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章 四部司馬

皇甫岑帶走的全部都是騎兵,加上輕裝簡行,所以行軍速度很快。但就這樣的速度,皇甫岑還有些不滿,低語埋怨道:“如果馬掌、馬鐙現在就能製造出來,估計咱們也不用這麼費勁。”

“大人噤聲。”戲志才扳了扳臉色,開口提醒道:“這等機密怎能隨便讓他人知曉,相信馬釗、蒲潛他們吧,如無出意外,估計下個月就能製造出來了。”

“三年啊!”皇甫岑擡頭瞧了瞧天色,有些惆悵的說道:“三年時光,竟然才淬鍊出我想要的鋼鐵。如果……”

“如果什麼?”

“哦,沒什麼。”

“嘿嘿。”戲志才策馬狂笑,道:“那有什麼,三年時間咱們又不能只做這一件事。”

皇甫岑頷首,自己的根基算是紮了下去,現在發展也許緩慢,但相信日後總有一天會快起來。

“大人,我聽雲長說。”

“嗯?”提起關羽,皇甫岑轉身瞧著戲志才,問道:“他說了什麼?”

“雲長說這新招募的人中有好幾個強手,看他口氣,似乎顏良、文丑都難以對付!”戲志才望著白馬義從的背影,嘴角掛著欣慰的笑意,衝著皇甫岑說道:“大人,你這白馬義從要是真能配上那些器械,估計他們還真就是大漢第一強兵了。”

“就像當年的湟中義從!”落在最後的一匹黑馬上,一個白衣似雪的漢子回頭,插了一嘴。看樣子並不是落在最後,而是故意的聽著皇甫岑同戲志才的談話。

兩人怎能不曉面前此人之意,嘴角挑了挑,不以爲意。

皇甫岑問道:“你是張飛?”

“大人知道我名字?”張飛顯然很詫異沒有想到堂堂的白馬都尉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不僅知道。我還知道你是涿縣張屠戶的侄子。”皇甫岑笑笑,從張飛對視關羽,留下自己名號那一刻,皇甫岑就注意他了,漢說名將,這張飛絕對是皇甫岑喜歡的一類型,不同關羽,張飛是那種大智若愚型的人才,往往對抗強敵,他會先讓對方馬虎,誤以爲他是個粗魯莽夫,事實上,他是粗中有細,精明的很,只不過,他不適合當全軍統帥,只可獨擋一面而已。“涿縣張氏,本就是書香門第,我皇甫岑在涿縣緱氏山陪老師教學三年,又怎能不知張氏?”

“嘿嘿。”張飛撓撓頭,也不顧他那白臉笑起來有多彆扭,低聲道:“叔父還真沒有撒謊,他還真認識大人。”

“小夥子,好好幹,有朝一日功成名就,就隨我一同回涿縣。”

“大人,我知道,這就叫衣錦還鄉!”狄清也憨厚的插句話。

“你小子。”皇甫岑招手向關羽,這次出行,皇甫岑並沒有帶走顏良、文丑,一來他是知道在河東白波谷有黃巾道衆,需要鎮壓,而自己手下又無常人,值得留下顏良、文丑,加上程昱這個賊曹,對付白波谷的賊寇,卻是綽綽有餘。而且這趟白馬義從中有太多後世名將了,皇甫岑也想歷練一下那些人。

關羽撥馬而回。

“雲長,你說說這三千白馬義從中有誰適合做行軍司馬?”

漢代最基礎的編制是五人爲一伍,兩個伍爲什,五什爲隊,再有屯、曲、部,是以二與五的倍數爲計算,皇甫岑新招募的白馬義從只有兩千,共有五部,除去關羽暫代爲將,只有狄清擔任一部司馬,尚缺四位別部司馬。皇甫岑這麼問,其實也是早就想好了人選的,但白馬義從以軍功爲先,要是平白提拔,唯恐衆人不服。故此纔有一問。

關羽瞧了幾個人的身影,最後回道:“別部司馬之職,倒是有幾個人選。”

“哦?”皇甫岑側身問道。

“嗯。”皇甫岑點頭,說道:“黃忠爲人老成持重,可爲重用,徐晃、張頜、張飛三人年紀尚輕,不可拔苗助長,而且也需要這三人戒驕戒躁,雲長多多費心,黃忠即日就升任別部司馬吧。”

“諾。”關羽應允離去。

對於他旗下匯聚這麼多後世名將,皇甫岑沒有絲毫驚訝,畢竟他現在也算得上是大漢名將,家世、政績都斐然,在曹操、孫堅、袁紹等梟雄沒有走上時代之前,他皇甫岑現在就已經是天下民心所向,六年時間,一場昌黎城大戰,一場涑水洪水,他贏得的決然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這六年時間,他皇甫岑年紀雖輕,卻是大漢在文治武功中僅剩不多的人。要不河東也決然不會有那麼多士人子弟會入河東府曹。

不過皇甫岑眼下,手低這些人,算上關羽,也擔不得一軍之帥,也就是鎮守一方的將才而已。統兵列陣,攻城拔寨,徐徐而進,皇甫岑個人還是傾向徐榮、麴義這些真正從“徐晃、張頜、張飛、黃忠。”關羽點頭道:“四人中,黃忠武力最爲出色,昨日我親眼所見,這黃忠射落天上飛行的七隻大雁,一手神射百步穿楊,便是我也不及。”

西涼軍中走出的將領,他們固然沒有奇智,也沒有過人的武力,但是他們卻纔是真正的帥才,孫子還說過,奇,不過是輔助而已,正纔是主導。如果每場大戰都需要奇蹟,那麼也就不需要那些蕭何之才了。

不過,按照皇甫岑的記憶,徐榮和麴義,見面的機會應該不遠了。

第二十二章 鼓聲如雷第三十六章 舊友報恩第二十五章 膽顫烏丸第二十六章 三輔震驚第十二章 鹽鐵之利第五十八章 給我出去第二十二章 今非昔比第三十九章 瘋狂壓進第八十六章 河內司馬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二十四章 癡人蔡邕第六十章 敲打閻忠第五十七章 舊事重提第四十九章 依依惜別第二十七章 人仰馬翻第二十六章 遼東邊軍第二十二章 叔侄聯手第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四十章 白馬公孫第五十二章 百年無患第一章 爲誰服喪第七十章 巔峰之戰第九十四章 兩相對峙第九十一章 我等得起第六十二章 立下馬威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八章 功敗垂成第九十七章 天涯淪落第五十三章 徘徊猶豫第九十九章 兄弟談心第三十章 南宮鼎沸第五章 河東誓師第二十章 東觀指路第九十二章 偷渡樂平第八章 怎麼稱呼第九十二章 你的幸福第三十三章 太史子義第四十六章 朕要北上第二十五章 押送回京第四十二章 誰懼怕誰第二十七章 抗令不遵第四十九章 王景之後第六十一章 生死相隨第二十一章 按兵不動第四十五章 其疾如風第一章 赴任河東第四十章 動盪洛陽第八章 南下日南第三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三十四章 我答應你第二十六章 陰損李儒第四十九章 傻子纔信第六十三章 河北刀王第五十九章 二奏蠱惑第四十六章 老子不退第二十九章 傳道六藝第二十五章 膽顫烏丸第九十二章 你的幸福第十二章 羌族之願第三十三章 有意爲之第十六章 爭權奪利第二十章 真戲假做第二十一章 先生入遼第八章 怎麼稱呼第八章 豈有此理第三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四十五章 殺聲四起第九十九章 準備就緒第七章 天子崩殂第九十九章 準備就緒第四十五章 與會太尉第五十章 恭請先生第十六章 成王敗寇第二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二十六章 猛士龐德第七章 漢人內鬥第九章 中興之志第五十七章 誰家心思第二十四章 斬將奪旗第八十五章 終於到了第四十九章 冤情難伸第八十章 潁川徐庶第四十四章 大漢天威第八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五十二章 安定皇甫第三十八章 在想在做第八十四章 臨死陷害第三章 弄巧成拙第七十六章 我回來了第四章 效仿甘陳第四十四章 是我們嗎第四章 負俗之譏第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三十八章 王者之師第九章 梟雄曹操第二十八章 又見玉娘第五章 袁紹圖謀第十二章 鮮卑退兵第六十六章 恩斷義絕
第二十二章 鼓聲如雷第三十六章 舊友報恩第二十五章 膽顫烏丸第二十六章 三輔震驚第十二章 鹽鐵之利第五十八章 給我出去第二十二章 今非昔比第三十九章 瘋狂壓進第八十六章 河內司馬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二十四章 癡人蔡邕第六十章 敲打閻忠第五十七章 舊事重提第四十九章 依依惜別第二十七章 人仰馬翻第二十六章 遼東邊軍第二十二章 叔侄聯手第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四十章 白馬公孫第五十二章 百年無患第一章 爲誰服喪第七十章 巔峰之戰第九十四章 兩相對峙第九十一章 我等得起第六十二章 立下馬威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八章 功敗垂成第九十七章 天涯淪落第五十三章 徘徊猶豫第九十九章 兄弟談心第三十章 南宮鼎沸第五章 河東誓師第二十章 東觀指路第九十二章 偷渡樂平第八章 怎麼稱呼第九十二章 你的幸福第三十三章 太史子義第四十六章 朕要北上第二十五章 押送回京第四十二章 誰懼怕誰第二十七章 抗令不遵第四十九章 王景之後第六十一章 生死相隨第二十一章 按兵不動第四十五章 其疾如風第一章 赴任河東第四十章 動盪洛陽第八章 南下日南第三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三十四章 我答應你第二十六章 陰損李儒第四十九章 傻子纔信第六十三章 河北刀王第五十九章 二奏蠱惑第四十六章 老子不退第二十九章 傳道六藝第二十五章 膽顫烏丸第九十二章 你的幸福第十二章 羌族之願第三十三章 有意爲之第十六章 爭權奪利第二十章 真戲假做第二十一章 先生入遼第八章 怎麼稱呼第八章 豈有此理第三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四十五章 殺聲四起第九十九章 準備就緒第七章 天子崩殂第九十九章 準備就緒第四十五章 與會太尉第五十章 恭請先生第十六章 成王敗寇第二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二十六章 猛士龐德第七章 漢人內鬥第九章 中興之志第五十七章 誰家心思第二十四章 斬將奪旗第八十五章 終於到了第四十九章 冤情難伸第八十章 潁川徐庶第四十四章 大漢天威第八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五十二章 安定皇甫第三十八章 在想在做第八十四章 臨死陷害第三章 弄巧成拙第七十六章 我回來了第四章 效仿甘陳第四十四章 是我們嗎第四章 負俗之譏第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三十八章 王者之師第九章 梟雄曹操第二十八章 又見玉娘第五章 袁紹圖謀第十二章 鮮卑退兵第六十六章 恩斷義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英山县| 蒙阴县| 昭觉县| 柯坪县| 陈巴尔虎旗| 崇义县| 乌鲁木齐市| 镇沅| 乌兰察布市| 平塘县| 罗田县| 肃宁县| 石首市| 冷水江市| 富锦市| 马关县| 锡林郭勒盟| 贞丰县| 商南县| 广德县| 博湖县| 松阳县| 瑞丽市| 油尖旺区| 清水河县| 扶绥县| 高台县| 泗阳县| 宜州市| 台中市| 陇南市| 商洛市| 法库县| 奉新县| 安陆市| 汉源县| 罗平县| 册亨县| 东乡县| 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