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80章 一年

《地下絲絨與妮可》、《脂粉貓王》和《七把鑰匙的主人》這三張專輯已經發行了三個多月,銷量下降的趨勢十分明顯。

事實上,對於【量子音樂】來說,《搖滾聖經》這個系列已經差不多算是結束了。

剩下的,都是各地分銷商的事了。

不過,按照計劃,在【《搖滾聖經》 Tour】巡演開始之前,整個《搖滾聖經》系列,還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重發和促銷活動,推出“十五合一”的促銷禮包。

後者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爲了促進多少新增銷量,而是重新炒熱這個系列的熱度,爲巡演造勢。

不過,將《搖滾聖經》系列的十五張專輯打包,合併成一個促銷禮包,以較低的折扣價出售,多少還是能夠促進一些銷量的。

從最早的《波西米亞狂想曲》至今,《搖滾聖經》系列已經是渡過了十四個年頭。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整個系列當中,銷量最高的是2005年發行的《迷幻搖滾篇:月之暗面》。

由於這張專輯發行的比較早,與分銷商之間簽訂的合約還沒有改成現在的,按照零售端銷量進行結算的合約,因此,在【量子音樂】這裡,統計到的銷量是賣給分銷商的“出貨量”,高達六千六百萬張。

至於零售端銷量,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一定遠遠低於這個數字,但具體是多少,在分銷商不肯提供詳細數據報表的情況下,也只能估算出一個大概:三千五百萬至四千萬之間。

至於更加準確的數字,就沒有辦法統計了。

從《月之暗面》之後,整個《搖滾聖經》系列的銷量是呈現出一個穩定下滑的曲線,一張比一張賣得少。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於數字音樂對傳統實體唱片產業的衝擊,尤其是當Spotify模式興起之後,數字音樂漸漸由過去的買斷制轉變爲現在主流的會員制、依照“付費用戶點播次數”收費的模式。

這一模式對於“銷量數字”的影響卻是很大。

一個月十幾美元的會員就可以免費去聽成千上萬首歌,願意花錢去買斷一首歌的人自然就少了許多。

事實上,這種格局也很大程度上對唱片業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

在過去的實體唱片時代,任何一位稍有名氣的明星,都很容易賺到大筆的美元。

不說太高的銷量,一張專輯只要能賣出個一兩百萬張,歌手自身的收入就能達到數百萬美元,再加上由此而帶來的名氣,參加一些音樂節演出、接幾個廣告代言等等,一年的收入達到一兩千萬美元這個水準是很輕鬆的。

年收入一兩千萬美元,這在好萊塢,二線明星當中也只有比較有錢的那一部分才能拿到這個級別的收入。

但在唱片業,一個三線小明星都能拿到這個數字。

這也是爲什麼,在十幾年前,唱片業要遠遠比好萊塢繁榮得多。

但現在呢?

有幾個人的專輯還能賣到上百萬張的銷量?

更不要說,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同樣的銷量下,專輯的盈利往往是要比十年前更低。

樂壇明星的主要收入,已經由過去的專輯銷售收入,轉向了現在的巡迴演出收入和音樂版權收入。

而後兩者,往往是和底層的小明星沒有太大關係的,只有具備一定商業號召力的大牌,才玩得起。

隨著數字音樂對實體唱片產業的衝擊,如今的唱片業,已經由過去整體上的繁榮,轉向了一種“贏家通吃”的格局。

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大牌巨星收入依然不比過去少,甚至更多,但絕大多數的中、底層明星,收入卻是大幅度縮減,甚至到了難以爲繼的地步。

當然,這樣的變化,至少到目前爲止,對頂尖大牌明星的影響無限趨近於零。

幾乎所有的大牌明星,都不會完全依賴某一項收入。

唱片銷售收入低了?沒關係,多開幾場巡演、多接一點代言,完全能從其它地方將這份收入彌補回來。

對於唱片公司來說,影響也不大。

一箇中底層小明星帶來的收入少了?沒關係,多籤幾個就是了。

唯一受到影響的,實際上還是那些中層、底層的小明星,以及剛出道的新人們。

尤其是後者,往往需要有一份其它的工作,才能確保有足以養活自己的收入。

單靠出專輯之類的收入,連養活自己都難。

從長遠來看,這對唱片業的發展是不利的。

不過別說是現在了,前世,一直到羅傑穿越之前,似乎都沒有人想到一個合理、有效的解決辦法。

羅傑幾人也沒有那麼多悲天憫人的情懷,反正有句老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唱片業再怎麼衰敗,至少幾十年內,依然會是娛樂圈內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說不定,過上幾年十幾年,就會出現新的變化,讓唱片業重新繁榮興盛起來呢?

而且就算衰敗,短時間內也影響不到樂隊自己的利益。

所以,樂隊的目光,還是聚焦在樂隊自身身上,將幾乎絕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即將開始的巡迴演出,以及《搖滾聖經》系列的推廣宣傳上。

哦,對了,還有羅傑,依然是將多餘的空閒時間都用來死磕《黃昏之十二樂章》。

只不過這項工作的進展不是很順利,有些磕磕絆絆的感覺,進度十分緩慢。

羅傑倒也不著急,反正版權已經到手,雙方的協議當中也沒有對改編和發行的時間做任何明確的限制,什麼時候推出這張專輯,完全是樂隊自己說了算。

若是【《搖滾聖經》 Tour】巡演結束之後依然沒有完成,那就繼續拖下去。

四年不夠就五年,五年不夠就十年。

反正總有一天,這張專輯是能夠完成的。

……

在這種摸魚劃水的狀態下,一年的時間很快過去。

在這一年當中,《黃昏之十二樂章》僅僅只完成了“主線劇情”,以及兩首歌的創作。

在劇情方面,羅傑參考了《阿瓦隆幻想鄉》這張專輯的創作思路,不過在設定和故事內容上,卻是以“諸神黃昏”爲主題。

而且,由於歌曲創作方面還沒有完善,羅傑僅僅只是寫出了一段很簡略,類似於大綱一般的簡述。

至於具體的完善,則是在一首歌的作曲完成之後,再根據旋律去填詞。

這是羅傑自己的習慣。

作詞、作曲,這兩者並沒有什麼固定的先後順序。

依照創作好的旋律去填詞,或者爲創作好的歌詞去譜曲,這兩者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當然,同步進行的也有,不過大部分情況來說還是分開進行創作,哪怕是作詞、作曲都由同一個人來完成也是如此。

羅傑自己的習慣,就是先創作好主旋律,甚至是完整的分樂器曲譜,再去填詞。

整整花費了一年的時間,羅傑也僅僅只是完成了兩首歌的完整詞、曲,以及一首歌的主旋律。

當然,這也並非是羅傑一個人的功勞。

和【誕生】巡演中的那首《講不出再見》一樣,《黃昏之十二樂章》這張專輯的所有創作,都是由樂隊共同來完成的。

羅傑負責的要多一點,除了專輯本身的構想之外,還包括了“主線大綱”和每一首歌的主旋律初稿。

而安妮、胖子和賈森的工作,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對歌曲的主旋律初稿進行完善、修改和填充,將其補充成一首完整的歌曲。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羅傑同樣也會參與進去。

人多,並沒有讓《黃昏之十二樂章》的創作過程變得混亂。

反而,因爲樂隊四人之間已經彼此配合了十多年,非常的默契,這種合作式的創作過程在樂隊手中進行得很順利。

雖然進度比較慢,但歌曲完成的質量卻是相當的出色。

一年下來,樂隊完成了第一首開篇曲目《虛弱》和第十二首收尾曲目《湮甲》的完整創作,以及第二首《衰老》的主旋律和部分歌詞。

先完成頭、尾兩首歌,也是爲了進一步限定好這張專輯的框架。

整張專輯的主題選取的是西方著名的神話傳說“諸神黃昏”,這也是爲了切合專輯名字中的“黃昏”一詞。

不過,羅傑並沒有照抄“諸神黃昏”的傳說,而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魔改,加入了少量人類角色的戲份。

其中的主要角色有兩個,一名掌握著“大預言術”,站在衆神一側的教皇,以及一位代表著極致的“邪惡”的死靈法師。

——這兩個角色同樣來自那本三觀不正的小說,反正版權已經買來了,不用白不用。

在第一首歌的開場,便是講述起亞斯洛特的腐朽和虛弱,以及巨狼芬里爾和世界之蛇耶夢加得聯手攻擊神靈國度亞斯洛特的故事。

(注:亞斯洛特是北歐神話中神的居所,類似於我國傳說中的天庭。北歐神話傳說中,巨狼芬里爾和世界之蛇耶夢加得進攻亞斯洛特被認爲是諸神黃昏的開端。)

而在最後一首歌《湮甲》之中,講述的則是星辰墜落、世界之樹在烈火之中倒塌、大地沉入海底的末世景象。

這兩首歌,前者採用的是帶有濃重交響樂元素的歌劇金屬風格,以宏大而充滿史詩感的華麗篇章起頭。

而最後一首歌,則以傳統的布魯斯搖滾爲基調,給這段故事留下一個意味深長的餘韻。

有了開頭和結尾,剩下的,就是在兩者之間,填充起一個豐滿的“音樂故事”,將整張專輯補充完整。

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但對羅傑來說,卻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挑戰”。

光靠搬(chao)運(xi)前世的經典搖滾,能夠讓自己的樂隊成爲這個世界最頂尖的搖滾樂隊。

在一開始,這也確實是羅傑的“終極追求”。

但如今,隨著《搖滾聖經》系列的完結,這個目標早已經實現了。

繼續這樣下去,也不過是日復一日地重複著之前已經完成的事情。

或許其它搭檔感覺無所謂,但對於羅傑自己來說,當【Darkness】樂隊走上了這個世界流行樂壇的巔峰,卻沒有一首真正“屬於樂隊自己”的作品,總是讓人感覺有些怪怪的。

正是在這種心態之下,羅傑纔將《黃昏之十二樂章》這張“原創專輯”提上了日程。

不管怎麼說,來了這個世界一趟,還取得了今天這樣的成績,總要在這個世界之中,留下點真正屬於自己的印記。

不光是音樂或者商業方面的成就。

還有可以“真正傳承下去的東西”,比如說音樂本身。

胖子和賈森兩個憨貨什麼都沒看出來,只是傻乎乎地問了幾句羅傑爲什麼不像過去那樣一手包辦專輯的創作,而是讓樂隊一起參與。

這種話題自然是沒法回答的,羅傑隨意找了幾個接口敷衍了過去。

倒是安妮,似乎是看出了點什麼。

兩人的關係畢竟是要更加緊密一些,羅傑也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警惕”,偶爾就會有一些言行不慎的舉動。

直接說出自己是穿越者這種蠢事羅傑肯定是幹不出來的,但偶爾有些讓人難免懷疑的舉動,這也是沒辦法避免的事情。

雖然安妮一直沒說什麼,但從平日裡的表現來看,顯然是默認了羅傑身上有什麼大秘密,只是懶得問,更加不會到處去說而已。

2016年四月。

報稅季剛剛開始,距離《地下絲絨與妮可》等三張專輯發行剛剛過去一年。

距離【《搖滾聖經》 Tour】巡演正式開始的日子,也快要到了。

這天是週末,樂隊並沒有聚在一起。

羅傑坐在二樓的陽臺上,看著花園裡和狗子小八一起玩耍的女兒,嘴角露出一絲溫馨的笑意。

“看什麼呢?”一個顯得十分睏倦的聲音從羅傑身後響起。

羅傑回頭一看,卻見是安妮打著哈欠,從牀上爬了起來。

“阿曼達和小八。”

羅傑指了指樓下正在指揮著小八去撿飛盤的阿曼達,回過頭,好奇地問道:“你最近這幾天不舒服嗎?每天都要睡到快中午纔起來,晚上也沒怎麼見你熬夜啊。”

“就是有點困。”

安妮坐到羅傑旁邊的椅子上,端起羅傑的咖啡喝了一大口,又打了個哈欠,一副睡不醒的樣子。

“你這樣可不行。”

羅傑有些無奈地攤開手,道:“再過半個多月,巡演就要開始了,你得想辦法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

第500章 你跟安妮學壞了第752章 他的取向好像……第728章 街頭演出第758章 北美的傷疤第191 搖滾的狂歡盛宴第744章 天價傭金第753章 我們不會輸第745章第840章第196章 搖滾聖經(7更)第672章 百分之二十第414章 懷念第794章 要做父親了第218章 27歲的艾米第703章 想要股份?第816章 寧可信其有第207章 年輕真好第323章 不知道怎麼起標題系列第354章 祝我們的敵人好運第757章 計劃提前第526章 五毒:吃喝PD胖第673章 好消息第629章 這章的標題被我吃了第663章 “公鴨”德雷克第398章 發行時間確定第218章 27歲的艾米第730章第748章 疏漏?第559章 打賭第735章 迷信第164章 “自己人”第286章 財大氣粗和“窮人”第261章 一點小麻煩第580章 流血事件第567章 有錢真爽第733章 歡迎加入第833章 心照不宣第101章 我負責帥就夠了(第五更)第35章 樂評第750章 出路第696章 泰勒登頂福布斯?第768章 剝削自己第340章 恐怖襲擊第711章 量子-環球音樂集團第340章 恐怖襲擊第795章第62章 調音與排練 上第583章 第二次求婚第640章 一分鐘就夠了第309章 六度分隔理論第881章 《太陽報》的報道第496章 遭遇挖角第35章 樂評第235章 亞當-奎克的提議第54章 獨立音樂節第544章 搞大事?第66章 爲貝斯而生的單曲(第五更)第280章 歷史新低第649章 默多克家族第662章 推廣計劃第167 奢侈的友誼第19章 錄歌第327章 首周46萬和25%負面反饋第300章 【搖滾控股集團】第766章第313章 華麗搖滾:波西米亞狂想曲第52章 邀歌第756章第719章 你是怎麼想的?第714章 小心我們的盟友第229章 AC-130第31章 《你好,冰冷世界》第703章 想要股份?第28章 吉姆的道歉第305章 六種風格第395章 《美國偶像》第一季決賽第151章 讓聲音更立體第108章 新專輯的計劃第667章 繼續合作?第672章 百分之二十第777章第176章 朋克、旋死、以及Pink.Floyd年第337章 MAD唱片第623章 狂暴之路!第595章 職權重疊第736章第175章 計劃有變第192章 新的舊的全都要(第四更)第605章 真香第589章 不要太過分了!第88章 “混進去”第25章 專輯立項第50章 黑人社區的音像店第198章 五項提名第217章 混合金屬專輯:《黑色》第501章 令人驚悚的銷量第178 這是樂壇,不是好萊塢第617章 無人能及第201章 第一座留聲機(4更)第120章 斯坦福的精神病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北县| 安溪县| 珠海市| 长治市| 宁津县| 隆回县| 勃利县| 广昌县| 甘洛县| 庆阳市| 青海省| 图们市| 天全县| 怀集县| 定远县| 全椒县| 陵水| 冕宁县| 临泉县| 玉溪市| 睢宁县| 邢台市| 东乡县| 榆林市| 泽普县| 涿州市| 揭西县| 大城县| 梁平县| 松原市| 九寨沟县| 池州市| 安宁市| 丽水市| 乡城县| 阿瓦提县| 衡阳县| 墨脱县| 五华县| 瓮安县|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