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4章 富國策

【54】富國策

不多時,李經方估計福伯已經把席面準備停當,於是建議去吃飯,三人移步去了客棧大堂。

入夜無人,客棧已經打烊。

客棧大堂是個簡單的木板敞間,大約有兩個教室這樣大,得益於中式建築的斜坡屋頂,層高很好不氣悶。這年頭沒有吊燈,客棧老闆按照李家的要求,點了八根兒臂粗細的蠟燭,蠟燭顏色泛黃,像是放了很久。由於地板和四壁的毛糙,泛光不是很好,所以大堂裡還是顯得有點暗。

李經方笑道:“姚兄莫要嫌此地簡陋,等到了濟南府,我定要尋個那裡最大的館子,好好地補請姚兄一頓。”

姚梵看了一眼席面,笑道:“這不是很好嘛?金碧輝煌的地方,味道未必就好。這桌上又有扒雞,又有酥肉,居然還整了四個小炒,嗯,冬瓜蝦皮湯也綠的可人勁,哎呀,我口水都要下來了。”

李經方笑道:“讓姚兄見笑了。”

姚梵見李經璹也裝模作樣的頂著瓜皮小帽來吃飯了,於是四人拱手,謙讓著落座,照例先共飲一杯。

李經方放下杯子就對姚梵道:“姚兄,你送我們的書,我們看了一下午,著實是大開了眼界!原來那洋人的印書技術已經這樣高妙,居然能把彩畫兒活生生的縮到紙上!你姚家請的畫匠也是大能,那顏色逼真,宛若真物一般活靈活現,人物彷彿是能從圖裡面走下來。”

李經述在一旁嚷著道:“紙張也好,*喜人,光可鑑物,一點不毛糙,那紙張我從來未見過,姚兄,這種紙怕是價錢貴的驚人吧?”

姚梵笑著胡吹道:“那叫銅版紙,是專門給銅版印刷用的,那種圖書,單單一本用的銅版紙,便值40多英鎊,大約二百兩銀子。

至於印刷,我大清用的是木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種手段,印出來自然不如這銅版。那種圖書一本的印刷費,便要20英鎊,大約一百兩銀子。”

姚梵這番誇大其辭的言論頓時讓三人瞠目,一時間不知該怎麼謝。

李經方驚道:“這樣說來,一套書三本,豈不是要一千兩?姚兄送了我們五套書,可是價值5000兩啊!”

姚梵捋起袖子,左手按住桌上盤子裡扒雞屁股,使勁拽下一條腿來,面不改色的道:“反正是家裡印的,又不是我出錢。我那老子最喜歡寫書編書,費多少錢都捨得。印費算什麼?這些書,每套所費的心血和人力物力,可要比區區幾千兩多出百倍千倍。”

姚梵想,清朝這種上下尊卑、貴賤等級及其嚴苛的社會,自己若想要那些達官貴人看得上眼,必須要給自己妝扮上光環。既然沒條件拉出某個清朝的大官顯貴當虎皮,那目前只能用吹噓家族財富和文化的方式來糊弄了。

李經述心說,原來他是拿家裡的東西送人不心疼啊。

李家三兄弟吃飯比姚梵講究的多,低杯慢盞,小箸少夾,三人看姚梵吃的兇猛,心裡不約而同的想,這姚兄家裡的廚子手藝恐怕極差。

姚梵是真餓了,騎行一路上雖然吃得飽,但每天粗茶大餅,偶爾在小鎮上買些湯水,都是沒什麼油水的,今天可謂是不吃白不吃,他可不矯情,畢竟肚子是自己的。

等姚梵吃的差不多,節奏放緩後,李家三人便著意的與他聊起時局來。

“姚兄,你是久在外面跑的,見多識廣。

如今大清已經開國,與西洋四海諸國也溝通貿易了不少時日,也官辦了西洋式的工廠,依你看來,大清國何時能夠勝過洋人?”李經方淡淡地問道。

姚梵皺眉:“你這個問題很怪,我沒法回答。”

“如何怪異了?”

“貿易能掙錢,可我沒聽說僅僅因爲開國貿易,就能強國的。天下各個殖民地,都是被洋槍炮艦把門拱開的,也沒見哪個因爲貿易而強國了。

至於工廠,我下午時已經說了,洋人的工廠已經是遍地開花,而大清國呢?屈指可數!

1861年曾文正建了大清第一家現代工廠,所謂安慶內軍械所。1865年李中堂買下上海的旗昌鐵廠,設立了江南製造總局,來造大炮。1867年該局又設立機器廠和鍋爐廠,開始生產兵輪。接著金陵機器局,天津機器局,福州船政局也都先後設立。

可是這些都是被長毛逼得無奈才搞出來的,並不是滿朝文武自覺的行爲。這少得可憐的幾個廠是用來造槍炮彈藥的,說白了全都是燒錢的,一個都不能掙錢。

我聽說李中堂也被這樣的燒錢法搞的焦頭爛額,已經開始求富。這不,搞了個輪船招商局,指望著從海運上賺錢。

只是,僅僅這樣修修補補,零敲碎打的弄,我看不出哪裡有強國的雄心在。”

李經方聽姚梵議論他老子,但語氣很平和,不偏不倚,並沒有偏激之語,心裡之前一點擔心也放了下來,誠摯問道:“那姚兄以爲,如何能強國?”

姚梵當然知道清朝病入膏肓無藥可救,可他放下筷子,瞇縫著眼打量了一下李經方,見他表情很認真,心說:“我要是給這小子下點藥,他能不能順帶著把他老子給一併傳染了呢?對我目前的造反計劃能不能有好處呢?……”

姚梵又掃視了李家另外兩個小子,見他們家教很好,並不說話,正在等著聽姚梵打算如何說。

姚梵露出人畜無害的笑容道:“要強國,無他,多賺錢耳。”

李家三人聽姚梵憋了半天只沒頭沒腦說了這麼一句,頓時有些泄氣。

李經方聽出姚梵話沒說盡,追問道:“姚兄爲何如此說?”

姚梵道:“如今這麼區區幾個工廠抵甚麼事?強國之間比的是實力,大清國要想趕上,自然要多多的修造工廠,可是錢從哪裡來?難道就靠個輪船招商局賺錢麼?”

李經方心想:“這姚梵在商言商,雖然脫不開商人言利的本性,可倒也是說的實話。”

於是追問道:“那依著姚兄的見解,怎麼才能多賺錢?天下人哪一個不想賺錢?可一旦朝廷要賺錢,勢必加稅,天下又有哪一個不反對呢?”

姚梵道:“賺錢很簡單,朝廷可以收工業稅嘛。”

李經方道:“工業稅?姚兄你也說了,大清國只有區區幾個工廠,還都是官辦的,難道自己收自己的稅嗎?”

姚梵道:“大清國之所以工廠少,就是因爲工廠都是官辦的,政府不許私人辦廠。李大兄你想,如果政府允許民間辦廠,那工廠必然和西洋一樣的遍地開花,工廠越多,稅收越多,這豈不就有錢了嗎?”

李經方道:“民間設廠如何使得?場中諸公都說這樣會敗壞民風的!眼下允許官督商辦已經是朝野議論了,多少大臣都嗷嗷叫著要把官督商辦改成皇家自己的官營呢。

姚兄你想,民間廠子一設,少則百人,多則千人長期聚集於一處,萬一鬧出事情了,當地官府的區區十來幾十個人,如何彈壓的住?

要是有人別有用心,以設廠爲名招攬閒漢,聚衆造反,這可怎麼是好?

再說了,萬一設個廠子,精壯都去廠裡幹活,那田地豈不是沒人種了嗎?農爲天下之本,農若不穩,天下不寧。”

姚梵一聽,汗都下來了,心說“招攬閒漢,聚衆造反……你丫是在說我麼?你丫是在說我吧?你丫一定是在說我!”

話說到這個份上,姚梵必然要試圖扭轉這三人的觀念了:“西洋各國遍地都是工廠,爲何不造反?反而大清國一建工廠就要造反?難道大清國的國君是昏君?大清國的官府如此不堪?

三位李兄,你們該對大清國的國民有信心纔對!有誰願意做掉腦袋的事情?”

少年李經述忍不住開口道:“滿人不工不商不農,自然不會造反,可天下總是漢人多,皇帝卻是滿人,朝廷自然會擔心。”

李經方佯怒的嚇唬他弟弟:“這樣話也說得的嗎?休要胡言。”

姚梵笑道:“咳,其實天下人心裡都明白朝廷有這個顧慮,就連外國人也明白,我看英國人馬噶爾尼伯爵在他的回憶錄裡寫他去京城覲見皇帝,他說:‘你可以和一羣漢人官員相談甚歡,但一旦有滿人官員走進房間,整個屋子的氛圍立馬會有變化,現場每個人幾乎都在瞬間變得有點焦慮不安。’

你們看,連洋人都看出來了,滿漢之間有堵看不見的牆。試問三位,天下有哪個強國是像這樣的?這樣的國家真的能成強國?

我勸三位,莫要挖空心思想什麼強國了,老老實實賺錢或者讀書,過好自家的日子纔是正經。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呢,咱們瞎操什麼心?要是朝廷知道你操心朝政,說不定還會治你個大罪,到時候哭都沒眼淚。”

李經述聽了姚梵這番話很沮喪,道:“馬噶爾尼那人我知道,是英國特使,此人居然背後說這樣的話?姚兄,你可有憑據?”

姚梵道:“信不信由你,這都是他們回國後說在報紙上的,白紙黑字,這還有假?”

李經方不死心,追問道:“姚兄,除了讓私人辦工廠收工業稅,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嗎?”

姚梵心道:“戲肉來了。”

口裡趕緊說:“還有個辦法!”

李經方眼睛一亮:“姚兄請講。”

姚梵道:“發鈔。”

第254章 大華夏初具雛形第87章 黃塵四起第97章 環球貿易鋁業公司第165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一)第78章 染料的利潤第105章 報紙第48章 去濟南第110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一)第199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三)第82章 遇春農業信用社第122章 山東公社(三)第156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二)第259章 攻城第104章 穩定軍心第228章 建立師範第249章 鉅變將至第20章 義生洋行第140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二)第128章 山東公社(九)第73章 機器局採購第271章 使節團來訪第231章 買車第133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五)第161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七)第126章 山東公社(七)第204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八)第213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十七)第266章 工會代表第153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九)第278章 環亞大鐵路第59章 買藥第273章 新移民第124章 山東公社(五)第242章 下地獄的皇家海軍第89章 軍民兩用第225章 炮兵集 羣第187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十五)第64章 翻譯第42章 江山易改第272章 中國的亞洲第80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100章 開始闖禍第227章 發鈔第14章 郭繼修第49章 騎行神州第5章 門面第119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十)第163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九)第145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一)第256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04章 穩定軍心第188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十五)第100章 開始闖禍第55章 白馬會第247章 在戰爭中發展第205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九)第156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二)第119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十)第56章 肉票第102章 打靶第138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第173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二)第232章 密會第240章 目標香港第71章 體能訓練第119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十)第57章 黃牛黨始露崢嶸第172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一)第47章 好人先告狀第202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六)第90章 電燈局第27章 會騎車的夥計們第64章 翻譯第254章 大華夏初具雛形第20章 義生洋行第177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五)第40章 嚇死一小廝第132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四)第164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第244章 寰宇亂紛紛第178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六)第257章 三面出擊第105章 報紙第276章 中英大戰第260章 海上封鎖第254章 大華夏初具雛形第128章 山東公社(九)第122章 山東公社(三)第270章 新艦下水第113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四)第213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十七)第157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三)第140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二)第141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三)第200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四)第181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九)第264章 俄國的孱頭第35章 夏夜故事第123章 山東公社(四)第240章 目標香港
第254章 大華夏初具雛形第87章 黃塵四起第97章 環球貿易鋁業公司第165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一)第78章 染料的利潤第105章 報紙第48章 去濟南第110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一)第199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三)第82章 遇春農業信用社第122章 山東公社(三)第156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二)第259章 攻城第104章 穩定軍心第228章 建立師範第249章 鉅變將至第20章 義生洋行第140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二)第128章 山東公社(九)第73章 機器局採購第271章 使節團來訪第231章 買車第133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五)第161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七)第126章 山東公社(七)第204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八)第213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十七)第266章 工會代表第153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九)第278章 環亞大鐵路第59章 買藥第273章 新移民第124章 山東公社(五)第242章 下地獄的皇家海軍第89章 軍民兩用第225章 炮兵集 羣第187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十五)第64章 翻譯第42章 江山易改第272章 中國的亞洲第80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100章 開始闖禍第227章 發鈔第14章 郭繼修第49章 騎行神州第5章 門面第119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十)第163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九)第145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一)第256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04章 穩定軍心第188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十五)第100章 開始闖禍第55章 白馬會第247章 在戰爭中發展第205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九)第156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二)第119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十)第56章 肉票第102章 打靶第138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第173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二)第232章 密會第240章 目標香港第71章 體能訓練第119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十)第57章 黃牛黨始露崢嶸第172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一)第47章 好人先告狀第202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六)第90章 電燈局第27章 會騎車的夥計們第64章 翻譯第254章 大華夏初具雛形第20章 義生洋行第177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五)第40章 嚇死一小廝第132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四)第164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二十)第244章 寰宇亂紛紛第178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六)第257章 三面出擊第105章 報紙第276章 中英大戰第260章 海上封鎖第254章 大華夏初具雛形第128章 山東公社(九)第122章 山東公社(三)第270章 新艦下水第113章 三百長槍氣蕭森(四)第213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十七)第157章 風掣紅旗大地翻(十三)第140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二)第141章 鼓角聲聲起戰伐(十三)第200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四)第181章 星河影搖三軍動(九)第264章 俄國的孱頭第35章 夏夜故事第123章 山東公社(四)第240章 目標香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渡县| 越西县| 长乐市| 朝阳县| 都江堰市| 宣武区| 萍乡市| 莱州市| 涟水县| 北京市| 井陉县| 宜川县| 巴彦淖尔市| 宝清县| 芦山县| 泸定县| 密山市| 故城县| 盐城市| 博客| 丹东市| 临泉县| 蓬莱市| 板桥市| 石嘴山市| 陆良县| 牡丹江市| 滦南县| 邮箱| 滨州市| 玛多县| 清镇市| 福州市| 临海市| 新兴县| 曲周县| 仙游县| 宜川县| 昆山市| 朔州市|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