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華和周榮在古樓上了火車,一路向西,不到半天時間,火車又開到了平口,周華又看到了彩雲工作的地方。這次周華特意不從平口走,是怕再次遇上彩雲,而彩雲又不理他,所以,他決定從古樓走,再說走古樓要比走平口快了很多。古樓是另外一個地區,而平口就在本縣,反而古樓好走得多,芙蓉鎮上有直達古樓的班車,每天四趟,也很方便。
周榮說:“哥,你看,這就是我們回來時住過的,還有兩個做假醬油的人在這裡被抓了。”
“是的,這裡我來過兩次,以後回來,我們不走這裡了,這裡不好走,太遠、太難走了。”
“我也覺得難走,那我們回來時,你怎麼還要走這裡呢?你以前不是走過的嗎?應該知道這裡難走啊。”
周華說:“以前走的時候,我還小,不太記得了,只記得這裡已經到了我們縣,而且風景很好,所以就走了這裡,哪知道沒有古樓好走呢。”
周榮說:“我還以爲你知道呢,我走過古樓的,知道古樓好走,只是沒走過平口。早知道是這樣,我就告訴你直接走古樓好了。”
周華走的時候,沒有和玫瑰說,也沒有去告別一聲。玫瑰以爲周華會來的,一直在等周華,上課也無精打采。想到周華曾經說過他家是紅巖的,就抽時間專程到紅巖去看,她不知道紅巖在哪,從來也沒去過。就問同學,問了好多個都不知道,就在她快要失望的時候,有個離紅巖不遠的同學告訴了她,說先坐車到大平,然後從大平車站的旁邊往山上走,有一座水庫,過了水庫就只有一條路,到山頂後有一條岔路,走右邊的路,然後下山,下到底就是紅巖了。玫瑰按照同學講的路線,找到了紅巖,就從最近的下得山來的第一家人家問起。玫瑰怯生生地走進這家人家,見有一個老婆婆坐在門口,還有一個小夥子在旁邊給這個老婆婆講話。小夥不高,長得很結實,看到玫瑰進來,就停止和老婆婆講話,看著玫瑰。玫瑰忙問道:“請問,這裡是紅巖嗎?”
小夥說:“是啊,你有什麼事?”
“哦,我是來找人的。”
“你找誰,這裡的人我全知道的。”
“這裡有沒有一個叫周華的人?”
“有啊,你找他嗎?”
“是的,我找周華。”
“有,但是他出去了,不在這裡。”
“那到哪兒才能找到他呢?”
“你找不到他了。”
“爲什麼?”
“他走了,不在這裡住了。”
“那他什麼時候回來呢?”
“唉,他不回來了。”
“你騙人,你剛纔說他是這裡的人,那爲什麼不回來了?”
“我先問問你,你和他是什麼關係?”
“我,我和他是同學,一個班的。”玫瑰不太好直接說。
“哦,是這樣啊。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玫瑰。”
“玫瑰,沒聽他說起過你呀。”
玫瑰聽到這話,心想,這個人和周華肯定有不一般的關係,於是趕緊問道:“你認識他,和他熟悉嗎?”
小夥說:“當然熟悉了,他是我堂哥,我叫周新。”
“是這樣啊,那你快告訴我,周華到哪去了?”
“他到西部去了,戶口都遷走了,東西也收拾走了。不過也可能還要回來的,他家的房屋還在這裡。”
“那你知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回來呢?”
“這就不好說了,也許三五年,也許七八年,也許一二十年都說不準。”
周新的話,讓玫瑰非常失望。
今年的春節來得很晚,過春節時是雨水季節了。等周華把戶口遷來,已經到了5月份,上好戶口糧食關係後,周華特意和周工、羅老師一起去了糧店買糧食,還到了副食品店買了肉,也感受一回有戶口的滋味。
周工和羅老師商量,周華已經到了招工的年齡,就是按改了的年齡也到了,就等著招工算了;周榮還小,還要去上學,就到自己大隊的學校去吧。現在這學校很好的,出了幾個在國際上獲獎的學生,升學率也非常高。學校的領導是周工的同學,還多次要周工去學校教書,只是周工實在不想教書纔沒有去。不過現在5月份了,不知道學校好不好安排插班?羅老師說:“那你先打個電話問一問。”
周工也覺得對,就在工區打了個電話到大隊的子弟學校,找到當校長的同學,把情況給他說了後問現在能不能安排周榮上學。同學回答很乾脆,什麼時候來都行。得到這個答覆後,周工和羅老師就叫周榮到學校去讀書,給他準備了行李用具,因爲大隊在很遠的另一縣,周榮去了後要住校。正要送他走的時候,周工收到了在大隊教育處工作的同學來的電報,電報上說:地勘系統在西都成立了一個技工學校,既不是普通的技工學校也不是中等專業學校,是專門解決地勘系統內部子弟就業而設立的,因爲要地方統招,所以地方也強行分了一小部分名額,今年第一次招生,要招高中畢業生,叫周華到大隊去報名。
今年年初,上級傳達了中央的指示,地勘工作有重大變化,原來的軍工系統要逐步改變職能,地勘任務大爲減少,有很多職工都提前退休了。這個變化從年初就開始了,年初招了一批工人,是合同制工人,這是第一次招合同制職工,根據上面傳達的精神,以後招的都是合同制職工。吳江是去年招的,他雖然年紀早就到了,可他上面還有好多的兄姐,去年才終於輪到他,不過也是雲南的大隊招去的,不在西部,原來和周華一般大的、甚至比周華還小的,也有很多人被招走了,都是雲南和四川招的,西部隊招得很少,也都是合同制工人,合同工與正式工不同,他們要交養老保險,不象正式工是國家財政保障的,還有就是有年限的約定,到了年限後不一定還有工作,如果單位不和你籤合同了,就意味著沒有工作了,而且退休後的待遇也差了很多。
周華正在考慮這事,是招工走呢,還是去讀書參加高考。招工嘛,很快就解決了自立的問題,可是現在招的沒有正式工了。繼續讀書吧,又要重新來過,複習高中的功課就至少需要2年,如果考上了,還要4年,這樣算下來,最少還要6年才能自立。正在左右爲難,卻得到了這麼一個大好的消息,心中十分高興。大隊傳來了好消息說:技工學校招高中生,讀兩年,畢業後就分配到自己系統,是正式工。這樣一來,如果考上了,只要用兩年時間,就既能獨立,又可成爲正式工,豈不是太好了嗎?
周工問了周華,知道周華願意去考技工學校,報名要到大隊去報,正好和把周榮一起帶去,也省得周工去送。不過,周工也擔心周華,不知道他能不能考得上,畢竟他知道自己兒子這幾年都在幹什麼,臨走時,周工特意交待周華,把高中的書帶上,能看一點是一點。周華很聽話的把書帶上,就是周工不說,周華也會帶的,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周華自然會珍惜,不會浪費的。
因爲這次落實政策,工區有很多職工子女從農村來到了這裡,也都面臨上學的問題,而且由於自己大隊的學校好,都想到那裡讀書,工區不得不把唯一的一輛運貨的卡車臨時把這些學生送到扎西,學生到扎西后再坐火車到福興換車。周華也和他們一道走,到了大隊部,周華先找到學校,把周榮安排好了,再到教育處報名。報名時,除了要畢業證之外,還要照片,周華沒想到要照片,沒有準備,就問這裡有沒有照相的地方,李處長說沒有,要到3公里外的鎮上纔有,周華就走路到了鎮上,照了快照,等到把照片拿回來時,教育處已經下班了。
周華只得在招待所住下,大隊的職工、子弟來住,招待所是不收錢的,房間裡已經有兩個人,還有兩張空牀,周華就選了一張躺下。躺下後,周華纔打量這兩個人,一個個子挺高的,看上去年紀不大,比周華要小兩三歲的樣子,另一個是小孩子,最多也就是十二、三歲,看不出是做什麼的。周華問道:“兩位兄弟,你們是做什麼的?”
年紀和周華相仿的人說:“我是來報名考技工學校的,從下面的工區來的。這個小孩子和我一個工區的,他父母都死了,來大隊找安排的。”
“哦,是這樣啊。我也是來報名考技工學校的,我叫周華,你呢?”
“我叫邵林。你辦完手續了嗎?”
“還沒有,差一張照片沒交,我沒帶照片,臨時到鎮上去照的,回來晚了,沒交成,明天再交。你呢?”
“我都辦完了。”
wωω?TTkan?¢ 〇
第二天,大隊早廣播一響,周華就起牀了,到食堂吃了早餐,等到上班的時候,就直到教育處,把照片交上去。李處長說,不要走了,馬上就去考試,大隊專門派有車送你們。周華不知道要到哪兒去考試,問邵林,邵林也不知道,就只好在教育處等。一會兒,就來了十多個學生模樣的人,然後又開一輛貨車,李處長就說上這輛車,大家一窩蜂的上了貨車廂,駕駛室是李處長坐。
車在山間公路上左轉右繞,爬坡下坎,不知道走了多少路,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終於在一個城市停了下來。周華沒來過,不知道是哪裡,就問邵林,邵林也是第一次來呢,同樣不知道是哪。
這時李處長說了:“這裡是地區首府,雖然是我們招單位內部的子弟,但考試是要通過地方教育部門的,所以你們的考試是由地區出題、地區組織,要到地區來考。地區還有地方上的考生,也是考你們一個小學校的,不過他們不和你們一起考。你們屬於內招的,單獨考試。明天和後天兩天考試,今天先帶你們去看看考場,回來再發準考證給你們。”
李處長帶著大家到了考場,周華看到是一個學校,桌椅都不大,應該是個小學,看了每張桌子上都貼有一張紙,寫有每個考生的名字。看完之後,又帶著大家走路到了一家旅社,從考場出來,往右邊走,過一條街道,走到盡頭後是一座大橋,過橋後再轉左手,不遠就是一家大的旅社。李處長在服務檯辦好了住宿手續,分配住房,男生每個房間住三個人;女生是一個大間,所有女生住在一起。分配完後,把準考證發給了每個人,再三囑咐明天不要遲到。
晚上沒有什麼玩的,周華就在看書,他想的是,能看一點算一點,著重看看數、理、化,因爲以前聽說招工考試都是考數、理、化的。其它人都出去街上玩去了,女生逛商店,男生去喝酒。
天剛一亮,周華就醒來了,看看其它人沒有動靜,就又看了一會書。李處長怕大家睡過了,就一間一間地喊起牀。到了考場時,快要開考了,大家找好座位,這一間教室裡就只有內招的人蔘考,但監考老師是地區的,監考得很嚴。周華打開試卷,首先把名字填好,然後再看試題。第一卷是語文試卷,古文考得比較多,恰好周華的古文學得好些,題目也不算太難,考完後估計分數還行。下午考數學,第二天考物理和化學,正如周華所料,數、理、化是重點,不過也不算太難考,周華想,如果高考是這樣的考題,說不不定期也能考上一個好的學校。考完後,周華充滿信心。當天沒有回來的車,大隊的車又要再等一天,周華也沒辦法,只得在這裡又住一天。
晚飯是李處長請大家吃的,他說大隊有這筆開支,你們只管吃,他回去報帳就行了。有了處長這句話,大家放開了吃,又要了些白酒,但周華沒有喝,原因是和大家不熟悉,怕喝醉了沒人管,這裡可沒有水仙在。回到旅社時,周華到服務檯問:“服務員同志,請問到隆平怎麼走?”服務員說:“你從這裡到火車站,坐火車到福興換車。坐汽車也可以到福興,但要一天的時間才能到福興,那就還得在福興住一晚。坐火車要快些,早上早早就有到福興的火車,半天就到得了福興,你還可以趕上下午到隆平的汽車。”周華謝過服務員,回到房間早早的睡下,第一天天一亮就起來,沒有其它人告別,也沒和李處長說,怕吵了他們的睡眠,就一路打聽到了火車站,正好趕上到福興的火車。
回到家裡,周工和羅老師都關心周華有沒有把握,周華說,考試很簡單的,不難,應該考得不錯,沒有問題。見周華說得很輕鬆,周工便不放心,想要再問問清楚,周華卻出門去了。周華到了這麼久了,還一直沒有和趙平、鄭福、鍾俊等見上面呢,見自己剛一來就有這麼好的命運,而且又把握得好,心情就有百十分的好。原本不打算見他們的的,那時是自己沒臉見他們,所以一直很低調,現在有了好前程,自然樂意見見老朋友啦。先到了趙平家,沒見到趙平,趙平爸爸說趙平不在這裡了,早就調走了;周華有些失望,又到了鍾俊家,鍾俊也不在家,他到駕駛學校去學開車去了,是礦裡派去的;周華又到了鄭福家,鄭福也不在家,到是他哥哥鄭磊在家,鄭磊告訴周華,去年礦裡有在職讀書的指標,只要能考得起,由單位出錢去讀書,鄭福就去參加考試,考上了一個大專學校,在江蘇,是學人事管理,還有兩年就畢業了。周華仍不死心,又找到了李贛家,李贛的爸爸說,李贛從中專畢業後就分配到一個很遠的縣裡去了,一年纔回來一次,只有過年的時候纔會回來。
周華失望地回到家裡。今天是星期天,周工和羅老師都不上班,都在家呢,看見他臉色不太好,羅老師問道:“剛纔出去都還興高采烈的,怎麼一會兒回來就變成的霜打的茄子了?”
周華說:“本來想,自己考得不錯,肯定能上學,就想去和趙平他們玩玩,不想他們一個都不在家。”
“這沒有什麼呀,他們都在上班。”
“不是,他們今天都沒上班,趙平調走了,鄭福上大學去了,鍾俊學開車去了,李贛也在外地工作。他們越來越好,只有我,到底都比不上他們。”
“你不是考得不錯嗎?能上技工學校也是好的啊。”
“那倒也是,總比在農村強就行了。”經這麼一想,周華心情又好了起來,對周工說:“爸爸,你還幫我找份臨時工做做吧,現在到下半年上學還有好幾個月時間,我做點臨時工,一來減輕你們的負擔,二來我自己也能有點錢用。”於是周工就在工區給周華找了份臨時工,周華是做過的,又在農村幹過,體力好,人也願吃苦,所以也掙得不少的錢。
二
考試成績很快就出來了,周華的確考得不錯,教育處來電報說,周華考得前三,肯定沒問題了,現在就等錄取通知書。可一直等到八月中旬了,錄取通知書纔到,是發到大隊的,大隊又用掛號信寄到隆平。收到通知書,周華很高興,周工和羅老師也很高興,幫周華收拾了行李被褥,並給了周華不少的錢。周華說不要這麼多錢,學校不要交學費,還有生活費發,家裡每月給20元就足夠了,其它的錢不要了。爸爸媽媽說了一定要給,是給周華買手錶的錢,原來爸爸媽媽就想過,一旦周華有了出路,就給他買一塊手錶,現在要兌現了。周華只得收下,後來就用這錢在西都買了一塊手錶,是全自動帶日曆的。這是周華戴的第一塊手錶,從來沒戴過手錶的周華,興奮得好幾天沒睡踏實。
學校離西都還很遠,還有幾十公里呢,在太清,到西都後還要坐很久的車纔到,不過車還不少。學校也有車來接,但周華不知道,也沒看,下了火車就打聽到太清的車,火車站就有。下了火車後,在車站廣場邊吃了點東西,就逛了逛商店,看到有一塊手錶很好看,海鷗牌,全自動帶日曆,標的價錢是75塊,周華就買了。從火車站提出行李,就上了開往太清的汽車。
周華想要有個好的開端,便在街上的理髮店把長髮理掉,理成很短的髮式。進到學校才發現,所謂學校,是一座軍營,一切都是軍事化的,住房如此,連車都是軍車牌照。這裡原來一直是部隊,現在改民用了,所以校舍看起來還是象軍營一樣。報名手續很簡單,交上錄取通知書,學校登記一下就行了,登記完了就發一個月的生活補助,20塊錢,然後就有專人安排寢室。安頓好了,就到教室裡領了這個學期要學的專業課本。
太清是個小鎮,只有兩條街道,都是一層的矮房子,偶爾能見到一兩棟三層左右的樓房。和周華見過的其它地方不同,這裡雖小,卻有很多的茶館,茶館裡有各種茶,最多的是茉莉花茶,用一個瓷茶盅裝一小點花茶,然後用滾燙的開水衝沏,蓋上蓋子等一小會兒,濃濃的花茶香味就飄蕩在茶館裡了,一杯茶1角5分錢,隨你坐多久,只要不增加茶就不再要錢。一邊喝著花茶,一邊還能欣賞到這裡特有的戲曲,每家茶館都是這樣,總有一小幫人,在茶館裡自編自唱,自己帶的鑼鼓傢伙也在叮噹作響,唱得咿咿呀呀,拖著長聲打著幫腔,周華是一句也聽不懂的,不過也不要緊,又不收錢的,他們就是找點樂子而已。
茶館裡也有好東西,就是有很多的小說出租。最多的是武俠小說,以港臺的居多。周華以前沒看過多少小說,只看過《水滸傳》、《三國演義》、《七俠五義》等幾本老的小說,對於這樣的小說還是第一次見到。問了問老闆怎麼個借法,老闆說一本書交一塊錢押金,看一天5分錢,隨你看幾天,也隨你借幾本。由是感到很新鮮,就先借了一本來試看,也不知道哪本好看,胡亂借了一本叫《射鵰英雄傳》,起初也不覺得有什麼,看到丘處機雪夜狂殺金人時,突然覺得有點滋味,就認真看了起來。當然周華上課是不看的,上課時他認真聽講課,只在下課後纔看小說,不過上課看小說的人卻還是多過不看的人,大家各有各的招式,有放在桌子下面看的,有放在課本里面假裝看書而看的,有放在課桌上堂而皇之看的。
來這裡上學的人,大都和周華差不多,都是來解決就業問題的,所以也就不象正規的中專或技校那樣,學生有好多都是混了多年了的,懶散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的特點。老師也知道這種情況,就不大管,其實想管也難管,於是就聽之任之了,只有在太不象話時,才從側面說說。也正因爲如此,大家很快就都熟悉了,令周華想不到的是,在這裡他還遇上很多的老鄉,也遇到了很多興趣相投的人。最玩得來的就是周雄、馮中、韋軍、劉躍等。
男生寢室是原來的辦公樓改的,下面一樓就是男生寢室。二樓、三樓還是辦公室,老師們來得都比較早,所以男生能睡懶覺的不多,只有離走廊比較遠的兩間寢室的人才能享受到睡懶覺的特權。這樣的特權也不是每天都能享受到的,班主任老師是個沒有睡眠的傢伙,多晚了還在到處瞎轉,早上天不亮就起來了,時不時就往男生寢室來檢查,所以,在這裡能得睡懶覺是莫大的幸福呢。
周華他們寢室就在樓梯口,有6個人住,寢室裡放有四張雙層鐵牀,下面住了4個人,上面就睡兩個,周華不想和大家爭什麼,就睡在上層,周雄也睡在上層。寢室裡的6個人,有一個是西部來的吉慶,愛好是彈吉它,每晚都彈,有時中午也彈,一邊彈還一邊哼哼,總是叮叮噹噹加上哼哼唧唧;另兩個是當地人,一個叫呂成一個叫蘇名,兩人的愛好都是到處竄門,尤其是愛到女生寢室竄門,不到熄燈後是不會回來的,呂成就是學校附近的,除了竄門外,還喜歡在寢室裡煮東西吃,用煤油爐煮,一屋的煤油味;還有一個是方子宇,和周雄一同來自昆明,他帶有一個小的錄音機,每天每晚都放歌曲,有歌手鄧麗君的,有港臺一些周華不知名的歌手的,還有大陸的歌手的,周華都叫不上名,有時候有些歌在周華聽來覺得很好聽,有時候有些歌曲卻又十分的難聽。周華也弄不懂,他能聽到的時候少,也不甚關心,周華和周雄都是江南老鄉,就在一起說說家鄉的話、家鄉的事和家鄉的人文,還喜歡在晚上關燈後到外面的小酒館裡喝點小酒。
太清的街道雖然不怎麼好看,但還是有很多值得去一去的地方,小酒館就是個好去處。一到晚上,周華就和周雄、馮中、韋軍、劉躍等人,就經常到這些小酒館裡混時間。下了晚自習後,趁學校還沒鎖大門時就溜出來,溜得多了,學校就發現了,發現就提早鎖大門。學校和一家工廠在一起的,兩家單位是通的,沒有隔離物,周華他們就另外找到工廠的後門,後門比較矮,就從後門翻出去。
進得酒館來,一般都是馮中和韋軍點菜要酒,他倆是本地人,熟悉行情。只見馮中和韋軍點了一盤鴨菌幹、一盤鴨腳蹼、一盤雞爪、一盤滷牛肉,然後要了一壺散裝老白乾,擺開五個小酒杯,每人滿上一杯,馮中一提議就一起幹了。這裡喝酒不象在南方,不用燙的,就喝冷酒,在南方時,周華也喝過酒,但卻要燙熱了才喝的,據說熱酒暖身快,醒酒也快,不傷肝,不過這也只是傳說,周華也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根據。管他呢,入鄉隨俗嘛,西都喝冷酒那就喝冷酒唄,莫非你一個人還要把酒熱了喝不成?這樣喝酒,讓周華想起小時候讀過的一篇文章,說解放前四川大邑縣有個大地主,叫劉文采,他家有很多的田土,有很多的傭人,他自己不用做事情,只是吃和玩,他吃的就是鴨菌幹、鴨腳蹼、雞爪子,邊吃邊喝酒,那不就是周華他們今天的樣子嗎?當然,有一樣是周華他們比不上的,那劉文采還有奶媽,幾十歲了都還喝人奶呢。吃完小菜喝完老白乾,第一次先由馮中付賬,第一,他是本地人,第二,他家很富裕,第三,他是班長,所以第一次的酒錢就由他付了,以後的酒錢就是幾個人輪流付。
第一學期的課程,除了數學外,其它的都是專業課,專業課都是中專課程,有的甚至是大專的課程,這就是第一屆爲什麼要招高中生的緣故了。數學是基礎課,學的是高等數學,是大學本科段的課程,大家都聽不懂,很是吃力,也就沒有興趣學,老師卻是個好老師,知道大家多數都是待業多年的人,就耐心的講,講得他汗流浹背,但因爲確實太難懂了,學生卻幾乎都在看小說,連周華也在看小說,至於考試怎麼辦,誰都沒去想。周華的《射鵰英雄傳》正好看完了一本,還沒有去租第二本,上課又不想聽,就翻到“丘處機大戰江南七怪”這一段,又看了一遍。看到老丘以一敵八(除了江南七怪,還有一個枯木大師),仍佔上風,就覺得挺佩服老丘的,老丘的武功也應該是天下少有了。想想又不對呀,後面寫梅超風時,明明這小梅比老丘厲害多了,他老公陳玄風更是不得了,卻又死在一個小孩的手裡。而這些看起來十分厲害的人,在書中不過是二流角色而已,想來想去,一堂課就過去了,什麼也沒聽到,到這時又覺得自己有點傻呢,自己的學習還沒著落,卻去替古人操心,想到這,不禁啞然失笑。看到最後周華才知道,在他看來,這部書最精彩的只有兩段,都與江南七怪有關,一段是江南七怪與丘處機的打鬥,另一段是江南七怪與陳玄風、梅超風夫婦二人也就是銅屍、鐵屍的打鬥而已。
下了課,看武俠小說的人都在相互交流,多數是說不到一塊的,有人看的是金鏞的,有人看的是梁羽生的,還有人看古龍的、陳青雲的,各人看的都不一樣,自然是無法交流的了。就是這樣,也說得熱鬧非凡呢。周華今早起得有點晚,沒趕上在學校打開水,就趁到茶館換書的時候,把開水瓶也帶去,換好書後,順便在茶館裡打了一瓶開水,給了1角錢給老闆,老闆退了他1分錢,看書一天是5分,一瓶開水是4分,總共9分,所以老闆退了1分。回到寢室後,周華泡了一杯茶,就是茶館裡的那種,在商店一塊錢買來一包,可以泡半個月。泡好之後,周華嚐了一口,感覺和往天泡的不一樣,味道正了很多,周華不知道是爲什麼,仔細看了看茶杯,裡面的茶葉散得很開,也往常不同,會不會是開水的問題呢?第二天,周華用在學校打的開水又泡了茶,味道和昨天泡的的確不一樣,這才知道是學校的開水溫度太低,所以泡出來的茶味道不好,自此,周華都從茶館裡打開水了。
三
西都有個公園,很大很大,裡面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景色十分怡人。公園門口有很多出租相機的人,也有很多照相的人。照相的和出租相機的都有一個小門臉兒,是一間臨時搭建的簡易房,裡面不住人,家當都是早上搬來晚上搬回去。照的以黑白片居多,彩照卻還是很少的,一是太貴,照得起的人少,二是膠片也不多。黑白片就不一樣,膠片好買又便宜,幾乎人人都能買得起照得起。相機以120和135的最多,租的人也喜歡租這兩種型號的,租的手續十分簡單,有學生證就行,不需要交押金,一小時5角錢,膠捲自己買,照完後還了相機,交5角錢拿回學生證就完成交易。星期天,周華、周雄、馮中、韋軍、劉躍等邀約了一幫男女同學,坐車來到了公園,這個時節雖然不是百花開放的時候,公園裡卻也萬紫千紅,尤其是山茶花開得更是鮮豔奪目,據說這是專門培育的品種,在其它地方還見不到呢,也只有這個公園裡才能在這個時節看到山茶花,而且品種還很多,有多層花瓣,紅、黃、紫、白等各種顏色,且香氣襲人。看到這紅山茶,周華突然想起吉慶放過的一首歌,是這樣唱的:我有一朵紅山茶/時時刻刻伴著它/戀人分別時/贈我紅山茶/叫我思念他……這歌很是動聽,只是不知道歌名,如果在這個花海里放一放怕是更有詩意了。
周華收到了三封信,一封是父母寫來的,無非是囑咐些學習生活之類,另有兩封信不一般。一封是水仙寫來的,一封是玫瑰寫來的,但信封上面寫的地址都是西部省隆平縣XX信箱,每封信上還貼有一張單子,有改寄的學校這裡的地址,原來是父母給周華轉寄過來的。周華把兩封信都看過,也沒什麼特殊的,就給她們各回了一封信,把自己到了西都上學的事告訴她們。
這兩封信把周華的心攪得很亂,原來周華到了這裡後,心裡很是高興,這麼多年的壓抑算是有所解脫,再說西都環境很好,又認識了很多朋友,就漸漸把在南方的不快心情遺忘了。玫瑰和水仙的來信又勾起了周華對南方、對玫瑰、對水仙等的記憶,特別是對彩雲的思念,於是就特別想給彩雲寫信。念頭一起,周華就拿出紙筆,把和彩雲分別後的情況、尤其是自己對彩雲的想念,全都寫在紙上,寫滿四張紙。寫是寫好了,到了街上後,卻只把寫給玫瑰和水仙的信寄了出去,回來時又把給彩雲寫的信揣回來了。每次上街周華都把這封信帶去,每次回來時這封信又跟隨周華回到學校,這一個星期,周華上了七次街,到了第七次時,周華才下定決心把給彩雲寫的信寄了,周華到底還是害怕,害怕彩雲不給他回信,也因此才猶豫了這麼久,現在寄出去了,周華反倒輕鬆了不少。
今年中秋節和國慶節捱得很近,只相差兩天。星期天是中秋節,晚飯時學校食堂做了很多好菜,並誰許喝酒。晚上開文藝晚會時,大多同學有了醉意,師生都參加,有唱有跳。周華看到女同學薔薇跳的不知什麼舞,很好看的;然後是計老師唱的《十五的月亮》;還有一個女同學紫蘭唱了一首歌,周華不知道歌名,還好聽。看著看著,周華突然想起了彩雲,就在今年元旦節的時候,周華還在聽彩雲唱歌,那悅耳動聽的歌聲,《月光下的鳳尾竹》那優美的旋律,此刻又飄蕩在周華的耳中,晚會上還有什麼節目,周華一概沒看見也沒聽見。一邊想著彩雲,周華一邊朝外面走去,一直走到小酒館,要了一碟滷菌幹,一壺白酒,獨自一個人喝起來。酒一杯接一杯的下了肚,腦袋漸漸胡塗起來,眼睛也有些溼潤。結完帳,周華沒有回寢室,踉踉蹌蹌走到了學校後面的小河邊,順河往下走,不遠有一座橋,橋下有一片乾淨的地兒,周華就在這裡坐下,看著河水的月亮的倒影,發了一回愣,又起來再往下走,不知走了多久,看見一座樓,應該是古代的建築,四下無人,周華就走到樓上,擡頭愣愣地看著明月。忽然,周華好象想起了什麼,快速下樓,奔回去學校。晚會早已結束,同學們也早已進入夢鄉,周華來到教室,拿出筆記本,在上面迅速寫下一首十六字令:
秋,
明月中天使人愁。
君何在?
令我自登樓!
學校組織到四川灌縣去遊玩,一個班的人也就40多個,加上老師也不超過50人,學校自己有一輛大客車,足夠坐了。於是學校就開車去,周華第一次到這裡,對車外的景色也喜歡,一路上都在看,經過成都平原時,周華才第一次看到了平原,與自己見慣了的山區完全不同。一路都是看不到邊的田園風光,住戶很集中,住戶與住戶之間隔得比較遠,一個村子的人幾乎全部住在一處,這一處就格外有樹、人、竹子,村與村中間都是田土,這個時節是水稻快要收割的時候,田間一片金黃,和風吹過,翻起一層層的金波,稻穀成熟的氣味吹進周華的鼻腔,他又聞到了熟悉的氣味,好象是回到了南方。成都平原上也有很高大的樹,這是作材用的,因爲這裡沒有大風,所以不用栽種防護林,在河岸田邊,又多種植觀賞花木,以夾竹桃爲多,這是一種常綠灌木,葉片長條狀,夏秋季節開花,花有紅白兩種,非常鮮豔,但全株有劇毒,不能做他用,僅供觀賞而已。平原之上偶爾也能見到一些小山,呈長條形,很矮小,一般在一處就能看完全,彼此不相連接。
車漸行漸遠,山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高大,走到成都平原的邊際,就到了灌縣,灌縣有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這都江堰可不簡單呢,工程建於秦朝,一個兩千多年前建造的水利工程至今還在使用,這不僅在灌縣、也不僅在中國、恐怕在全世界也是獨無僅有的。魚嘴分水堤將明江一分爲二,瓶口和飛沙堰確保內江的水位恆定不變,以保證成都平原的灌溉。
馮中、韋軍說,帶周華和周雄去看一個景色,保證二人從來沒見過的,周華和周雄也十分好奇,就跟著馮中和韋軍走。從飛沙堰往下走不遠,馮中就說到了,並叫周華和周雄看江兩岸,周華看去,只見兩岸上有很多的人,每人手裡都有一根繩子,繩子的另一頭在對岸的人手裡,兩人把繩子放入河中,等一小會又拉起來,繩子上面就掛了很多的魚。繩子的中間部分上垂直的結有很多魚鉤,但魚鉤上沒有任何餌料,就是白鉤子。原來,這就是這裡特有的一種釣魚方式,即滾鉤,因爲水中的魚非常的多,所以不用任何餌料,只要光鉤子就能鉤上魚來,這樣的釣魚,周華確實還是第一次見到呢。
在魚嘴上有一橋,名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始建於宋代以前。被譽爲“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索橋原以木排石墩承託,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爲橋面,兩旁以竹索爲欄,全長約500米。明末毀於戰火,現在的橋雖爲鋼索混凝土樁,但因有前述的緣故,現仍爲這一地區的名勝之所。
看完了都江堰,學校的校車又送同學們到青城山。從都江堰往西南只需行15公里,路非常好走,車行不到30分鐘就到了。青山素有“洞天福地”、“人間仙境”、“青山天下幽”之譽,城外諸峰環繞,山上樹木茂盛,山路兩旁古木參天,濃蔭覆地,羣峰環抱,四季常青,故名青山。青城山分青前山和青後山,前山景色優美,文物古蹟衆多;後山自然景物神秘綺麗、原始華美如世外桃園。青城山是我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道教多用三清(上清、玉清、太清)爲自己的宮觀命名,據說那是道教崇奉的元始天尊、靈寶道君、太上老君所住的天外仙境。青城山的主要特點是“幽”,著名作家老舍作《青蓉略記》,嘆青山“青得出奇”,是一種使人吸到心中去的“似滴未滴,欲動未動的青翠”。 青城山主要風景名勝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上清宮等。建福宮在山腳,始建於唐代,規模頗大,氣度非凡,現存二殿三院。宮前有一條清溪,四周古木蔥蘢,環境幽美。左側是明慶府王妃遺址。天然圖畫西距建福宮一千米,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這裡蒼巖壁立,雲霧繚繞,綠樹交映,遊人至此,如置身畫中,故名“天然圖畫”。 距天然圖畫西兩公里處有青城主廟——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天師洞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緻,其主殿——三皇殿中供有唐朝石刻三皇,殿內現存歷代石木碑刻中最著名的有唐玄宗旨書碑、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等。上清宮位於青城山山頂,是一大廟,山門之上正中有楷書的“上清宮”三字,下面有一行小字,註明是蔣介石所寫。附近還有三島石、洗心池、上天梯、一線天等名勝。
在所有的景點,都少不了照相的人,周華選了幾個景點照了幾張彩照,這時在風景旅遊區以彩照爲多了,黑白照片基本上都是遊客自己照。彩照兩元錢一張,和他在南方時照的價錢一樣。照完後,把自己的地址寫給照相的人,他就會把照片給你寄來,只不過時間稍微要長一點,一般一個星期才能寄出,十天到半個月才收到,在學校附近公園照的也一樣是郵寄的。周華看到山下有個賣簫笛的攤子,聯想到黃老師吹的簫曲,心想學一學,也買了一支簫。其實他不知道這簫有多難學,後來他吹了很久才把這竹管子吹響了,方知道“擔米二胡鬥米簫”的含義。
第一次測驗在游完灌縣後就進行,成績相當的不好,尤其是數學,全班只有幾個人及格。原因嘛,一則是同學們來到學校,就等於是解決了就業問題,心裡就放鬆了,二則是這門課程確實太難,大家也沒有興趣,三則是看小說和玩的時候有點多,沒有時間來好好學。不過周華是及格了的,所以他不急,但看到因爲沒有好好學而有這麼多人沒考及格,周華的心裡也很擔心,如果自己再這樣玩下去,遲早有一天也會考不及格的。此後,周華雖然還是一樣和大家玩,但在每天的清晨,他比誰都起得早,起來後就到教室裡看書,把沒懂的東西弄懂。
元旦節時,班主任老師有事請假走了,一個任課的何老師臨時代理班主任,這個何老師可不象班主任呂老師一樣愛管閒事,性格也很溫柔。剛接手,就過節了,何老師在班會上說,過節時同學們可以喝點酒,增加點節日氣氛。這個口子一開可不得了啦,三個五個一幫一羣,不論男女,也不限酒種,白酒、紅酒、啤酒統統上來,有在寢室喝的,有在食堂裡喝的,有在外面酒館裡喝的,有蹲在路邊喝的,甚至還有到何老師家去喝的,簡直就亂了套了。何老師本是一番好意,沒想到事情的發展卻遠遠出乎他的意料,到這時局勢已經無法控制了。隨時都有喝醉了的人被架到校醫處來,學校只有一個校醫,忙得不可開交,連過節的事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周華和周雄雖也喝了不少的酒,卻都沒有醉,還有馮中、韋軍等幾個比較清醒的,就一起幫著何老師忙這忙那。喝醉了酒吵鬧的人有,到處亂跑的人有,不拘是哪裡倒下就睡的人有,說胡話的人也有。聽聽說胡話也蠻搞笑的呢,有一個四川的男生劉濤說:“格老子的,這點點兒酒算啥子,不信再來一壺,老子喝給你看。就是來一壺尿老子照樣喝下去。”說完便睡了過去。還有一個江淮地區來的女生芳芳,說得更加離譜:“哥,不要放手嘛,我要你抱我。嗯嗯嗯……”哈哈哈哈!周華和周雄等聽了便大笑不止,眼淚都笑出來了。何老師聽了卻覺得臉上掛不住,校醫根本就沒聽見,一心只在給醉酒的人治療,直忙到天黑盡了才罷。
收到彩雲的回信時,周華快放寒假了,就在飄雪的日子裡,周華裹著棉大衣、到處滴水成冰的時候,彩雲的信終於到了。寒冷的天氣一點也沒有冰冷周華的心,反而覺得渾身都是熱的。周華手捧著彩雲的信,久久沒有打開,心中在回想著與彩雲渡過的每一天每一刻,快樂盪漾在周華的臉上,周華又把信放到臉上,並使力的嗅了嗅,然後才慢慢地把信打開。彩雲沒有給周華帶來他想要的語言,信中只是平常的問候和同學間的對話,也說了說自己的工作情況,就是這樣,也足以讓周華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