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章 迷惘(一)

西部省的西南邊陲,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坡都是裸露的白色石頭,很少有植被,偶爾能看到石縫中長出幾棵小灌木,孤零零地站在石山上,顯得格外醒目。山連綿不斷,卻也不甚高大,都是些小山包,圓圓的,山與山之間有小片的熟土,種著一些玉米,玉米行間離得很遠,原來中間還種有土豆,土豆長到半熟時才種下玉米,現在土豆已經收穫了,只剩下玉米,所以行間顯得很寬,並長滿了雜草,只是沒有見到一片水田。在這裡也能看到稀疏的幾棵大樹,大樹之下往往都是村莊所在,幾戶人家組成一個自然村落,房屋是用石頭壘成,有的用泥土夯成,上面蓋的大多是石片,也有少量的屋上蓋的是瓦。也有用木棍圍成上面蓋草的,從這邊就可以看到那邊。

白天,村裡人都到山間土裡幹活去了,連小孩也不在家,村裡只有老人。周華和楊建一路走來,又飢又渴,想到村裡找點水喝,不想第一眼就看到了可以透視的這家人,還有一把鎖鎖住了所謂的門,周華看過後心裡想,這樣的人家,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口做飯的大鐵鍋還能值點錢,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麼東西值得偷的了,所以用不著鎖“門”了。楊建也說:“周華,你看這家人家,有什麼東西值得鎖門?我看除了那口鐵鍋,再沒有值錢的東西了?!?

周華也有同感:“是啊,我就不明白,象這樣的家,還鎖什麼門?算了,不看了,我們還是找水喝要緊。”

好容易找到一家人,要了點水喝,喝完水後,兩人又繼續上路。周華年輕,剛參加工作,所以取的樣品他背得多,楊建年紀大,今年50多歲了,體力不好,自然就背得少些。樣品就是些石塊,按照規則要求,進行1:50000比例尺的普查時,每條線間隔500米,每個跑線的人一天跑一條線,在一條線上每隔500米就要取一個樣,取樣是在圖上標註的取樣點的周圍均勻地敲取500克的石塊,沒有石塊時,就均勻的挖取500克泥土,這就是完成一個樣品。一條普查線路是15千米,要取31個樣品,總重量就會有31斤上下,這是一個重體力活,線越跑越累,而且線是直的,不論是山是水是溝是坎,都要過,當然可以繞行,但必須到標註的點上取樣,身上的樣品卻又越來越重,取到最後時,體力也差不多耗盡了。今天又沒有車接,還得走路回住所,這更加耗費體力,等大家走到住所時,天已經黑盡了,肚子也餓癟了,先吃飯再洗澡。洗澡間是臨時搭建的,有一塊席子圍一下就算是洗澡間了,水很奇缺,吃的水由小隊出錢請人挑,而洗澡的水卻要自己出錢請人挑,一挑水5角錢,在早晨出發前就要交待今天要不要挑洗澡水,並把錢交給在家做飯的人。

今天雖然不是周華參加工作的第一天,但卻是正式幹活的第一天。本來周華是輪到做飯的,可週華不會做,就和組長說了,想出來跑線。組長也不好說什麼,只好同意周華跑線,總不能把不一個不會做飯的人留在家裡,讓大家都沒飯吃吧,所以就換了一個人在家做飯。早飯後,組長召集組員開早會,交待今天的任務:先宣佈一個消息,周華同志是今年分來的技術人員,大家歡迎。前天晚上到的我們小隊,小隊把他分到了我們組,所以昨天晚上他才趕到這裡,今天一早,他就和我們一起跑線了?,F在請大家對照自己手中的地形圖,孔嚴和章平跑A線,羅平和方柳跑B線……周華新來的,先和工程師楊建一起跑H線吧,等過兩天,周華再帶新學徒。車被調到小隊會戰去了,我們都得走路,從A線的起點開始分散跑線,跑完後回到這裡集合。

同時分到西部省的有10多個同學,只有周華一人分到了第一小隊,因爲第一小隊是整個單位技術力量最好的一個隊,也是領導認爲最有希望找到金礦的小隊,因爲周華成績好,隊領導把他分到一隊是想加強一隊的技術力量。學校畢業後,周華就被分配到西部大隊,到大隊報到時,要經過福興,大隊派人到福興來接站,接站的人告訴周華,說周華可以先回家看看,他家已經從隆平搬到了福興,住在大隊在福興的基地裡,是樓房呢,就在市區裡。周華聽了很興奮,多次經過福興,這裡應該是西部省最好的城市了,周華從心底裡盼望著有朝一日能在福興有住房就好了,這個願望今天實現了,當然高興。周華就到家裡看了一下,家裡卻沒人,爸爸媽媽在上班,弟弟放假後到了爸爸上班的地方玩去了,周華沒鑰匙進不了家,只是看了看,知道自己家在什麼地方,所在的街道總共不過十幾棟樓房,周華家住的樓房也就6層,但在那時卻是不可多得了高樓大廈了。

周華到了大隊部報到,領了派遣單後,在那個他曾經熟悉的招待所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坐單位的交通車到了街上,在鎮上玩了一整天,到傍晚才坐上了到西部省南角的班車。晚上出發,上車前周華特意飽飽的吃了一餐飯,怕晚上沒吃的,又用罐頭瓶裝了一瓶子茶水。說是夜班車,但出發時天還大亮,聽司機說要開一晚上,明天早上天亮時纔到,車上有兩個司機,輪流開。

周華挺出興奮的,工作了,終於等到了這一天,從今天開始就算是自立了。不,應該從昨天開始算,因爲昨天報到了,報到時還領了一個月的工資,哇,60元,在工資單上簽字時,周華的手都有點發抖呢。太好了,周華興奮得一晚上都沒睡著,真像是做夢一樣耶。昨晚在招待所住時,沒什麼可玩的,又不認識什麼人,就給彩雲和玫瑰各寫了一封信,準備今早到鎮上時給她們寄去。上了牀卻怎麼也睡不著,就坐在牀上等天亮,好不容易等到天亮了,食堂卻還沒有開門,直到6點半了,隊部廣播的第一次播音才響起,周華到外面的走廊上,用冷水洗了臉,漱了口,快到7點時,拿了一個飯盒到一食堂買了早餐吃。食堂不收錢,只收飯票和菜票,周華在住到招待所時,服務員就告訴了他,並幫他兌換了飯菜票。

坐隊部8點的交通車,周華來到了明月鎮,先到郵局,買了兩張8分的郵票,把給彩雲和玫瑰的信寄了,然後再買了十幾張明信片,給分配在四川、雲南、貴州等省的同學寄去,簡單的寫了幾句話,主要是告訴各位同學新的通信地址。寄完之後,周華就在鎮上到處逛,看了幾家商店,有幾件新潮的衣服,就買了,周華又看中一件中山裝,當時很流行,是全毛的,但價錢貴得驚人,105元,周華雖然只領了60元的工資,但他還有預支的差旅費和以前的積蓄,買下這件衣服也不是難事。問題是現在正當夏天,買了沒地方放,自己又要出發了,想來想去,周華決定暫時不買了,等到回來時再說,有的話再買。

周華買好了福興到南角的票,就到一家飯店吃飯,然後到車站上了車,車是新出的大客車,有60個座位,很長大,聽說速度非???,但周華沒有坐過,不知道具體情況,要等到車開了才知道。可是車開的時候,由於昨晚沒有睡,車子一搖晃,周華很快便睡著了。

這裡是少數民族聚居地,有很多的少數民族,以苗族居多。苗族人能歌善舞,每個人都能唱能跳,從小就學從小就會。這裡的女孩子尤其大膽,如果她看上了某個男孩,會主動表示。當然不是直說了,他們都是通過唱歌來表達的,男女都會唱,也唱得好聽,只是周華一句也聽不懂,因爲是用苗語唱的,當然聽不懂了,除非你懂苗語才行。

周華帶著新徒弟正按著組長在地形圖上標的線路走,從割人的茅草叢中鑽了出來,臉上手上都被拉出了不少口子,火辣辣的痛,這時來到了一條小河邊,小河水清澈見底。兩人身上揹著沉重的石頭,頂著烤人的太陽,現在又疼痛難忍,不自覺地埋怨著這一路的茅草。這時從頭頂上傳來一陣陣少女清脆的歌聲,這歌聲就象一陣涼風,吹進了周華的心田裡,感覺如同吃了雪糕一樣又涼又甜。周華帶沉醉在歌聲裡,徒弟尤方推了他一下,說:“師傅,你擡頭看一下。”

周華擡頭一看,一條小路上站著5、6個小姑娘,都在16、7歲的樣子,頭上戴著銀花飾,象一頂帽子,周邊伸出一些枝條,如同樹枝,上面有活脫脫的樹葉,甚至連葉脈都清晰可見,在枝條間有花朵,雖然是薄薄的銀片做成了,卻宛如是剛摘下的鮮花,帽邊下面有隨風飄蕩的小小風鈴,微風吹來叮噹作響。身上穿著紅花衣服,襟上、領上、衣邊、袖口和擺上繡滿了各種各樣的花草鳥獸圖案,有的則是藍花衣服,同樣繡著花草鳥獸,下身穿著大擺裙,分兩層,裡層是整體的素色,外層則由繡花的條狀布片圍成,微風吹來隨風漂盪,很是好看。周華師徒正觀看這幾個小姑娘,而這些小姑娘則不僅看周華,還邊看邊唱,明顯是對著周華師徒唱的,周華聽不懂她們唱什麼,只是覺得唱得很好聽,開始只是聽,聽著聽著心癢癢了,忍不住就隨口跟她們哼了幾句,這一哼不要緊,姑娘們更來勁,輪流著找周華唱。周華本來就是瞎哼哼的,哪裡會唱什麼歌,更不會唱苗歌了,一時就啞了口,那幾個姑娘等了一會,見周華不唱了,才知道周華根本就不會唱,一個個氣鼓鼓地轉身走了,臨走時用漢語對周華說:“瞎唱什麼呀?又不會唱,耽誤我們這麼多時間,哼!”周華又羞又窘,臉上飛紅的,直到她們走了好久,徒弟催他才醒悟過來。

由於聽歌誤了不少時間,今天的線要晚很久才能跑完,徒弟很餓了,說“師傅,還要多久才能跑完呀?我好餓,走不動了。”周華看了一下地形圖,才跑得一半多一點,至少還得2個小時才能跑完,徒弟說餓了,周華也覺得餓了,可在這荒山野嶺的,又見不到人家,到哪兒去找吃的呢?

周華無奈地說:“忍一忍吧,我也餓呢,可是沒地方找吃的呀,要不這地裡有生玉米,實在忍不了,你就吃兩個生玉米吧?!?

徒弟大概是餓極了,還真聽了周華的話,剝了兩個生玉米就吃,吃得幾口,對周華說:“師傅,味道不錯呢,甜的,你也吃一個吧?”

周華雖也感到有些餓,但不至於忍不了,所以就不願吃生玉米,說:“我不能吃生的東西,你吃吧,不餓了我們就走吧?!?

這一天的線,周華感覺是最難跑的,等到師徒兩人走到上車的地點,周華又累又餓,上了車就坐下,靠著車廂板,閉上眼睛。不過周華他們還不是最後回來的,還有一組回得更晚,等到回到住處,周華顧不得洗澡,徑直到伙房吃飯。其實這時飯都已經冷了,周華和其他人一樣,不管冷熱,填飽了肚子是最重要的。吃飽後,周華想要去洗澡,卻沒有力氣,就倒在牀上,想先休息一下再去洗澡。剛躺下,睡意就一陣陣襲來,周華覺得這樣不行,等會睡著了,就強打起精神,到臨時搭建的小棚子裡,沒有熱水了,就用冷水衝了個一澡?;氐綘椛?,拿出前幾天排隊借到的金鏞的小說《天龍八部》繼續看,剛翻開看了不到一頁,眼皮就睜不開了,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打霜的時候,工作完成了,該收隊回明月鎮了。周華把行李打好包,用發的油布包好,外面再用繩子捆上,貼一塊橡皮膏,在橡皮膏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丟到小隊的貨車上,就不再管了,小隊的車會把大家的行李都拉回明月的。

車上除了司機處,還有兩個押車的人,他們三個人先走,其他的人都到南角的車站去坐客車。從住處到車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30多個人一起走,隊伍看起來有點浩蕩,隊裡的女性都很年輕,沒有年長的女生,一路上說著衣服和零食。男性則不一樣,有年輕也有年老的,年老的有50多歲了,一路上說著三國和武俠。男男女女說著不一樣的話題,發出一樣的笑聲,一路上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到了車站。

到了車站後,隊長莫文叫會計李節購買車票,李節到了售票處問了車票價錢後,回來對莫文說:“隊長,我覺得買車票回去還不如包個車回去,包車怕還劃得來一點。”

莫文說“那你去問問看,能不能包車?”

李節到調度室,把想包車的想法告訴了調度員,調度說車站沒有這樣的業務,他作不了主,要去問問站長。莫文見後就對李節說:“算了吧,還是買票走吧?!?

李節說:“不要急嘛,等我去和站長商量商量再說,行不?”

莫文看李節不死心,就同意他去和站長商量,李節又來到調度室,找到調度員,讓調度員帶他去找站長。調度員把李節帶到站長辦公室,對站長說明李節的想法後,站長說:“我們沒有這樣的業務,上級也沒有這樣的文件,怕不行哦?!?

李節趕緊說:“是這樣的,我們是黃金地質隊的,到你們這裡來是幫你們找金礦的。在你們這裡已經找到了一個大的金礦,現在要趕緊回去整理資料,好儘快把地質報告寫出來,寫出地質報告後就能夠開採了。這裡沒有直接到明月的車,我們還要到福興轉車,怕耽誤時間,所以我們想包車回去,快點把報告寫出來,好讓這裡的黃金能早些開採。”李節一番話,把站長說得暈頭轉向,不辯真假,見李節說得天花亂墜,又是對當地有好處的事,想了想就答應了:“好吧,我們安排一輛備用車包給你們,有什麼事我承擔,具體事情你去和調度員商量?!?

回到調度室,調度員查看了交通地圖,又計算了運費,說:“到明月一共710元,算700整數好啦,你看行不?”

李節心裡算得飛快:從這裡到福興一個人是16元,小隊有38個人就是608元,從福興到明月5元一個人,38個人要190元,總共798元,現在只要700元,少了98元,當然行啦。於是就答應說:“好的,就按你說的辦,我馬上去把人叫過來上車?!?

路雖然是油路,但坑坑窪窪,車子顛簸得很厲害,開出不久,大家就是昏昏欲睡,只有周華沒有睡意。他想的是,現在就收隊了,到過年還有很長的時間,正好可以回南方去看看彩雲,有三年沒有見到彩雲了。而且,現在周華有了工作,有了固定工資,就有一種想見彩雲的衝動,感覺不再害怕見到彩雲,好象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他相信彩雲也不會看不起他的。

事情不如周華所料,回到明月後,莫文沒讓周華象其他人一樣放假,而是覺得周華水平不錯,就強行把他留下來,幫助技術人員一起寫地質報告。這一決定打亂了周華想見彩雲的安排,但又不能不服從工作安排,周華心裡恨得直癢癢。等到把地質報告寫完,就到春節了,周華只好回到福興和家人一起過節。

頭一年搬家到城裡,而且是西部的省城,周華在這裡過年也覺得蠻高興的?;氐郊視r,周工和羅老師早已經在家裡了,弟弟周榮也在家,這是周華一家兩年來第一次全家團圓。周華原準備到城裡玩玩,但因爲要買年貨,沒有時間去玩,只好等到過完年再說了。

周華回家的第二天,單位就給他家拉來了半車煤,按照單位的規定,每家每年都有半車煤的福利。原來在隆平時,周華家因爲是黑戶,所以沒有煤,冬天很冷,沒有煤是過不去了,所以每年一到秋天,周工就和工區其他沒有戶口的黑戶商量買煤的事。雖然單位不給福利,但可以自己出錢購買,在單位車子空閒時,就去和駕駛員商量。駕駛員都很拽,得左求右求,並給好處,還得請他吃飯,工區領導打招呼,這樣纔給兩家拉一車,拉回來後還得請他再吃一餐飯,否則下年他就說什麼都不會給你拉。一家四口正在愁沒有煤燒呢,這煤就來了,真把一家高興壞了,馬上拿出鐵鏟、鋤頭開始卸煤。這是周華第一次這麼開心的卸自家的煤,在周華的記憶中,他家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原來在隆平住的時候,別人家一到冬天就有單位上給拉來的煤,雖然只有半車,可也是單位的福利,不要錢的。但周華家沒有,因爲他家是“黑戶”,就是沒有戶口的人,沒有戶口就不能享受單位的福利。現在不一樣了,周華家和單位上別的人家一樣,是有戶口的人,所以單位自然會把職工該享受的福利給予周華家,其實這已經是第三次了,只是前兩次周華一直沒在家,所以沒有看到,這是他第一次看到而已。前幾天家裡還是燒的從隆平搬家時帶過來的一點點煤,眼看著就要沒有了,這下好了,這個冬天一定會是暖冬了。不過燒煤的爐子不好用,還是羅老師、周華、周榮他們剛來時周工從別人那裡要來的一個老北京爐,已經爛得不象樣子,燒很大的火屋裡也不熱,周華就到外面去打聽哪裡有爐子賣,剛到大門口,就問到離家不遠處有一家工廠生產迴風爐,周華就到這家工廠買了一個。這是比北京爐先進的新型鐵爐子,有兩層,火從爐芯燒出後,要經過中間這一層才從煙筒出去,所以可利用的熱量要多些,屋子裡的溫度也能升得更高些。周華到工廠的財務室交錢,要75元,比周華一個月的工資還高,這是一大筆錢呢,但是周華毫不猶豫就交了,因爲在他心裡,有了這個爐子,今年冬天就不再寒冷。可是爐子很重,周華一個人無法拉回來,交完錢又遇到了難題。正在周華爲難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個推著手推車的人過來了,就連忙跑過去和他商量借他的車用,那人就是這家工廠的工人,問清楚周華的用意和他家的住址後,就把車借給了周華,交待周華用完後儘快歸還。周華一邊答應著,一邊往車上裝爐子,爐子是可以拆開的,一件一件裝上去,回家後再拼起來就行了。周華滿心歡喜地把爐子拉回家,周工趕緊安裝,周華立刻去歸還手推車,還完後馬上到街上買了幾根鐵皮煙管。回到家,把煙管裝上,新爐子就生起來了。

不知道是聽誰說的,電視機現在不要票也能買得到,羅老師就想去買一臺,當然只能買黑白的,彩色的太貴,買不起呢。還沒放假時,周華也聽到楊建他們講,說是過完年後,電視機就要漲價,所以有好多人都打算在過年前買一臺電視機,多數還是選黑白的,原因就是彩電價錢太貴,18寸的要1800多元,那是買不起的,只有準備結婚的趕潮流的年輕人才會去買。這1800元裡面包括了買票的錢在內,因爲購機票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要和人民政府或電視機廠關係好才能得到票,如果排隊等票那不知道要到哪年哪月,這些有關係的人就倒票,即把票拿到黑市上去賣,一張票據說能賺一、二百元呢。周工和羅老師一家人到了商店,商店裡有好多種電視機,一家人左看右看,精挑細選,比較價錢,最後買了一臺18寸的黑白電視機,花掉600多元。回家後,到自家煤棚裡挑了一根搬家時帶來的木棒,周華和周榮到樓頂上立好,在木棒上挷上電視機天線,周工和羅老師在房裡調電視,直到方向對好、圖象清析後,才把木棒固定住。周華兄弟迫不及待下到家裡來看電視,一家人很是興奮,這是第一次在自己家裡看電視,以往聽說有好看的電視劇,都是到公家禮堂去看或是到別人家裡去看,現在不用了,自己家有了電視,想看什麼就看什麼,也正是有了電視,周華第一次看到了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不過,電視大部分時間都是羅老師在看電視劇----墨西哥100多集的《誹謗》。

過年不能光有電視,還得有年貨,於是周工到市場去買肉,周榮跟著去,周榮考到福興的一箇中專學校讀書,已經有半年了,對省城也比較熟悉,就和周工一起去市場買雞、魚、肉等年貨。食品店裡也有,但要排隊,省城可不象鄉下,人很多,排隊的時間也要得長,再說,食品店裡的東西品種少,價錢也不便宜。市場的年貨不僅品種多,而且價錢也便宜些,所以,周工就到市場去購買。周工先到了離家最近的一個市場,打聽了各種年貨的價格,用紙和筆記下來,又走到另一個市場,再次打聽同樣年貨的價格,又記下來,就這樣走了四、五個市場,把周榮急得不行,就問周工:“爸,我們到底還買不買呀?你都看了五個地方了?!?

周工說:“當然要買了,我多看幾個市場,看看哪兒便宜些?!?

周榮這才明白周工的意思,也就不再多問,跟著父親回到曾經看過的一個市場。在那裡,周工買了雞、魚、豬肉、粉絲、紅棗等年貨,分裝在兩個背兜內,肉類裝一個,乾貨裝一個,自己背肉類的那個背兜,叫周榮背裝乾貨的那個,因爲裝乾貨的要輕一些。買好後,周工帶著周榮慢慢往家走。雖然到家有公交車,但由於買東西的人太多,再說背兜不好上車,賣票的人不喜歡帶東西的人上車,態度十分惡劣,周工不願意去坐公交車,再說離家也不算太遠,周榮現在也長大了,走這點路不會太累的,所以兩父子就走了回來??斓郊視r,周工停下腳步,在大院門口的小商店裡買了一瓶白酒和幾瓶啤酒。周榮對周工說,他想買鞭炮,周工當然沒意見,過年了大家都放呢,周工自己也想放,所以,不僅同意,而且還比周榮提出的多買了很多,還買有煙花呢。難得一家人都回來過年,周工自然想熱鬧一下。

周華和媽媽一起去鄉下,去買糯米,一是做甜酒,二是打粑粑面。糯米食品店也有,當然要排隊,但除了要排隊外,還有一個原因:糯米供應量非常小。周工一家人,只有周榮一個人的戶口在福興,雖然家已經搬到了福興,可是戶口卻沒有遷來,周工和周華的戶口在明月,而且是在集體戶口上,羅老師的戶口還在隆平,羅老師還在隆平教書,戶口就不能遷出來,遷出來會帶來很多不便。所以,在福興就只有周榮一個人的戶口,周榮是在學校讀書,戶口也在學校的集體戶上,不過買年貨時可以憑學校證明購買。周榮一個人的供應量太少了,不得不到鄉下去買,食品店也有,不過要按議價購買,議價就貴得多了,比到私人店裡貴得多,比到鄉下農民家購買更是要貴很多很多。

周華跟著母親一家一家的串,問有沒有糯米、雞蛋、打好的餈粑、耳塊粑和其他的年貨賣。羅老師體力差,要是買的東西多就拿不動,所以周華和媽媽一道,主要是幫媽媽背東西。和周華他們一樣到鄉下買年貨的人不老少,都揹著背兜、拿著蛇皮口袋,其中還有不少是來鄉下收購到城裡去販賣的小商販。

打糯米麪之前,要將糯米用溫水浸泡一個小時,周華按照媽媽的吩咐,拿來一個大鋁盆,把竈上燒好的溫水倒在鋁盆裡,然後將選淨的糯米倒入盆中,用手將糯米攪動,使它們都浸到水中。在等待泡糯米的時候,周工和羅老師就開始殺雞,先在竈上燒一鍋開水,然後把活雞從蛇皮袋中提出來,用碗裝上清水,水中放一些鹽,攪拌均勻。用左手抓住雞翅,小指勾住雞的一條腿,食指和拇指捏住雞頭,右手用剛磨快的菜刀從雞的脖子上橫著拉一刀,雞血就噴涌而出,當然是要流在碗中的。周華從來沒有殺過雞,也害怕殺雞,就選擇去剖魚。剖魚簡單些,按照老家的剖法,是要從魚的背上剖開,但不切斷腹部,攤開後就是一幅軸對稱圖形。背部有脊椎,下刀的阻力也大,尤其是剖魚頭時,由於魚頭堅硬,阻力更大。也是剛磨好的鋒利的菜刀,把魚提到菜板上,先用刀背剔去鱗片,然後刀鋒順著魚背鰭輕輕一拉,刀口就已經抵到魚的脊椎了,換成刀根部,抵住脊椎往魚尾的方向一用力,魚就被剖成了兩半,轉過頭來用同樣的方法切開魚頭,拉出內臟,一條魚就剖好了。

糯米泡好後,用勺撈出,漓幹水,用棉布包上,背到打米粉的加工廠去打成米粉。全家就周華勞力最好,當然是周華來背了,不過周華卻不知道哪裡能打米粉。羅老師也是第一次到福興過年,也不知道在哪裡能打米粉,有鄰居搬來多年的,就到鄰居家去問。經鄰居指點,兩母子才找到加工米粉的地方,原來也不遠,出大門往下走不到二里路。周華走到加工廠時,看到很多的人在排隊打粉,心想:這麼多的人,要到什麼時候才輪到自己呢。正想著,不一會就看到有人加工好走了,周華又仔細看第二個人,也用不了多久就好,排不了多久,就輪到周華了。周華按照加工廠的要求,把米倒入打粉機器上面的鬥裡,把帶來的布口袋套在另一頭出粉口上,幾分鐘時間就打好了。

還在寫地質報告時,周華想起出隊時在明月街上看到的那件衣服,就抽空到街上去看,還是105元的價錢,絕不還價。有幾家都在賣這種衣服,據老闆說是全羊毛的,樣式是中山裝,是深藍色近乎藏青色的。已經有幾個同事和同學都買了,周華也是早就想買的,不過價錢太貴了,一個月工資還不夠呢。幸好周華不亂花錢,每個月都有點節餘,這時又領了一個月的工資,買下這件衣服也不費事的,所以,這次周華就把它買下來了。回家有單位的車,就從招待所上去一點點的地方坐車,是車隊的停車場,單位有一輛大客車開福興,每天一班,早上7點開車,車票5元,單位職工和外面乘客一樣的價,中午12點能到福興。由於單位的車不屬於國營運輸公司,所以也不到明月鎮的車站停靠,單位就在鎮上租了一個小門面做賣票和停車上下旅客用,專門請了一個鎮上的居民拉客兼賣票,雖然也是國營的客車,但在管理上卻和個體的客車一樣,自己拉客、自己賣票,不進車站。到福興車站要經過單位在福興的基地,也就是周華他家住的地方,在門口下車,回家很方便。寫完了地質報告,終於可以回家了,周華頭一天下午到澡堂洗了個澡,這天還沒天亮,周華就起牀了,早早地換上這件剛買的新衣服,外面再穿上單位發的風衣,手上提著單位發的箱包,把所有的錢揣在兜裡,就往車隊走去。快到年關了,坐車回福興的人不多,再加上週華來得早,就坐到了第一個座位,這在平時是難得坐到的。

早早地做好了年飯,周工一家人就準備放鞭炮了。這裡是樓房,不象原來住的平房那麼好放鞭炮,周工就叫周榮去找一根竹竿來,把鞭炮拆開,尾部挷在竹竿上,然後一圈一圈卷在竹竿上,留下頭部,周華舉著,周工點燃一支香菸將給周榮,周榮拿著香菸把引線點燃,歡快的鞭炮聲就響徹整個大院。

剛回來時,周華就給彩雲和玫瑰各寫了一封信,還給彩雲寄了一張明信片,他也很想給水仙寫信,可是水仙已經失去聯繫很久了,不知道地址,沒法寄。過完年不久,周華就收到了彩雲的回信,只是一張明信片,寫得也很簡單:“新年快樂。另外,我已經調到芙蓉鎮了。”一共就15個字,不過也告訴了周華一個重要的信息,彩雲已經不在原來的地方了,到了新的地方,而這個新地方卻是周華非常熟悉的。玫瑰卻一直沒有回信,直到周華歸隊後才收到她的信,是從福興轉來的,信中也沒有特別的內容,只是祝福節日的話。

過完年,離上班還有一點時間,周華突然想起他到過的巖湖寺和東郊山上的道觀,就決定再去看一看,去回想一下5年前的情景。想到就做,一天早周華就一個人出門了,到門口等了很久纔有一輛公交車來,周華一閃身就上去了。這裡雖然說是在城裡,卻也接近鄉下了,城裡開來的公交車不多,又不固定是哪個車來,所以,等公交車也是件難過的事。好在剛過完年,坐車的人不很多,如果是往常,經常擠不上車的。

到了城裡後,周華卻找不到原來的路了,也不知道那個地方叫啥名,一路打聽也沒有弄清楚。周華只好見人就問“請問,你知道一個有道士的地方嗎?”還別說,真讓他問到了,一個年紀和周華差不多大的小夥子說,他家就住在那個道觀附近,他可以帶周華去,但是周華要幫他買公交車的車票。周華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因爲他實在是找不到,現在有個人能帶他去,幫他買一張車票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況且一張公交車票最貴的也不過2角錢。在等車的時候,小夥告訴周華一些坐車的訣竅:上車後,售票員問到哪時,你就答買過票了,因爲坐車的人多,售票員記不住的,一般就不再追問;也可以拿一張舊票用嘴含著,這樣售票員也不會問;還可以答說“月票”或者買最低票4分的。周華說:“你知道這麼多逃票的方法,那爲什麼還要我幫你買票呢?”小夥說:“我從來都不逃票的,只是看到別人用這些方法逃票。”周華也沒打算過要逃票,不過這些東西知道一點也無妨,心想:你說的對與不對我還不知道,要等到了車上看了才知道。

小夥子還真沒講假話,他的家就在那道觀旁邊,到了他家後,他用手一指,說:“那裡就有道士?!敝苋A順著他的手看去,就看到了一個他熟悉的道觀,這一片沒有什麼變化,但來的路上與那年不一樣,那時這裡很荒涼,幾乎沒有人家,而現在一路上都有人家居住,只是房子就和農村的民房沒有什麼區別。周華順著山路走來,只是一小段路就到了道觀大門,停下腳步,擡頭仔細觀看,只見道觀山門上有幾個大字:來仙洞。這字跡已經非常斑駁,也模糊不清,這次這麼仔細方纔看清,難怪那年連這裡叫什麼都不知道呢。裡面有兩座大殿,都建在峭壁上,下面就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其中一座大殿的樑已經杇了,房頂都跨塌了下來,另一座大殿完好,裡面傳來鐘鼓之聲。周華走過去,伴隨著一縷縷的青煙,大殿裡道士頌經唱聲也一併傳出,好象那聲音就是跟著縷縷青煙飄飄蕩蕩一同飛出了千年大殿。

當時周華並不知道這裡是西部道教協會的所在地,他沒有多停留,轉身下了山。他還要去另一個地方,就是那在城邊的寺廟。去寺廟前,周華感覺有點餓了,就到街邊的小攤上烤豆腐吃,這裡的烤豆腐很有名,也很好吃。就是用普通的豆腐在炭火上慢慢烤,等到一面烤黃後,用小鐵鏟將豆腐翻一面繼續烤,等到兩面都黃了,就把豆腐從中間切開一個口,放進辣椒、蔥等拌料,這時就可以吃了,感覺又辣又香又燙,味道美極了。

巖湖寺這個地方周華記得,問清了坐幾路車,周華很順利就來到了巖湖寺,仍然要買門票,標價也仍然是5角。進得門來,與那年大不一樣,裡面乾乾淨淨,地面一塵不染,空地上涼曬著衣服,但不是常人穿的那種,周華感到有點特別,想是這裡有了和尚了吧。果然,確實是有和尚,而且還很多,周華上前打聽,才知道西部省爲了弘揚佛教,特意從九華山請來了住持大師,再由住持大師招聘了一批僧人,這纔有了今日這旺盛的煙火。

下山後,周華又來到公交車站,在等車時,周華想到剛纔那個小夥說的逃票的事,就想親眼看一看,上山時一心只想看山上的景色,忘了看車上的逃票事件了。上了車,周華真的很仔細的看,果然看到了小夥說的逃票,方式也和他說的一樣。聽到有人說“月票”時,周華就想弄清楚什麼是月票?但只聽到有人說,卻沒有見到。周華一直看售票員賣票,她一邊在人羣中擠來擠去,一邊問乘客買票,動作非常嫺熟,嘴上問,右手同時收錢,眼睛瞟一眼手中的錢,迅速放入身前圍裙的口袋中,然後右手在左手拿著的票板上很麻利的撕下薄薄的、不同顏色的車票,交到乘客手中??煲萝嚂r,周華終於看到了月票,有個乘客拿出了一張較大的硬紙牌一樣的東西,上面印著“福興公交公司月票”字樣,還印有空心的“XX年2月”,並蓋有紅色的印章。看到月票後,周華才知道什麼是月票:就是交納一定的費用、到公交公司辦理的這一個月乘車的公交車票,可能費用比每次買票會便宜一點吧,關於這點周華不清楚,是猜的。

也是在這個時候,周華看到了有人在摸包,還不止一個,有男有女。男的用報紙擋住乘客的眼睛,另一隻手就去掏別人的口袋,動作很快很輕,一轉眼就把錢裝到了自己的兜裡,女的是配合他的,在男的摸包時,女的故意往乘客身上靠、擠,以分散乘客的注意力,尤其是好色的男乘客更會不注意摸包的男的啦。周華不是本市的,是外來人,對於這些現象不敢說什麼,只能看,然後告訴自己進到城裡要處處小心。

到周華家那裡的公交車站,設在一個農貿市場附近。馬路很寬,但路邊就是農貿市場,雖然才過完年,進城賣東西的農民也很多,把路佔了很大一部分,馬路就顯得擁擠不堪,有開往三個地方的公交車起點站都設在這裡,上車的人、賣東西的人、開車的人和車站的人混在一起,吵吵嚷嚷,再加上車多,調頭困難,司機使勁的按喇叭,給人的感覺就象是戰場一樣。公交車上沒有任何標誌,周華看了很久也不知道哪一輛是開到他家那裡去的,看到有人上車,也跟著往上擠,好不容易擠上去了,又聽調度員喊:“這是到函關的車,不到函關的不要坐這輛車?!敝苋A又不得不往下擠,擠下車後,又往另一輛公交車擠去,等擠上了才知道這輛車也不是。就這樣擠來擠去,周華也沒有上到開他家那裡的車,周華這時不想再擠這破公交車了,就走過這條街,到一個路口上,看到一輛紅色的“甲殼蟲”出租車來了,就招手,車停下,司機問到哪?周華講了,司機說要5元錢,周華說不清楚城裡出租車的價錢,以爲司機騙他,就問爲什麼要5元?司機說到你到哪裡都一樣,只要是在城裡不管遠近都是5元,這是公交公司定的價,也是市人民政府定的價格,並告訴周華,車門上印有定價和定價單位,這是國營的車,不會騙人的。周華想了想,擠公交太難了,多花點錢就多花點錢吧,所以他還是上了出租車。

第七章 從頭再來(一)第六章 迷惘(一)第二章 回家第五章 遠離故土(四)第一章 出門第四章 重返南方(二)第四章 重返南方(三)第五章 遠離故土(四)第四章 重返南方(三)第六章 迷惘(四)第六章 迷惘(四)第六章 迷惘(三)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二章 回家第四章 重返南方(三)第二章 回家第六章 迷惘(五)第五章 遠離故土(三)第五章 遠離故土(一)第五章 遠離故土(一)第三章 過著"黑人"的生活(二)第一章 出門第一章 出門第一章 出門第七章 從頭再來(一)第四章 重返南方(二)第四章 重返南方(三)第四章 重返南方(五)第五章 遠離故土(二)第六章 迷惘(二)第三章 過著"黑人"的生活(二)第三章 過著"黑人"的生活(二)第四章 重返南方(三)第四章 重返南方(五)第四章 重返南方(五)第七章 從頭再來(一)第七章 從頭再來(一)第六章 迷惘(五)第四章 重返南方(三)第六章 迷惘(一)第六章 迷惘(一)第六章 迷惘(一)第三章 過著"黑人"的生活(二)第六章 迷惘(五)第五章 遠離故土(一)第五章 遠離故土(三)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五章 遠離故土(三)第四章 重返南方(三)第五章 遠離故土(一)第二章 回家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五章 遠離故土(二)第二章 回家第四章 重返南方(五)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五章 遠離故土(三)第五章 遠離故土(二)第三章 過著“黑人”的生活(一)第五章 遠離故土(二)第三章 過著"黑人"的生活(二)第四章 重返南方(三)第六章 迷惘(三)第一章 出門第六章 迷惘(四)第七章 從頭再來(一)第六章 迷惘(一)第一章 出門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六章 迷惘(五)第六章 迷惘(一)第六章 迷惘(二)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一章 出門第五章 遠離故土(三)第三章 過著"黑人"的生活(二)第三章 過著“黑人”的生活(一)第四章 重返南方(三)第四章 重 返 南 方(一)第一章 出門第五章 遠離故土(四)第六章 迷惘(二)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五章 遠離故土(一)第五章 遠離故土(四)第三章 過著“黑人”的生活(一)第三章 過著“黑人”的生活(一)第六章 迷惘(三)第四章 重返南方(四)第六章 迷惘(五)第一章 出門第三章 過著"黑人"的生活(二)第一章 出門第四章 重返南方(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南县| 辽宁省| 富民县| 平度市| 修文县| 分宜县| 榆林市| 洪洞县| 天台县| 闽清县| 肥城市| 瑞金市| 宁陕县| 开江县| 南昌市| 牟定县| 仁布县| 海兴县| 杂多县| 嘉义市| 长宁县| 高淳县| 饶河县| 周口市| 博罗县| 綦江县| 绥江县| 新丰县| 龙陵县| 朔州市| 景德镇市| 三穗县| 观塘区| 南丹县| 张掖市| 永顺县| 凭祥市| 新昌县| 周宁县| 遂溪县|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