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1回 西明門外殺胡賊

渡過漢水,經新野南陽,望伊闕而北。

洛陽城外,竇衝得知援軍來到,已經率軍撤退。但秦國姚興果然也想染指中原,大軍已出潼關,不日便將到伊洛之間。

陸英與琳琳見城上兵少,還以爲守將故意藏拙。待到入了城,才從朱孚口中得知,王全期已經率軍去追擊竇衝。只留下辛恭靖守衛洛陽,趙睦固守金墉城,二軍互爲犄角。

而洛陽守將馮該則另有任用,被桓敬道與殷仲康藉故調回了荊州。

新任河南太守王全期此時是名義上的主將,但他卻領兵在外,只留下個爛攤子於此。

辛恭靖原是南陽太守,如今署理洛陽軍政,但此人方正書生,於兵戈之事全不熟悉。

朱孚身爲騎軍校尉,手下約有兩千輕騎,正是支撐洛陽城舉足輕重的一支力量。另一名步兵校尉趙蕃統領步軍,日日在城頭守衛,也是不可或缺。

陸英對琳琳與朱孚道:秦國姚氏雖與蒲登等人連年征戰,但自從蒲纂被殺,蒲師奴兵敗逃亡後,長安以東幾乎沒有舊漢國的軍力。竇衝孤軍出華陰,此番失利,恐怕也難以在東面立足。

剩餘楊定軍楊壁等各懷鬼胎,郭質也屢屢敗於姚氏,恐怕關中千里江山,早晚不免爲姚萇所有。而其子姚興,更兼文武全才,虛心納賢。終歸是一勁敵啊!

朱孚道:蒲剛死後,其長子蒲丕初時聲勢甚壯,奈何猜忌大臣,接連奔亡,最終落得身死族滅。蒲登雖繼位爲君,但蒲師奴兄弟素懷不服,楊定軍竇衝等尾大不掉,如今幾乎衆叛親離,孤掌難鳴,離覆亡不遠矣。

陸英嘆息道: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可知不是天意?

琳琳道:秋晴姐如今也不知過得如何,恐怕免不了整日奔波,還要擔驚受怕。身上揹負著國仇家恨,真是難爲她了

陸英道:等洛陽打退敵軍,我隨你入關中助她。就算蒲登難逃覆亡,也總要保住毛姑娘一條性命!

朱琳琳望著他感激一笑,沒有多說什麼。

幾日後傳來消息,姚興率五萬大軍東進,沿途吳國弘農太守華山太守紛紛舉城投降,秦軍一路佔據了上洛。

姚興派其弟齊王姚崇鎮東將軍楊佛嵩爲前鋒,領軍直指金墉城。

陸英有意趁秦軍遠來師疲,主動領輕騎出擊。在洛陽城外先聲奪人,一者增揚士氣,二者錯敵銳意。

但他與辛恭靖商量半天,辛太守死活不同意。堅持什麼堅城自守,固守待援。陸英給他講了許多秦軍軍陣之事,但辛太守不爲所動,咬定了不可貪功冒進,朝廷一定會派大軍來援。

陸英無奈,只得來到城上巡看,希望能查缺補漏,幫助趙蕃穩固城防。

看至下午,忽見城西二十里煙塵遍野,大隊馬步軍浩蕩奔來。他觀秦軍陣列,心中已知主將驕縱,絲毫沒有把洛陽守軍放在眼裡。恐怕此時想的是如何拔得頭籌,榮得東征第一功。

陸英心中實在不甘,於是找到朱孚,言道:朱校尉,可敢隨我出城衝陣,殺秦軍一個措手不及?

朱孚少年意氣,立刻回道:有何不敢!只是辛太守嚴令,不可擅自進攻,如違將令

陸英笑道:既然你不敢,便給我二百騎兵,我去殺個來回便罷!

朱孚漲紅臉道:你一個國子祭酒,湊的什麼熱鬧?上陣殺敵是我等武將之事。

陸英道:國家危亡,匹夫有責。何況我是朝廷官吏,當然有守土之責!

朱孚咬牙叫道:好!我便舍了這大好頭顱,陪你出城闖一闖!

陸英大笑道:這纔是好漢子!

兩人步下城牆,點起五百精兵,各個持槍挎弓,不著盔甲,誓要讓羌人看看,中華男兒的英姿氣概。

西明門洞開,陸英騎著白雲烏,手握神術寶刀,一馬當先衝殺而去。

朱孚領著五百兒郎,人人奮勇爭先,生怕讓祭酒大人小看了洛陽輕騎。五百精騎人如虎,馬如龍,手中長槍光映日,肩頭羽箭刺蝟叢。

奔至五百步,秦軍陣腳已經鬆動。當先的旗幡搖搖晃晃,顯然沒想到這幾千守軍還敢主動出城。

奔至三百步,秦軍陣中突出兩排方盾手,三行長槍兵,列成一堵人牆,希圖阻擋洛陽輕騎。

陸英讓朱孚下令全軍摘弓取箭。騎兵已經奔至二百步以內,隱隱能看到對面秦軍不安的眼神,以及人牆之後騷動紛雜的各路軍丁。

奔至一百步,陸英喝道:放箭!

五百輕騎同時鬆弦,一叢箭矢如刺蝟背上的尖刺,忽然被甩上空中,直奔人牆扎來。

奔至三十步,騎兵已經各射出兩輪箭。陸英又喊道:分走兩翼,再放箭!

五百輕騎忽分左右,繞著人牆邊緣向西深入,同時箭矢再次射出,將站在最前面的數行秦軍收割了一片又一片。

繞過人牆,陸英抽出寶刀,喝道:掛弓,持槍!

身後朱孚以下,人人取出長槍,伏在馬背上矛尖向前,藉著奔馬之力衝入後方陣中。

陸英手中神術寶刀摧枯拉朽,當面者如爛瓜爛菜,連人帶甲皆被削成兩段。

身後朱孚長槍爲翼,隨著的五百騎兵排成箭鏃之形,深深的楔入秦軍步兵陣中。

主將姚崇與楊佛嵩距前陣還有二三裡遠近,猛然見前方大亂,一時不明所以。急令哨探之時,陸英爲箭頭的騎兵已經插入足有裡許。

楊佛嵩見勢不妙,眼看步兵紛紛丟盔卸甲往回狂奔,急忙言道:齊王殿下,洛陽城下有埋伏,還是暫且後退穩住陣腳,待徐徐圖之!

姚崇沉吟半晌,令道:來人,隨我上前一探究竟!

言罷,帶著親衛數十人疾奔而前,急得楊佛嵩張手舞蹈,不知如何是好。

陸英殺得興起,只管揮舞寶刀將攔路之敵亂斬一頓。白雲烏彷彿也頗爲興奮,絲毫沒有害怕與不安,馱著陸英淨往人多的地方去。有時候還不待陸英揮刀,敵軍便已被馬蹄踏翻。

朱孚跟在他身後,從來沒有打過這麼爽的仗,一時也忘了孤軍深入之險。五百騎兵雖有折損,好在秦軍此時沒有組織起防備,有效的反抗十分有限。

漢家好兒郎渾身熱血,毫不知懼怕爲何物。只感覺今日能有如此英勇,真不枉來人世走一遭。這纔是男子漢,這纔是上國天兵。

姚崇帶著人殺至前方,眼見敵軍僅有數百輕騎,卻在兩萬大軍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直把他氣得七竅生煙,怒吼著挺刀向爲首的俊秀男子殺來。

他不認得陸英,但見他手中寶刀鋒利,只想著痛快一決高下,將此人斬落馬前。

陸英餘光也發現了姚崇,雖不知這便是前鋒主將,但看他豪勇之風,也暗暗欽佩此人英勇。

別人都避之不及,他還敢迎面攔阻。因此稍起愛才之心,想著一會兒儘量留他性命。

姚崇奔近陸英,大喝一聲,舉刀當頭砍下。本以爲來人要以刀格擋,那自己便順勢削他手掌,切不可硬碰硬,吃了他寶刀的虧。

哪知陸英根本不看自己一眼,也不使刀招架。只左手一擡,自己便如斷線風箏般飄忽忽地不著馬背,眼看著天旋地轉,草木泥土映入眼簾,再就腦袋一痛,失了知覺。

陸英一彈指將姚崇送入路邊樹叢,再次領軍向前殺去。楊佛嵩見主將受傷,連忙鳴金收兵,傳令全軍後撤。

五百騎兵一路追,一路攆,直趕出十幾裡地。

馬匹實在跑不動了,陸英才道:朱校尉,今日天晚,不可冒進。回城吧!

朱孚點頭,喝令道:撤兵,回城!

回城路上,除了死傷在路的秦軍,其餘早已逃得不知所蹤,連那個被彈下馬的小將也被人拖走。

陸英默不作聲,權當陪著朱孚來掙了點功名。

此役殺傷秦軍少說有三四千人,就算辛太守追究違令之罪,但大勝而還,起碼也要慰勞慰勞吧。

至不濟來個功過相抵,還能如何?

陸朱二人回城,城上城下軍兵一片歡呼。方纔城西那一陣掩殺,許多人在牆上親眼所見。恍如驃姚將軍在世,觀者無不熱血沸騰。

朱孚與麾下陷陣騎兵在這等矚目之中,不禁洋洋得意,各個神采飛揚。

誰想城中疾奔來一名皁吏,頗爲煞風景的大呼小叫道:朱校尉辛太守,召見!請即刻去去府衙

朱孚看他跑的氣喘吁吁,皺眉問道:太守有什麼要事?竟然如此惶急?

那人彎著腰喘息兩口,回稟道:回朱校尉卑職,卑職不知太守召見,朱校尉

陸英心中有些不快,但此刻正是全城一心抗敵之時,也不能讓軍民百姓動搖士氣。

於是對朱孚道:朱校尉,想必辛太守是要詢問秦軍虛實,好擬定抗敵對策。你還是去一趟吧,傷兵我來安置!

朱孚道:也好,勞陸祭酒費心了!

言罷一夾馬腹,向府衙疾奔而去。陸英望著他背影,默默嘆息一聲,暫且投身救治傷員,鞏固防務的事情中。

第二十四回 昆明池貴遊田獵第八十一回 長安大戰,兒女心意第六十八回 長生教主第四十七回 風雨欲來第五十七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一十二回 才離虎穴,又向龍潭第三十四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九十八回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七十回 潛龍勿用第162回 秦軍夜襲失太守第五十五回 萬壽節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163回 收起刀槍鬥計謀第150回 意外來客第七十三回 新建道場寺第174回 大玄洞外聞隱秘第三十九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三十五回 含章拳意第九十三回 月下閒話第二十六回 朱家父女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四十三回 再遇朱琳琳第八十三回 天降陸神仙第三十五回 含章拳意第二十九回 鮮卑舊皇叔第一百一十一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五十四回 三個臭皮匠第二十四回 昆明池貴遊田獵第四十一回 衣錦未還鄉第七十八回 欲加之罪第五十三回 難養也第八十三回 天降陸神仙第一百一十七回 顛倒黑白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一十五回 “禹山至寶”第四十回 二位奇女子,三個古怪人第一十六回 大手印第一回 平行異象第四十五回 雲夢之澤第一百零九回 你與他結爲兄弟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千年第二回 江月樓論戰第124回 驚變第一百零一回 黃雀還在後第155回 江陵城遇舊第154回 懷璧其罪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八十七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六十一回 湯山吟詩第五十七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四十八回 半渡而擊之?第九十二回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52回 是非之地是非人第九回 八公山上老君廟第五十二回 樂遊原上女郎蹴鞠第一百二十回 乘舟直入大陸澤第七十回 潛龍勿用第二十九回 鮮卑舊皇叔第一百零七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九十七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一百一十八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七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五十七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八十八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162回 秦軍夜襲失太守第一百零八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六十五回 姑蘇城外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一百零一回 黃雀還在後第一百二十二回 竹笠女子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五十七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十回 我欲刺殺大將軍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七十六回 生存華屋處第一百一十三回 恆山打架第151回 接二連三第156回 諸方之會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六十四回 王家二公子第156回 諸方之會第四十六回 吐谷渾葉奚第二十八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九十七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五十八回 忠義,奸佞?第167回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172回 斬去賊頭一劍,換孤心,十年苦戀第二十九回 鮮卑舊皇叔第五十九回 簪纓醉臥第七十五回 上清宗萬寧宮第一十五回 “禹山至寶”第一百一十四回 乾坤大陣第一百一十二回 北魏立國第二十八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151回 接二連三第159回 冰火一記屈指彈第四回 無異?
第二十四回 昆明池貴遊田獵第八十一回 長安大戰,兒女心意第六十八回 長生教主第四十七回 風雨欲來第五十七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一十二回 才離虎穴,又向龍潭第三十四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九十八回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七十回 潛龍勿用第162回 秦軍夜襲失太守第五十五回 萬壽節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163回 收起刀槍鬥計謀第150回 意外來客第七十三回 新建道場寺第174回 大玄洞外聞隱秘第三十九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三十五回 含章拳意第九十三回 月下閒話第二十六回 朱家父女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四十三回 再遇朱琳琳第八十三回 天降陸神仙第三十五回 含章拳意第二十九回 鮮卑舊皇叔第一百一十一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五十四回 三個臭皮匠第二十四回 昆明池貴遊田獵第四十一回 衣錦未還鄉第七十八回 欲加之罪第五十三回 難養也第八十三回 天降陸神仙第一百一十七回 顛倒黑白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一十五回 “禹山至寶”第四十回 二位奇女子,三個古怪人第一十六回 大手印第一回 平行異象第四十五回 雲夢之澤第一百零九回 你與他結爲兄弟第160 洞中一日,世上千年第二回 江月樓論戰第124回 驚變第一百零一回 黃雀還在後第155回 江陵城遇舊第154回 懷璧其罪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八十七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六十一回 湯山吟詩第五十七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四十八回 半渡而擊之?第九十二回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52回 是非之地是非人第九回 八公山上老君廟第五十二回 樂遊原上女郎蹴鞠第一百二十回 乘舟直入大陸澤第七十回 潛龍勿用第二十九回 鮮卑舊皇叔第一百零七回 胡僧那迦初現跡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九十七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一百一十八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七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五十七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八十八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162回 秦軍夜襲失太守第一百零八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六十五回 姑蘇城外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一百零一回 黃雀還在後第一百二十二回 竹笠女子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五十七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十回 我欲刺殺大將軍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七十六回 生存華屋處第一百一十三回 恆山打架第151回 接二連三第156回 諸方之會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六十四回 王家二公子第156回 諸方之會第四十六回 吐谷渾葉奚第二十八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九十七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五十八回 忠義,奸佞?第167回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172回 斬去賊頭一劍,換孤心,十年苦戀第二十九回 鮮卑舊皇叔第五十九回 簪纓醉臥第七十五回 上清宗萬寧宮第一十五回 “禹山至寶”第一百一十四回 乾坤大陣第一百一十二回 北魏立國第二十八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151回 接二連三第159回 冰火一記屈指彈第四回 無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县| 罗源县| 丹东市| 林周县| 海南省| 读书| 浦东新区| 乐平市| 铜川市| 德令哈市| 孝义市| 松滋市| 兴义市| 民丰县| 湘西| 乌兰县| 芮城县| 墨竹工卡县| 铜梁县| 北海市| 武义县| 黔西县| 贵州省| 易门县| 香港 | 南开区| 滦平县| 修文县| 安平县| 德安县| 延津县| 绥阳县| 稷山县| 托里县| 嘉祥县| 台安县| 江油市| 华阴市| 鹿泉市| 维西| 浏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