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3)

馬上,日軍已全部移到城裡來的山炮、迫擊炮、平射炮,將把炮彈朝杜鼎鋪天蓋地的傾瀉下來。

西門。

大西門的****部隊已承受日軍的猛烈攻擊達10個小時以上了。

攻擊大西門的日軍,是和攻擊小西門的日軍聯成一氣的。他們把炮火轟擊點分作兩處,一處在小西門正面,一處在大西門南角,每處的炮都有十六七門,照例都是炮轟連續半小時之後,就用波狀部隊發起猛撲進攻。

****第171團第3營代營長宋維鈞,是這次常德守城戰中最能打的基層指揮官之一,他親自在第一線陣地指揮抵抗,一刻都沒有退縮過。軍炮團的炮兵經過十幾天的作戰,也已傷亡過半,殘餘的官兵,因無炮和炮彈可用,已改編成步兵,由營長何增佩督率,在西門內陣地幫助宋維鈞代營長拼殺。

西門內一帶的城基比較結實,經過日軍炮火日日夜夜的轟擊之後,雖然城牆下的防禦工事多數被毀,但城基還屹然壁立。有了城基,宋維鈞心裡就覺得防禦比較有把握,每當日軍炮彈把城基炸開一道缺口時,他就一面用機槍手榴彈,和日軍進撲而來的部隊作戰,一面派士兵迅速將城基堵死。

29日,日軍的數十門火炮向城基作交叉轟擊,煙火之中,石子彈片四處紛飛,炮彈所毀壞的工事旁邊,到處躺著成仁的****弟兄,他們面部都保留著憤怒和緊張的神情,這些屍體卻已來不及運到後方去掩埋。宋維鈞站在沙袋壘成的陣地上,正指揮士兵肩挑籮筐盛滿的泥土,和城裡運來的石頭,去堵塞城基一個兩丈見方的缺口。去堵缺口是在日軍炮火停歇的當兒搶做的,但炮火停歇,也就意味著敵人的步兵要進攻,堵缺口的****剛到城基,日軍的衝擊部隊也到了城基腳下。“打呀!”宋維鈞大聲喊叫著命令,缺口兩側的****機槍,就向撲上來的日軍波狀部隊“嘎嘎嘎”地猛掃,其餘的弟兄,聽到宋代營長的喊叫,也抓起手榴彈向跑到城基下的日軍一顆接一顆地擲去,“轟轟轟”一股股黑煙沖天而起。日軍見****的火力依然兇猛,便站立不住,退了下去。日軍剛退,他們後面的山炮、迫擊炮就見縫插針地又打過來,一顆迫擊炮彈落在缺口的斜側,塵土黑煙涌起來兩丈高,把****機槍射手的眼睛都迷濛了。就在缺口被日軍的炮火盯著不放,炸煙迷濛時,士兵仍然一如既往地往那兒搬運沙土石塊,就像平時修工事似的,一路排上去往前跑,一個倒在炮火中,後一個眼睛都不眨,接著向前跟進,猶如一條牢不可斷的鐵鏈。

“咚——咣”一聲,一顆日軍的重炮彈在缺口那兒炸開,宋維鈞離爆炸點也就只有六七米遠,響聲帶了一陣熱風撲來,把他忽地震暈了。他倒在地上的時候心裡驟然緊縮起來,想到那些奉他令去補城的弟兄,一定是全完了。

等到煙塵散了,宋維鈞睜眼一看,只有3個弟兄躺在缺口的碎石堆上,其餘的竟都還活著,不僅活著,而且都在繼續拼命地往缺口那兒填沙包石塊。他被感動了,“刷”地兩道熱淚就滾落下來,他跑上陣地,露出半截身子在外指揮,子彈射到身邊,他就稍微一蹲,沒有子彈的呼嘯,他就舞動手臂朝補工事的弟兄們喊:“右邊行了,左邊再並排堆上3個沙包,對!再把正面這塊長石板擡上去,慢一點,使把勁,往上、往上……”

彈如雨泄,硝煙瀰漫,來去奔跑的士兵,各種情緒的吼叫,一片緊張忙碌,與死神作搏鬥的氣氛,在這氣氛中,西門的陣地穩定住了。

到了下午5點鐘,日軍又接上了黃昏攻勢。因天色陰黑,****在城基搶修工事和防守的活動使日軍難以辨清虛實,所以他們的衝鋒也就多了幾分盲目性,這樣進攻自然就減弱了許多威脅。到了夜晚的10點鐘以後,日軍就只得作罷。

在濃厚的夜幕中,懂得體恤士兵的宋維鈞抓緊這個空檔前去慰問苦戰一日的部下們,他手頭連一根菸、一杯酒、一口水都沒有,拿什麼去慰問呢?他也真絕,他摸著黑,去找每一個士兵握手。他握遍了全營活著的士兵的手,甚至有幾個犧牲了的士兵,他也毫無察覺地把手緊緊攥在一起,使勁地搖了搖。別小看這握手,戰士的最後一把勁,就可能因爲這握手而調動起來。

宋維鈞握完手,就登在城基上向城裡觀望。只見城圈內外,三面都是日軍攻進城來的部隊,奉巖永旺師團長的命令在燒城的火光。究竟有多少火頭,他已沒法去數清楚,彷彿所有的火焰已連成了一個大火圈,把第57師指揮部完全圈在火焰深處。著火的地方,紫紅色的火焰格外濃,火焰頭上的濃煙格外黑。而不著火的地方,上空一律是片色調古怪妖冶的紅光。日軍的山炮彈迫擊炮彈輕重機槍彈,各種帶了長尾巴短光芒的火花、火球,穿過了這紅色光層向城中心鑽燒著,城中心到處是光,到處是火,斷牆頹壁電線桿,一齊在火光的閃耀中顫動著。大聲哄咚,中聲嘩啦,小聲劈啪,尖銳的聲啼噓,柔和的聲嗚咽,再加上一片此起彼落的衝鋒喊殺聲,幾乎讓宋維鈞不相信是置身在人類生活的宇宙裡。他走下城基,心情既沉重,又坦然,沉重的是常德城在如此惡劣的戰爭環境中危在旦夕,坦然的是他守衛的大西門至今未被日軍攻破,名副其實地成了固若金湯。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政協委員,出版過《抗日時期常德會戰》文史專著的周詢先生告訴筆者,大西門沒有被日軍突破,一直到常德守城戰結束,日軍都沒能越過它。他的話無疑是在向我證實,當年宋維鈞代營長足踏的這段城基的豐碑性和史詩性。

筆者到常德採訪時下榻在市招待所,這間招待所聽起來好像是市一級的規格,其實它與幾幢現代化的賓館,比如芷園、桃林、德暉賓館相比,簡直是大客棧。我到了那兒就找周詢先生,但周詢先生不好找,因爲他已經退休了。我在瞭解到鼎城區政協的位置後,就只好去他的原單位尋找,我想那兒總會知道他的行蹤。

雖然我是第一次來常德,但我肯定可以估計到,這座城市和幾十年前相比,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鼎城區在沅江南岸,原來從南岸到北岸,只有輪渡,而現在已經架起了一座宏偉的沅水大橋。

這座橋把我引到了武陵路口,順著武陵路再走大約三站地,就到了鼎城區政協。

沒進大門,門房的老倌子就給我指引,“你找周詢哪?周詢在旁邊的鼎城路開了間書畫店,你到那兒去找他吧。”

我和周詢先生就是在他的書畫店裡相見的。要寫常德會戰,不找周先生不行,他簡直就是部常德會戰的活字典。周先生說,1943年,他剛好12歲,在常德後鄉離城約60華里的天門崗高小讀書,每天敵我雙方的飛機,輪番在城區上空轟炸、掃射,隱約的槍炮聲,不時隨風傳入耳際,這正標誌著當時常德城區的戰鬥非常激烈。次年春,周先生考入湖南私立雋新中學學習,該校校址在城北15華里的白鶴山,是當時疏散鄉下離城最近的一所學校,校內學生多來自城區,他們常向周先生繪聲繪色地談及第57師與日軍血戰的故事,這使他聽了以後非常激動。這可能就是埋下了一顆種子,導致周詢先生日後大量地收集常德會戰將士的忠勇事蹟素材,併成爲了這方面史料的頗有影響的專家。

一邊談著,周先生一邊邀請我去他家喝酒,準備大侃它一晚上,我欣然答應,就跟他前往。

當我們坐上輪渡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剛纔從沅水大橋來鼎城區是繞了個大彎子,輪渡是一條最短的直線,它駛向對面的停靠碼頭,就是昔日大西門的官碼頭。

聽周詢先生這麼一說,我心裡頓時有些激動,我知道大西門是常德的神聖之門,也知道大西門在這麼多年後仍然作爲一個重要的地名影響著常德人民的生活,但我不知道大西門在常德的六座老城門裡,獨有它還留有遺址和實物,也就是說,大西門至今還能看到當年血戰的痕跡,這完全打破了我以爲大西門名存實亡的遺憾想象,我能不激動嗎?

事實上這是我在常德看到的唯一一處戰爭在建築物上留下的印記。

夕照的殘陽,輝映在藍中透綠、綠中透藍的沅江水之中,像一汪汪震顫人心的血色,我想,1943年****守城士兵流淌進江中的鮮血,大概也就是這般顏色的吧?

我站在客運大樓的舞廳陽臺上觀察過沅江,覺得它雖然水很清,很靜,但不夠寬,所以我並不覺得它有多少能迷倒日本將軍橫山勇、巖永旺的地方。可我現在乘船行駛在江心之中,就感到它不僅寬,而且深,這從它涌起的波浪峰頭高度就可以推測出來,它的難以琢磨,它的神秘多端,也許就是它的魅力所在。我忽然想到,無論是餘程萬的****守城,還是橫山勇的日軍攻城,兩隊在這一場惡戰中,誰都沒能制服過它——沅江。

這只是我對沅江這道天然屏障的斷想,我當然更關注的是士兵曾用血肉誓死捍衛過的人工屏障——城門,人工的屏障才能更顯出我們中隊的威武和不屈。

一切都像慢鏡頭:船在官碼頭靠攏,我和周詢先生隨著乘客魚貫下船。我們踏著石坡拾級而上,身旁的行人腳步匆匆,我們卻在一步一顧盼。周先生的手向前指去,我的眼睛十分肅穆地凝望過去。滿布瘡痍的大西門老城牆向我一遍遍地把鏡頭推過來,放大、放大、放大,定格。

周圍的人羣對我的這種感情的流露絲毫未加註意,他們像潮水般地從我和周詢先生的兩側流過去,也許他們當中的某些人在心裡打下“格愣”,這兩人在這裡尋覓什麼呢?

是的,我們尋覓什麼呢?

日軍傳單

第57師參謀主任龍出雲從第169團、第170團的前線督戰回來,跨進中央銀行的師指揮部。這些日子,隨著戰況的日益緊迫,整個師部已沒有一個人可以得到休息,所有的官佐雜兵,都已變成戰鬥員,因而原來中央銀行大廳裡睡地鋪的和坐辦公桌的人全都消失了,大廳裡頓時顯得空空蕩蕩的,只有兩盞魚燭燈在櫃檯內外的點鈔桌上燃亮著。一位副官端坐在燭下等候命令,還有兩個勤務兵坐在地上等待傳令,他們見到龍出雲進來,都繃直了站起來向他立正敬禮。

龍出雲朝他們擺擺手,示意他們別動,就又朝裡面走去。地下室內的電話總機下,兩個接線兵還是那麼緊張和忙碌,除了電話鈴聲響之外,就是這兩名接線兵的簡短答話和問話。龍出雲拐進師長室。

師長室裡,有師長餘程萬、參謀長皮宣猷、指揮官周義重3人,餘師長在用自來水筆草擬兩份電報稿,他看到龍出雲,便道:

“你今天很辛苦,在這裡休息一下吧。敵人拂曉進攻前,你再隨我出去巡視。”

龍出雲答:“師長,職精神很好,不需要休息。”

餘程萬微笑道:“還是休息一下,培植好精力,也許連我在內,都馬上要和敵人肉搏。”

龍出雲點點頭,便在一張空椅上坐下。

快速地擬完電報稿後,餘師長把傳令兵喊來,令他送去發報。交代完畢,餘師長又回到龍出雲的面前,他認真地問:

“噯,你從前沿回來,看到敵機今天下午撒下的傳單沒有?”

龍出雲道:“聽見說了,沒有看見。”

餘程萬把桌上一張五寸見方的白報紙鉛印傳單,遞給龍出雲道:“你看看吧,你可以想一想,這種傳單對常德守軍能發生什麼作用?”

龍出雲接過傳單,見上面印著:

告親愛的軍民

一、日軍完全包圍常德縣城,後續部隊陸續到達,第57師官兵將被殲

滅,只在目前。

二、救援汝軍之渝軍,僅空城而已,無再前進之意。

三、汝等宜速停止無益之抗戰,速掛白旗,則日軍將立即停止攻擊。

四、第57師將兵諸位,宜速停止爲師長餘程萬一人之名譽而爲無益之抗戰。

五、居民諸位,日軍對居民並無敵意,日軍愛護汝等,宜速反對抗戰,與57師將兵揚起白旗。

大日本軍司令官在傳單上,餘程萬用自來水筆寫了幾行批語:

“餘在黃埔讀書即受領袖薰陶,只知不成功即成仁,餘確信餘全師弟兄,亦因餘故而受領袖之感召,一不成功,即成仁。黃埔軍事教育,無懸起白旗一語。”他又在日軍傳單的第二項下,寫了兩句話:“誣衊友軍,且文字欠通。”在第四項批道:“忠貞傳自領袖,光榮屬於國家。”在第五項下批道:“其誰欺,欺天乎?”

龍出雲覺得餘師長在這幾行批字裡,充分表現出了一種從容的態度和忠貞的心跡,便把傳單呈還回去,同時尊敬地行了個軍禮。

餘程萬說:“我講的光榮屬於國家,這是衷心之言。若認爲57師的死守常德,是爲了我餘程萬個人的名譽,那不但小視了第57師全師官兵,而且也小視了我們中國人。中國的不肖子孫,投降敵人的,雖然是有,但終究是絕少數,豈可把這些人來類視一切的軍民。我們今天的戰事,弟兄們做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行爲,就是給敵人這傳單的最好答覆。我這日記本上,今天所得到的報告,就記載了若干特殊的忠勇事蹟,你可以拿去看看。你所見所聞,當然還有我所不知道的,你可以補充著用另一張紙記下來。”

說著,餘程萬把他面前擺著的一冊日記本,移到桌子旁,指給龍出雲看。龍出雲拿了過來,捧在煤油燈下望了一眼,餘程萬說:“事無不可對人言,你不必顧忌,拿到外面燭光下,從從容容地去看。”

龍出雲見師長這麼說,就拿了日記本,帶到外面的大廳裡,坐在銀行點鈔桌旁,對著桌上的那半截魚燭,慢慢地看下去。

第15章 圍城 (1)第42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8)第11章 “ょ”號作戰 (4)第30章 兵臨城門 (6)第28章 兵臨城門 (4)第41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7)第39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5)第17章 圍城 (3)第16章 圍城 (2)第11章 “ょ”號作戰 (4)第15章 圍城 (1)第20章 圍城 (6)第34章 援軍 (4)第10章 “ょ”號作戰 (3)第23章 圍城 (9)第43章 最後的血戰 (1)第46章 最後的血戰 (4)第18章 圍城 (4)第2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1)第21章 圍城 (7)第52章 戰爭與夢想 (4)第26章 兵臨城門 (2)第23章 圍城 (9)第4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3)第16章 圍城 (2)第39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5)第16章 圍城 (2)第6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5)第20章 圍城 (6)第27章 兵臨城門 (3)第2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1)第45章 最後的血戰 (3)第10章 “ょ”號作戰 (3)第28章 兵臨城門 (4)第26章 兵臨城門 (2)第43章 最後的血戰 (1)第18章 圍城 (4)第8章 “ょ”號作戰 (1)第31章 援軍 (1)第6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5)第51章 戰爭與夢想 (3)第15章 圍城 (1)第17章 圍城 (3)第11章 “ょ”號作戰 (4)第10章 “ょ”號作戰 (3)第28章 兵臨城門 (4)第2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1)第14章 “ょ”號作戰 (7)第41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7)第44章 最後的血戰 (2)第19章 圍城 (5)第49章 戰爭與夢想 (1)第17章 圍城 (3)第30章 兵臨城門 (6)第1章 引子第10章 “ょ”號作戰 (3)第28章 兵臨城門 (4)第25章 兵臨城門 (1)第3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2)第3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4)第25章 兵臨城門 (1)第3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2)第11章 “ょ”號作戰 (4)第33章 援軍 (3)第3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4)第24章 圍城 (10)第15章 圍城 (1)第37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3)第3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4)第44章 最後的血戰 (2)第21章 圍城 (7)第13章 “ょ”號作戰 (6)第19章 圍城 (5)第53章 將軍在何方 (1)第42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8)第20章 圍城 (6)第13章 “ょ”號作戰 (6)第25章 兵臨城門 (1)第50章 戰爭與夢想 (2)第10章 “ょ”號作戰 (3)第40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6)第13章 “ょ”號作戰 (6)第1章 引子第30章 兵臨城門 (6)第23章 圍城 (9)第9章 “ょ”號作戰 (2)第18章 圍城 (4)第31章 援軍 (1)第44章 最後的血戰 (2)第15章 圍城 (1)第34章 援軍 (4)第42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8)第30章 兵臨城門 (6)第9章 “ょ”號作戰 (2)第14章 “ょ”號作戰 (7)第18章 圍城 (4)第14章 “ょ”號作戰 (7)第12章 “ょ”號作戰 (5)第27章 兵臨城門 (3)
第15章 圍城 (1)第42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8)第11章 “ょ”號作戰 (4)第30章 兵臨城門 (6)第28章 兵臨城門 (4)第41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7)第39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5)第17章 圍城 (3)第16章 圍城 (2)第11章 “ょ”號作戰 (4)第15章 圍城 (1)第20章 圍城 (6)第34章 援軍 (4)第10章 “ょ”號作戰 (3)第23章 圍城 (9)第43章 最後的血戰 (1)第46章 最後的血戰 (4)第18章 圍城 (4)第2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1)第21章 圍城 (7)第52章 戰爭與夢想 (4)第26章 兵臨城門 (2)第23章 圍城 (9)第4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3)第16章 圍城 (2)第39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5)第16章 圍城 (2)第6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5)第20章 圍城 (6)第27章 兵臨城門 (3)第2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1)第45章 最後的血戰 (3)第10章 “ょ”號作戰 (3)第28章 兵臨城門 (4)第26章 兵臨城門 (2)第43章 最後的血戰 (1)第18章 圍城 (4)第8章 “ょ”號作戰 (1)第31章 援軍 (1)第6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5)第51章 戰爭與夢想 (3)第15章 圍城 (1)第17章 圍城 (3)第11章 “ょ”號作戰 (4)第10章 “ょ”號作戰 (3)第28章 兵臨城門 (4)第2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1)第14章 “ょ”號作戰 (7)第41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7)第44章 最後的血戰 (2)第19章 圍城 (5)第49章 戰爭與夢想 (1)第17章 圍城 (3)第30章 兵臨城門 (6)第1章 引子第10章 “ょ”號作戰 (3)第28章 兵臨城門 (4)第25章 兵臨城門 (1)第3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2)第3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4)第25章 兵臨城門 (1)第3章 美麗的濱湖狼煙起 (2)第11章 “ょ”號作戰 (4)第33章 援軍 (3)第3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4)第24章 圍城 (10)第15章 圍城 (1)第37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3)第3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4)第44章 最後的血戰 (2)第21章 圍城 (7)第13章 “ょ”號作戰 (6)第19章 圍城 (5)第53章 將軍在何方 (1)第42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8)第20章 圍城 (6)第13章 “ょ”號作戰 (6)第25章 兵臨城門 (1)第50章 戰爭與夢想 (2)第10章 “ょ”號作戰 (3)第40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6)第13章 “ょ”號作戰 (6)第1章 引子第30章 兵臨城門 (6)第23章 圍城 (9)第9章 “ょ”號作戰 (2)第18章 圍城 (4)第31章 援軍 (1)第44章 最後的血戰 (2)第15章 圍城 (1)第34章 援軍 (4)第42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8)第30章 兵臨城門 (6)第9章 “ょ”號作戰 (2)第14章 “ょ”號作戰 (7)第18章 圍城 (4)第14章 “ょ”號作戰 (7)第12章 “ょ”號作戰 (5)第27章 兵臨城門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津县| 滦南县| 江华| 工布江达县| 双柏县| 丹东市| 灵璧县| 郯城县| 中西区| 固镇县| 江阴市| 卢龙县| 浏阳市| 绥江县| 孝昌县| 阿拉善右旗| 利川市| 中江县| 新巴尔虎左旗| 虎林市| 岑巩县| 漳州市| 洞口县| 德州市| 深圳市| 玉溪市| 陆川县| 左贡县| 南靖县| 广昌县| 苍梧县| 青川县| 炉霍县| 宁武县| 龙南县| 陵川县| 临城县| 静乐县| 泾源县| 行唐县| 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