏鄉(xiāng),她知道這不是丈夫的追求,也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希望丈夫能抓住這次能得以施展才華機會,不要再一錯再錯。

諸葛亮明白妻子的暗示,笑了笑道:“找個合適的時間吧!”

黃月英明白丈夫已經(jīng)讓步了,她心中暗喜,向劉璟施一禮,緩緩退了下去。

時機已經(jīng)成熟了,劉璟便將話題轉(zhuǎn)到此行的正事上,他沉思片刻道:“去年我攻滅江東後,特地將漢國五相擴大爲七相,由張昭出任一相,至今還是六相,還有一相我打算留給交州或者鍾繇,我想利用鍾繇來拉攏曹魏的士族,但鍾繇被曹操挽留住了,如果先生不嫌漢國貧弱,不嫌劉璟愚鈍,請先生接受漢國的第七相。”

說完,劉璟將一方相印放在桌上,目光期待地望著諸葛亮

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609章 血戰(zhàn)西城(上)第45章 矛盾激化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161章 誘兵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72章 無理取鬧第87章 真相漸近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75章 許都之謀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321章 許昌戰(zhàn)備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175章 血戰(zhàn)突圍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069章 各執(zhí)一詞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204章 初談第589章 明月寶珠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245章 聯(lián)軍抗曹第123章 風雲(yún)聚柴桑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376章 江東初戰(zhàn)第14章 初入劉府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841章 禍及建業(yè)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111章 劉軍侯亂點鴛鴦譜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527章 激戰(zhàn)成都(四)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1124章 生死由天312章 遭遇重挫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526章 激戰(zhàn)成都(三)第527章 激戰(zhàn)成都(四)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1104章 中原大戰(zhàn)(三)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991章 夫妻交心307章 兩軍對陣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521章 武陽不利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288章 江東內(nèi)爭第2章 一輛牛車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1102章 中原大戰(zhàn)(一)第11章 舌戰(zhàn)蔡瑁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41章 伯侄夜談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816章 初戰(zhàn)匈奴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
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609章 血戰(zhàn)西城(上)第45章 矛盾激化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161章 誘兵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72章 無理取鬧第87章 真相漸近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75章 許都之謀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321章 許昌戰(zhàn)備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175章 血戰(zhàn)突圍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069章 各執(zhí)一詞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204章 初談第589章 明月寶珠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245章 聯(lián)軍抗曹第123章 風雲(yún)聚柴桑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376章 江東初戰(zhàn)第14章 初入劉府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841章 禍及建業(yè)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111章 劉軍侯亂點鴛鴦譜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527章 激戰(zhàn)成都(四)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1124章 生死由天312章 遭遇重挫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526章 激戰(zhàn)成都(三)第527章 激戰(zhàn)成都(四)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1104章 中原大戰(zhàn)(三)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991章 夫妻交心307章 兩軍對陣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521章 武陽不利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288章 江東內(nèi)爭第2章 一輛牛車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1102章 中原大戰(zhàn)(一)第11章 舌戰(zhàn)蔡瑁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41章 伯侄夜談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816章 初戰(zhàn)匈奴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桂县| 延庆县| 含山县| 佳木斯市| 伊通| 会理县| 东港市| 宁津县| 剑阁县| 微山县| 都昌县| 岳池县| 大同市| 微博| 澳门| 江都市| 水城县| 丹巴县| 广东省| 安阳县| 盐池县| 东兴市| 土默特左旗| 龙泉市| 怀仁县| 元阳县| 章丘市| 都兰县| 文登市| 榆社县| 厦门市| 乐业县| 柯坪县| 濮阳市| 怀来县| 濮阳市| 都匀市| 尉犁县| 阳泉市| 平舆县| 寻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