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3章 軍制改革

本書已經接近尾聲,期待書友們繼續支持唐遠的新書《大宋之榮耀》。

新書衝榜,會員點擊,收藏,請新老書友們大力支持,非常感謝!

即位當了皇帝之後,楊晞意氣奮發,將幾乎全部精力投入到治理國家當中去。

他非常勤政,在李玢的喪期結束,親政處理朝事後,每天都工作到很晚。

如今的天下是他的了,雖然現在的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制度及成就讓他不太滿意,但他相信,在他自己的努力下,在一幫能臣良將的輔佐下,一切都可以改變的。

登基當上了皇帝,那就開始改變吧!

楊晞可以說是通過政變當上皇帝的。

雖然說他是趁永王李璘發動兵變,殺害了皇帝李玢後,率軍消滅了李璘的力量,順勢控制了局勢,並在衆親信的擁戴下,登上了皇位,但他身邊那些人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爲了避免再出現這樣的情況,自己被人以武力趕下臺,楊晞當上皇帝后,首先大刀闊斧進行軍制方面的改革。當然最初進行的改革是臨時性的,主要目的是將局勢控制住爲主。

楊晞對長安城內外的禁軍及其他衛軍進行了整編,令自己的幾個親信人物:龐忠、渾緘、僕固懷恩、李抱玉、李漢等人分別統屬,各部的防區相互重疊。達到相互制約的目的。而且他也嚴令,沒有他與政事堂諸宰相共同簽署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私自調動軍隊。

局勢紛亂以後,維持穩定是第一要務,楊晞不希望手下這些手握重兵的將領,再起異心。

他在做這樣的佈置後,馬上著手進行已經中斷了一段時間的軍制改革。

軍制改革的事由他自己親自主管,並令郭子儀、高適、李光弼、顏真卿、張鎬、李麟等大臣參與。

參與的大臣裡面,有多位親信,但也有一些原本並不屬於他自己陣營中的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採納各方面的意見,避免因爲主事的人都是自己的親信而疏忽一些問題。

楊晞一直相信,一個地方,有彼此制約的力量,有相互之間的監督,做事才能更好。

長安城內外的禁軍基本控制好了,沒什麼再起亂事的可能。但安祿山的叛亂剛剛過去不久,教訓可就在眼前。如今各鎮節度使手中依然握著重兵,雖然他們已經沒有了幾年以前那樣爲所欲爲的權力,但依然有起兵作亂的可能,這是楊晞很擔心的事。

這是李隆基當皇帝后造成的惡疾,終導致安祿山的叛亂髮生。在原來的歷史上,李隆基時代軍制方面的弊端一直影響著大唐剩餘的歷史,最終導致藩鎮割據,軍閥林立,大唐分崩解離。

楊晞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這情況出現。因此軍制改革是必須要進行的事,即使遇到非常大的阻力也要強力推行。在這件事上。他也以皇帝的身份親自負責,總領軍制改革的事務。

後世時候,楊晞在軍中呆了多年,對共和國的軍隊制度比較熟悉,也大概知道世界上各國軍隊的組成方式,因此在這方面,他能提出許多這時代人所不清楚的意見和想法。

楊晞的意見和想法當然就成爲這次全面軍制改革的主導思想。

也就在楊晞當了皇帝的三個月後,大唐朝廷宣佈,軍制改革全面展開。

這次改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兵部職權的變革及各鎮節度使編制取消。

朝廷的詔令中宣佈,依然以兵部爲大唐的最高軍事機關,全面掌管全國各衛軍軍籍管理、軍官的培養選拔、軍隊訓練及講武、國防、情報偵探、武器製作、馬政、舟橋之務。

全國軍隊之徵討、鎮戍、訓練等皆聽命於兵部,遇有戰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調軍,任命兵馬元帥、副元帥及行軍大總管和各分總管,發給印信,率領調發的軍隊出征;戰爭結束,領兵官繳印於朝,官軍各回駐防地。兵部的職司與原來並無太大區別,但其結構組成上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兵部下面設有七個部門,一爲從來沒有過的參謀部;二爲兵部司;三爲軍器監;四爲新設立的情報司,五曰職方司,六曰駕部司,七曰庫部司。

除了參謀部和情報司及單獨設立的軍器監外,其他部門都是原來兵部所轄的職司部門。

軍器監劃規兵部管轄,這是必然的趨勢。

情報司主管全部的情況偵探工作,包括軍事和民生方面,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部門,其主管直接對皇帝負責,兵部尚書只是名義上的主管,沒有皇帝的授權,不能插手情報司的工作。

參謀部也直接對皇帝負責,他的職權主要包括主掌全國兵馬調遣,包括兵馬的補充和屯防,更重要的是戰時進行戰事的佈置。參謀司人員組成不固定,日常由幾名兵部官員主事處置事務。但是在戰時,參謀部將會無限擴大,組成人員可包括朝中任何重要官員。

也就是說,在戰時,參謀部將是戰爭的最高決策機構。

楊晞計劃,這樣的制度在運行一段時間後,將參謀部從兵部裡面獨立出來,成爲一個直接對皇帝及政事堂負責的部門。以後的兵部,將成爲類似後世國防部的部門。

軍隊是國家的根本,必須要控制好,有幾個相互制衡、相互協調才能發揮作用的部門一道指揮、掌握軍隊,軍隊發生叛亂的可能性雖然不能完全消除,但其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他要看看自己提出的這些措施能不能適應唐朝時候的形勢,能不能在這個時代發揮作用。要是實施後效果不錯。後續還會進行進一步的軍制改革,包括軍事委員會的建立等舉措。

管理軍事的機構重新劃定職權。下面的軍制改革措施當然也跟著出來。

各鎮軍節度使制度取消,改爲以道爲基礎,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大型軍衛的設置和籌建,設立正式編制的衛軍和州軍,及類似後世的民兵後備役制度。

這一點楊晞是來自後世軍區及集團軍的制度。

他制定的政策是:他這個皇帝通過參謀部、情報部及兵部控制軍隊,而參謀部、情報部及兵部通過控制各軍衛將全國的軍隊牢牢掌握住,這樣各鎮軍將領手中的權力就會大大被削弱。

衛軍爲大唐主要的武裝力量。是對外征戰中主戰力量;州兵負責維持地方治安。軍衛設置按地域進行,在一道內設置一個衛軍或者幾個,也可能是幾道內設置一個衛軍。具體設置按各道的區域面積及人口數,還有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考慮。如今各鎮節度使手中的軍隊將被重新編制劃分,在衛軍建立後,各都督府的邊軍也都歸入衛軍中,衛軍的職能有些相當於後世的軍區和集團軍的結合物。

朝廷在宣佈全面組建衛軍的詔令中也宣佈了衛軍的組成及編構:大唐的武裝力量共分爲三十衛軍。分別以數字編排,即第一到第三十衛軍,每衛軍組成爲一萬五千到三萬人,有甲、乙、丙的區別。第一到第十衛軍爲甲種,各衛軍有兩萬五到三萬人,下屬三個衛師。衛軍的主將爲兩名大將軍,衛師的主將爲將軍;第十一到二十爲乙種衛軍,編制也爲三個衛師,共兩萬到兩萬五千人;第二十一到三十爲丙種衛軍,每衛軍兩個衛師。大概一萬五千到兩萬人左右規模。

第一至第三衛軍主要由禁軍改編而成,以後的職責依然是鎮守京師的安全。

各衛軍的主力組成人員依然如原來那樣。但在以後的建設過程中,會有各技術兵種的組建和補充。

邊軍的編制與京軍略有不同,衛軍與大都護府或者大都督府是同一個班子,按地域設置都督府、鎮、戍、關等,派駐一定的士兵守衛,都督府相當於衛師的編制。

另有大唐皇家水師單獨成軍,編制也如陸師,共有五個水師衛軍,共有五萬人。

如今的造船技術還很落後,楊晞期望以後能建立戰力更出色的海軍。

暫時保留府兵,十六衛也沒撤銷,但差不多是名存實亡了。各衛大將軍也幾乎成了榮譽稱號,不過楊晞不可能馬上將歷史悠久的十六名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府兵依然還是由原來各衛遙領之,類似後世的民兵組織,也作爲募兵的兵源,軍中的募集的兵員在服役一定時間,退役後也編入府兵中。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軍事與民生徹底分了開來。各衛軍中的軍餉和物資,京軍通過戶部直接劃撥,邊軍由戶部通過各州府發放,月俸分等發給,年節有賞,大典有賜,行軍另有行裝錢。這樣各邊軍與地方互不統屬,州官管有軍資手上無兵,軍隊有兵但錢糧都要經過州府。

李隆基時候安祿山的叛亂主要是各鎮節度使手中權力太大,其轄區內,軍事民生一手掌握,甚至其內的官員任命及軍中將領的提拔任命也是節度使說了算,各軍鎮儼然成了一個獨立王國。並且一個節度使的任其幾乎沒有年限,甚至到了唐朝後期,世襲了,父親死了兒子接任,這如何可以。

這是動亂的根本,楊晞在決定進行軍制改革的時候,是鐵了心要將這些弊端解除的。在這一點上,他對李隆基挺是不滿,真想不到被喻爲英明果斷的唐明皇,怎麼會制定出如此錯誤的舉措。李隆基的錯誤舉措給他這個新即位的皇帝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一上位就要進行這些方面的改革。

楊晞也知道,自己強力推廣的這些舉措,必定會遭遇各鎮節度使的反對的。

果不其然,朝廷的詔令宣佈後,動盪馬上起來了。

第43章 有驚而無險第32章 來的真是時候第125章 死亡的燦爛第116章 真是個蕩婦第58章 陷阱第64章 不讓你出征第65章 戰鬥激烈第76章 擔憂第50章 多無奈第28章 循序漸進第86章 楊國忠去逝第8章 美人擋道第127章 勝利是屬於我們的第40章 要是姑姑不嫌棄第131章 洛陽,范陽第22章 多謝姑姑提醒第18章 我一定能實現這個願望的第12章 登徒子第63章 唉,亂想了第130章 很不可思議第99章 對付李亨的辦法第129章 超級驚喜第67章 東門無憂第33章 李隆基的佈置第111章 演戲第70章 沒想到真的是第140章 失敗後的選擇第38章 求見楊玉環第121章 楊元帥所指是什麼第96章 再次承諾第74章 惡夢從此開始第27章 再擊得手第22章 多謝姑姑提醒第61章 還有陷阱第102章 楊玉環的私密事第64章 不讓你出征第22章 戰鬥即將開始第114章 全面改革,永遠昌盛第29章 這個女人,身體還真敏感第96章 意外的詔令第108章 密謀第114章 全面改革,永遠昌盛第47章 援軍的情況第11章 準備出發第69章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第77章 吐蕃人的後路第57章 空城計第11章 準備出發第57章 空城計第6章 意外的結識第138章 希望你不要讓本帥失望第23章 潼關的血戰開始了第45章 矛盾心理第87章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第104章 驚天疑問第71章 下大雨了第107章 攻佔玄武門第139章 再次密謀第106章 竟然是這樣第83章 自信第71章 快速奔襲第111章 肆意的侵犯第27章 初始較量第81章 心生一計第147章 打開城門第81章 心生一計第152章 還有硬骨頭第86章 楊國忠去逝第94章 荒唐事第62章 殘酷的血戰馬上要打響第24章 怎麼回事?第3章 將死無葬身之地第125章 死亡的燦爛第12章 郭七娘第6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7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30章 巡城第107章 說不定……第111章 演戲第91章 虛情假意第16章 肆意的侵犯第68章 軍情商議第58章 陷阱第72章 吐蕃人的反應第38章 各異的心思第66章 出征詔令第152章 還有硬骨頭第27章 再擊得手第35章 刺客被捕第36章 爭論第103章 形勢複雜第92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11章 準備出發第6章 這是怎麼了第85章 什麼?第149章 合兵第113章 軍制改革第89章 算不算出賣色相第108章 密謀第75章 災難降臨
第43章 有驚而無險第32章 來的真是時候第125章 死亡的燦爛第116章 真是個蕩婦第58章 陷阱第64章 不讓你出征第65章 戰鬥激烈第76章 擔憂第50章 多無奈第28章 循序漸進第86章 楊國忠去逝第8章 美人擋道第127章 勝利是屬於我們的第40章 要是姑姑不嫌棄第131章 洛陽,范陽第22章 多謝姑姑提醒第18章 我一定能實現這個願望的第12章 登徒子第63章 唉,亂想了第130章 很不可思議第99章 對付李亨的辦法第129章 超級驚喜第67章 東門無憂第33章 李隆基的佈置第111章 演戲第70章 沒想到真的是第140章 失敗後的選擇第38章 求見楊玉環第121章 楊元帥所指是什麼第96章 再次承諾第74章 惡夢從此開始第27章 再擊得手第22章 多謝姑姑提醒第61章 還有陷阱第102章 楊玉環的私密事第64章 不讓你出征第22章 戰鬥即將開始第114章 全面改革,永遠昌盛第29章 這個女人,身體還真敏感第96章 意外的詔令第108章 密謀第114章 全面改革,永遠昌盛第47章 援軍的情況第11章 準備出發第69章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第77章 吐蕃人的後路第57章 空城計第11章 準備出發第57章 空城計第6章 意外的結識第138章 希望你不要讓本帥失望第23章 潼關的血戰開始了第45章 矛盾心理第87章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第104章 驚天疑問第71章 下大雨了第107章 攻佔玄武門第139章 再次密謀第106章 竟然是這樣第83章 自信第71章 快速奔襲第111章 肆意的侵犯第27章 初始較量第81章 心生一計第147章 打開城門第81章 心生一計第152章 還有硬骨頭第86章 楊國忠去逝第94章 荒唐事第62章 殘酷的血戰馬上要打響第24章 怎麼回事?第3章 將死無葬身之地第125章 死亡的燦爛第12章 郭七娘第6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7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30章 巡城第107章 說不定……第111章 演戲第91章 虛情假意第16章 肆意的侵犯第68章 軍情商議第58章 陷阱第72章 吐蕃人的反應第38章 各異的心思第66章 出征詔令第152章 還有硬骨頭第27章 再擊得手第35章 刺客被捕第36章 爭論第103章 形勢複雜第92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11章 準備出發第6章 這是怎麼了第85章 什麼?第149章 合兵第113章 軍制改革第89章 算不算出賣色相第108章 密謀第75章 災難降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始县| 黔南| 师宗县| 福鼎市| 巢湖市| 虎林市| 天台县| 淮北市| 外汇| 谢通门县| 涟水县| 射阳县| 陇川县| 佳木斯市| 革吉县| 云和县| 黑水县| 门头沟区| 宜春市| 托里县| 鸡东县| 泰安市| 赣州市| 广州市| 宜兰县| 绥棱县| 嘉禾县| 汝南县| 肇庆市| 芦山县| 古浪县| 南和县| 安泽县| 荥经县| 达孜县| 探索| 六枝特区| 重庆市| 芦溪县| 仁怀市| 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