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02章 平定河西

發生在建安二十二年五月的河西叛亂將註定是一場悲劇,趙雲率四萬五千大軍殺入張掖,在張掖城下與五萬羌軍展開了最後的決戰。

結局並不出人意料,漢軍僅僅用一個時辰便擊潰了五萬羌軍,兩翼酒泉羌軍的敗逃引發了羌軍的全線潰敗,漢軍銜尾追殺,一直殺出去三十餘里,殺得羌軍屍橫遍野,投降者不計其數,馬超身負重傷,帶著千餘親衛逃進了大斗拔谷,向河湟逃去。

這一戰全殲了羌軍主力,所有貴族酋長都在戰前戰後死傷殆盡,河西羌人從此元氣大傷,再無分裂自立之心,紛紛臣服於漢國,歸籍爲漢國之民。

由於各部落青壯男子在戰爭中死傷慘重,很多部落由此消失,牧民紛紛轉爲依靠官府,很多牧民轉爲農耕定居,河西漸漸變成了半牧半農的社會,漢國隨即在河西設立羣牧監,專門牧馬養牛羊,供濟中原。

馬超率領千餘殘軍在大斗拔谷內一路奔逃,奔出百餘里才漸漸停下,這時,馬超傷勢極重,無法再騎馬,親衛們找到一處休息之地,給主帥包紮療傷。

此時馬超已經知道大斗拔谷被龐德率軍截斷,他臨時休息之地位於一座山崗上,四周已被漢軍團團包圍,他們根本無法突圍,但馬超還抱著一線希望,希望龐德放自己一馬,使他能夠逃去青海。

他讓一名親衛帶著自己的佩劍去見龐德求情,龐德距離馬超療傷之地只相隔兩裡,他令副將冷苞率軍包圍了馬超,自己卻不肯露面。

在一座大帳內,龐德坐在火堆旁沉默不語,儘管現在是五月,但大斗拔谷內的氣候多變,盛夏降雪也並不罕見,此時已至黃昏,氣溫較冷,須烤火取暖。

龐德心事重重,他一向是重情重義之人,馬超是他的故主,昔日對他厚待,視他爲左膀右臂,尤其馬騰更是對他有養育之恩,使他難以忘記舊情。

但漢王卻信任於他,把關鍵的大斗拔谷讓他來鎮守,這無疑是對他的最大信任,也是對他的考驗,他不可能背叛漢王,背叛信義,況且,就算他放馬超走,他手下的將士也未必答應。

這讓龐德心中糾結,難以決斷,他也暗暗後悔,早知道他就不該主動申請這個任務,讓自己置身事外,或許他就不會這樣煎熬了。

這時,一名親兵在帳外稟報:“啓稟將軍,馬超派人來求見?!?

龐德想說不見,但猶豫片刻,又點了點頭,“讓他進來吧!”

片刻,一名士兵被領進了大帳,士兵跪下並高高舉起寶劍,泣道:“我家王爺身負重傷,懇請將軍看在昔日情分,救他一命!”

士兵手中的寶劍正是當年龐德送給馬超,睹物思情,龐德又動了舊念,但士兵卻稱馬超爲王爺,頓時又令龐德勃然大怒,心中剛剛升起的舊情頓時無影無蹤,他怒斥道:“給我閉嘴!這裡沒有什麼王爺,滾出去!”

士兵自知失言,拼命磕頭道:“是小人妄言,馬將軍早已不敢稱王,將軍息怒!”

龐德將一口怒氣壓在心中,緩緩道:“有因必有果,他落到今天這一步,完全是他自己咎由自取,漢王殿下恩待於他,他卻不思報恩,反而背叛,他走出這一步,就註定了他今天的下場,我不會救他,他既爲大丈夫,就該承擔一切後果,你轉告他,我是重義之人,也是忠誠之將,他如果還有一點良心,就不要再陷我於不義?!?

士兵再三哀求,龐德堅決不肯答應,這時,他清醒過來,如果他今天放了馬超,他非但不是報恩,反而會將自己陷入不忠不義的境地,他原本有些動搖的心思也變得堅定起來。

士兵見龐德堅決不肯答應,只得含淚告辭,龐德又叫住了他,命人拿一些傷藥,並送一頂帳篷給他,讓他帶回去給馬超,士兵千恩萬謝去了。

入夜,氣溫驟降,谷內下起了鵝毛大雪,漢軍士兵熬不住寒冷,紛紛點起火堆禦寒,山頂也被大雪覆蓋,將馬超和他的手下困在山上。

這時,馬超糧食已盡,士兵們只得殺馬充飢,士兵四處去尋找木柴,不少士兵被凍死在山上。

馬超躺在帳篷內,他傷口已經發炎,流出了膿血,惡臭撲鼻,整個身體虛弱之極,在嚴寒的侵襲下,馬超已到了彌留之際。

半夜,他用鮮血寫一封懺悔信,懇求劉璟看在他參與破匈奴的份上,饒恕他兒子的性命,天快亮時,守衛他在身邊的親兵只聽他喃喃自語,“早知今天,又何必當初!”

士兵再看馬超,發現他已經嚥了氣,一代梟雄馬超就這樣死在了大斗拔谷內。

五月下旬,趙雲率領大軍凱旋迴京,劉璟親自在長安城外舉行儀式,歡迎遠征河西的將士歸來,並厚賞三軍,加封趙雲爲左將軍,翼縣侯,賞綵緞萬匹,黃金五千兩,趙雲再三推辭不掉,便將黃金和綵緞分賞給部下將士,自己不受一文,將士們一片歡呼,對趙雲充滿了感激。

劉璟隨即任命馬岱爲河西左都督,率八千軍鎮守敦煌和酒泉,又任命吳蘭爲河西右都督,率六千軍守武威和張掖,又任命李文等數十名太守縣令,前往河西就職。

河西需要時間來慢慢整合並且療傷,但對於漢國而言,這畢竟不是漢國的主流,它就像大江的一條支流,在短暫吸引人目光後,便又漸漸被人遺忘。

漢國的主流是休養生息,恢復因合肥大戰而耗盡的國力,需要糧食的增加和人民安定,軍隊也需要休息調整。

儘管民間是穩定和休養,但漢國的官場卻有不少變化,首先是江淮地區和河西地區任命了大量官吏,進行了很大的職務調整。

其次是長安朝廷的變化,原來的漢王秘書監改爲中書省,龐統出任左中書令,襄陽太守董允出任中書左丞,蜀郡太守費禕出任中書右丞。

而負責審覈政令的侍中寺改名爲門下省,由法正出任侍中,但法正目前在江淮恢復合肥經濟,所以依舊由尹默暫代侍中之職。

平章臺改名爲尚書省,下轄六部,除了原有的吏、民、兵、刑、工五部外,又增加了禮部,由原武威太守杜畿出任第一任禮部尚書。

但這些只是部門名稱的變化,官員們更感興趣的卻是權力的變化,原本漢國政務中樞由五相一侍中組成,徐庶、蔣琬、董和、司馬懿和費觀爲五相,侍中爲尹默,但他們掌權已經多年,漸漸要到了替換和交接權力之時。

更重要是,這五相是爲平衡各地域而產生,像徐庶代表劉璟嫡系,蔣琬代表荊州,董和代表巴蜀的東州士,司馬懿代表關中三輔,而費觀則代表巴蜀。

這在劉璟剛剛奪取益州時,確實有必要這樣平衡權力,但隨著時間推移,漢國已在長安定都數年,這種狹隘的地域平衡就沒有必要再延續了。

所以這次權力框架的改革使權力分配到了改變的時候,龐統、法正和杜畿進入了權力中樞,這就意味著五相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調整了,或者是權力再分配。

這便使得長安的官場變得微妙起來,再加上科舉將在兩個月後舉行,這兩件事便成爲長安,乃至整個漢國關注的焦點。

夜晚,賈詡和平常一樣在書房裡看書,由於賈詡年事已高,他已不再參與政務和軍師,只出任劉璟的幕僚,被漢國官場稱爲閣老,在漢國地位崇高,而且劉璟待他不薄,他的長子賈穆和賈訪被封爲太守或者郡丞,而三子賈璣則封爲吏部從事,負責各縣縣令的考評,頗有一點實權。

賈詡也心滿意足,只希望能平平靜靜安度晚年,走完最後的人生歷程。

這時,門外傳來腳步聲,只聽兒子賈璣在門外道:“父親休息了嗎?”

“有什麼事就進來吧!”

賈璣快步走進房間,跪下行一禮,“孩兒拜訪父親大人!”

賈詡很瞭解兒子,他一般不會來打擾自己,尤其晚上更不會來打擾自己休息,如果他過來,那一定要什麼要緊事,賈詡放下書笑問道:“吾兒有什麼事嗎?”

賈璣猶豫半晌道:“孩兒遇到一點麻煩事,想請示父親?!?

賈詡見兒子手上有一個盒子,便問道:“什麼麻煩事?”

賈璣將盒子放在父親面前,慢慢打開,頓時光彩奪目,賈詡的眼睛頓時瞇了起來,盒子裡竟然是數十顆明珠,顆顆飽滿圓潤,都是極品上珠,他不露聲色問道:“這是何意?”

“父親,這是今天下午長安百寶齋大掌櫃親自送給孩兒。”

賈詡不由冷笑一聲,“你是要和他結親嗎?他居然送這麼貴重的聘禮。”

賈詡久歷人世,這數十顆明珠至少價值千金,別人自然不會無緣無故送來,必有所求,賈璣嘆了口氣,“父親所有不知,百寶齋的後臺其實是費家,成都百寶齋就是費家的產業?!?

賈詡當然知道百寶齋的後臺是費家,儘管低調,但實際卻是天下第一大珠寶鋪,成都、長安、武昌、吳縣、許昌和鄴都都有店鋪,專做上品珠寶。

他們送這麼貴重的禮物給兒子,莫非是想讓兒子關照費家子弟?

賈璣咬一下嘴脣,半晌才低聲道:“這其實只是一小部分,孩兒明白他們的意思,這些明珠並不是送給孩兒,而是送給父親。”

“送給我?”

賈詡一下子愣住了,笑道:“送給我做什麼,難道他們是可憐我的陪葬太寒酸,送我去填棺材嗎?”

“父親,孩兒猜想,這其實是費尚書送給父親的禮物?!?

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232章 出兵反擊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5章 生死一線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1098章 親臨許昌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223章 有才至遠方來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308章 激戰隆中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1066章 視察河西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61章 誘兵第1082章 危機引爆317章 叔侄夜話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448章 解開心結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99章 黃忠授藝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971章 賈詡到來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24章 禮尚再往來
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232章 出兵反擊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5章 生死一線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1098章 親臨許昌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223章 有才至遠方來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308章 激戰隆中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東使者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1066章 視察河西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61章 誘兵第1082章 危機引爆317章 叔侄夜話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448章 解開心結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99章 黃忠授藝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971章 賈詡到來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24章 禮尚再往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左旗| 汨罗市| 灵璧县| 高平市| 彩票| 益阳市| 连山| 长葛市| 庆阳市| 青海省| 贵阳市| 双桥区| 新乡县| 昔阳县| 勐海县| 黄山市| 井陉县| 大埔县| 峡江县| 永德县| 溆浦县| 文水县| 舟曲县| 怀仁县| 汶上县| 罗田县| 措美县| 姜堰市| 三台县| 丰宁| 忻州市| 蓝山县| 延长县| 恭城| 张家口市| 宜城市| 石嘴山市| 义乌市| 微山县| 莆田市| 昔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