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4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十八)

【214】萬里江山開新顏(十八)

馬老爺越說越大聲,整個福廣茶樓裡都不說話了,各個都拿眼瞅著他,聽他說。

馬老爺於是愈發得意,抿了一口面前泡的正釅的茶水,繼續道:“就說新科學培訓班所在,那緞庫衚衕的喇嘛廟,如今廟裡喇嘛和尚一個都不見了,只剩下新科學培訓班在那。大夥兒知道喇嘛們去哪兒了嗎?”

開始發問的那人面色緊張,眼睛睜得滾圓問道:“去哪兒了?”

馬老爺左右前後四面張望了一圈,作足架勢後得意洋洋地道:“我聽我兒子說,那兒的喇嘛們全都教解放軍抓去城外,修鐵路去了!”

馬老爺對面坐著的老頭裝出一副捶胸頓足的模樣道:“作孽啊,和尚道士、親王貝子、士紳官吏一個不放過,全都送出去修那什麼勞什子的鐵路,這些綠毛想要幹什麼?”

馬老爺聽了這話嘿嘿一聲冷笑:“我說一句,徐爺您可別不愛聽,我早說過,這大清國要完,如今可不就是完了蛋嗎?大傢伙趁早的自尋生路,別亂發牢騷自討沒趣。”

聽了這話,那位徐爺頓時垂頭不再吭聲,只是一味的喝茶。

正在這時,福廣茶樓門口走進一個剃了辮子的人來,掌櫃的趕緊迎上前去。

茶館裡有認識的,連忙的打招呼:“禇老爺,您來了。”

這剪了辮子的禇老爺髮型奇怪,前面頭髮還沒長起來,後面的辮子卻是齊根剪的,背後拖著一指多長的頭髮,看上去像個鴨屁股。

禇老爺叫了茶水,直接走到馬老爺這一桌,也不嫌擠,和一箇中年人拼了條凳坐下。

“禇老爺,您從宮中出來的,您說說,如今皇上怎麼樣了?”那位徐爺心裡記掛著皇帝,開口便問。

禇老爺賣弄道:“如今是中華社會主義革命臨時政府掌管天下,前些日子給咱們宮裡太監宮女們上課,說是今後沒有皇上了,人民主席最大,如今主席是姚早帆姚主席,手下武將如雲,文官則以李鴻章李大人爲主。”

“禇老爺,您沒留在宮裡繼續當差?”

禇老爺嘆氣道:“幸好沒有!新政府寬大,除了採買管事的大太監和掌宮嬤嬤們被關了起來,審問貪污枉法的事由,其餘一個都不殺,小太監小宮女全都給了盤纏放回了家,我在宮裡幹了一輩子,老來已經不管事兒了,當初解放軍進城時又不在宮裡當值,如今倒是免過一劫。”

“皇上呢?皇上在哪?滿朝文武,就沒人站出來管管?”徐爺繼續追問。

禇老爺瞪眼道:“還滿朝文武!如今中華社會主義革命臨時政府治下,到處都是軍管,各處鄉下都在土改,殺的反革命人頭滾滾,多少官紳地主人家的子弟,如今都被抓起來充了勞役,誰還敢提皇上?那不是自找的不痛快嗎?”

徐爺憤怒道:“禇老爺,你以前是皇家的奴才,也是久受皇恩,如今居然剪了辮子,可知道壞了祖宗規矩!”

禇老爺嗤笑道:“如今新政府要建故宮博物院,公文也張貼出來了,我在宮裡幹了一輩子,宮裡最熟不過。可公文上說了,要應聘就得剪了辮子,我琢磨著明天去看看,瞧能不能混個差事,至於祖宗規矩,那玩意能當飯吃嗎?我要不去,誰給我發餉呀?”

徐爺憤憤地道:“什麼新政府,連皇上都沒有,那還能好的了?如今停了鐵桿莊稼的錢糧,叫旗兵去自謀生計,這心眼也太毒!那李鴻章我早就看出來了,不是個好東西,和洋人反賊們勾結一氣,狼狽爲奸。偏偏鬼子六是個蠢材,被他矇蔽,如今壞了皇上的事兒!”

周圍人等聽他說得嚇人,一個個趕緊走的走,換地兒的換地兒,不敢再和他坐在一起。

馬老爺不滿地道:“以往錢糧還沒發就被剋扣一半,夠得什麼用?如今不發,我看也沒什麼。

別的不說,新政府查抄了全城的大煙館子和妓院,昨兒個在前門公審槍斃了七十多個開煙館開妓院的王八羔子,你們沒去看,真是可惜了,圍觀百姓都在拍手叫好呢,裡面有十幾個逼良爲娼的大王八,那些被他們整日裡折磨的妓女都哭著當面控訴,底下人聽著也是各個垂淚,按公審宣判的罪狀,那真是夠殺十次頭的了。槍斃的人裡還有幾個傳教的假洋鬼子,暗地裡卻販賣大煙膏子,如今被揪出來,新政府居然也不給洋人面子,當場就槍斃了。

我看就憑這一點,新政府準比大清國要強!”

徐爺罵道:“旗餉再少,那也總比沒有強!自謀生計,那不是要餓死我等旗丁!殺幾個賣大煙賣屁股的王八,那就能治國平天下?哼!我看這些綠毛得罪了洋人,日子準保好不了!洋人早晚要殺回來,這一次,洋人指不定就要燒那金鑾殿呢!”

換了桌子的禇老爺端起剛剛送上的茶碗,吹口氣抿了抿道:“大清國如今已然完了,旗人若不找個差事,早晚餓死。打今兒起,往後誰要是不開眼,我看早晚要有血光之災。那新政府,刀子可快著呢,如今是忙著打土豪分田地,抓皇親國戚,懲貪官污吏,等閒下來,還指不定如何收拾那些心懷怨望的人呢,咱們走著瞧吧。至於洋人來不來,這可說不準。”

馬老爺隔著桌子道:“禇老爺言之有理,我是看明白了,如今就得順勢而爲,早晚剪了辮子去。洋人來了,有新政府和他們去打仗,咱們老百姓,還是多儲米糧,熬過眼面前這改朝換代的日子吧。”

徐爺聽了這些話,氣的端起茶碗一飲而盡,站起身出了茶樓。

徐老爺剛出門,又進來幾個茶客,嘴裡說的都是“大清國完了”之類的,各路消息都有,有的議論新法,有的議論新政府的新部門,有的議論正在修建的鐵路,有的議論新開的醫院和小學校…………

時老爺和兒子在牆角聽了半天,總算是聽明白了,如今這些反賊拿下了北京,大清國怕是已然完蛋了。

這時外面街上傳來報童的聲音:“賣報賣報,人民日報,兩文錢一張,華北加速完成土地改革,準備明年發動大生產大建設運動,山東推進翻身大檢查,推進鄉村填平補齊運動,姚主席祝賀華北地區三十萬青年參加人民解放軍,華北開展防旱備荒生產節約運動……”

時老爺趕緊叫時富庭去買張報紙回來,一時間茶館裡也是人人爭相出門買報紙。

吃完爛肉面,時老爺仔細的翻看報紙,不時感慨道:“這天,是真的變了……”

……

西安,

七月的天氣已經熱了起來,左宗棠手裡拿著一封姚梵的親筆書信,正在看第二遍。

“左先生,滿清封建王朝已經在人民革命的浪潮中被徹底摧毀了,人民羣衆無限擁護的土地改革正在不斷深入進行,人民解放軍的實力正在迅速加強,人民政府的組建工作每天都在迅速的開展。

我認爲,中國近代有三傑,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

人們常私下裡說,曾國藩做人,左宗棠做事,李鴻章做官。從我個人來說,最推崇的就是您。

曾公早已仙逝,李鴻章正在幫人民政府建立政協,您在西北平叛。如今清王朝已經被推翻,您的西北平叛工作面臨錢糧和兵員等等諸多壓力。這些壓力在我看來,只要人民解放軍一到,壓力就能夠逐漸化解。

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您究竟是在爲清王朝平叛,還是在爲維護國家和平統一而戰。

我並不相信您對於清王朝有任何的留戀,在湖南幕府的時候,咸豐皇帝居然命令當時的學督錢寶青用密旨查辦你,皇帝在聖旨中說“左某如果有不法情事,即行就地正法”。由此可見,您在皇帝的眼裡,也就是條能辦差的狗罷了。前後十幾年,除了官銜變了,奴才地位並沒有變。

新政府的成立,是中華民族開天闢地的大事,五千年來,中國人民第一次進入民主的時代,您如果願意加入新政府,成爲人民的一員,我們共產黨人非常歡迎,願意熱烈的接納您。

和李鴻章一樣,您可以在政協中爲國家和民族繼續作出偉大的貢獻,興科學,辦企業,修鐵路,強國富民,中華崛起之路偉大而又漫長,需要很多有識之士爲之奮鬥。

眼下國內局勢,西北的戰事還沒平息,英國人卻又要從海上過來攪局。實話說,我是不擔心英國人的,不就是打仗嘛,這次管教他們有來無回。

我們共產黨和解放軍是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政黨和軍隊,愈戰愈強是我們的屬性,我們雖然不好戰,卻從來不畏戰,並總能從戰爭中得到鍛鍊和發展,從辯證法來看,這就是鬥爭的好處。

英國人這次可能要來個幾萬人,這些外國人是可悲的,漂洋過海來侵略別國,白白送死在異國他鄉,我絲毫不擔心他們將要面臨的滅亡。

可我雖然不擔心外國侵略者的滅亡,卻擔心您。您手裡攥著無數中華好男兒的生命,一旦有個閃失,便是無數英魂白白的命送西北。

因此,我希望您能夠儘快答應交出兵權,與解放軍進行和平交接,由解放軍來進行接下來的西北作戰,讓您手下湘軍和淮軍接受整編,至於不願意繼續當兵的,我們絕不會勉強,一概發給拖欠餉銀和路費,予以解散。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中國人現在唯一的敵人是外國列強和他們在國內扶植的走狗,新疆的阿古柏等人與俄國人英國人勾結,以爲可以背靠大樹好乘涼,實行他的分裂中國的圖謀,實在是可笑不自量。

左先生,我久仰您的大名,希望早日在北京與您見面。一壺濁酒,一席家宴,與您推心置腹的交談。

這次送來的物資供您繼續平叛所用,有天津製造局製造的黑火藥和槍子,還有十萬元中央銀行鑄幣局新制的銀幣,一元相當於一兩白銀作爲流通。由於華北大旱,糧食很緊張,我就不能給您提供了,您在西北實行的是軍屯軍墾,就地籌糧,三、五萬人,西北地區還是養得起的。”R1058

第237章 近戰第111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二)第233章 提前的決戰第155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一)第228章 建立師範第277章 橫掃千軍第55章 白馬會第266章 工會代表第54章 富國策第142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四)第70章 隊列訓練第9章 贖身第121章 山東公社(二)第194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二十二)第170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六)第53章 海商大族第255章 成長的煩惱第88章 靡費的拖拉機卡車第242章 下地獄的皇家海軍第92章 你買船嗎第185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十三)第28章 要反的招聘要飯的第163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九)第123章 山東公社(四)第202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六)第255章 成長的煩惱第96章 傾銷第220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二十四)第66章 徐建寅第222章 遺言第90章 電燈局第242章 下地獄的皇家海軍第126章 山東公社(七)第186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十四)第252章 公會與社會保障第21章 丁寶楨第224章 中國陸軍第87章 黃塵四起第144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六)第109章 食堂第7章 春眠堂第260章 海上封鎖第141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三)第272章 中國的亞洲第165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一)第273章 新移民第242章 下地獄的皇家海軍第219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二十三)第161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七)第168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四)第175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四)第131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三)第265章 暴風驟雨第149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五)第114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五)第7章 春眠堂第3章 州判第94章 頒獎儀式第107章 扯虎皮做大旗第41章 舌戰第12章 合股第120章 山東公社(一)第2章 逮捕第101章 雞湯與養雞場第19章 羅冠羣第40章 嚇死一小廝第273章 新移民第224章 中國陸軍第33章 開工第192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二十)第89章 軍民兩用第276章 中英大戰第75章 造船第15章 韋國福第21章 丁寶楨第194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二十二)第214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十八)第29章 李海牛第45章 械鬥第40章 嚇死一小廝第106章 刺刀第228章 建立師範第180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八)第97章 環球貿易鋁業公司第105章 報紙第208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十二)第243章 香港海戰第225章 炮兵集 羣第236章 82無上船第253章 造艦競賽第74章 準備武裝第187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十五)第38章 摔碗第181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九)第196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二十四)第110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一)第233章 真實的謊言第180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八)第52章 贈書第54章 富國策
第237章 近戰第111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二)第233章 提前的決戰第155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一)第228章 建立師範第277章 橫掃千軍第55章 白馬會第266章 工會代表第54章 富國策第142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四)第70章 隊列訓練第9章 贖身第121章 山東公社(二)第194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二十二)第170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六)第53章 海商大族第255章 成長的煩惱第88章 靡費的拖拉機卡車第242章 下地獄的皇家海軍第92章 你買船嗎第185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十三)第28章 要反的招聘要飯的第163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九)第123章 山東公社(四)第202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六)第255章 成長的煩惱第96章 傾銷第220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二十四)第66章 徐建寅第222章 遺言第90章 電燈局第242章 下地獄的皇家海軍第126章 山東公社(七)第186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十四)第252章 公會與社會保障第21章 丁寶楨第224章 中國陸軍第87章 黃塵四起第144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六)第109章 食堂第7章 春眠堂第260章 海上封鎖第141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三)第272章 中國的亞洲第165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一)第273章 新移民第242章 下地獄的皇家海軍第219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二十三)第161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七)第168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四)第175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四)第131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三)第265章 暴風驟雨第149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五)第114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五)第7章 春眠堂第3章 州判第94章 頒獎儀式第107章 扯虎皮做大旗第41章 舌戰第12章 合股第120章 山東公社(一)第2章 逮捕第101章 雞湯與養雞場第19章 羅冠羣第40章 嚇死一小廝第273章 新移民第224章 中國陸軍第33章 開工第192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二十)第89章 軍民兩用第276章 中英大戰第75章 造船第15章 韋國福第21章 丁寶楨第194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二十二)第214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十八)第29章 李海牛第45章 械鬥第40章 嚇死一小廝第106章 刺刀第228章 建立師範第180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八)第97章 環球貿易鋁業公司第105章 報紙第208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十二)第243章 香港海戰第225章 炮兵集 羣第236章 82無上船第253章 造艦競賽第74章 準備武裝第187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十五)第38章 摔碗第181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九)第196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二十四)第110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一)第233章 真實的謊言第180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八)第52章 贈書第54章 富國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宝山区| 郁南县| 扶风县| 秦皇岛市| 沙田区| 清远市| 灌阳县| 泽普县| 通河县| 乳山市| 英山县| 北京市| 久治县| 沙河市| 神农架林区| 巴中市| 自贡市| 永登县| 商城县| 铁岭县| 平度市| 来凤县| 呼伦贝尔市| 长泰县| 清涧县| 碌曲县| 石狮市| 泰宁县| 阳江市| 荣昌县| 农安县| 安宁市| 海阳市| 怀远县| 化德县| 宣汉县| 海伦市| 宜宾县| 清水县| 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