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文中隨想之四——張國榮逝世十年祭

今年的愚人節和往年不太一樣。因爲今年的今天,是張國榮逝世十週年的日子。所以,加班剛回家的我,決定暫停寫我的小文,爲他的忌日,寫一篇小小的祭文,以寄託我的哀思。

十年的時光啊,過得真心太快。十年前,我還是個剛出茅廬的職場菜鳥,帶著一臉的懵懂和茫然,一頭扎進了紛繁複雜的社會之中,開始了自己的職場之路。十年之後,我的臉上已然少了許多青澀,多了幾分老油條的隨性和世故,想要有一番作爲的念頭早已被混日子的想法所取代,居然也能以前輩的姿態,在我那剛大學畢業的表妹面前,過來人似的搖頭晃腦指教一番。想來,不得不承認,自己是老了。年歲老了,心也有些老了。

十年前的今天,聽說了張國榮跳樓的消息,第一個反應自然是說:誰啊,那麼缺德,愚人節開玩笑就開玩笑,好好的幹嘛咒人家死,張國榮礙著你什麼事兒了?可當後來,消息得到證實,我從電視機上看到了張國榮蓋著白布的屍體被擡上了救護車的時候,除了震驚,剩下的只有一連串在腦海中冒出來的“爲什麼”。

十年後的今天,張國榮去世的十週年紀念日,心已經有些老了的我,再重溫他演唱的那些歌曲,再重溫他的那部《胭脂扣》,居然能夠從他委婉的歌聲中聽出十年前的我所沒有的心聲,聽出了十年前的我,無法體會的很多感覺;能夠從他那雙似有千言萬語要說的眼睛裡,看出了一點無奈的憂傷。

多麼優雅的一個人,卻用了最不優雅的方式來告別世界。他留給世人,留給我們的,又豈止是一個叫“張國榮”的名字?

我的老媽,比我還要喜歡張國榮。每每電視上放他演的電影電視或歌曲,她都一遍又一遍的搖頭嘆息,連連說:這樣好好的人,怎麼會想到去死的?這樣好的一個男人,怎麼會去喜歡男人的?生活在最熱鬧的娛樂圈裡的名人,怎麼會得憂鬱癥的?

她的“怎麼會”太多了,有些問題也確實難解,所以,我回答不了他。我想,恐怕就算哥哥還活著,被問到這些問題,沒準也答不上來。

其實,有的時候,人在熱鬧的環境裡呆久了,自然就想去清淨的地方呆著,因爲,我們的心已經累了,需要一個安靜休息的地方。娛樂圈,這種地方,想要清淨下來是太難太難了,尤其是當紅明星,越紅越熱鬧,越紅越忙碌。當然,清淨也不是不可能的,但那只有一種結局,代表你已經不紅了,被大衆所遺忘和拋棄。

有的時候,人是很矛盾的。一無所有的時候,滿腦子想的就是該如何功成名就,生活和內心都是充實的。而真的有了功成名就的那一天之後,卻頓時好像失去了前進的目標,在看似被鮮花和掌聲包圍著的時候,內心的空虛和孤寂往往都會呈幾何級的擴大。無論用多少讚美與褒獎去填,常常還是會覺得心裡空洞洞的,缺少了讓心感覺安穩的東西。

這個時候,我們的內心需要的就已經不是金錢可以買到的東西了,需要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慰藉。這種慰藉,通常會來自我們的親人、愛人和朋友。他們的支持與鼓勵,安慰和陪伴,常常是帶著我們走出困境,走出低谷的最重要、最強大的力量。

對張國榮而言,以他的人品和地位,身邊不缺知心朋友,也不乏關心他的親人和愛人,但是,我總是覺得,他的心,一直都是孤寂的??此品被ㄋ棋\、燦爛耀眼的天皇巨星的另一面,始終都有著愁眉不展的憂鬱氣息。他的身上,有著太多的悲情因素。他的家庭、他的愛情、甚至他後來最熱愛的事業,都曾經深深的帶給過他傷害。

他和吳倩蓮演的電影《夜半歌聲》,我覺得,最符合他的氣質。他身上那股始終縈繞著的憂傷氣息,與故事的主題、背景極爲相似,因此,我想不到,在香港娛樂圈裡,還有誰,能將這個角色演得出神入化。

相反,著名的搞笑電影《東成西就》裡,他演的那個角色,我實在是喜歡不起來,隱隱的看了覺得“觸氣”,總覺得,他的一舉一動都是強顏歡笑,硬湊出來的。因爲,他實在是不適合演那樣搞笑和歡天喜地的角色。

林憶蓮和李宗盛的定情之曲被他重新演繹之後,唱出的韻味,更勝原唱。每每哼唱的時候,腦海中出現的都是他的音容笑貌,而不是林李二人的深情對唱。

最愛聽他唱的《共同度過》,尤其是歌詞的高潮部分,每次聽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這樣深情演唱著這首歌的那個人,竟然已經不在了。這樣好聽的聲音,這樣善良的一個人,竟然已經不在了。

梅豔芳去世前的最後一場演唱會上,她穿著白色的婚紗,對著紅勘體育館裡上萬的觀衆,說出了她今生最深最深的遺憾。她哽咽著說了很多話,眼底的淚光在閃爍。我那時邊看邊想,是啊,就連曾經戲言要娶她的那個人都已經走了,她今生的遺憾,又還能有誰能去彌補呢?果然,沒過多久,她就追隨著哥哥而去。

十年前的2003年,實在不是一個好年頭。那一年,我記得,美國和伊拉克開戰,搞得伊拉克從此民生凋敝,民不聊生,日子過得反倒還沒薩達姆在的時候好。那一年,我記得,非典來襲,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讓全世界人民都緊張的不得了,自詡爲萬物之靈的人類在變異了的小小病毒面前,顯得那麼不堪一擊。那一年,我還記得,一年之中,連續的走了三個名人——年初的張國榮,年底的梅豔芳和柯受良。

十年後的2013年,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一個好年。反正,國家改選了領導人,政府提倡了新風尚,至於到底我們的日子過得好不好,還要留待下一個十年以觀後效。十年前,我曾說十年後的我應該已經成家立業當媽了。沒想到,十年後的今天,我還在漫漫恨嫁路上進行著看不到頭的長跑。可見,世事之難料,人心之難測。就好比沒人會想到張國榮會以自由落體的方式,給全世界人民開了一個實在傷不起的大玩笑。

寫這篇小文的時候,電腦里正放著張國榮的《共同度過》,聽著他的歌,跟著他的歌輕輕吟唱,想著歌曲的名字,便忍不住再一次要暗暗的嘆息:說好要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個人,已經不在整整十年了。

他應該是去了天堂了吧,因爲上帝想要看他演電影,想要聽他唱歌,順便還想讓他過好日子,不再受憂鬱癥的困擾。所以,上帝帶走了他,而從此之後,世間再沒有一個叫“張國榮”的人,只留在人間一個美麗的回憶和一段傳奇的故事。

哥哥,在天堂裡看到梅姐了嗎?

你們,一路走好。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十一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十三章番外之六   夫與妻第五十四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九章第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五十章第一章第七十章第一百七十章文中絮言番外之十 蔣念卿文中隨想之五——一棟建築引發的無盡暢想第一百八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一章(中)第九十六章文中隨想之一——我的上海(下)第一百六十七章蝶戀花(下)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六章未完待續的終章第六十九章第四十三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七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二章文中隨想之四——張國榮逝世十年祭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番外之十二   當門當沒遇上戶對(上)第一百章第八十九章番外之十二   當門當沒遇上戶對(上)第一百五十八章後記第六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五十一章文中隨想之七——狗,日的戰爭第八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九章第二百零四章第五十二章第八十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番外之十三 閨情第八十五章第九十五章第二百零二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七章第七章第二十三章第九十五章第九章第二百零五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九十九章(下)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四十六章第八十一章第九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番外之十二   當門當沒遇上戶對(上)第一百四十八章第八十一章第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十一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十三章番外之六   夫與妻第五十四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九章第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五十章第一章第七十章第一百七十章文中絮言番外之十 蔣念卿文中隨想之五——一棟建築引發的無盡暢想第一百八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一章(中)第九十六章文中隨想之一——我的上海(下)第一百六十七章蝶戀花(下)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六章未完待續的終章第六十九章第四十三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七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二章文中隨想之四——張國榮逝世十年祭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番外之十二   當門當沒遇上戶對(上)第一百章第八十九章番外之十二   當門當沒遇上戶對(上)第一百五十八章後記第六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五十一章文中隨想之七——狗,日的戰爭第八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九章第二百零四章第五十二章第八十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番外之十三 閨情第八十五章第九十五章第二百零二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七章第七章第二十三章第九十五章第九章第二百零五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九十九章(下)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四十六章第八十一章第九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番外之十二   當門當沒遇上戶對(上)第一百四十八章第八十一章第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零七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通市| 罗山县| 旌德县| 揭东县| 永和县| 南岸区| 衡东县| 长岛县| 长治市| 潞城市| 石棉县| 平度市| 永嘉县| 庄浪县| 香格里拉县| 马边| 大邑县| 灵寿县| 沂水县| 拉萨市| 静乐县| 长岛县| 道孚县| 广南县| 江孜县| 苍山县| 普兰店市| 康定县| 遂溪县| 平顺县| 新竹市| 桂林市| 麻城市| 平定县| 温泉县| 博乐市| 皋兰县| 通榆县| 汕尾市| 莱州市| 绿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