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文\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副總編輯翟德芳
時光飛逝,距離上一次接觸《古劍奇譚》已有兩年時間,那時《古劍奇譚》剛上市,便受到玩家們的熱烈追捧,令我印象深刻,因此我還曾向《三聯生活週刊》推薦,特別做了一篇報導,深入介紹並分析了這款備受關注和歡迎的遊戲產品。如今兩年過去,這股熱潮依舊不減,讓人不禁好奇:《古劍奇譚》到底有著怎樣的魔力,能夠吸引大批玩家喜愛並癡迷其中?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應是人言言殊,就我個人看來,《古劍奇譚》最吸引人的,還是作品本身的深厚文化底蘊。在《古劍奇譚》問世之時,就聽聞這部作品擁有自己的奇妙構思,並且會編寫成小說,當時確實是有些欣喜的;經歷了兩年的時間,這部小說終於問世,可以說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我認爲,一部好的小說,一定要讓讀者感受到“情”和“悟”,否則只會很快被遺忘。衆所周知,近些年來所謂的“快餐文化”正侵襲著人們的生活,比較典型的,是一批以穿越、玄幻、仙俠爲題材的小說、電視劇的出現,它們產量巨大且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其中也不乏以遊戲爲素材改編的小說作品。架空的情節和支離破碎的描寫,雖然能夠給讀者比較大的想象空間,但也容易使人沉浸在幻想的世界而無法自拔,一旦迴歸現實又覺得精神空虛、一無所獲。所謂“根基不穩,地動山搖”,沒有完整又合理的世界觀作支撐的作品,在知識與信息爆炸的今天,終將被大浪淘卷而去。
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崛起帶動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新發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這樣的熱潮中,我們更要保持清醒,學會去蕪存菁。我們需要的不是披著中國傳統文化外衣的“舶來品”,也不是憑空想象的譁衆取寵之作。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而是要以百分之百的誠意,通過刻苦的鑽研和親身體驗,來完成一部能夠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又不失自身個性的作品。
在這一意義上,《古劍奇譚》和那些快餐式的作品不同,它的部分內容取材自我國古代經典著作《山海經》,並將道家的部分思想理念滲透進去,儘管採用了架空的歷史設定,但給人的感覺並不突兀,對中國文化有著一定了解的人很容易對這樣的情節產生共鳴。這樣的作品值得一讀再讀,反覆推敲品味,每一次你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兩年前,GAMEBAR副總裁、上海燭龍總經理、《古劍奇譚》總監製工長君先生在接受《三聯生活週刊》記者採訪時說:“擁有完整獨特的世界觀和劇情,纔會對玩家產生持續的吸引力。”而這部《古劍奇譚》世界觀小說《神淵古紀》,正是對這一觀點的極好闡述。一部好的小說,應是能夠經受歲月的洗禮、在歷史的車輪反覆碾壓下也不會扭曲、破碎、消逝的作品,應是無論過了多少年,都會在一大批讀者、玩家中產生共鳴的作品。我國古代的優秀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就因爲它們擁有這樣超越時代的特性。我希望並相信這部小說也會成爲這樣優秀的、不被時代所淘汰的作品,就算沒有玩過遊戲,讀者也可從中感受創作者的創意與心血。
我不是小說家,也不是書評家,作爲在行業中浸潤多年的出版人,我能夠在《神淵古紀》這部作品中,感受到作者對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研究熱忱。我很感動,同時也希望這部小說能夠得到廣大讀者的認可。因此在這部小說出版之際寫下以上的話,權爲序。
2012年6月
一場令人難忘的旅程文\國產大型武俠動漫系列劇《秦時明月》總導演沈樂平
所有的史詩體藝術作品都有一種共同的氣質——充滿了生於天地之間,對於生命尊嚴的壯麗悲涼之情,令人掩卷欷歔,蕩氣迴腸。
《古劍奇譚》世界觀衍生小說《神淵古紀》秉承了遊戲世界的恢弘大氣。中國的上古創世神話、諸神戰爭,一直是華人奇幻文學最熱愛的題材,這種熱愛源自於作者,也貫徹於讀者,是溶於我們的血液之中,與生俱來的文化基因,誠如我的良師益友周非先生在《中國神話的文化密碼》中歸納中國十大上古神話就是人類命運的十個終極命題。
但是縱合三皇、五帝,橫貫《龍魚河圖》《史記》《山海經》《太平御覽》,則是需要相當的勇氣,需要相當的功力,更需要相當的用心。
這顯然是一部用心創作的作品,字裡行間,感受到那種深沉的思索,常常在閱讀中發人深省。
而小說的靈魂來自於角色塑造,“襄垣”這個角色就是這樣一個複雜的存在,在他身上,引出了“追求”與“抗爭”的概念。劍就是器,鑄劍也是築器,也是一個人格完整的過程,在此又點題呼應了《古劍奇譚》。
讀一本好書,像是一段磨礪修行的遠足,這就是一場令人難忘的旅程。
2012年6月9日
瑞士伯爾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