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過街老鼠”張三

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九月,丁末日,賢妃劉氏因產子之功召封皇后,帝大赦天下。

庚子日,高俅在柳世權處躲了三年,獲大赦消息,帶著柳世權的舉薦信回到汴京,去投奔東京城裡金樑橋下開生藥鋪的董將仕。

戊午日,通判潭州畢漸上書言:“應元佑中諸路所立碑刻紀事等,請悉令碎毀?!钡蹚闹?

“出血了,殺人啦!”

“張三哥,醒醒,醒醒?!?

“你等若是砸壞了我三哥,叫你們吃不了兜著走?!?

“都讓讓,夯貨,猴子,快去王家醫館買止血散來?!?

“四哥,沒錢了,昨天賣菜的錢早上就都輸光了。”

“你們誰有都湊湊。”

“我這有十文?!?

“我有十五文?!?

“給你,我這有八文?!?

“快掐人中?!?

張三迷迷糊糊的聽到吵吵嚷嚷,感覺身體在搖晃著,迷迷糊糊的突然感覺鼻子下一疼,頓時整個人都清醒了。

微微睜開眼睛看到周圍圍著一圈人,穿著長衫短卦,個個面色驚慌的看著自己。

抱著自己的那個青年看到自己醒來連忙說道:“三哥,你醒了?頭上的傷可還好?”

聽他一問,張三才覺得自己頭上一陣疼痛,連忙用手摸頭,這一摸摸到一股黏黏的東西,放到眼前一看,是血!

張三慌忙坐起來檢查,再仔細一摸,摸到一個髮髻,用一根棍狀物叉著,一頭長髮。

再看周圍一圈人的服飾,周圍的建築,才反應過來,這是古代。

至於爲什麼不懷疑自己是在劇組?

廢話,張三揪了揪,這滿頭真頭髮,還有自己上一秒還在家玩英雄聯盟,怎麼可能是劇組。

張三摸索著找到流血的地方,黏黏糊糊的一片,不過血已經止住,張三捂著頭開始觀察周圍的情形。

這裡是一條大道邊緣,遠處有一些人站在房檐下指指點點,近處路旁一片空地,空地中央立著一塊石碑,自己身邊圍著十幾個個短褂長衫的青年,手裡拿著扁擔木棍和石碑對面十多個公服人員對持著,那羣官差手裡拿著水火棍、鐵鏈、鐵鍬等物,他們也都伸著頭向這邊張望著。

這時剛剛扶著自己的那個人說道:“三哥,既然官家已經發文,咱們胳膊拗不過大腿,不如讓他們拆了吧,等過幾天風聲過去,我們在立上就是了?!?

張三還沒弄明白情況,不過只是可不想一上來就對抗官兵啊,自然從諫如流的“嗯”了一聲。

那人見張三答應了,就上前對公人說道:“好叫你們知道,這地本是張家祖產,地上一草一木均是張家所有,你們今日不僅來搶東西,還打傷了人,不拿出個章程來,我等誓不罷休。就算鬧到開封府,我等也要討個說法?!?

對面,公人頭目正要上來說話,邊上一人拉著他,這人名叫田三,家也住在這酸棗門左近,田三拉著官差頭目耳語道:“大人莫要與他們糾纏,他們是世居於此的潑皮,一羣破落戶,糾纏下去他們撒潑耍橫,鬧將下去反倒污了自己的麪皮?!?

那公人頭目道:“今日真是出門沒看黃曆,得了這晦氣差事。一羣潑皮,要是往日早就鎖拿去,打上一頓,只是知府大人新來,不知是遵循什麼辦事章程。不知這羣潑皮爲何要保這破碑?”

田三聽他問就回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家就在左近,瞭解些情況,這羣潑皮領頭的分別是一個叫做“過街老鼠”張三,一個叫做“青草蛇”李四。”

田三把領頭兩人指給公人頭目看,接著又說道:“原來張三他爹本是呂相呂公著大人書童,這碑是呂相親書,呂相後來把這片地賞給他爹,那張三本是個潑皮,平日裡只知喝酒耍錢,敗光了家產,就餘這碑邊上三四分地,別人出多高的價都不肯再賣,張三時長以此碑炫耀自己家乃是名門之後,現在要拆掉自是不肯”

那公人頭目說道:“只是大人命我等今日必須拆除,這羣潑皮在此耍賴,這如何是好?!?

田三說道:“剛剛李四那口氣看來已是服軟,這些潑皮到是好打發,不若大人賞他半吊錢,算作傷藥費,我在去說和說和?!?

那頭領想想,覺得自己若是這麼回去,免不得受上面掛落,遭衙門裡其他頭目恥笑,但日後若是惡了這羣潑皮少不得生出事端,不若舍他半吊錢全當做了善事。回去只需報個拆補錢,想必不是難事。想好之後,就從懷裡拿了半吊錢交於田三。

田三接過錢來到張三等人面前半解釋半威嚇的說道:“你們都聽著,拆除元祐碑刻是官家聖喻,你等可是要對抗國法,造反不成?我念與你等是鄰居,已經向大人求情說和,大人憐你等升斗小民生活不易,給你些湯藥補貼,莫要再鬧,要是鬧到府裡少不得一頓脊杖。到時分文不給,還要刺配邊遠軍州,何苦來哉?!?

衆潑皮剛剛也是怕了,那羣公人上來只管拆,大家也只知道跟著三哥上前,現在想想都是一陣後怕。再看人家又是得了黃命又是有人撐腰。大家頓時氣勢又矮了三分,都看著張三也不說話。

田三一看有門,就又走上來低聲說道:“張三哥,莫要置氣,他們也是奉了上差,知府大人親自下的命令,豈是你我可以抗拒,知府大人追究下來便是大禍,你且把這碑藏在家裡,說不得幾日朝風一變,又讓立了,到時再立上也不遲?!?

大家都看向張三,張三還沒搞明白什麼情況,只是聽得又是國法,又是脊杖刺配的,不敢亂說,看著旁邊的人都看著自己,就吶吶的接過錢。

大家一看張三接了錢就都鬆了口氣,不自覺的又向後躲躲。

張三等人離了石碑,那邊公人就立刻動手起碑,見張三如此愛惜此碑,也沒有硬去砸毀,扔在地上了事。李四看張三還在木訥,就招呼大家擡上石碑向張三家去了。

這碑有兩米高一米寬,十釐米厚估計有四五百斤,七八個人擡著也不覺得重。

猴子回來給張三上了藥,攙著張三也跟著衆人回去。

張三隨著衆人來到一處破敗小院,小院雖是院子但是真的很小,只有兩間正房的寬度,邊上一個廚房,廚房在邊上就死院門了,整個院子加主房估計不過八十平米左右。大家把石碑擡到院子裡,靠牆放好,大家看院內也站不下,加上張三又受了傷,就紛紛告辭。

張三聽著他們三哥四哥的叫著以爲自己和那另一個漢子是本家兄弟,直到猴子離去時叫到:“張三哥,李四哥,我先回去了,免得老母惦記。”

張三才知道原來那人叫做李四,自己還是叫張山。張山苦笑著想到,得了從小就被別人拿自己的名字開涮,現在張三李四算是湊齊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智取生辰綱第四百六十二章攻破京都第二百九十七章莫名其妙的擠兌第三百五十六章應對之策第六百三十六章金朝戰爭第六百二十章貨幣政策第二百一十四章 挖冰窖第三百五十七章一視同仁第一百零八章 這就是差距第五十九章 李元霸雷神錘法第五百五十二章宋江一打祝家莊第三百七十九章滄州路野豬林第五百七十七章周侗的決定第一百七十二章 搶劫之事走漏第三百七十一章阮氏三雄第六百四十五章遼國投降第六百三十章雄起的女真第三百三十九章江南的第一封信第五百一十九章完顏阿骨打上位第一百二十七 忽悠聞煥章第五十五章 拜見王進第四百三十四章決定北上第六百一十四章海陸會議第二百一十七章 第二個超一流高手第三百一十三章凌振調離第六十二章 義字當先第八章 義薄雲天的潑皮第二百八十二章威遠鏢局的大單子第二百零一章 送溫暖活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家園第三百三十七章木器作坊第四百三十二章向南向北第六十七章 我欣賞你第二百零二章 搶糞大戰第六百一十章遼國邊境第一戰第一百零三章 張三要當和尚第二百零二章 搶糞大戰第五百三十三章婆羅洲和呂宋第一百章 拐走樂和第九十五章 呂布和冷清秋第四百四十八章野豬林的林沖第四百三十三章張三的秘密武器第五百章琉球國入藩第二百五十六買一送一第二百九十一章宋徽宗繼位第一百六十七章 造紙和印刷第二百零四章 公主想要……第四百八十章鎮江陷落第三十九章 這就是王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招募錢進第二百九十二章海商的驚人能量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宋世界盃第五百五十三章朱武初會宋江第二百四十二章風雪十三騎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侗找上門第一百六十八章 年來到第二百六十八章揭陽鎮搶馬第六十九章 炎黃算術第二百章 給公主拜年第二章 偷菜第六百四十五章遼國投降第五百五十三章朱武初會宋江第六百二十三章賣軍火第二百一十四章 挖冰窖第三百二十八章入職進奏院第四百六十八章浪裡白條張順第二百七十二章將星第六百三十八章萬事俱備第三百零五章我發行我監督第五百五十四章宋江夜闖盤陀路第四百三十八章新船第三百九十八章淡水城第四百五十一章遼國的戰馬貿易第三百五十八章新的建作坊方式第二十七章 小趙太丞第四百八十九章七星聚義火併梁山泊第二百八十二章威遠鏢局的大單子第三百六十八章東溪村晁蓋第五百九十六章實踐檢驗第一百八十三章 渡船生意第三百五十章我來教你怎麼辦報紙第四百八十一章揚州攻防戰第三百五十二章報紙熱銷第一百零五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百七十九章 達成合作第六百零九章河北田虎第十三章 說親第三百五十四章俠士團成立第六百四十二章先打誰第四百一十八章九紋龍史進第六百二十八章夏州陷落第六百二十五章你來選擇第二百一十九章 風雪山神廟第九十六章 聞煥章來訪第五百一十六章完顏阿骨打第三十七章 初見王進第二百四十八章王煥出走第三百九十七章李莊的火牛陣第五十六章 張元霸大戰王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義興和記得未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南县| 项城市| 房山区| 南岸区| 镇巴县| 中山市| 延津县| 高邮市| 闻喜县| 板桥市| 西盟| 昭觉县| 梁平县| 定陶县| 临城县| 威信县| 夏邑县| 武乡县| 舞钢市| 南投市| 涡阳县| 柞水县| 突泉县| 广安市| 胶州市| 民县| 驻马店市| 营口市| 仙居县| 聊城市| 汽车| 阿坝| 遵义市| 八宿县| 上高县| 凌源市| 太仓市| 尉犁县| 乐昌市| 津南区|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