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2章 登基稱帝

長安城內一夜的馬蹄聲讓百姓都知道有大事發生了。

第二天宵禁結束後,各城門、坊門依然沒有打開,戒嚴繼續,各衛軍的軍士全副武裝地在大街上巡邏,喝令那些膽大打開門或者窗戶偷看的人,老老實實地躲在家裡,不要外出。如此情況,更讓那些有各種猜想的百姓進一步證實了自己心裡的預判。不過沒什麼人能猜到城中發生了什麼事。

不知道什麼事,又不讓出門,許多人因此人心惶惶。特別是那些急需外出購買柴米油鹽的人,更是急的不得了,但又不敢私自出去。不過還好,在事發的第三天中午百姓就允許外出了,東西兩市也都重新開業,長安城內主要的城門也都打開,但是檢查變得非常嚴格起來而已。

官府也發了通告,說是永王李璘造反,朝廷正在追查此事。

戒嚴並未完全解除,大街上巡邏的軍士非常多,還經常有抓捕人的事發生,讓一些膽小者再次逃回到自己的家裡,不敢亂跑。但很快,坊間的百姓知道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永王李璘起兵造反,衝進宮殺害了皇帝,想搶奪皇位。不過李璘的叛亂最終被皇帝剛剛認領不久的兒子忠王李晞也就是原來威名赦赦的楊晞撲滅。

不久以前楊晞變成了皇帝的親生兒子,並被改立爲忠王后,坊間百姓在吃驚之餘又津津樂道這件事了。如今倒好,楊晞是怎麼變成皇帝兒子還正傳的玄乎時候,突然發生了這樣的劇變,先皇的兒子永王李璘竟然起兵造反,想搶奪皇位,並且差點成功了。連皇帝李玢都被其殺了,所幸忠王楊晞率軍勤王,成功鎮壓了李璘的叛亂,控制了局勢,避免了大唐陷入混亂。

知道這件事的人都認爲,楊晞肯定會繼位登基,成爲大唐新的皇帝。這也是他們期望的事,要是楊晞繼位登基,坊間的百姓們都認爲,這位新皇帝肯定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榮耀。國力會繼續大增。百姓更富足,大唐的疆域也會進一步擴大。楊晞是英雄的代名詞,以前時候許多渴望自己兒子有成就,望子成龍的父母,都以楊晞英雄少年的行爲來鼓勵自己的兒子,如今楊晞將登帝位,而且是在威名顯赫後登帝位,這些曾以楊晞事來激勵兒子們的父母,當然是真心擁戴的。

李玢一直沒什麼名聲。即使在平叛戰役中曾領軍,但坊間百姓都知道,那是楊晞的功勞,李玢只是掛個名而已。並沒實際指揮戰事。再加上其人在當太子期間也並沒有什麼成績做出來,長安的百姓對其也並沒什麼好感,也可以說李玢的生死對他們來說有點無關緊要。

只不過李玢是皇帝,皇帝被人殺了。總是很讓人吃驚,並擔心天下起亂的。

但吃驚之餘他們還是有期待,期待楊晞當了皇帝后。他們能更富足起來。

百官的心思與百姓的當然不盡相同。無論是長安城的百姓,還是其他各地的,只要聽說過楊晞名聲的人,都願意看到這個超級大英雄去當皇帝。

但朝中的大臣,許多卻是完全不贊同楊晞繼位登基的。那天宮中生變的時候一些大臣不敢提反對意見,但在後面一次楊晞以攝政親王的身份主持朝會,與大臣們商議朝事,並商量給李玢的追贈及廟號後,高適與李泌再次提出來,要楊晞馬上繼位,以皇帝身份執掌朝事時候,有人站出來反對了。

李泌和高適以國不可一日無君,大唐必須要有新皇主持朝事爲由,要楊晞不要再推辭,馬上繼位登基,主持一切事務的時候,有好幾位大臣站出來反對了。

這些大臣都是以楊晞身份特殊,只不過是李玢的私生子,不適合繼位登基爲由,建議改由其他皇子繼位。不過提這樣意見的都是那些職位並不重的大臣,位高權重的這些人沒有一個站出來這樣表示的,最終這些人的意見被李泌、高適、岑參等人駁斥下去,很快就沒有人站出來反對了。

楊晞也在假意推辭了一陣後,欣然接受,正式宣佈登基稱帝,大赦天下。

楊晞正式入住已經打掃清理完畢的大明宮,成爲這座中國歷史上最偉大宮殿的主人。

他選擇了長安殿爲自己的寢宮,供自己和郭昕居住。

楊晞即位後,也馬上宣佈立郭昕爲皇后。

當了皇帝,除了皇后外,還有許多嬪妃要封立,什麼三宮六院,都要建立起來,不過楊晞現在只有一到兩妾,離皇宮佳麗三千人的境界還不知道差多少遠,但這些以後肯定要有的,只不過不是現在。

楊晞繼位後,馬上宣佈各官職名改回到貞觀時候,並且也改任了一些官員:以郭子儀爲尚書令,房琯爲尚書左僕射,韋見素爲尚書右僕射,李泌爲中書令,顏真卿爲侍中,高適爲檢校侍中,張鎬爲檢校中書令,李光弼爲兵部尚書,李麟爲吏部尚書,這些人都位列政事堂。

以崔圓爲戶部尚書,苗晉卿爲工部尚書,元載爲禮部尚書,裴尊慶爲工部尚書。楊晞的大哥楊暄及一叫李揆的大臣爲中書侍郎,第五琦、李峴爲黃門侍郎。

令左右龍武衛鎮守大明宮,龐忠爲左龍武衛大將軍,渾釋之爲右龍武衛大將軍。王思禮爲左羽林軍大將軍,僕固懷恩爲右羽林軍大將軍,渾緘和郭晞分別統領左右金吾衛。其他衛軍將領也都委以自己親信的武將統領,這是維護自己統治的根本,他可不想被人用武力趕下臺。

可以說,李玢當皇帝時候的官員大部留任,只不過職位有變動而已,楊晞不想在自己剛剛即位的時候,讓朝堂上就發生劇變,那樣會有持續的動盪發生的。要是看哪個大臣不順眼,或者覺得這個人不適合在朝中任要,以後可以再尋機將其貶謫的。

楊晞當然會在朝中任用許多親信,但不是他親信的人,只要能力出衆,品格高尚,他依然會繼續留用,即使這些人對他有成見。

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的榜樣,他要一個虛懷若谷的君王,要比歷史上任何一個皇帝都做的好,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方面。而且以後他會再次鞏固三省三部的相互制約任用,並進一步加以改良,將後世一些較爲民主的手段加起來。他雖然當了皇帝,但他並不希望皇權完全不受制約。

絕對的權力必定會有絕對的腐化,他不希望自己和李世民一樣,家國都自己的兒子們折騰的不成樣子,朝綱大亂。制度建立起來,並要進一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變人治爲法治。這一切雖然非常艱難,但楊晞覺得他會花畢生精力去做的。

朝政、軍制方向的改革一定會持續下去,並且會有根本性的改變,楊晞覺得自己能做到的。

楊晞答應過楊玉環的事也開始兌現了。

李隆基駕崩後,楊晞曾向李玢建議追授楊玉環爲皇后,尊其爲太后,但不被李玢所允。楊晞自己當皇帝后,也把這一切變成現實了,尊其爲太皇太后,正式把楊玉環當作李隆基的皇后看待,並讓她繼續住在興慶宮內,待李玢的喪事完畢後,他每日都會過去省安的。對於楊晞這樣的安排,楊玉環還是挺滿意的。她也沒太多期望,只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楊晞能時常過去看望她,陪伴她就夠了。

虢國夫人已經沒什麼可以封贈的了,只有一些財物及食邑上的封賜。

對此虢國夫人也是挺滿意,她對楊晞的要求也像楊玉環一樣,希望楊晞能經常過去看望她。不過她這個願望比楊玉環那個願意難實現多了,當了皇帝的楊晞自然不可能經常出宮。

暫時把朝事穩定下來,李玢的喪事是迫在眉睫的事。

在與朝臣們討論後,楊晞下詔,追封李玢爲文明武德大聖大孝皇帝,廟號爲肅宗,併爲李玢舉辦非常隆重的葬禮,將其葬於建陵。

原來的歷史上,當了皇帝的李亨死後廟號爲肅宗,在與朝臣們討論李玢的廟號時候,楊晞很自然地想到了原本應該屬於李亨的廟號。衆臣們也認同了楊晞的提議,這樣李玢的廟號就是“唐肅宗”了。

在李隆基駕崩後,討論廟號時候,楊晞並未參與,不過最終李隆基的廟號還是“唐玄宗”,與原來歷史上是一樣,這讓楊晞挺是意外。

李玢的追贈及廟號都定下來了,喪事也正在舉行當中,楊晞以兒子的身體爲李玢守孝三個月,這三個月時間內,朝事交由政事堂諸宰相負責。

李璘的謀逆案也很快就審查清楚了,大部與此案有牽繫的人員也基本歸案。

很快朝廷就下達了對李璘案的處置意外,以謀逆罪外死李璘,李璘那參與叛亂的幾個兒子李瑒等人也一同被殺。除了這幾個人被殺外,只有指揮禁軍殺進皇宮的兩名左羽林軍中郎將樑成和李保被叛斬刑,其他僕從者,大部都是被流放或者貶任。李璘及他的幾個成年兒子被殺,那李璘集團的力量也灰飛煙滅了,再也成不了氣候,那些僕從者,給予他們寬大處理,也不會有事。

楊晞也知道,爲李玢守孝結束,就是他大展身手,徹底改變大唐的時候了。(未完待續。。)

第8章 請命第53章 艱難守住第64章 不讓你出征第133章 擔心第68章 軍情商議第43章 有驚而無險第44章 什麼榮耀都是空的第88章 太子翻不了天的第61章 極致的誘*惑第28章 循序漸進第78章 隱患要消除第68章 軍情商議第69章 佈署第39章 有驚無險第75章 增援南門第99章 皇位傳於何人爲好第82章 你用什麼當回報第93章 奇談怪論第44章 真正的戰場第2章 意外情況第37章 不能退讓第45章 矛盾心理第151章 這仗打的太窩囊了第71章 快速奔襲第10章 一切都是爲了利益第7章 郎情妾意第39章 大戰將臨第97章 返回長安第78章 長安來的故人第139章 再次密謀第49章 元帥職務第37章 發動兵變第93章 奇談怪論第5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92章 需要教訓的對手第46章 楊玉環的主動探望第67章 東門無憂第89章 好戲馬上上演第83章 楊國忠的最後吩咐第13章 被挾持第103章 形勢複雜第24章 怎麼回事?第17章 初步部署第113章 軍制改革第12章 登徒子第23章 有什麼理由不堅持第59章 華清宮求見楊玉環第70章 哀嘆與歡喜第38章 大事不好第29章 這個女人,身體還真敏感第119章 這個女人很主動第63章 更多提議第60章 天,忙中出錯了第118章 曖昧與邪惡第44章 意外第67章 大軍出征第84章 要嚴懲陳玄禮第26章 訓練繼續第139章 再次密謀第43章 以退爲進的計策第79章 楊元帥說的有理第106章 開始了第118章 曖昧與邪惡第60章 有點像吹枕頭風第63章 唉,亂想了第80章 全軍停止攻擊第69章 佈署第35章 刺客被捕第77章 再擊第58章 郭子儀之子第68章 世事真是奇巧第54章 好消息接連第145章 這會不會是陷阱第5章 壞傢伙第90章 退守陝郡第12章 危急的潼關前線第35章 刺客被捕第49章 元帥職務第158章 大唐的江山就是你的第70章 沒想到真的是第148章 各位客氣了第9章 顧忌第66章 死亡的感覺第138章 希望你不要讓本帥失望第21章 楊玉環的口技第7章 郎情妾意第86章 楊國忠去逝第156章 沒興致了第6章 公子,奴婢已經及笄了第14章 女人的味道好不好第58章 溫泉池中的旖旎第10章 意外的事故第85章 楊玉環的逆襲第49章 戰爭又將開始第24章 形勢好轉第94章 要是他有異心第133章 擔心第157章 後續安排第36章 爭論第38章 大事不好
第8章 請命第53章 艱難守住第64章 不讓你出征第133章 擔心第68章 軍情商議第43章 有驚而無險第44章 什麼榮耀都是空的第88章 太子翻不了天的第61章 極致的誘*惑第28章 循序漸進第78章 隱患要消除第68章 軍情商議第69章 佈署第39章 有驚無險第75章 增援南門第99章 皇位傳於何人爲好第82章 你用什麼當回報第93章 奇談怪論第44章 真正的戰場第2章 意外情況第37章 不能退讓第45章 矛盾心理第151章 這仗打的太窩囊了第71章 快速奔襲第10章 一切都是爲了利益第7章 郎情妾意第39章 大戰將臨第97章 返回長安第78章 長安來的故人第139章 再次密謀第49章 元帥職務第37章 發動兵變第93章 奇談怪論第5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92章 需要教訓的對手第46章 楊玉環的主動探望第67章 東門無憂第89章 好戲馬上上演第83章 楊國忠的最後吩咐第13章 被挾持第103章 形勢複雜第24章 怎麼回事?第17章 初步部署第113章 軍制改革第12章 登徒子第23章 有什麼理由不堅持第59章 華清宮求見楊玉環第70章 哀嘆與歡喜第38章 大事不好第29章 這個女人,身體還真敏感第119章 這個女人很主動第63章 更多提議第60章 天,忙中出錯了第118章 曖昧與邪惡第44章 意外第67章 大軍出征第84章 要嚴懲陳玄禮第26章 訓練繼續第139章 再次密謀第43章 以退爲進的計策第79章 楊元帥說的有理第106章 開始了第118章 曖昧與邪惡第60章 有點像吹枕頭風第63章 唉,亂想了第80章 全軍停止攻擊第69章 佈署第35章 刺客被捕第77章 再擊第58章 郭子儀之子第68章 世事真是奇巧第54章 好消息接連第145章 這會不會是陷阱第5章 壞傢伙第90章 退守陝郡第12章 危急的潼關前線第35章 刺客被捕第49章 元帥職務第158章 大唐的江山就是你的第70章 沒想到真的是第148章 各位客氣了第9章 顧忌第66章 死亡的感覺第138章 希望你不要讓本帥失望第21章 楊玉環的口技第7章 郎情妾意第86章 楊國忠去逝第156章 沒興致了第6章 公子,奴婢已經及笄了第14章 女人的味道好不好第58章 溫泉池中的旖旎第10章 意外的事故第85章 楊玉環的逆襲第49章 戰爭又將開始第24章 形勢好轉第94章 要是他有異心第133章 擔心第157章 後續安排第36章 爭論第38章 大事不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区| 山东| 长泰县| 泰宁县| 尼木县| 云安县| 贞丰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临清市| 安岳县| 长葛市| 黄浦区| 云南省| 若尔盖县| 达孜县| 金坛市| 什邡市| 黑龙江省| 禄劝| 潢川县| 夏河县| 湖南省| 阳曲县| 开封县| 毕节市| 乌拉特前旗| 屯门区| 岫岩| 奉化市| 湘阴县| 海原县| 抚松县| 将乐县| 南漳县| 灵台县| 普陀区| 奉化市| 广德县| 宁都县| 吉水县| 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