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淑寧公主是林嬪的女兒, 貌美非常。少時也曾受先帝寵愛。
只後來先帝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卻又拖了許多年,一直在宮裡修丹煉藥, 不問政事。
身體不好的皇帝對健康成年的皇子們感到厭惡,疑心重重, 一直不肯立太子?;屎蟪脵C把持著朝政。宣平侯府煊赫一時,無人敢掠其鋒芒。
其時, 宣平侯府子弟尚了一位公主, 娶了一位郡主, 已是榮耀。
偏皇后的一個侄子又看上了淑寧公主, 非卿不娶。
林嬪是秀女出身, 以美貌獲寵幸, 憑生了公主位列九嬪,毫無背景。
皇后覺得,讓淑寧公主出降宣平侯府是給淑寧的榮耀。別的公主想要還搶不到呢。
她是公主嫡母,又代皇帝問政, 一道旨意便指了婚。
淑寧公主接到旨意的時候臉色蒼白。
她拒不接旨, 直奔了中宮,哀求皇后收回這道旨意。
“哦?這麼說你有了意中人?”皇后道, “那沒關係。忘了那個人就行?!?
皇后沒有擡眼看她,她忙著批閱奏摺。
她的指甲不像後宮嬪妃那樣長長的、尖尖的,修得短而圓,方便她執筆。
“傻孩子,你以後會明白, 男歡女愛, 遠不及權勢富貴來得重要?!?
但淑寧頻頻叩頭懇求。
皇后終於停了硃砂筆,擡起眸子。
“這麼看不上宣平侯府嗎?”她冷冷地說, “你那意中人是誰?說來我聽聽?!?
她的聲音帶了殺意,淑寧打了個寒顫。
她離開中宮的時候恍恍惚惚,下意識地便去了林嬪的宮裡,見到親生的母親,撲在她膝頭痛哭。
她已經接了旨意,將要去作宣平侯府的媳婦了。
公主可以自由出宮,嬪妃卻不能。林嬪才知道她有了意中人。
“傻孩子,若真有意,該早些讓他請旨尚主。”
淑寧公主淚流滿面:“他……他是庶子。”
誰家敢爲庶子請旨尚主,也太藐視皇家威嚴了。便是宣平侯家,也不會如此。
林嬪長嘆一聲:“那就是你們註定無緣?!?
林嬪問:“是誰家的孩子?”
淑寧不肯說。
林嬪嘆氣:“那就永遠別說了,放在心裡,最好忘掉。別給他招禍?!?
淑寧公主終於還是出降了宣平侯府。
生爲公主,最好的一件事就是,有自己的府邸。這一點是郡主、縣主都羨慕得要死的。
按禮制,不得允許,駙馬是不能在公主府留宿的。
淑寧公主雖然和駙馬圓了房,但始終冷淡,不願意與駙馬親近。
男人對女人的熱情是很容易散去的,特別是在睡過了她之後。
權勢之家,最不缺的就是美人。
駙馬內闈有許多美人,很快就對冷淡的淑寧公主失去了興趣,覺得她木訥無趣,不會取悅男人。
林嬪因爲“不會教女”,被皇后訓斥過好幾次。
林嬪只嘆氣,當淑寧進宮的時候,她勸她多與駙馬親近,早日誕下子嗣。
淑寧只低著頭不說話。
林嬪問:“是不是還想著那個人?”
淑寧眼淚落下來:“他娶妻了?!?
“就是這樣啊?!绷謰逭f,“誰都得過日子。忘了吧?!?
但人成長的環境決定了性格的不同。
倘若一碗糙米飯和一張名貴琴同時擺在眼前只許選一個,林嘉必選糙米飯,淑寧卻會選名貴琴。
因林嘉從小寄人籬下沒有家,她首選得吃飽穿暖,情情愛愛都是奢侈的東西,消耗不起。
淑寧卻是皇室血脈,長在宮中,從不曾爲衣食發愁,自然會選琴棋書畫和愛情。
淑寧和駙馬最終成了各過各的日子,
這一年皇帝殯天,宣平侯府從諸皇子中選了出身不高身體也不好的一個推上了帝位。
這一年皇后成了太后,淑寧成了長公主。
這一年異族叩邊,前線打了敗仗,折了許多武將。京城又往前線送人,許多勳貴子弟紛紛奔赴邊疆,求一個封狼居胥。
這一年邊境和朝中都動盪,許多宴會和冶遊都沒有了,京城的貴人們都很消停。
駙馬有大半年沒有見到自己的妻子了。
忽然有人告密:淑寧公主在公主府裡生了一個孩子。
駙馬大怒,帶人衝進了公主府。
淑寧公主讓杜蘭帶著那個孩子逃了。
面對駙馬的質問,承認了孩子的事,並謊稱那孩子夭折了。
這一頂綠帽子穩了。
這事雖不能聲張出去讓自己沒臉,但駙馬也忍不了這口氣,一狀告到了太后那裡。
_ttκǎ n_¢○
還沒有人敢這樣折辱宣平侯府。
尤其這時候,文臣們正在逼太后撤簾還政,朝中鬥得厲害。
太后大怒。
爲著宣平侯府的面子,不好明面上動淑寧,卻撤了林嬪的位份,將她打入了冷宮。
這時候朝堂裡都在爭權,先帝的一個毫無背景的太嬪沒了位份進了冷宮這種後宮事朝臣們根本看不見聽不著也毫不關心。
只有一些帶著顏色的八卦悄悄流傳在皇家和宣平侯府的親戚女眷中。
這場權力的爭奪因新皇帝忽然生了一場大病差點挺不過來戛然而止。
雖然後來他挺過來了,但臣子們清楚地意識到這個病秧子身體是真不好。你要爲他爭,他還真不一定接得下來。
真是有力無處使的感覺,憋屈死了。
淑寧公主明面上沒事,實際上被圈禁在了公主府裡,裡面全換了人。
她的身體和精神很快就垮了。
在她病逝前,皇帝爲她求情,請林嬪一見。
這時候皇帝死了元后,娶了新皇后。新皇后是太后的侄外孫女,太后對此比較滿意,給了皇帝這個面子。
林嬪被送到公主府與淑寧見了最後一面。
淑寧告訴了她:“我讓杜蘭帶孩子逃了。”
但林嬪問孩子的父親到底是誰,淑寧至死沒有吐口。
“他不知道。”她說,“他不知道我有孩子了?!?
淑寧病逝。
朝廷收回了公主府。
駙馬另娶。
一年多之後,凌昭來到了京城,開始了他在大伯父身邊受教學習的生活。
這時候,京城上流社交圈子裡早就沒了淑寧公主這號人物。
此時杜蘭在京郊某處賃了房屋撫養孩子。
她其實一生未嫁,但爲了孩子梳了婦人頭,假裝是寡婦。
只寡婦門前是非實在很多。杜蘭支撐不下去,待孩子五歲能立住的時候,搭船回了家鄉。
不想兄弟們貪得很,想將她再嫁賣,還差點賣了林嘉。
杜蘭知道此處不能再待下去,打聽了堂妹杜菱的情況,帶著林嘉逃到了金陵。
她在宮中長大。宮中有專門的課堂叫宮女讀書識字,她可比她那些縣城都沒去過的兄弟強了不是一星半點。
憑藉從堂弟那裡得來的信息,摸到了凌府,果然找到了杜菱。
自此,在凌府庇護下,孤兒寡母總算是過上的安穩的日子。
時光飛速流去,便到了現在。
林嘉在林太嬪的宮裡,垂眸聽林太嬪講述了她生身母親淑寧公主的往事。
失望嗎?
有一些吧。又不是太失望。
來之前就隱隱有預感了。
那時候問番子,番子那神情就透露了一些。
總之不是光明正大的感覺。
果然,私生女。
更難聽一些,奸生女。
林嘉倒鬆了一口氣,覺得自己離開凌昭終究是對的。
路上也不是沒做過搖身變成貴女與他門當戶對的夢,只那種夢做做便罷了,還是踏踏實實地活吧。
她問:“婆婆,我以後在宮裡跟你一起生活嗎?”
林太嬪握著她的手:“你我分別多年,且先在宮裡陪我一陣子。然後,我會把你送出宮。”
林嘉詫異:“要把我送到哪裡?”
“陛下賞賜了我許多財物。”林太嬪道,“待我想辦法,給你在京城中置辦些產業讓你傍身。最好,能給你尋一門親事。”
林嘉一顫,道:“婆婆,我不嫁。我嫁過了的?!?
林太嬪嘆口氣。
“嘉嘉,我年紀大了,你又太年輕了?!彼f,“不能像我一樣在宮闈裡消磨生命。若你在這裡待得太久,我怕等我沒了以後,你適應不了外面的日子。那時候若再出去,也沒人護著你。”
“我活著,起碼能厚顏去陛下面前求個人情關照。我若沒了,這京城中掉個招牌下來,砸死五個人,三個都得是權貴。你一個人,我怕太難?!?
人的生命是很容易消散的。
杜蘭、杜菱都曾是林嘉生命中重要的守護者,她們都年紀輕輕地便去了。
何況林太嬪已經這麼大的年紀,看上去身體也並不是特別強壯健康。
林嘉伏在外祖母的膝頭,輕輕地道:“別說這種話,我纔剛找到你……”
林太嬪撫著她鴉青的發,恍惚當年淑寧還在她身邊。
她其實還有些話沒說。
林嘉肯定是要送到宮外去的,因這宮中,還有一定厭她的人。
皇帝去了皇后那裡,告訴她:“淑寧的孩子找回來了?!?
皇后撩起眼皮:“竟還活著?”
皇后的語氣中帶著不喜。
皇帝喜歡林嘉看淡過往的豁達心境,他道:“怎麼都是我外甥女?!?
他又說:“這孩子吃過不少苦,怪可憐的,給她個縣主做吧?!?
公主的女兒可封縣主。當然也不是一定會封,看皇帝的意思。
公主的女兒終究不是皇家人。
皇后的語氣尖銳了起來:“一個奸生女憑什麼當縣主。”
皇帝看了她一眼。
皇后醒覺到自己說話太硬了。
現在不一樣了,太后不在了,很多事都不一樣了。怎麼就又忘了。
皇后忍住氣,道:“別的不說,便說這諭旨怎麼寫?公主的滄海遺珠?到時候內閣封還回來,難看的不還是陛下?!?
正經的聖旨要經過司禮監和內閣。
如今司禮監經過清洗,都是皇帝的人了。這一道旨過去沒問題,可要過內閣的確難了。
皇帝的表情鬆動了。
因不值得爲林嘉跟內閣去掰扯。他跟內閣要爭的東西還多著呢,精力不能花在這種小事上。
小孩子可憐,賜她些財帛田宅,給她個立身之本吧。
皇帝都已經退一步這樣想了,倘若此時皇后學會閉嘴,林嘉的事就如她所願地黃掉了。
偏皇后內心裡告誡著自己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可還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她非得道:“淑寧不守婦道,做出這等無恥之事來,當年我小舅舅氣得要殺人,娘娘也氣得差點病倒。如今她的女兒倒要來沾皇家的光,豈有此理?!?
當年的事皇后是知道的。
淑寧死的時候,她纔剛冊了皇后沒多久。太后把淑寧做的醜事告訴了她。她本來也是宣平侯府的外甥女,被戴綠帽子的恰是她外祖父母老來得子的小幺舅。
她這番話勾起了皇帝淡去已久的回憶。
當時的確太后是勃然大怒的。當然其中很多是因朝堂之爭而生出的遷怒,但她的確是很怒。
那時候皇帝是戰戰兢兢的,甚至不能好好欣賞那怒氣。
現在皇帝被勾起了回憶。
淑寧公主以前也關照過他,有那麼一點點香火情。但其實比不上她羞辱了宣平侯府更讓皇帝喜歡。
皇帝看了皇后一眼,嘴角泛起了淡淡的譏諷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