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期末考試的成績出來了,周華考得很好,專業課都在優秀等級,只有數學差一點點,也接近了優秀,排名在前五名之內,因此得到了學校發的獎學金,一等獎------100元呢。第一學期大家都只知道有獎學金,但卻不知道獎學金有多少,現在一看一等獎100元,二等獎80元,三等獎50元,都非常羨慕。玩得好的都要周華請客,周華自然是要請的,不說也要請的,於是酒館裡又多了好幾個酒客並多收入了幾十塊錢。周華也沒想到,成績好了還會有這麼多錢用,其實成績只要能及格就業就不成問題,好不好都不會有多少差別,只是這錢具有足夠的吸引力。開學時,學校就按家庭情況發放過助學金,因爲周華家只有兩兄弟,不能算是困難家庭,所以沒有評上助學金,這次得到的獎學金比助學金還多得多,自然是非常高興之事啦。
第二學期只上了三個月的課,普地課結束了,其它課也提前結束。就要進行普地的實習,實習基地在四川的峨眉山,離學校非常遙遠。何老師是教普地的老師,就由他提前一個星期到峨眉山去聯繫住處,並制定實習方案。學校仍然用自己的車送學生去,還有另一輛貨車裝同學們的行李。又經過成都平原了,這次是往南走,現在是油菜成熟的時節,布穀鳥就隨著校車一路上都唱那一首單調的歌“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黃的油菜田和嫩綠的水稻田相間排列,田間少不了辛勤勞作的農人。
到峨眉山必須經過眉縣,眉縣是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的故鄉,蘇東坡三父子蘇洵、蘇軾(即蘇東坡)、蘇轍均是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在眉縣建有三蘇祠。學校特意在這裡停車,放同學們參觀三蘇祠。三蘇祠在眉山縣郊, 明代洪武元年改宅爲祠,佔地約56800平方米,是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式的園林建築,周圍紅牆環抱,綠水縈繞,荷池相通,小橋頻架,曲徑通幽,堂館亭榭掩映在翠竹濃蔭之中,錯落有致,有“三分水,二分竹”的“島居”之稱。
祠內主要建築有正門、前廳、公殿、啓賢堂、來鳳軒、廂房、雲嶼樓、披風榭、瑞蓮亭、百坡亭、碑亭、抱月亭、快雨亭、式蘇軒、景蘇樓、綠洲亭、半潭秋水一房山、採花舫、南堂、疏竹軒、綠筠軒、西門等。正殿、啓賢堂、瑞蓮亭爲清康熙年間所建,近現代所建和修葺都以清代康熙四年的建築爲模式,使之成爲一組典型的完整的四川清代古建築羣。正殿有蘇洵、蘇軾、蘇轍的塑像,東側由池水將綠洲亭、抱月亭、雲嶼樓連成一組園林。亭小水闊,樹密樓奇。西側池水爲“百坡亭”廊橋橫斷,透過“披風榭”可見隱於竹林中的東坡臥塑像。 祠內收藏有“豐樂亭記”、“醉翁亭記”、“表忠觀碑”和“羅池廟碑”四大名碑的金石碑文或碑拓本,還陳列有數以千計的匾聯書畫等文物。
參觀完了三蘇祠,車繼續向南開,不遠就到了縣城。縣城不小,雖不是很平,但也沒有高山大坡,選了一家最大的飯店,50多人就一擁而進,把老闆和服務員嚇了一跳。由於已經過了吃中飯的時間,大家都非常飢餓了,來自四川的同學依仗自己是四川人,會講四川話,就一邊敲桌子一邊用四川話大聲喊:“跑堂的,快拿菜單來,搞快點,格老子的。”
這一聲喊不要緊,把飯店服務員惹急了,也用四川話厲聲回叫:“哪兒來的野種,格老子在這裡亂叫,也不看哈這是啥子地方,輪到你大呼小麼?哪個是跑堂的?再沒規矩,老子把你們一腳跩出去!”
這邊的同學還在不依:“搞哪樣嘛,你要搞哪樣?你娃兒不就是跑堂的嗎?有哪樣,你來呀,看老子收拾你!”
服務員提了一根棍子就衝了出來,老闆也急忙飛奔出來,擋在了服務員的前面;這邊的同學也提起板凳就準備開打,嚇得帶隊的老師也急忙制止同學們不當的話語,看到服務員提著棍子衝了出來,又怕傷及自己的學生,趕忙也插到學生和服務員之間。經過老師的老闆做工作,雙方纔算是平靜了下來,到吃完這餐飯,兩個小時過去了。
本來可以在天黑前趕到峨眉市的,由於在眉山縣這一鬧,耽誤了時間,到天黑盡了才趕到峨眉市。何老師在進市區的路口等著學校的車,直到天黑纔看到,車停下讓何老師上來,何老師問了一下晚到的情況,就帶路到了基地------靜水鄉人民政府。
靜水在峨眉山腳下一條山溝中,後邊有一條小河,清澈的河水潺潺的流動,晚上睡在人民政府樓上能清楚的聽見這水聲。6月的天氣,在這裡感覺不到一絲暑熱,只有清爽,從山上吹下來的山風,撫摸著你的每一寸肌膚,不僅把你體表的燥熱吹走,也會把你內心的燥熱都會吹得乾乾淨淨,你感到無比的清涼愜意。這時周華才明白小時候聽外婆說的“好過四川峨眉山”的真正含義。
第一天因爲來得太晚,周華沒有欣賞到這美景,第二天何老師組織講課,交待這次實習的內容和實習目的,實習內容是所學過的普地中的:1、三大巖石類型,2、斷層、裂隙、節理,3、巖層的性質、走向、傾向、傾角、結構和構造,4、背斜、向斜、褶皺。實習目的是:掌握普地的基本知識,能正確描述巖石、巖層,能略知道地質運動對地貌和成礦的影響。實習完成後,每個同學要交一份巖層剖面圖和一張地質圖,作爲實習成果。接下來就是分組,所有女同學爲一組,由何老師親自帶隊和指導,男同學分爲兩組,由另一個老師付老師帶隊,分別到三個實習地點輪流實習。
周華所在的組先到五顯崗和龍門山實習,先查看地層的年代標誌。是付老師帶隊,付老師說在石炭紀地層上有瑪瑙,幾乎所有的瑪瑙都產在這一地層中。知道這個情況,周華上山前特意帶了一把鋤頭,是在鄉人民政府拿的,很小巧結實,另外,他還特別看了五顯崗的地質圖,知道了這一巖層的露頭點。上山時,周華就特意走在最後面,觀看一下週圍的地形,應該快到了,周華就故意掉隊,看看老師沒發現,就鑽入草叢中,等老師同學走遠了,再起來,找到產瑪瑙的巖層,一個人慢慢的尋找、挖掘。巖層不十分厚,大約有一米左右,巖層中結構比較鬆散,露頭不是很長,很快就找完了,但只看到一些小小的瑪瑙,一般都只有黃豆大小,最大的也纔不過拇指大,沒有看見再大的了,用鋤頭挖了很久,也挖不出大的。周華挖了一口袋,雖然沒有大的,顏色倒是很好看很漂亮,有血紅的、有暗紅的、有粉紅的、有嫩黃的、有橙黃的、有嫩綠的、有天藍的,晶瑩剔透,熠熠生輝。
挖完後周華看了看錶,已經是11點了,現在回去還早,怕老師發現,再挖嘛又不想挖了,也挖不動了。想了想,還是到鄉人民政府後面的小河中去泡一泡澡吧。雖然這裡不熱,但在太陽底下挖了三個小時的瑪瑙也汗流浹背呢,不如去那清涼的河水中降降溫,想到清涼的河水,周華心中也感到涼爽了不少。
實習時的伙食就在鄉人民政府食堂搭夥,學校在來的時候把每個學生的糧食換成糧票,帶到靜水,交給鄉人民政府食堂的管理員,師生就可以在人民政府食堂就餐了。早餐一般都是麪條,中午吃饅頭稀飯,還有一個炒菜,有時也有米飯,晚餐就比較正規,八人一桌吃正餐。周華看到同學回來後,就溜回寢室,然後裝作沒事一樣和大家一起到食堂吃飯,由於人多,老師也沒發現。但周雄卻發現了,問周華上午到哪去了,周華告訴周雄是去挖瑪瑙去了,並把挖到的瑪瑙給周雄看,下午實習的時候,周華看到他們組裡少了幾個人,肯定是周雄告訴別人,然後他們又一起去挖瑪瑙去了,不過,老師仍然沒有發現。於是去的人越來越多,終於被付老師發現了,好一頓批評,批評歸批評,挖到了的瑪瑙仍舊歸自己。
每隔幾天,實習地點和實習對象就要輪換一次,一個多月下來,峨眉山所有的景點差不多都看了個遍,而且周華他們進山是不用交費的,如果是遊客就要買票,很貴很貴的,一張票是20元錢,相當於一個月的生活費呢。即使如此,每天來峨眉山旅遊的人還是很多,中間還有不少是外國人。中國人旅遊和外國人旅遊不一樣,不是說人長得不一樣,是旅遊方式不一樣,中國人往往都是一羣一羣的人在一起遊玩,外國人多是單獨一個人遊玩;中國人在景點遊玩時,一般是空手,最多拿一個小包,大的行李寄存在旅館裡,一羣人只有一兩個拿相機的,外國人是把大包的行李背在背上,走到哪兒背到哪兒,每個人的胸前還都掛有相機;中國人在景點與景點之間是慢慢悠悠的行進,一邊行進一邊聊天,外國人在景點與景點之間快速通過,不肯在這路上耽誤一點點時間。
實習提前結束,實習成果回學校再交,老師說早點放假,讓學生在峨眉山好好玩玩。這次玩可是要自己出錢買票的,周華覺得山上都玩得差不多了,玩哪裡呢?只有幾處景點沒有玩過,另外就是金頂沒有上去,但這幾處相隔太遠,一天怕是玩不完,就和周雄商量。周雄要和女朋友一起玩,就推說他不想玩了,讓周華一個人玩。
周華第一站來到報國寺,報國寺是峨眉山的門戶,坐落在峨眉山腳,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廟,爲峨眉山第一景。背靠雄偉的光明山,面對秀巧的鳳凰包。原名"會宗堂",報國寺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明末毀於大火。清順治年間重建,清康熙帝敕名報國寺。匾額爲康熙皇帝手書。清嘉慶和光緒時經過兩次擴建,成爲四重殿宇和亭臺樓閣俱全的宏大寺廟。
寺內殿宇四重,掩映在蒼松翠柏間,還有新建的亭臺樓榭和精巧雅緻的花園。報國寺中有三件珍寶,一是七佛殿內永樂年間建造的高2.4米的巨型瓷佛,二是高7米、四周鑄刻有4700餘尊佛像和華嚴經全文的14層“華嚴塔”,三是高2.3米、重25噸的大銅鐘。
報國寺的後面就是伏虎寺,始建於唐,以寺後有山雄峙,橫出寺背,蹲伏如虎,名伏虎寺。該寺在明末毀於兵火,清初大事擴建,歷時20年,建成13重殿字的崇隆大廟,岑樓複閣,曲折深邃。伏虎寺建於明萬曆年間,規模宏大,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佛教、雕刻藝術之珍貴文物。
看完這兩座寺廟,周華覺得沒有什麼好看的了,就也學外國人的方式,快速向萬年寺走去,成年寺在峨眉山的半山上,僅僅從山下走到也需要兩三個小時。所以周華便快速向上走,在快要到達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是周雄,周雄明明說了不來的,爲什麼又會在這裡看到他呢?周華當然不知道周雄是騙他的,他正想要喊周雄,忽然發現周雄的旁邊還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是百合,突然周華明白了,所以話到嘴邊雙以收了回來,直等到周雄和百合走遠了,才又到萬年寺來。
萬年寺是峨眉山的主要寺廟之一,建於東晉,當時叫普賢寺,宋代改名爲白水普賢寺。明萬曆年間建無樑磚殿,改名爲聖壽萬年寺。其明代磚殿內宋代鑄造的普賢騎象銅像爲鎮寺之寶。這尊銅像通高7.85米,重62噸。萬年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殿宇五重:山門、彌勒殿、磚殿、巍峨寶殿、大雄寶殿。萬年寺磚殿爲我國古代建築一大奇觀,該建築400年來經歷了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被譽爲我國古建築史上的奇蹟。周華來時,寺廟正在維修彌勒殿、般若堂、幽冥鍾亭、鼓樓長廊、山門等,還沒有修好。周華從寺門口往山下看去,遠處的山峰就如用墨水畫就的,人猶如在天上一般,覺得風景如畫,如果在這裡照一張相,很是值得,於是就喊照相的人過來,原本週華以爲只會來一個人的,不想一聲喊卻喊來了七八個照相的人。一看來了這麼多人,周華也有點慌了,不可能每個人都來一張吧,那些人又個個都熱情非常,真叫周華不好取捨,忽然周華看到一個小姑娘沒有和其它人來爭,一個人轉身回去了,周華就謝絕了其它人的熱情,單叫那個回去的小姑娘來給他照了一張彩照。在周華回到學校時,照片也寄來了。
五
金頂上想來也沒有什麼,只聽說有佛光是非常值得看的,也聽說是一年都難得遇到一次,晚上又十分寒冷,去得晚點的租不到棉大衣就會凍病的,所以周華也就沒有上去了。其它很多同學都上了,也有一小部分到峨眉山市去玩,周華和幾個老師在寢室裡看電視。電視機是學校帶去的,是彩電,看的是四川臺,正在播放12集電視連續劇《鐵道游擊隊》。這部電影周華是看過的,小人書也看過,現在看電視劇,就回想起看過的電影和小人書來,覺得和電影有很大的差別,倒是和小人書一模一樣。看著看著,周華又想起在山壩看過的20集美國電視系列劇《加里森敢死隊》來,西部電視臺放的,不過只放了幾集就沒放了,原因據說是裡面的血腥場面太多,小孩子們都學壞了,到處都發生了學生用飛刀傷人的事情,所以電視臺就停播了。
回到學校,周華迅速做完了實習報告和地層剖面圖,這一學期的功課就全部完成了。暑假周華不想回家,來來回回的,人太累,又要花錢,不如就在學校裡過算了,因爲有單身老師不回家,學校食堂就照樣開,吃飯的問題解決了就行,再說學校的電視也就可以一個人看,說到這,周華還真沒有好好看過電視呢,他愛看的節目《動物世界》也有好久沒看了,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同學們都走了,周華第一次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看了一回電視,一天都沒有看到他想看的節目,晚上也沒有,所以看了兩三天,周華又沒有多大的興趣了。正想著怎樣打發時光呢,何老師來找周華,問道:“周華,放假了你怎麼不回家?”
周華說:“大熱的天,來來回回的擠車太累了,再說還要花錢,雖然是半票也是要錢的,還不如就在學校過。”
何老師說:“那你願不願做點事情?”
“願做呀。是什麼事情?”
“是這樣,學校的上級也就是西川地質局要找幾個寫字寫得好的人,去局裡抄檔案。我看你的字寫得不錯,就想問問你想不想去。還有錢的,聽說是一個月的時間要抄完,工錢是100元。”
周華很高興有這樣的好事,一個月就能掙到100元,真是天大的好事,怎麼不去呢?一個勁的點頭說:“我去,我去。”
“那好,按照要求,我們學校給你開個便條,你拿著便條自己到局裡去,找人事處的章處長就行了。吃住都由局裡包了,除了去來的路費外,你不用花一分錢,再說路費也不多,去來一共也不過8元錢。你收拾一下洗漱用具,明天早上就走。”然後何老師到學校辦公室給周華開了一張介紹信似的便條。
這個消息讓周華興奮得一晚都沒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周華就起來了,用一個黃挎包把洗漱用具裝上,就到車站去坐車。到了局裡,找到章處長,把便條給他看了,他就安排到一間辦公室,指著一堆檔案說:“這裡有三十本檔案,要求在一個月抄完,還要求字要寫得好,可有點累喲,你要做好思想準備。”
周華說:“我知道了,在來之前,我們何老師就對我說了的,你放心,我一定辦好。”
辦公室裡只有一張桌子一張椅子,桌子上放有三十本舊檔案,已經看不出原貌了,那紙張恐怕還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會“灰飛煙滅”,另外還有三十本新檔案,和舊檔案外形上是一樣的,只是新的,沒有任何字跡,這就是要周華謄寫上去的。這樣的辦公室有二十多間,每一間都有一個從外面找來謄寫檔案的人,這些人和周華一樣,不是局裡的,而且與局裡沒有任何關係,主要是怕泄漏機密。辦公室裡還有開水和茶,自己動手就能喝到香濃的花茶。周華在椅子上坐下,小心地拿過第一本檔案來,看看封面上,是姓名和工作單位,先用一張空白的紙張寫了一遍,寫完後看了看,覺得還行,就照樣在新的檔案本封面上工整的抄寫下來,然後就一頁一頁寫下去。寫這個東西很累的,沒寫過的人不知道,周華原來想的也是這樣,到了自己親自寫了才知道,不到一個小時,手就開始酸了。也是周華沒經驗,這時候就應該休息一下了,可是周華想的是早點謄完早點休息,等到發現手不聽使喚時,爲時已晚了,按計劃一天應該謄完一本,可週華卻只謄得半本。
下午快下班時,章處長來檢查,看了周華謄寫的檔案後說:“小夥子,字寫得還不錯,就是進度慢了點,你看一天才謄得半本,這三十本就要60天才能謄完,可是我們要在30天內謄完,你得加快的哦。”
周華說:“我知道了,章處長。我是手寫痛了,所以就慢了點,過兩天手寫習慣了後就會快了的。”
“哦,是這樣啊。那是你以前沒寫過,沒有經驗,寫這樣的東西不能一味求快,寫個把小時就要休息一下,然後再寫,這樣看來中途耽誤了時間,好象慢了,實際上比不休息的寫得要快得多呢。這就叫磨刀不誤砍柴功,記住了,從明天開始,每寫個把小時就休息一下。”
周華很感激的說:“謝謝章處長,我記住了。”
“這樣,今天晚上你睡覺時,儘量把右手舉過頭頂,睡前輕輕的按摩一下右手的小臂。”
按照章處長教的,周華在睡前把右手的小臂輕輕的揉了揉,睡時儘量放在牀頭上,第二天早上起來便覺得右手不痛了。以後謄寫的進度明顯地加快,只是覺得這工作太枯燥,人感到很累,不過有一天讓周華有了驚喜。謄寫到一個叫連二寶的人時,他的檔案裡有一段記載,讓周華感到十分好笑,大意是這樣:連二寶是個光棍,30多歲時在某地基層工作,正值災荒年,駐地附近有個地主的老婆(沒說多大,既然是地主老婆,周華想應該比連二寶大些),土改後地主被鎮壓了,她就一個人住,生活很艱苦,單位上有國家定量糧食,晚上連二寶就到食堂去偷饅頭送給這個地主老婆吃,時間一長,就和地主老婆有了不正當的關係,後來被單位發現了,就批鬥他,說他同情剝削階級,破壞無產階級專政。另外還有一個人,叫秦嶺,是個好名字,大概他父母還是有一定的文化素質的,可是這個人的檔案記載他只是初小,他做的事更是沒譜了:說是秦嶺所在的單位到了一個農村地方,沒幾天,這個秦嶺就和大隊支書的老婆勾搭上了,卻被村民發現,告訴了支書,支書就抓了個現場,先把他暴打一頓,打斷了一條腿,然後再把他送到單位,要求單位給出個交待,既然被人家抓了現場,單位也無法保了,就給出了一個處理,對村民和支書說把他開除並送去勞改,由他出錢給支書家掛紅放炮,然後就悄悄把他送回來。又有一個叫衛宗的人,他在那一年的那一天,突然覺得心情很好,就拿了一張報紙做了一個帽子戴,結果被人看見他帽子上有半個領袖照片,另半個折到了帽子裡面,這下子不得了啦,把他拉來大會小會上鬥,還給了個留用察看的處分。如此等等的記載,確又讓周華感到輕鬆和好笑。
周華越寫越熟練,也越寫越快,只用了20天就謄寫完了。交給章處長檢查合格後,章處長開了一張條子,叫周華拿到財務處去領錢,到了財務處,門是關著的,有個窗口開著,周華把條子從窗口遞上,裡面的人說叫周華寫一張領條,周華寫好再次遞進去,裡面就遞出來10張10元的錢,周華清點了下,就揣進了兜裡。
回到學校,周華先去了傳達室,看見有人,周華就問:“師傅,有沒有我的信?”
傳達室的老頭看了看,認識是周華,就說:“有呢,有好多呢。你等一下,我拿給你。”
一會兒,老頭拿出十來封信遞給周華,說:“你看看,這都是你的,慢慢看吧小夥子。”
有玫瑰來的信,有水仙來的信,有彩雲來的信,也有父母來的信,其中玫瑰的信最多。周華先看了父母的信,沒什麼,只是些家常和一些囑咐的話,周華看過就放在一邊。又看了水仙的來信,水仙寫得一筆好字,就像她人一樣漂亮,語氣已經改成了姐姐對弟弟的語氣,周華看過便放了心,以爲水仙已經不把他當成戀人了,其實是周華理解錯了。水仙說她參加了高考,但考得很不好,今年肯定是沒有希望了,看明年再考會怎麼樣。也告訴周華,於星、劉越都沒有考上,文英和另一個同學去當兵了。
看完水仙的來信,再看玫瑰的信,玫瑰的來信給了周華震動,她說:其實她去年就沒有讀書了,因爲家裡確實拿不錢來供她讀書了,她不得不中斷了學業,只讀得高二,在家幫家裡幹了一年的農活,今年找到了一個鄉下的小學當代課老師,特意給周華說一聲,以後寫信可以寄到這個新地址。這一年來一直用原來十五中的地址,是怕收不到周華的信,這樣,玫瑰每個星期都到十五中去一次,看看有沒周華的來信。現在要去鄉下了,再到十五中收信不方便,所以告訴周華一聲。周華看過後,覺得可惜,玫瑰的學習很努力的,成績也很不錯,本來有希望能考上大學,現在卻半途而廢,僅僅去當了一個代課老師,真是可惜。於是周華拿過筆來,給玫瑰寫了一封回信,信中寫了很多鼓勵的話,只是沒有寫一筆與自己相關的東西。
周華把彩雲的信擺在桌上,擺好後再歪著頭看了一遍,心中又回想一遍與彩雲在一起的日子,像是做一個儀式似的,然後纔打開信。信中彩雲詳細介紹了她的工作情況,說有可能要調動到另一個地方,不過現在還沒有下調令。又說工作兩年了,和同學們都少有來往了,現在只和水仙、於星還有書信聯繫,與其它人都沒聯繫了。彩雲說,她不知道周華爲什麼要離開學校,在她看來,周華應該是有希望考大學的。彩雲還問起那晚周華和她在沂河邊她想知道而周華沒有說的話,周華也想說,一是太長了不知從何說起,二是說這麼多的事需要時間,三是周華下意識地不願意說出自己的不幸,所以當時只是說以後有機會再告訴彩雲,其實是他不打算說出來的搪塞之詞。現在彩雲又問起,周華倒爲難了,不可能再說沒時間說,一個暑假會沒有時間嗎?誰也不會相信。那怎麼回答她呢?周華想了很久很久,在給彩雲回信時,仍然沒有說出自己那段不幸的往事,只告訴她,和她分別後的情況,告訴她四川峨眉山的美景,告訴她自己懷念在六中渡過的日子,其實周華懷念的是和彩雲一起渡過的日子,他卻不好直接說出來,只是說懷念六中的日子,在他看來,他這樣說彩雲自然會明白的。
暑假有兩個月,現在才過得20天,剩下的怎麼過呢?學校裡只有周華一個學生,雖有幾個單身的老師,但和他們也說不到一塊。電視房的鑰匙在周華這裡,周華看了兩天,也不太喜歡,就找到學校圖書室的老師,要了一把圖書室的鑰匙,打算把圖書室的書看過飽。選來選項去,周華選了幾本古詩詞和一本《醒世恆言》,每天都在樹蔭下看這些古書,間或也到茶館裡去喝喝茶、看看茶館裡的武俠小說,調節調節思想。
六
周華一直在想,彩雲來信說的要調動工作的事,後來周華又問了幾次,但彩雲沒有回答,沒有說爲什麼要調,也沒有說確切要調到哪裡。周華正在凝思,周雄遞過來一支香菸,把周華嚇了一跳,擡頭看了看周雄,問道:“幹什麼?你知道我不抽菸的。”
周雄笑著說:“我看你在這裡想了半天了,是有什麼事想不通吧?一般來說,有事想不通的時候,抽支菸就想通了。”
周華說:“什麼呀?亂七八糟的,我也聽不懂。不過我真的不抽菸,我想起不知道是哪天,我聞到我的牀上有煙味,就想會不會是你睡了我的牀。”
“不是的,我不會睡別人的牀,不過我倒是知道可能是誰?”
“你怎麼知道呢?我是剛剛纔說的。”
“你想呀,我們班上有幾個抽菸的?而我們寢室又有幾個抽菸的?這麼一想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周華一想,心裡也就明白了,於是也不再說這事。周雄又說:“周華,你會不會打麻將?”
“會呀,做什麼?”
“我發現有幾個人經常在打麻將,還賭錢。我看了覺得好玩,也想學,不過他們自己要玩,沒時間教我。你會玩就教教我,我也想和他們玩一玩。”
“你也想賭錢嗎?”
“不是,只是想玩。”
“你和他們玩不就是賭錢嗎?你不賭錢他們會和你玩嗎?再說要是學校發現了還得了,要受處分的。”
“我真的不賭錢,要不再找幾個人我們另外玩,不賭錢的,這樣可以了吧?”
周華想了想,自己還是和吳江一起打臨時工的時候,和吳江學過打麻將,這麼多年沒玩了,心裡也想玩玩。現在周雄想學,他學會了自己也就有玩的了,那就教吧。想到這,周華說:“行,你再找兩三個人來一起學,學會了我們玩不賭錢的。可是哪裡有麻將呢?”
“這個你不用操心,只要你教就行了,麻將我去找。”
周華和周雄他們四五個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用黑布把窗子蒙上,就在寢室開始打麻將。隔壁寢室的沈濤和韋方等人也在打麻將,不過這裡和周華周雄他們那裡的情況不同,這裡是賭錢的,正因爲賭錢,人也多,話也多,吵鬧不休,煙味酒味滿屋,烏煙瘴氣。一會兒,又打起架來,原因是有人輸了賴帳,不過打架沒在學校打,而是到學校外面的沙灘上打的,聽到隔壁要打架了,周華周雄他們也停下了麻將,和大家一起去看打架。其實這架打得很好玩,就是沈濤和韋方兩個人,說好一對一,兩邊都不準有人幫忙,也不誰告訴老師。說好規矩之後,雙方就正式開打,你來我往,一拳一腳,直到有一個人叫停爲止,韋方雖然個子高大些,卻不如沈濤靈活,也不如沈濤拳快力大,開打不到3分鐘,韋方就叫停,按照規矩就是韋方輸了,雙方就此罷手,這一架就結束,回去又繼續賭。
天天如此,早驚動一位老師----席強,本來席老師是不知道的,這天正好他有事要加班,就在男生寢室的樓上,聽到下面吵吵鬧鬧,就下來看個究竟。循著聲音走去,到沈濤和韋方的寢室窗下停下腳步,偏生沈濤他們寢室的窗子又沒有窗簾,席老師老遠就看得一清二楚。然後到老師宿舍叫醒了呂老師,把剛纔看到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呂老師,呂老師聽後,怒不可遏,氣沖沖地往男生寢室走來,他所看到的情況和席老師看到的一樣。沈濤韋方等幾個人正賭得歡呢,突然傳來了敲門聲,還以爲是別的同學來參加,就開了寢室門,開門後,大家都愣住了……
第二天晚上,周雄告訴麻友兼室友,再不要打麻將了,昨晚出事了,可能過幾天學校就會開會。果然不久,學校就召開師生大會,公佈了學校對沈濤韋方的處分:沈濤和韋方組織學生參與賭博,給予記過處分,其餘參與的人給予批評教育。自此,周華和周雄也不也再打麻將了。
開學不久,周華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了玉蘭。周華覺得太奇怪了,這麼些年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玉蘭,也沒有人提起過玉蘭,這裡的人根本不知道有玉蘭,當然更不會有人提起,又怎麼會夢見她呢?而且更奇怪的是,玉蘭在夢中對周華說的話,周華都記得清楚,玉蘭說:“周華,我告訴你一個消息,我結婚了,但是我不幸福。”醒來後,周華著實嚇了一跳,心跳加速,好久好久才平靜下來。周華百思不得其解,玉蘭怎麼會這樣說?是不是真的結婚了?她結婚爲什麼會告訴我?自己和她斷絕音信很多年了,她怎麼會在夢裡告訴自己?又怎麼會說她雖然結婚了但卻不幸福?想來想去沒有任何答案。
第二天是星期天,周華還在想這個事情,周雄看見周華無精打采,就過來對周華說:“周華,你怎麼了?無精打采的。”
周華沒說什麼,好象沒聽見周雄的問話一樣,周雄又說:“告訴你一個消息,又有人要打架了,你去不去看?”
周華聽見了,說:“怎麼又打架了?在哪兒打?誰和誰打?爲什麼打?”
周雄說:“還是在沙灘上打,你去不去看?”
“反正沒事,就去看看吧。你還沒有回答呢?”
“走吧,一邊走我一邊告訴你就行了,再晚怕是已經打過了。”
於是周華就和周雄一起朝沙灘走去。在路上,周雄告訴周華,是馬雷和常平打架,原因是他們兩個同時看上了一個女同學,爭風吃醋,兩人約好到沙灘去武力解決,誰贏了女同學歸誰。周華覺得不可思議,你兩個誰贏了,那個女同學就會和誰好嗎?她會由你們決定和誰好嗎?這兩人是一廂情願吧?這些事用不著操心,看看熱鬧是正當的。打架的規矩和前次一樣,大概是約定俗成吧,到了沙灘上,看的人非常多,馬雷和常平沒有話語交流,站好位置就開打,馬雷一拳打中了常平的臉,頓時就腫了起來;常平也不弱,一腳踢中了馬雷的腹部,大約也是踢得重,馬雷露出了痛苦的表情。看來打架是很耗費體力的,兩個人沒打幾個回合,就都氣喘如牛,這時就看誰的意志好點,能堅持到最後。這次打架意義不一樣,可不是前次沈濤和韋方只是爲了輸贏,馬雷和常平卻是誰贏了誰有女朋友的問題,所以不會輕易認輸的,會一直打到有一方倒下爲止。事實正是好此,直到常平倒下站不起來,這場打鬥才結束。
周華不明白,這兩人是爲了誰打成這樣,就問周雄,周雄說:“是爲了爭奪薔薇。”
周華覺得不可思議,薔薇就坐在周華的旁邊,也沒有看到她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呀?怎麼會引起這麼大的麻煩呢?在周華的印象中,薔薇只不過比別個打扮得入時一點,穿得很鮮豔,紅花襯衣、大紅的喇叭褲、尖頭的紅色皮鞋,頭髮也燙成波浪形,據說是是港臺流行的髮式和打扮,人長得倒不算太漂亮。
這個學期真是個多事之秋,學校裡這兩場打架才結束不久,學生和外面街上的流氓又打了起來。事情是這樣的,學校組織看電影,電影叫《意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還沒開始呢,學生們就到了電影院門口,由於有了下一個年級的人,人數衆多,大家說說笑笑,男男女女打打鬧鬧,引起了同樣來電影的太清街上一些流氓的不滿,雙方就發生的言語衝突,吵得甚爲激烈,眼看就要打起來的時候,電影開始了,由於電影非常精彩,雙方暫時停止了爭吵。散電影時,雙方又開始言語衝突,學校老師發現後,及時予以制止,這事才中斷了,可是事情並沒有完結。
第二次看電影,是《科佩尼科上尉》,電影上半部不精彩,甚至有點難看,流氓們覺得不好看,就在電影院裡大聲說話吹牛。引起學生的不滿,也引起了其它觀衆的不滿,雙方又開始吵。不過電影的下半部非常精彩,打斷了雙方爭吵,看完電影出得電影院,雙方旋即又吵個不休,整個看電影的人都參與進來吵架,場面很混亂,老師也無法制止,便去派出所報警。爭吵過程中,發生了局部的肢體衝突,有人受了傷,然後迅速漫延開來,演成了大規模的打鬥,派出所的十來個民警聞訊趕來,也制止不了,直到鳴槍示警,這場衝突纔算停息。
回校後進行清點,學生沒有受傷,區區十幾個流氓哪裡是上百學生的對手?學校組織全體學生開會,並交待學生:這個事情派出所正在調查,調查期間不得再與街上的流氓發生衝突,要儘量保持克制,最好是不要出校門。這是學校老師怕事,同時也是保護學生的安全,但這種做法給流氓的印象是學校很好欺負。學生並沒有完全聽學校的安排,當然也不可能按學校的安排來做,上街是肯定要上的,生活品要買吧,茶館要上吧,小說要看吧……,只是不主動招惹流氓而已,其間小的衝突也時有發生,時不時有一兩個人的打鬥,但不算厲害,也沒有引發雙方大的、流血的打鬥。派出所的最終調查結果出來了,首先是流氓的過錯,但結果是流氓受了傷,給了帶頭鬧事的流氓高民罰款處罰,其餘人不予處罰,只給予批評教育。按說這樣應該把這事徹底了結了吧,其實不然呢,這只是開始而已,以後會發生更大的衝突。
還在暑假的時候,周華因爲得到了100元的工錢,想著開學時還有100元的獎學金(因爲學期成績已經出來,周華又在一等獎之內),便開開始始籌算怎麼花用。於是決定到成都去玩一趟。至於玩哪個地方,還沒有定下來,到了成都再說吧。說走就走,當天就坐上了開往成都的火車。到了成都先買一張成都市區地圖,看看地圖上標的名勝古蹟,覺得杜甫草堂和武侯祠應該去,其它地主先不去管他。
武候祠就位於成都市內南門,周華先到了這裡。首先看到的是大門,大門匾額爲“漢昭烈廟”, 是中國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廟,由劉備、諸葛亮蜀漢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組成。武侯祠建於唐代,初與祭祀劉備(漢昭烈帝)的昭烈廟相鄰,明朝初年重建時將武侯祠併入了“漢昭烈廟”,形成現存武侯祠君臣合廟。大門內濃蔭叢中,矗立著六通石碑,兩側各有一碑廊,其中最大的一通在東側碑廊內,唐代“蜀漢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唐憲宗元和年立,因文章、書法、刻技俱精被稱爲“三絕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書法家柳公綽書寫,名匠魯建刻字,都出自名家,因此被後世稱爲三絕碑。 碑文對諸葛亮的一生,作了重點褒評;竭力讚頌諸葛亮的高風亮節,文治武功,並以此激勵唐代的執政者。碑文特別褒獎諸葛亮的法治思想,馬謖因失街亭被諸葛亮依法處斬,臨刑,馬謖哭著表示自己死而無怨。李嚴與廖立,兩人都是被諸葛亮削職流放的罪人,但他們也自甘服罪。當他們得知諸葛亮病逝,“聞之痛之,或泣或絕”。諸葛亮之所以爲後人所敬仰,還因爲他有著高尚的思想和作風,不利用職權謀私。二門之後是劉備殿,爲單檐歇山式建築。正中有劉備貼金塑像,左側陪祀的是他的孫子劉諶。據說,他的兒子蜀漢後主劉禪由於昏庸無能,不能守基業,他的像在宋、明兩代幾次被毀,後來就沒有再塑。在蜀漢後主劉禪降魏時其子劉諶到劉備墓前哭拜,殺掉家人後自殺身亡。兩側偏殿,東有關羽父子和周倉塑像,西有張飛祖孫三代塑像。兩側東、西廊房分別塑有蜀漢文臣、武將坐像各十四尊。東側文臣廊坊以龐統爲首,西側武將廊房以趙雲領銜。劉備殿後,下數節臺階,是一座過廳,掛有“武侯祠”匾額。武侯祠是紀念三國時蜀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的祠堂,諸葛亮生前封“武鄉侯”,死後諡號“忠武”,故紀念他的祠堂稱作“武侯祠”。諸葛亮殿懸“名垂宇宙”匾額,兩側爲清人趙藩撰書“攻心”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的聯文,是頗負盛名的一幅對聯,借對諸葛亮、蜀漢政權及劉璋政權的成敗得失的分析總結,提醒後人在治蜀、治國時借鑑前人的經驗教訓,要特別注意“攻心”和“審勢”。正殿中供奉著諸葛亮祖孫三代的塑像。殿內正中有諸葛亮頭戴綸巾、手執羽扇的貼金塑像。諸葛亮殿西側是劉備墓,史稱“惠陵”。由諸葛亮親選寶地,葬劉備於此。《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八月,葬惠陵”。據《諡法》,“愛民好與,曰‘惠’”,故名劉備墓稱“惠陵”。陵墓中還合葬有劉備的甘、吳二位夫人。劉備墓前有清乾隆年間所立“漢昭烈皇帝之陵”石碑,陵墓建築由照壁、柵欄門、神道、寢殿等組成。周華圍著惠陵轉了一圈,原來就是一個大土包,外面用紅牆圍住而已。
看完武侯祠,周華又坐車來到杜甫草堂。還在路上時,周華就回想了初中時所學的杜甫的《茅屋爲秋風所破歌》,默誦了一遍,也不知對不對,等到了草堂肯定會有的,再比對吧。草堂位於西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現存建築完整保留著清嘉慶重建時的格局,面積300餘畝,園林是非常獨特的“混合式”中國古典園林。草堂內楠木參天,梅竹成林,溪水婉蜒,橋亭相間,花徑柴門,曲徑通幽,園林格局典雅而幽美。從正門始,依次遞進是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排列在一條中軸在線。正門匾額的“草堂”二字爲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親王愛新覺羅?允禮所書寫。杜甫因避安史之亂於公元759年暮冬,入蜀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嚴武的幫助下在這裡蓋起了一座茅屋,他在這裡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公元 765年,嚴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攜家告別成都,兩年後經三峽流落荊、湘等地,最後客死他鄉。杜甫一生不得志,少時總想到做官,便傾其所有結交朝庭要員,但由於他性格的問題,始終不能爲朝庭所用。好不容易等到用他了,授了檢校工部員外郎,也不過是一個八品的小吏,對於杜甫來說,也算是不錯的了,雖然是八品,可畢竟是京官。還沒上任呢,就在得到通知的第二天,安史之亂暴發,所以,實際上杜甫並未真正上任。後來一生顛沛流離,居無定所,食不裹腹,一家人經常飢寒交迫。所謂一代偉人,也不過是後人所給予的主觀評價,對於杜甫來說,後人稱其爲偉人還不如在當時給他一頓飯吃呢!周華在臨走前再看了一遍《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與自己所默想的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