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關於書評的回覆

回覆“凌亂的唐尼瑪”讀者:

前幾天,讀者“凌亂的唐尼瑪”發表長書評:內容如下:

順便斗膽談談作者的大作。武俠發展到今天,想要超越金古,應該是很困難的了。但是這本作品又讓我覺得還是有希望的。作品寫得很好。雖然是老套的情節,在作者寫來卻有完全不同的感覺。作者對於人性的發掘非常透徹。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當然在此同時,也要注意求新求變不可過頭,不要陷入爲了製造新奇而製造新奇的怪圈裡。要從人物的個性心理出發。只要塑造出了鮮活的人物,整個情節就會生動可信了。 文筆十分厚重大氣,文字間洋溢著才氣,作者對於前輩武俠吃得相當透呀。但是是否可以有些出人意料的情節呢?現在感覺都還是比較老套的劇情。希望作者能夠衝破傳統武俠的桎梏,真正爲武俠闖出一條新路來。

讀到唐兄的書評,楓江十分感動,在網上,能夠認真地閱讀一個作品,已經是不太容易的事了,而唐兄更寫了此長評對作品進行品評,更令楓江心有所得,更是十二分的感謝。

楓江以前雖然是學工科的,但一直對文學有一份特殊的偏愛,閒暇時間寫寫詞,寫寫詩,散文、雜文、寓言等等都曾嘗試過,但寫小說,特別是長篇小說,《逍遙英雄傳》卻是第一遭,新人新作,筆法仍然很稚嫩,而且也不敢保證還會不會有衝動或者時間來寫第二部,與一些專業寫手比起來,楓江只不過是一個業餘愛好者罷了。

唐兄對於《逍遙英雄傳》的書評確實寫得非常到位,指出了小說的一些固有的缺點,這一點楓江毫不否認,而且非常贊同,從整體上來說,小說過於偏重人性的描寫,卻在情節設計上非常不足,“劇情十分老套”,一來是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另外可能也是因爲比較傳統,情節設計上總是拘泥於一些人物刻畫以及事情發展的合理性和延續性,沒有做到天馬行空,情理之中且意料之外(這是情節設計的比較高的境界),仍然是楓江底蘊不足的見證啊。

另外,小說還有一個缺點,其他一些讀者也指出來了,就是故事敘述上有點囉嗦,注意了環境描寫,注意了外貌描寫,注意了心理描寫,卻造成了遣詞用句不夠精煉,這可能也是楓江習慣於傳統文學,過於關注了文學性而缺少了現代快節奏感吧。

網絡文學,以現代年輕人爲讀者,而且傳播快,年輕人的特點是什麼?生活的快節奏,生活的高壓力,需要發泄,需要衝動,很難像幾十年前那樣捧一本書泡一杯茶靜靜地看一下午,細細地去品味書中的天地,這種讀者背景決定了閱讀的書籍必須是快節奏的,精彩的,能夠短時間內吸引人的特點,這樣才能比較有讀者市場,比較能夠迅速地擴大讀者面。

但這卻產生了一個矛盾,這種快節奏的、快餐式的書籍,到底有多少文學性?這恐怕會是見仁見智說辭不一了,但有一點卻是比較清晰的,網絡上的小說(指完本的)千千萬萬,浩如煙海,但絕大多數生命力卻很短,而真正能夠令人比較長時間地流傳和閱讀的小說,卻往往並不是那種快餐式的文學,網絡文學中比較有影響力的幾本小說,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明朝的那些事兒》,這本書很特別,從另一個視角用風趣的筆法敘述一些嚴肅的歷史事件,開創了一種新的文學形式(後來還有一堆模仿的《清朝的那些事兒》《唐朝的那些事兒》《元朝的那些事兒》等等),這種風格兼具了文學性和趣味性、快餐文化的特點,對於這一點我是非常佩服的(據說作者還是位副縣長,更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然而,除此之外,實在是很難找到一本網絡小說能夠流傳得稍微久一點的,往往是風傳一陣之後便消失了,被遺忘了。

對於楓江來說,寫小說並非咱的營生之道,不是爲了餬口的,只是興趣,只是愛好,只是想寫點東西,“無欲則剛”,既然沒有什麼目的,那也就不用刻意去迎合某些快餐文化的特點以追求點擊率,追求稿酬,只是隨性而寫,想把幾個小說人物寫得更豐富一些,情節更合理一些,刻畫更深入一些,文字更經得起讀一些,流傳得更久一些……如果真的有機會能夠出版成書,讓人捧一杯茶細細地讀一下午,這種回報比起幾千幾萬的稿酬更令我心動,同樣,能夠有三五讀者細細閱讀,好好欣賞,讀完之後過半年還能回想起一些人物和情節,那比那些忽來忽去的過客讀者更令楓江欣慰,因爲這代表了我寫的東西能讓人真正喜歡,能讓人願意讀第二遍、第三遍。

從這個角度來說,楓江不能算是一個網絡寫手,最多也只能算是一個“傳統文學”的愛好者,但我願意堅守這份“傳統”,願意堅守這份“寂寞”,不爲什麼,既然不以此餬口,那還是繼續憑著自己的興趣來寫吧。

扯遠了扯遠了,回到唐兄的書評上來,唐兄對於《逍遙英雄傳》的品評,對於缺陷的指出,確實是非常到位的,楓江非常虛心地接受,如果還有機會(我也不知道有沒有,隨性吧)讓我有衝動再寫一本小說的話,這些方面一定努力注意,但可以肯定的是,仍然不會是那種只顧吸引眼球的快餐文化,仍然會注意到人物、人性的刻畫,注意心理、外貌、環境的描寫,只是盡力在情節設計上爭取能夠有所突破,努力向“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境界學習吧。

再一次感謝讀者“凌亂的唐尼瑪”,唐兄,謝謝。

第九章 唐門門主(5)第三十七章 九陰白骨(1)第二十九章 淫賊報應(9)第二十二章 燕山魏園(2)第五章 開封行刺(7)第十一章 雪夜絕殺(5)第十五章 渝路江生(2)第五章 開封行刺(8)第三十八章 水淹石牢(5)第二十五章 羅漢大陣(7)第三章 打馬南宮(4)第三十八章 水淹石牢(1)第九章 唐門門主(10)第二十六章 武當驚變(7)第六章 暗香疏影(8)第 三十 章 冰火重天(3)第四章 滅門命案(9)第四十一章 情歸何處(2)第三十九章 煮豆燃箕(9)第十章 成都遇故(3)第十四章 巴山風雨(7)第一章 書閣得經(12)第二十一章 雪嶺玉龍(5)第十二章 深山隱客(9)第七章 掌門慢毒(5)第六章 暗香疏影(8)第十一章 雪夜絕殺(9)第二十五章 羅漢大陣(2)第三十九章 煮豆燃箕(3)第二十七章 魏公之死(8)第五章 開封行刺(9)關於少林寺第一章 書閣得經(9)第二十一章 雪嶺玉龍(2)第三章 打馬南宮(4)第十七章 魏國公府(7)第十二章 深山隱客(10)第十四章 巴山風雨(5)第二十九章 淫賊報應(6)第二十四章 王府刺客(2)第二十五章 羅漢大陣(5)第三十二章 羣雄齊聚(3)第 四十 章 無忌有忌(1)第十八章 泣血青藤(7)第三十二章 羣雄齊聚(3)第二十九章 淫賊報應(7)徐達第五章 開封行刺(3)第二十章 挪移乾坤(9)第三十八章 水淹石牢(1)第十六章 襄陽聚龍(4)第三十五章 石臺祭天(6)第二十六章 武當驚變(1)第十三章 如意神劍(4)第三十八章 水淹石牢(8)第十章 成都遇故(9)第四十一章 情歸何處楔子(1)第三十九章 煮豆燃箕(1)第三章 打馬南宮(1)第十九章 兄妹情深(6)第三十九章 煮豆燃箕(1)第二十二章 燕山魏園(5)第十二章 深山隱客(4)第十九章 兄妹情深(6)第二十九章 淫賊報應(1)第三十三章 天衣深谷(9)第十四章 巴山風雨(5)第二十章 挪移乾坤(8)第二十五章 羅漢大陣(2)第九章 唐門門主(7)第十八章 泣血青藤(5)第 三十 章 冰火重天(2)第三章 打馬南宮(2)第二十二章 燕山魏園(6)第三十七章 九陰白骨(1)第二十六章 武當驚變(4)第二十三章 暗涌伏波(7)第五章 開封行刺(1)第三章 打馬南宮(9)第四章 滅門命案(9)關於少林寺第十二章 深山隱客(3)第十二章 深山隱客(6)第三十二章 羣雄齊聚(2)第 三十 章 冰火重天(2)第十三章 如意神劍(10)第八章 川中欽差(6)第二十六章 武當驚變(5)第二十三章 暗涌伏波(2)第三十五章 石臺祭天(4)第三十八章 水淹石牢(6)第 三十 章 冰火重天(7)宜昌,古稱夷陵第二十七章 魏公之死(6)第九章 唐門門主(8)第 四十 章 無忌有忌(9)第十四章 巴山風雨(4)第三十一章 師徒情真(9)第十九章 兄妹情深(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拜城县| 广西| 香格里拉县| 前郭尔| 会泽县| 永昌县| 武陟县| 邯郸市| 昭平县| 吕梁市| 蓝山县| 周至县| 涿鹿县| 南靖县| 呈贡县| 刚察县| 潞城市| 抚顺市| 常熟市| 东阳市| 中超| 容城县| 木兰县| 抚松县| 寻乌县| 卢湾区| 门头沟区| 鄂托克旗| 南开区| 改则县| 香格里拉县| 治县。| 丰城市| 大港区| 确山县| 金阳县| 诸暨市| 昌宁县| 中西区| 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