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4章 蒸蒸日上

274蒸蒸日上

隨著移民們拖家帶口的下船,棉蘭港變得熱鬧非凡,雞、鴨、鵝甚至豬仔的叫聲都能聽得見,不知情的人乍一見,還以爲自己到了某個小鎮的趕集日。

當地的駐軍和先期到來的移民們成立了一個個的接待小組,在碼頭上劃出了各自的集合區域,熱情的幫助新移民搬箱籠和各種雜七雜八的家當,接待者語帶自豪的一邊介紹當地情況,一邊帶著移民們沿著土路前往棉蘭港周邊已經規劃完成的新村。

高順田帶著步兵班的戰士們,領著從廣東高州山區裡一個叫大甬村來的五十戶新移民,用一輛部隊上的拖拉機載著所有的包袱和箱籠,領著所有人步行前往棉蘭駐軍爲他們規劃的新家——新大甬村。

根據上級規劃,新大甬一村有可耕地3000畝,目前已開墾面積近600畝。按照每戶給地30畝計算,新大甬村規劃入戶100戶。上級安排這一百戶分爲兩個生產大隊,加上東邊正在規劃建設之中的新大甬二村三村四村,一共是八個生產大隊。

華夏人民共和國此時並沒有實行人民公社,但已建立起了以生產大隊爲單位的村集體模式。

要說生產大隊,這個模式對農戶來說好處是實打實的。它首先能實現先進戶帶動落後戶,好莊稼們可以手把手把式教會那些種地水平差的;同時還能實現共用生產工具,一個大隊共用幾頭耕牛和先進農具;並且能夠在集中羣衆力量和智慧的情況下發展農業,一家一戶辦不到的事情,一個大隊出動,一下午就能幹完。

早在上個月就最先到達新大甬一村落戶的村民們,這時早已在村中平整好了一片用於村集體活動的空地,期盼著老鄉們的到來。

空地上擺著一個個政府發的新木桌,間雜著幾個移民們千里迢迢從老家帶來的舊木桌,四周圍放滿了新舊兩種椅子,遠處架著幾口大鍋,裡面燉著肉湯,燒著米飯,混著蔥姜味的肉湯香氣與米飯的清香攪拌在一起,遠遠就能聞到那中國味。

新移民們在穿過一片雨林的路上就聞見了這股子肉香,這下子可把大家饞蟲勾了出來,大家的肚子全都開始叫喚了。

負責接待的高順田班長大聲解釋道:“村裡給大家擺了接風宴,肉是咱們軍區從當地土著那裡買的黑豬,吃著可香了呢。”

“嘿呀,真讓政府破費了,咱們搬來這裡,不但每戶的耕地比原先多了六七倍,咱們每戶還得了國家300元的安置補助,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村民樑生福感慨道。

高順田大踏步的在前頭走著,道:“老鄉們,等你們安穩住下就知道了,這裡的地可不是像大甬村那樣的山地或者坡地,這裡的地好著呢!把熱帶雨林砍掉之後,成片成片的都是平地啊,肥得很!按照農業部的耕作指南,只要撒石灰滅蟲卵之後就能種,將來好好收拾成一畦畦的水田,水稻一種下去,一年能收三、四季!真的,我可不瞎說,將來有了良種和充足的化肥,收個四季絕不成問題!”

樑生福眼睛發光,拼命點頭:“好地,好地,真是好地!我們來之前就聽說這裡的地都是雖然是生地,但是特別肥,腐葉就有幾米厚呢!不過就是聽說這裡蚊蟲多,有瘴氣。”

高順田道:“老鄉,啥瘴氣呀,那是密林裡動植物腐爛發出的臭氣,聞多了會中毒。現在國家一批批的運來了除草劑、殺蟲劑、淨水劑、打井機,每十個村還配一個衛生所,藥品充足,大家別害怕。

至於蟲子,這裡確實是多了點,不過國家給每戶都配了蚊帳和風油精,等咱們今後把這些破雨林全都砍伐乾淨,蟲子自然就少了。”

樑生福的媳婦插話道:“首長,我們農村人沒這麼嬌氣,我們老家大甬村是在廣東,也是南方呢,那山裡面蟲子田鼠啥的多的去了,什麼蟲子沒見過啊。”

樑生福笑道:“我媳婦說的對,主席說人定勝天,革命熱情火樣高,首長您放心,新大甬村等明年你來,一定稻花飄香。”

高順田笑道:“只要你們村農會和村支書有幹勁,生產大隊大隊長帶起頭,這片土地就能成爲福地,子子孫孫的造福一代又一代呀。”

樑生福媳婦讚道:“首長你真會說話。”

高順田靦腆道:“我是啥首長哩,就是個班長。”

樑生福道:“能當解放軍的,都是了不起的,在我們看啊,帶長的就是首長,班長軍長都是長嘛。”

移民們跟著拖拉機駛過的車轍印一路走,終於到達了這片被雨林包圍的新大甬村。

村民們見到熟人之後,連忙上前寒暄握手,熱熱鬧鬧的說笑成一片。

空地不遠處由軍隊幫助整齊規劃搭建的一百戶臨時板房,在黃昏中伴隨著搖曳的棕櫚樹靜靜佇立,好一派南國風光。

中南海內,西岸那一片由宮女太監宿舍改建而來的雙層辦公樓充滿了中國味,而樓外的檐下走廊卻用玻璃和鋼結構封閉,冬天裡面通暖氣,充滿現代的宜居精神。

辦公樓里正在開會,姚梵在會議上叮囑國家移民開發規劃署務必做好移民的妥善安置。

“要做到先規劃,再移民,先建房,再住人,給移民的五年稅費全免的福利一點不能少,移民安置補助一分錢不能剋扣,許給移民的各種一年內免費發放的生活物資要按時足量的供應,這其中包括肥皂、種子、化肥、殺蟲劑、除草劑、淨水劑、蚊帳、甚至還有每個大隊三輛的農用自行車,誰剋扣就要誰的腦袋,這話是我說的!是要兌現的!將來審計署和紀委是要去查賬的!”

國家移民開發規劃署署長周馥連忙埋頭記錄。

“移民地區是一張白紙,能夠畫出最美的圖畫,我們要抓緊落實當地各級政府的建立,完善配套設施,把供銷社、糧站、農貿市場建立起來……”姚梵拿著自己手寫的稿子,把一條條重點佈置下去。

總理李君重重點頭,在本子上逐一記錄下來。

“移民之後,教育決不能拉下,要鼓勵我們的師範畢業生去邊疆,去移民區,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首先考慮自主報名,國家給予特別津貼,教師不夠就強制分配,凡有抵#制不去的一律記錄在檔!作爲今後組織部的用人蔘考。”

教育部長嚴復連忙點頭應允。

姚梵叮囑道:“現在學齡前兒童的入學率一再提高,教師缺口很大,在職的也良莠不齊,你們教育部一定要抓緊教師的再培訓工作。你們要利用寒暑假,把各地區優秀的教師組織起來,給基層教師辦進修班,確保基層教師能夠經常參加進修,與時俱進的活到老學到老,提高教學水平。”

嚴復趕緊記下姚梵的話。

“移民大開發,人民革命軍要起到戰鬥隊、工作隊和宣傳隊的作用!部隊要堅決肅清一切海陸匪患,把各移民點的民兵大隊早日組建起來,維護社會治安;部隊宣傳隊要下鄉宣傳、搞科普,要把婚姻法和三反五反斗爭反覆的講,講透講細;衛生隊要定期下到各村,送醫送藥,爲孕婦接生,指導農村衛生;當地各級指戰員要堅決貫徹中央的命令,幫助各移民點建房修路、造橋築堤,爭取順利完成二五計劃內向東南亞移民三百萬貧困山區人口的指標。有這三百萬人打基礎,今後更多的移民就順利了!”

國防部部長鬍廣亭和四總部的首長們一直低著頭在面前的記事本上認真記錄。

“文化部要擔起責任,建立奮發有爲的移民文化,把我們的作家、導演、演員送去邊疆體驗生活。”姚梵給大家散煙,點起抽了一口道:“不要浮躁的走馬觀花,找個村子住下來,住在老鄉家裡,一起吃飯一起勞動,爭取出一些好作品,出一些有時代感的好作品。

上個月北影集團出的那部電影《鄉村女教師》我看了,多好的電影啊!女主人公田小倩紮根鄉村,爲小學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的情節讓大家看了非常感動。特別是她到了晚年,看到她的學生已經成爲工程師、飛行員、醫生、農藝師、演員、作家等祖國建設所需的各種人才時,我全身熱血沸騰,感到當一名鄉村小學教師是多麼的神聖和偉大。

你們文化部就是要多出這樣的作品,鼓勵青年們以祖國的需要來作爲職業選擇的標準!”

文化部長方宗誠讚歎道:“還是主席給的劇本好,部裡的作家們都說,主席寫的劇本實在無可挑剔!一個鏡頭都不捨得掐。”

姚梵現在已經養成了剽竊作品毫不臉紅的習慣,自信地道:“不要謙虛,你們拍的好就是好,演員也選的好,那個主演叫什麼?”

方宗誠道:“叫白雲,滿族鑲藍旗,城市平民出身,政治合格,思想進步。”

姚梵讚許道:“她形象非常好,非常健康向上,我們的電影工業不但要出好片子,還要出電影明星。”

方宗誠道:“廣電總局這次推出年度的十大明星,就有她。”

姚梵又點點頭。

第132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四)第76章 野心家的羈絆第162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八)第74章 準備武裝第233章 真實的謊言第167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三)第25章 造反理論基礎第258章 前哨戰第205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九)第61章 見面第124章 山東公社(五)第52章 贈書第123章 山東公社(四)第230章 十八萬手黃金第244章 寰宇亂紛紛第179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七)第70章 隊列訓練第89章 軍民兩用第72章 看病第243章 香港海戰第35章 夏夜故事第65章 生意興隆第277章 橫掃千軍第44章 衝冠一怒第29章 李海牛第177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五)第13章 姚早帆第209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十三)第158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四)第166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二)第161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七)第132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四)第74章 準備武裝第63章 大鞍車第170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六)第101章 雞湯與養雞場第20章 義生洋行第18章 白大貴第9章 贖身第238章 海上刺刀第1章 病人第81章 祭路神第66章 徐建寅第253章 造艦競賽第42章 江山易改第71章 體能訓練第145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一)第56章 肉票第182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十)第89章 軍民兩用第111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二)第273章 新移民第277章 橫掃千軍第47章 好人先告狀第59章 買藥第203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七)第75章 造船第7章 春眠堂第260章 海上封鎖第95章 尊卑第2章 逮捕第239章 國家級時空貿易第75章 造船第41章 舌戰第67章 做嫁衣第123章 山東公社(四)第115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六)第31章 考試不累第196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二十四)第247章 在戰爭中發展第172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一)第161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七)第165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一)第259章 攻城第179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七)第150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六)第12章 合股第62章 延攬第29章 李海牛第72章 看病第227章 發鈔第214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十八)第127章 山東公社(八)第164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第138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第71章 體能訓練第94章 頒獎儀式第112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三)第216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二十)第116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七)第257章 三面出擊第249章 鉅變將至第175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四)第231章 買車第195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二十三)第146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第43章 黃金英第257章 三面出擊第236章 82無上船第244章 寰宇亂紛紛
第132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四)第76章 野心家的羈絆第162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八)第74章 準備武裝第233章 真實的謊言第167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三)第25章 造反理論基礎第258章 前哨戰第205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九)第61章 見面第124章 山東公社(五)第52章 贈書第123章 山東公社(四)第230章 十八萬手黃金第244章 寰宇亂紛紛第179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七)第70章 隊列訓練第89章 軍民兩用第72章 看病第243章 香港海戰第35章 夏夜故事第65章 生意興隆第277章 橫掃千軍第44章 衝冠一怒第29章 李海牛第177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五)第13章 姚早帆第209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十三)第158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四)第166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二)第161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七)第132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四)第74章 準備武裝第63章 大鞍車第170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六)第101章 雞湯與養雞場第20章 義生洋行第18章 白大貴第9章 贖身第238章 海上刺刀第1章 病人第81章 祭路神第66章 徐建寅第253章 造艦競賽第42章 江山易改第71章 體能訓練第145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一)第56章 肉票第182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十)第89章 軍民兩用第111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二)第273章 新移民第277章 橫掃千軍第47章 好人先告狀第59章 買藥第203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七)第75章 造船第7章 春眠堂第260章 海上封鎖第95章 尊卑第2章 逮捕第239章 國家級時空貿易第75章 造船第41章 舌戰第67章 做嫁衣第123章 山東公社(四)第115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六)第31章 考試不累第196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二十四)第247章 在戰爭中發展第172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一)第161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七)第165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一)第259章 攻城第179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七)第150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六)第12章 合股第62章 延攬第29章 李海牛第72章 看病第227章 發鈔第214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十八)第127章 山東公社(八)第164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第138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第71章 體能訓練第94章 頒獎儀式第112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三)第216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二十)第116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七)第257章 三面出擊第249章 鉅變將至第175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四)第231章 買車第195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二十三)第146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第43章 黃金英第257章 三面出擊第236章 82無上船第244章 寰宇亂紛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县| 合阳县| 聊城市| 灌南县| 蓬莱市| 镇平县| 石台县| 邹平县| 获嘉县| 缙云县| 梅河口市| 都昌县| 交城县| 太保市| 永靖县| 武威市| 额敏县| 台湾省| 泾阳县| 浦北县| 崇仁县| 科尔| 湘潭县| 辽宁省| 岑巩县| 兴安盟| 崇阳县| 宜川县| 北川| 沙洋县| 仁怀市| 稻城县| 格尔木市| 祁阳县| 额敏县| 阿合奇县| 广州市| 当雄县| 北票市| 宜阳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