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5章 丹心難蝕

金丹修持三重境界——

身根成象、漸法九還,神中有形。

在“漸法九還”小境的修持當中,又共是有一還腎,二還心,三還肝,四還肺,五還脾,六還丹房,七還氣戶,八還精室,九還神室這九個步驟的分劃。

上下之間如環相銜,火候由淺入深,因此又得有“周天九還”的名稱。

這重小境的修持精要,是需抽取腹下金丹的那一縷靜乎以化、復乎無極的先天之性,返還於肉身神魂。

待得肉身神魂受了此類滋養,得了陶染,亦有先天之性外顯,便算是最後功成。

這所謂的先天之性大有不同。

此是金丹被點化成功時候,由動靜相乘之際衍生而出的那一道本元精氣,又被稱之爲是“仙道元精、真種元根”。

其品質高下與數量多寡自成丹那一刻便已有了定數,後續再如何使用人力,也難更改。

而人身本爲一方小天地,自有動靜兼用之功,自合妙機。

那先天之性早存駐身內,只是隨年歲漸長,修行採攝的靈氣一雜,才含而不露,若有得當之法,自可將之再行激出。

將金丹的先天之性還於己身,借金丹新性以激人身舊性,這恰是“珠光復燦如珠日,新舊相續養聖胎”!

而這過程當中又有種種繁瑣,重重礙難。

如金丹中先天之性的高下,肉身神魂的強弱或是法力的多寡,都會影響到自身功行。

以陳珩之能,亦是在這座“素黃延虛空聚洞天”埋頭苦修了三十年,未敢鬆懈片刻,一路不曾間斷。

那尋常修道人自不必多提。

在這九返功夫上只怕足足耗上個一甲子光陰都屬尋常,便是更長,亦不足稱奇。

“一個閉關便是三五十載,這還尚是金丹,而大境界修士一個神遊絕俗,往往便是千載甚至數萬年光陰流逝。

不知到了那時,又是怎般光景?”

陳珩又默默感受了這番道行突破帶來的變化,心下暗道。

比之進入洞天前,他此刻身內法力足增長了三成有餘,無論是驅運神通或者法器,都更爲得心應手。

且肉身同時更爲堅凝強健,在先天之性再度外顯後,似得了某類大藥的滋補一般,舉手投足,都蘊有如若風雷巨力。

隨一身道行漸次深湛,修士亦是形神俱妙、玄異自顯。

凡到得了金丹二重境界,便是不曾修行過太素玉身這等高上法門的修士,亦是肉身強橫,軀殼堅逾金鐵。

他們倘若棄了護身手段,隻立身原地不動,靜等敵人來攻。

在這等景狀下,低境界修士大抵也難驅運符器速殺他們,往往需費盡氣力、耗上不少功夫,才能造出些傷勢來。

若說煉炁殺築基、築基殺紫府、紫府殺洞玄,這上述種種雖然不俗,但還不足叫人太過驚詫失神。

那洞玄對金丹,金丹對元神種種,便是萬中鱗角,足以令聞者不由盱眙!

當年和立子以洞玄之身斬首已然成丹的王述,此事在宵明大澤可是惹出了軒然大波,甚至傳到了幾位治世祖師的耳中。

威靈對此人的天資便極是看好,在他眼中,陳珩與和立子皆是那劍道逸才,日後註定的玉宸樑柱!

而若不是橫空殺出來一個陳珩,當年在鶴鳴山中,只怕十大弟子的首席之位便是爲此人取了去。

以陳珩觀感,那時的和立子若是用劍光分化之法悍然壓上,衛道福的少商玄澤壁只怕難以抵禦,作爲大阿羅漢轉生入道的石佑雖然同樣厲害,但迎上此等攻勢,或也是勝算渺渺。

既境界一旦上來,所謂以弱擊強便大抵難以實現,那能做成這一步的和立子自然不容小視。

雖陳珩曾鬥敗過和立子一回,但他卻從未輕視過這位。

晃眼數十載過去,想來此人也不會是在原地裹足不前,在將來的那場丹元大會上,必會有此人身形。

而同樣的,如瘟癀宗陰無忌、怙照宗顧漪,這幾位也皆有過此等事蹟,曾聞名當世。

若再加上各宗各派那些爲等待丹元大會,而刻意壓抑了修爲進境,遲遲不去突破元神的老牌金丹……

如此一來,將來那場丹元大會必是激烈至極,要鬥個天翻地覆!

而九州四海英秀羣出,若衆蛟隱浪,正待縱躍直上天門。

因一時成就而懷輕懈之心,只怕要被扯下雲頭,大志難圖!

“看來若想穩得丹元大會上的造化,不僅當修成太乙神雷,還應儘量將道行推進到金丹三重境上,練出內景來,以削減將來變數。”

此時陳珩信步走出心腹,揮手收了幾張他繳獲得來的護法陣圖,然後足下騰起一道清煙,就縹緲升至了雲空之上。

縱目望去,清流湍激,山形崔嵬,依舊是風光大好。

而在遙遙看得雲上那道身影后,在周遭自行看護的山精水怪們亦是知曉陳珩已然出關,紛紛發出歡呼之音,接二連三上前慶賀。

陳珩微微一笑,令五炁乾坤圈取了些法錢在身,一一散過去。

待這些小精怪領了賞賜,興高采烈的躬身告辭後,他也是索性盤坐雲頭,雙目微閉,將這洞天三十年來的所獲一一梳理清晰。

直至三日之後,這才重新掀了眼簾。

他將功行一收,隨袖袍當空一蕩,便斂去了頭頂的那一片氤氳煙雲。

“如何?”一旁的遁界梭問道。

“傳言非虛,金丹三重的煉內景之功,果然難在此地進行,如處霧中觀日,神光昏翳,恍惚當中尋有象,自是艱難。”

陳珩搖一搖頭,答道。

在過去三日當中,他不僅是在梳理一身所學,更嘗試了幾回去修煉內景。

但無論如何費勁琢磨,神思總是莫名存著些微異樣,這是此先在洞天修行時候未曾有過的事。

這親身一試,才知道書中所言果然無差,洞天主人的道終究並非天地大道,兩者間還是隔了一層。

如此計算一番,洞天當中雖有光陰之利可供驅用,但真個修行起來,實則效率還不如置身於現世之中。

至道幽玄,妙化無端,倒也的確名不虛傳。

見陳珩如此開口,遁界梭倒也不感意外,咳嗽兩聲,笑著擺手道:

“這是自古以來不知多少高功羽士摸索出來的道理,哪能有例外?不過既已經功成,你之後又有何打算,可還要留在虛皇天內?”

這話一出,連一旁百無聊賴的五炁乾坤圈亦是支起耳朵來,不由湊過來了些。

自陳珩離開宵明大澤後,他先是鬥崔鉅,敗陸審,收回了葛陸的失地,後又一路不停來到虛皇天中練真水,期間又見識了不少陳氏內事。

諸般事情說來雖不少,但實則距離胥都天的那場丹元大會,還足有五十餘年的光陰。

這倒也是因求取合練法出乎意料的順利,並未有什麼波折。

且因有眼前這座至等的仙道洞天相幫,在“漸法九還”的修行上,也沒耽擱什麼光景。

“五十年……”

陳珩暗暗思忖,雖練內景與修行太乙神雷都並非一日之功,但整整五十年,也勉強算是充裕,並非不可以去嘗試。

而遁界梭所言無差,如今一切事畢,再徒留虛皇天也是無用。

莫說還有陳象先這位大兄在前。

其實對於虛皇天鼎命和所謂太孫一事,陳珩自始至終都是心頭有數。

他的根基終還是在胥都,在東彌州的玉宸,而並非是眼前的這座神道天宇。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既如此,那也該到了向神王、智昏和尚幾位長者辭行的時候了。 “在與神王告辭後,我欲前往洪鯨天一行,將空空道人所謂的那樁給玉宸,也是給我的人情取走,此事我已提前同師尊商量過,師尊也是已然點了頭。

而在取走那人情後,大抵便是在諸宇間四下游歷、感悟天地,看能否在丹元大會到來前達成所願罷。”

陳珩略一沉吟,答道。

……

……

早在洞天修行期間,陳珩已通過手中的混金雷珠同通烜交談過一番,其中自然是說到了那空空道人所謂的人情。

而通烜對此事倒未反對,反而還順帶提及了他請陳裕幫忙祭煉雷霆根宗之事和幾樁趣聞。

在通烜說話間隙,還有饕餮賙濟和老猿的唉聲嘆氣不時窸窣傳來,也不知這兩位如今是身處何方。

聽其動靜,倒像兩頭拉磨老驢在一面幹嚼豆子,一面不停轉圈般,似苦不堪言。

“通烜道君?原來如此,這位祖師當年在空空道人尋上你時便留了後手,如今他既開了金口,想來你這會前往洪鯨天,應也無礙。”

遁界梭聞言恍然點一點頭,心下了然。

而旁觀許久的五炁乾坤圈忽不住開口道:

“老爺,洞天三十年,你可想好要向那位神王提出何等請求了?”

此事幹系不小,衆器靈都是忍不住側目過來。

陳珩見此只是微微一笑,在遁界梭身上停了一停,道:

“此事我早已心中有數,稍後你便知曉。”

“稍後?”

五炁乾坤圈狐疑。

但此時陳珩已轉過了視線,不再看他。

他望向前處煙藹蒼茫,水色山光,一派秀採出塵之景似乎萬年不易,遠離了濁世塵寰。

晴空中一片好光,好似可以照徹肺腑。

他衣袍隨風輕擺,眸光不覺一閃,腳下心中忽升起一股莫名感悟。

“日月嬗遞,若駒過隙,金石可銷,丹心難蝕!”

在閉目駐足半晌後,陳珩忽放聲一笑。

他毫不猶豫伸手一拂,將眼前煙靄一氣排開,而同時天中也是一道大赤光柱降落,照遍羣山,眨眼將他身形兜住。

待得四下光華消去時,他已是來到了朱陵宮前,幾個宮人見狀忙將他領了進去。

依舊是先前那座書閣,而這回在閣中的不僅是陳裕,還有手拿一沓卷宗,面露無奈的智昏和尚。

“看來你是想好了?”主座處的陳裕淡淡道。

這話一出,智昏和尚亦是眼神一動,饒有興致。

在稽首稱謝一番,又向這兩位請辭過後,陳珩一笑,坦然道:

“在下已想好了,我想爲梭老求一類延壽靈物。”

因器靈與血肉生靈的根源不同,故而尋常延壽之法也難適用於器靈之身。

關於器靈的延壽之物便是在胥都天內,也甚是少見,縱以陳珩如今身份,亦難重金自他處求購到這類寶貝,往往是有價無市。

“不爲自己,竟是爲了那個器靈?”

智昏和尚聞言面色略有些玩味。

以他目力,自是看出了遁界梭的根腳和底細,知曉這器靈曾是白散人身旁之物,輾轉流落到胥都天,後才爲陳珩所得。

這梭靈經歷年歲甚是久遠,便是放眼仙道法器當中亦算是老古董了,眼看著壽元不多。

但如此大好機緣在前,這位居然不是爲自己謀好處,反而是關照到了身邊的器靈上?

智昏和尚心下一笑,此時陳裕忽道:

“然後?”

陳珩聞言微怔。

他在場間莫名沉默了片刻,忽展顏一笑,後退兩步,深深朝前施禮,面容鄭重。

“既神王如此開口,在下便卻之不恭了,我曾欠下過一位故友人情,她贈我的斂息法,屢次救我性命,今日所也厚顏因利乘便了。”

陳珩灑然一笑,擡起頭緩聲道:

“還懇請神王能收回借與汜葉衛氏的風火蒲團,在下感激無盡!”

一句落下,場中寂然了片刻,一時無聲。

陳裕聽著這回蕩書閣間的清越之聲,心中莫名有些微恍惚,在數千年前,也曾有一個人站在此間看向自己,目若朗星,面帶笑意。

同樣是少年得志,同樣也是意氣風發。

那時爲了賀他修成天敇真符,自己應允了他幾樁條件,而那人除了最後爲自己討要護法神將外,其餘的,都是爲各類家臣門下而求。

晃眼之間,已是不知幾多時移世易。

過去已矣,再難尋溯。

此刻閣中半晌無聲,不知過去幾息功夫,陳珩才覺一道視線落來身上,意味深遠。

“便依你所言。”

陳裕神色平淡,道:“可。”

陳珩聞言忙稽首稱謝,陳裕搖搖頭,便又有宮人將陳珩領出。

而陳裕默坐片刻後忽負手轉入書閣裡間,智昏和尚捧著一沓卷宗,跟著他身後。

“和尚,你說此人會是他的人劫?”

燭光幽微,在一排排黑衣內官的夾道相迎中,陳裕陡然開口。

不等智昏和尚凝神作答,說出個答案來,陳裕又擺擺手,將智昏和尚已卡在喉頭的話給打斷。

他莫名一笑,道:

“罷了。”

……

……

半年過後,洪鯨天。

天爲血色,地盡玄黃。

參天羣山似犬牙差互,山形猙獰,一路浩蕩鋪開,也不知有幾千數萬裡,正仲冬天氣,在葉落草枯,寒風撲面間,又是平添了幾分陰森蕭索,叫人心頭髮憷。

此時忽一道劍光陡然撕開雲幕,而隨劍光一斂,便很快從中顯出了陳珩身形來。

(本章完)

第59章 大道蝗蟲第258章 太素真形第143章 仙寶第21章 法契第162章 法山寂第371章 巨城第18章 凡劍止境——十步一殺第20章 有狐第148章 世俗縛人如網罟第202章 壺觴法會第438章 不滅金身第350章 《玄中太無自然開元經籙》第219章 無可奈第210章 東海第222章 虛空大羅法第308章 不可思議第249章 驚雷勢欲拔三山第330章 亂起第349章 長離島主第387章 書信第351章 三經之首第430章 一掃浮空萬里愁第79章 法器第485章 宿命通第177章 蔽虧第182章 下院 陳元吉第156章 江流不斷魚龍舞第365章 桃康之體第198章 姜道憐第370章 功成第39章 浩然與溟涬同科第150章 命數於今知倚伏第222章 虛空大羅法第146章 遠行第125章 人欄第356章 飛昇修士第313章 但大言,打破乾坤隘第309章 青枝第256章 黃龍膽第220章 恩仇第221章 第四十三張 唯我能證我第68章 先天大日神光第303章 建木第410章 刀圭餌了丹書降,跳出塵籠上九天!第331章 忽然簸撼霧埃生第79章 法器第463章 斬雲截霓第343章 爭位第190章 比鬥第118章 前情第242章 紫府第364章 獻寶第337章 回返第264章 南鬥貯生符第482章 刀林起焰,石馬汗血第273章 故人第456章 天地隔幽明第404章 相爭第324章 須憑一志,撞開千古心月!第377章 遺府變數第93章 倘若我問心有愧呢第473章 齊聚第456章 天地隔幽明第143章 仙寶第4章 玄真派主第311章 籌措第222章 虛空大羅法第181章 太素丈人第279章 禍事第425章 丹心寸意第67章 玄真派來人第275章 陳嬋第96章 吐露實情第228章 感應第443章 抑塞天地空第432章 八方風動,寶劍衝星第411章 真人第59章 大道蝗蟲第238章 聲出五音表,彈超十指外第61章 真炁之疑第227章 鬥把剛強摧挫第361章 對壘第237章 未聞絕調,到彼一彈第209章 衆生如馬牛,獨我作龍象第163章 第一百六十一張 無形埒劍洞第346章 衛道福第307章 義父第357章 四國第235章 洞天前事第441章 陸審第429章 龍虎金衣,大哉乾元第413章 君子豹變,其文蔚也第295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131章 晏蓁 假丹第414章 玄哉玉宸,萬世永昌第432章 八方風動,寶劍衝星第442章 千里自同風第197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第489章 東皋子 (爲盟主武神無敵1加更)第457章 劫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东新区| 互助| 筠连县| 兴隆县| 铜川市| 乌苏市| 方山县| 会同县| 南江县| 花莲市| 介休市| 长治县| 鄂托克前旗| 临湘市| 古丈县| 来宾市| 会泽县| 磐安县| 嘉善县| 衡山县| 建阳市| 威海市| 新巴尔虎右旗| 义马市| 凤阳县| 三门县| 富裕县| 噶尔县| 合山市| 固安县| 衡山县| 尚志市| 清水县| 沂源县| 荆门市| 容城县| 仁化县| 武邑县| 苍山县| 姚安县|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