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回 江月樓論戰

吳國,京口

時值暮春,大江浩蕩東流,兩岸青峰鬱鬱蔥蔥。

江中少見往來客船,沿江兩岸水軍的寨柵與碼頭處處糧積如山,兵器甲杖盈庫。

似有大戰在即,風雨欲來之象。

京口城中江月樓三樓正廳之中,有一羣人正議論紛紛。

只因北漢將興兵大舉南侵,吳國江山風雨飄搖,人心浮動。

衆人越說越心憂,正自躊躇難安,忽聞門外腳步聲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衆位賢兄好小氣,喝酒也不叫我宋演的嘛!”

一人推開門大步而入,言罷自顧自坐在劉勇之旁,拿起酒肉先大嚼痛飲起來。

劉勇笑道:“阿明哥,你這幾日又去哪裡快活去了?小弟我可是想找你喝酒,難尋其人啊。”

宋演未及答話,一人先道:“昌明,今日特邀杜先生在此,爲我等談述北軍南侵之事。你來的剛好,正想聽你有何高論呢!”

此人坐在上首,顯然是翹楚人物。他姓郗名暉,這場宴會正是他召集主持。

劉勇指著郗公子旁邊一位青衫文士,對宋演宋昌明笑道:“這位杜先生說北漢主蒲剛帥百萬大軍,不日南征,長江天險不足爲恃,大軍投鞭就可斷流。怕我大吳有亡國之危吶!”

一位公子哥,也姓劉,叫劉玉,佯笑著接話道:“昌明兄整日博錢鬥毆,哪有閒心管這些軍國大事?怕是巴不得北漢軍滅了江東,賭債就不必還了吧!哈哈哈……”

劉勇怒道:“劉玉,你小子懂個屁,阿明哥又沒欠你錢,你瞎說什麼?”

劉玉梗著脖子道:“瞎不瞎說,自有公論。劉勇,恐這京口城中也就你每日跟在他身後,奉若神明,比孝敬父母還用心。”

宋昌明不理會劉玉,也止住了劉勇,淡淡笑道:“這北漢主蒲剛南征,我也略聞一二。依我看來,北漢破滅,蒲剛身死,正在今日。”

衆人聞言驚愕不已,大都以爲宋昌明危言聳聽,譁衆取寵。

倒是那杜先生忍不住道:“這位宋公子,在下可曾聽錯?你說那北漢百萬之軍南征,蒲剛傾國之力而來,會身死國滅?”

劉玉道:“杜先生不必介懷,這位宋兄整日好發大言,睥睨世間英雄。狂悖不知輕重而已,不值一哂。”

宋昌明壓了壓劉勇臂膊,阻止他叱罵,仍從容笑道:“大凡軍國征伐,必定要內部齊心向外,使無後顧之憂。然則北漢數年間滅趙吞涼,使異族之人居於關中,將本宗同族分散各地。又對鮮卑降將皆委以重任。

“北方百姓苦於戰火不欲出征,朝堂之上將相文武都以爲不可連年大動刀兵,以征伐我大吳有道之國。北漢主獨排衆議,志驕意滿以爲天下輕易能平。往日東征西討,所向披靡之時必然能威壓衆人,一旦鋒芒受阻,北方士卒受困於南方水澤之鄉,必定衆叛親離。

“到那時,外有強敵迫後,內有鮮卑異族窺伺在側,百萬之軍羣龍無首,倒戈相向。試問蒲剛如何不身死國滅?”

杜先生面露難色,勉強應道:“北國朝堂之事,在下也僅略有耳聞,不想宋公子竟然知之甚詳。若果真如公子所言,倒也勝負難料。只是……漢主文韜武略,深得衆心,即使異族敵國之臣,皆優渥禮遇。懷柔撫遠,威望正隆。宋公子所言衆叛親離恐怕不足信吧!”

宋昌明一笑置之,自顧自飲酒而已。

上席郗公子正要搭言,話未出口猛聽樓下一陣腳步聲起,

吆喝著衝進來十數名身著玄色褲褶戎服,腳踩麻??,頭戴平上幘,手提長刀的軍士。

爲首一人三十來歲,面容冷峻,環視一週,衆人無敢言語者。

來人用手指了指上首“杜先生”,喝道:“奉命緝捕敵國密探,拿下!”

十餘人一擁而上,將“杜先生”捉小雞一般提至門外。

杜先生急忙向郗公子呼救:“公子救我!在下冤枉,郗公子請在下來此赴宴,如何卻被當密探緝捕?”

郗公子名郗暉,本是前朝顯官之子,他家也曾是一流大族,“東牀快婿”就是祖父當年爲他姑母選親。

如今先父亡故,家族稍趨隱沒,故而在官場不甚如意。他索性辭官不做,在家鄉做個富家子。

此時見杜先生被擒,惶然起身道:“你等是何人所派?爲何誣我座上客人爲北漢密探,可有實據?”

爲首之人冷冷道:“奉冠軍將軍謝使君令,緝捕北漢國密探。如有阻撓者,以同謀論。”言罷,再掃視一遍在座衆人,轉身下樓而去。

以郗公子爲首皆目瞪口呆,半晌不發一語。

宋昌明起身,拍拍劉勇道:“衆位賢兄,在下先走一步。告辭!”

說完頭也不回離去,留下衆人或悵然若失,或恍然大悟,終究不能繼續扮名士風度,陸續散去不提。

江月樓大廳隔壁一小閣中,也有兩人飲酒閒談,年紀都在二十餘歲。一著水青羅衫,一著月白羅衫,頭上皆頂紗巾幘。

那水青衫男子年紀略長,皺眉恨聲道:“這幫楚子,果然如家父所言!聽聞大軍壓境,就蠢蠢欲動了。還有郗暉,竟然光天化日之下,敢把北漢密諜請來妖言惑衆。”

那月白衫男子大約二十一二歲,眉目俊逸,風姿嚴整,輕聲笑道:“公逸兄,南徐州諸人想翻什麼浪花,一切還是盡在尊翁與兄掌握之中也。冠軍將軍算無遺策,區區幾個密諜,想亂我朝人心,無異癡人說夢。

“不過,方纔聽那宋昌明言論,此人似乎是個人才,竟與冠軍將軍所見略同,可惜……”

水青衫男子輕蔑言道:“寒門傖夫,哪裡真有什麼見識!必是哪裡聽了人家議論,來此賣弄罷了。”

月白衫男子也不再多言,笑著斟滿兩人酒盞,先自飲了一口。

水青衫男子道:“稚遠,家父讓我來此抓捕北漢國密諜,卻不準我追查郗暉之責。那北漢奸人無足輕重,抓來殺了也就是了。如果不能窮治京口楚子各家,這人抓與不抓又有何用啊!”

此人是冠軍將軍謝幼度之子謝慶,被稱作稚遠的名叫楊謐。

只聽楊謐道:“冠軍將軍值此用人之際,定是不願得罪北府軍各級將校,至於人心浮動嘛,本就在所難免。就連建鄴諸公都惶遽不安,何況京口?抓那北漢國密諜只是給他們一個震懾,令諸家勿得妄動,壞我軍國大事。”

那著水青衫的謝慶道:“理雖如此,可每念及太傅宵衣旰食,家父操勞戎機,而此等小人卻心懷二致,首鼠兩端。身爲人子孫,我恨不能將他們都抄家滅門。”

楊謐心中暗道:“你家太傅可未見宵衣旰食,反倒日日琴棋消遣,悠閒地很吶!”

但仍笑著拱手道:“謝家世代忠良,國之干城。謝太傅輔弼朝堂,匡正社稷,深得天下敬仰。子侄之中英傑無數!冠軍將軍更是爲國護邊,矢志抗敵。公逸兄年方及冠,一心爲父祖分憂,謐誠心感佩!”

原來這二人都是名門世族之後,家中父兄或爲朝中重臣,或爲一方守牧。

其時爲官首重門第,高官後人世代爲官,寒門庶族多受壓抑。

謝慶謝公逸謙遜笑道:“稚遠過譽了!在下如何敢與太傅、家尊相提並論。不過書生憤激之言罷了。稚遠乃先丞相嫡孫,俊逸非凡,才器過人,更深得太傅賞識。弘農楊氏四世三公之盛景,再現本朝當不遠矣。”

楊謐舉盞道:“不敢不敢。太傅此次令我來投家書,明日得了冠軍將軍回書便立刻歸京覆命。恐不能與賢兄多晤,甚爲遺憾!”

謝慶亦舉盞應道:“待到破了北漢軍,愚兄定要去京師與稚遠共敘舊情,同遊十日,哈哈……可好?”

楊謐應道:“一定,一定!”當夜兩人酒罷回府休息,不必細表。至於那被抓捕的北漢國“杜先生”,自有軍吏刑訊問罪,恐最終難逃一死。

第二日,楊謐去府中辭了徐州刺史冠軍將軍謝玄,出南門西行,車馬向京師駛去。

約莫行了半個時辰,漸至南山、東山之間,此地廣袤平坦,田土肥沃,水網縱橫。

因而成爲北來豪族競相開闢耕耘之處,各家田莊別院鱗次櫛比,族人佃農多在此耕織畜產。

楊謐正在馬車中邊讀書邊讚歎田園風景之美,不覺想起江州陶公之後陶潛近作之詩: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詩中自有一股令人豔羨之情。他正在讚歎吟賞,忽聞遠處有叫罵之聲,雜有鞭笞喝辱之言。

待到行得近了,聽清那被打之人咒罵之聲,不覺大吃一驚。

楊謐忙令車伕上前,於車上大喝一句“暫且住手”,急匆匆下車來到人羣之前。

只見一所氣勢宏大的莊院之外,門牆東北角馬廄下邊,一人被綁於柱上,旁邊有四五名短衫小帽打扮的家丁僕伕。爲首一人三十多歲年紀,短鬚黑麪,正執鞭望著楊謐,方纔正是他在鞭笞被綁之人。

楊謐來到近前,言道:“我乃太傅掾、秘書郎,襲爵武岡侯。此人所犯何事,汝何故鞭笞?”

那黑麪短鬚家丁心頭一震,忙彎腰陪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此人名叫宋演,跟我家主人樗蒲博錢,常常賴賬……

“昨夜又來此廝混,我家主人不計前過,與他飲酒博戲。誰知他空口白舌,一文錢沒有竟然輸了幾萬錢。我家主人催他還錢,他竟耍起無賴。

“因此主人命小的將他綁在此處,整治一番。”

楊謐聞言笑道:“這宋昌明是我的朋友,你家主人尊姓高名?宋兄欠的錢我替他還了。麻煩通稟你家主人趕快放人爲好。”

那家丁面露十二分訝異,但哪敢與“武岡侯”多舌,只躬身答道:“我家主人姓刁,名諱小人不敢言於口中。宋演既是大人的朋友,我家主人定然慨然應允。請大人稍待,小人這就去稟報主人。”

說罷快步走入宅中自去通稟。

楊謐對侍從一擺手,早有兩人上前將宋演解縛下來,扶至近旁上馬石上坐定。

楊謐仔細打量宋演,只見他身高八尺餘,面色微紅,目光果毅。

約莫二十五六歲年紀,未續鬍鬚,頭戴皁巾幘,一身深綠單衣,足踩布履,寬膊蜂腰,長臂闊掌。

楊謐喜愛其儀表不俗,笑道:“昌明兄,昨日在江月樓中幸聞高論,心下仰慕!不意今日就得識尊顏。觀兄氣度,真乃世間英雄也!”

宋演拱手謝道:“多謝公子仗義相救!不敢請教高門臺甫?”

楊謐道:“在下楊謐,字稚遠。忝居謝太傅門下,日前來晉陵拜會冠軍將軍,恰巧昨日也曾在江月樓會友。惜乎只聞其聲未見其容。”

宋演見他謙遜有禮,也不再拘謹,轉而微笑道:“楊公子,承蒙錯愛。宋演不過無賴浪蕩子,市井小人。當不得英雄之名。”

楊謐道:“草莽間多有英俊,在下向來不以門第論人!昌明兄不必自損,他日風雲際會,兄定當揚名天下,建功社稷!”

宋演不免再三自謙。兩人正自言談頗歡,忽見院內匆匆出來一行人,爲首綺羅碧袍,紗巾絲履之人遠遠地就高聲道:

“楊大人!楊公子!不知公子光臨舍下,刁魁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楊謐轉身拱手道:“主人翁, 多有打攪,失禮失禮。”

刁魁再躬身施禮,笑道:“楊公子大駕蒞臨,寒舍蓬蓽生輝!快請進莊少坐,容刁魁略訴仰慕之情。”

楊謐笑允,與宋演一同入莊登堂。這刁魁是本地豪族,與兄弟諸人佔有良田千頃,貨殖無數。平日喜好結交江湖草莽,多與宋演往來。

只因昨夜酒醉,加之憤恨宋演素來賴賬不還,故令家丁將其鞭打出氣。

刁魁將楊謐請入上座,命人奉上細點、蜜餞、肉脯之屬,置酒招待。

賓主寒暄罷,楊謐笑道:“刁翁,昌明兄是在下朋友,聽家人說尚欠刁翁銀錢若干,今日就由在下替他還了罷……”

刁魁忙道:“哪敢讓公子償債!區區三萬錢…不值一提。公子尊口既開,賬就一筆勾銷了!昨夜酒醉,失言命人打了昌明兄弟,兄弟切莫放在心上。呵呵呵……”

宋演冷冷一笑,並未答言。楊謐道:“君子言而有信,刁翁不必爲難。在下絕無妄言。”

語畢一揮手,侍從之中自有人取出黃金三餅奉上。

刁魁勉強笑道:“楊公子真仗義疏財,豪擲千金。刁某慚愧!”

楊謐笑而不語。略坐少頃,偕宋演告辭而去。刁魁挽留不得,又恭送出院門,望車駕遠去才還。

刁氏一族雖家財億萬,但是在官場並無太大勢力,因而不敢得罪名門楊氏,只用心小意奉承。

如楊家這等名門望族,自也不將他鄉郡土豪放在眼裡。他卻不知日後滅門之禍,恰恰因爲這區區三萬錢。

第一百零四回 不好惹的朱琳琳第一百一十四回 乾坤大陣第169回 痛失大界營 國運何堪提第124回 驚變第六十八回 長生教主第159回 冰火一記屈指彈第八十六回 太子大勝高尚書 王子再敗慕容永第八十八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二十四回 昆明池貴遊田獵第五十一回 “謝家寶樹”與寒食散第四十八回 半渡而擊之?第一回 平行異象第九十回 夜會鳳凰兒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一百回 鬥罷強敵望長安第七十五回 上清宗萬寧宮第五十三回 難養也第一百零三回 皇后毛秋晴第九十六回 韓延順來訪第三十四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165回 功遂敵已退,得意娶嬌娘第三十一回 馬疾關外歸行遲第二十一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一百零七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八十二回 神樹之死第一百一十七回 顛倒黑白第八回 奉命北上第一百二十一回 公主何在第八十四回 小兒也敢稱皇帝第六十六回 何可一日無此君第二十一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三回 湯山墅第123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一百零七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九十三回 月下閒話第五十九回 簪纓醉臥第四十二回 父爲九州伯 我爲五湖長第一百零八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一百一十五回 翠屏峰夜話第179回 夜訪趙營第一百一十八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145回 雍州刺史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三十四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九十九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九十八回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九十七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一十七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一)第二十五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一百零五回 無異門韓旭第八十五回 你來我往鬥戰忙第四十七回 風雨欲來第155回 江陵城遇舊第一百零五回 無異門韓旭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三十三回 胡賊敢爾第164回 沙場爭雄男兒事,女郎何故怒衝冠第五十三回 難養也第八回 奉命北上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130回 繁華過盡人歸去第四十一回 衣錦未還鄉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二十八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二十七回 皇長子大將軍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九十五回 知死而不闢 勇也第一百零四回 不好惹的朱琳琳第八十三回 天降陸神仙第三十二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二十八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二十七回 皇長子大將軍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九十六回 韓延順來訪第二十五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一百零七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一百零二回 秦太子坐與論道第三十六回 懷縣古城郭三爺第162回 秦軍夜襲失太守第146回 襄陽城外第一十六回 大手印第170回 阿淼與阿鑫 綠裙和黃衫第三回 湯山墅第124回 驚變第三十六回 懷縣古城郭三爺第九十九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二十五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123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176回 誤會個球第五十四回 三個臭皮匠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八十一回 長安大戰,兒女心意第八十七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154回 懷璧其罪第161回 西明門外殺胡賊
第一百零四回 不好惹的朱琳琳第一百一十四回 乾坤大陣第169回 痛失大界營 國運何堪提第124回 驚變第六十八回 長生教主第159回 冰火一記屈指彈第八十六回 太子大勝高尚書 王子再敗慕容永第八十八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二十四回 昆明池貴遊田獵第五十一回 “謝家寶樹”與寒食散第四十八回 半渡而擊之?第一回 平行異象第九十回 夜會鳳凰兒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一百回 鬥罷強敵望長安第七十五回 上清宗萬寧宮第五十三回 難養也第一百零三回 皇后毛秋晴第九十六回 韓延順來訪第三十四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165回 功遂敵已退,得意娶嬌娘第三十一回 馬疾關外歸行遲第二十一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一百零七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八十二回 神樹之死第一百一十七回 顛倒黑白第八回 奉命北上第一百二十一回 公主何在第八十四回 小兒也敢稱皇帝第六十六回 何可一日無此君第二十一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三回 湯山墅第123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一百零七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九十三回 月下閒話第五十九回 簪纓醉臥第四十二回 父爲九州伯 我爲五湖長第一百零八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一百一十五回 翠屏峰夜話第179回 夜訪趙營第一百一十八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145回 雍州刺史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三十四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九十九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九十八回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九十七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一十七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一)第二十五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一百零五回 無異門韓旭第八十五回 你來我往鬥戰忙第四十七回 風雨欲來第155回 江陵城遇舊第一百零五回 無異門韓旭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三十三回 胡賊敢爾第164回 沙場爭雄男兒事,女郎何故怒衝冠第五十三回 難養也第八回 奉命北上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130回 繁華過盡人歸去第四十一回 衣錦未還鄉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二十八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二十七回 皇長子大將軍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九十五回 知死而不闢 勇也第一百零四回 不好惹的朱琳琳第八十三回 天降陸神仙第三十二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二十八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二十七回 皇長子大將軍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九十六回 韓延順來訪第二十五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一百零七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一百零二回 秦太子坐與論道第三十六回 懷縣古城郭三爺第162回 秦軍夜襲失太守第146回 襄陽城外第一十六回 大手印第170回 阿淼與阿鑫 綠裙和黃衫第三回 湯山墅第124回 驚變第三十六回 懷縣古城郭三爺第九十九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二十五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123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176回 誤會個球第五十四回 三個臭皮匠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八十一回 長安大戰,兒女心意第八十七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154回 懷璧其罪第161回 西明門外殺胡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台县| 海口市| 聊城市| 南乐县| 海晏县| 星子县| 平安县| 花莲市| 景谷| 舒城县| 冕宁县| 乌审旗| 太湖县| 成都市| 宣汉县| 崇文区| 大城县| 海安县| 九寨沟县| 黑龙江省| 普宁市| 犍为县| 赫章县| 榆林市| 拉孜县| 炉霍县| 灵山县| 肥城市| 铁力市| 宁城县| 桂林市| 阳谷县| 杂多县| 沙洋县| 阳城县| 乐业县| 阳泉市| 奉节县| 纳雍县| 河北省|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