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88章不事二主莫迪而比

東籲東郊,一隊沒有旗號的騎兵奔馳而來,在小河西岸停下。

吳三桂抽出自己的千里鏡,河東岸一里外明軍前鋒開始下營,明軍修建的土牆工事清晰可見。

洪承疇也舉著遠鏡在查看,口中一邊說道:“陛下,從斥候傳回來的消息,可以確認,趙銘率領大軍足有五萬,主力是金聲桓的贛軍、李破奴的一營精騎、還有李本深的廣西兵,以及暹羅、安南等國的藩兵!”

吳三桂一邊聽一邊用千里鏡觀察,明軍現在打仗太穩,臨時下個營,壕溝、土牆、柵欄一應齊備,不給他一點機會。

本來實力就強,還這麼小心,真是不讓別人活了。

這讓吳三桂有些氣餒,收起了要突襲敵營的意思,不過爲了不讓屬下看出他的情緒,他還是用冷冷的口氣道:“趙雜毛帶來的五萬人,能夠頂用的也就兩萬明軍,那些藩兵雖來了,但未必肯出死力,所以咱們只要對著兩萬明軍猛捶即可!”

洪承疇也附和道:“陛下說的對!戰場上,咱們只要注意兩萬明軍即可。”

他們兩人一唱一和,騎馬駐立在身後的周軍衆多將領,想著他們十五萬大軍,如果只是咬住住兩萬明軍攻擊,確實有很大勝算,於是各人都放鬆了一些。

這時吳三桂又轉頭問洪承疇道:“會戰的地點,就選擇這裡嗎?”

洪承疇道:“回稟陛下,這裡南面是海,近海是大片平原,北面是山區域和樹林,地形足夠我們十五萬大軍展開。”

吳三桂點點頭,趙銘兵少,他的兵多,選擇戰場時,必須能將兵力展開,才能發揮兵多的優勢。

“好!那就等趙雜毛過來!”吳三桂目光深邃的望向對岸。

~~~~~~

九月二十一日,仰光附近又一次下起了密密麻麻的大雨,趙銘率領五萬大軍,進入前鋒搭建的營壘。

隨著明軍抵達,周軍哨所全線往回收縮,等待決戰的來臨。

當日下午,十五萬聯軍與明朝五萬大軍,相隔十餘里紮營。

這時天空雖然下著雨,但是明軍還是派遣斥候出營探查,騎兵在曠野上不時與周軍遭遇,爆發出小規模的斥候戰,兩軍對持的曠野上,幾具屍體撲死在地上,鮮血順著雨水流出染紅地面,場景令人觸目驚心。

二十一日雨下了整整一夜,到二十二日,天空之中依舊下著大雨,使得本該到來的決戰,值得推遲。

這時,得益於明軍豐富的紮營經驗,還有專業的工兵,明軍駐營時,就考慮到了緬甸多雨的天氣。

因此明軍營地駐紮在高處,帳篷四周都有排水溝,營地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同明軍相比,周軍營地則是一片狼藉,華族兵與英國、法國的火槍隊,駐紮的地方選擇還可以,營地也建造的比較講究,數目龐大的印度土邦軍,就比較悽慘了。

“下雨天還要打仗。”莫迪而比喃喃的罵著。

周軍大營北面,印度土邦兵的軍營,已經淪爲一片澤國,營地內雨水過膝,帳篷也全都溼透,整個營盤一片泥濘。

“莫迪而比大人!陛下有令,讓你們往高處移營。”一匹戰馬疾馳而來,馬蹄踐踏,濺起一片污泥,玷污了莫迪而比華麗的長袍。

莫迪而比感到憤怒,不過對方是華族,便也就只能嚥下這口氣。

“請轉告陛下,我這就移營!”莫迪而比忙道。

騎兵見此,微微頷首,正要打馬時,卻又忽然勒住馬繮,盯著莫迪而比看了看,沉聲道:“大戰在即,莫迪而比大人,爲何有些精神不振,難道是有什麼想法?”

莫迪而比嚇了一跳,忙搖頭到,“將軍誤會了,只是因爲雨水打溼了帳篷,讓我有些苦惱。我雖不是華族,但是最近也看了一些華族的書籍,知道什麼是忠義。現在我對陛下是忠心耿耿,不事二主,怎麼會其它想法。”

騎兵聞語噗嗤一笑,心道你原爲莫臥兒丞相,現在爲我大周效命,根本不與忠義不沾邊,更別說不事二主了。

“嗯!我知道了,不過大人還是要打起精神,要是被陛下和洪丞相知道,可就不好了。”騎兵說了一句,便打馬離去。

在周軍營地中,土邦兵忙於移營時,明軍這邊趙銘則穿著蓑衣,帶著斗笠,騎著馬匹,駐立在一片水田中,前來熟悉地形。

這時,趙銘與衆將,看著大雨之中,白茫茫一片的大地,神情有一絲凝重。

下雨天,稻田中積滿了雨水,道路變得泥濘,實在不是適合作戰的天氣。

不過轉變思路一想,在雙方都困難的情況下,意志堅定,訓練有速的軍隊,無疑比一盤散沙的軍隊,更容易獲得勝利。

趙銘用馬鞭指著白茫茫的水田,沉聲道:“吳三桂兵多,寡人兵少,積滿水的田地,還有泥濘的道路,限制咱們騎兵的作用,但同時也會限制敵軍步騎移動的速度。這麼看來,咱們的火器,便能發出更大的作用。”

張佳玉道:“這場雨下來,吳三桂和東籲人的戰象,也會受到限制。”

趙銘點點頭,“不錯,這個情況,不僅陷馬蹄,也陷象腿。”

現在就裝備而言,精銳周軍與明軍的裝備,其實差距不大,都是燧發火槍,加青銅野戰炮,再配備手雷、火箭等物。

不過相比於明軍,吳三桂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戰象隊。

這個東西雖不如騎兵靈活,也不像戰馬那樣難以控制,但是不得不承認,他衝撞的威力,無人能敵,可以撞垮任何軍陣。

現在泥濘的道路,積水的稻田,無疑會限制戰象的運動,對明軍來說,確實是一個好消息。

這時趙銘又觀察了一會地形,忽然指著遠處一小片樹林,問道:“這林子裡有周軍嗎?”

張家玉搖頭道:“斥候探查過,沒有周軍。”

緬甸的土地,不像明朝江南,能種地的幾乎被全部開發,而是一塊一塊,水田中間還留著許多小樹林。

趙銘見此,遂即拔馬:“走,隨寡人看看去!”

第1074章開建軍港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145章風氣湖廣第1017章萬馬衝鋒第211章圍剿義軍第293章追擊多鐸第1100章班師回朝第169章暗度陳倉第十五章平息暗流第479章倒睿聯盟第699章兵變前兆第701章政變上第820章組閣施政第490章黃海大戰上第926章金陵冬之陣中第九十九章國無儲君第八章常山趙子龍第931章東洲殖民地第1084章西歐大同盟第1050章收回兵權第644章胡馬南侵第903章圍困鎖城第782章建武末路第644章胡馬南侵第960章猛龍過江第二十章江南鼎沸前面一章已經修改第952章沒人比我更瞭解中國第774章舉城而降第四十三章多爾袞興兵十萬第608章王牌內線。第518章多爾袞之死中第837章證券交易第858章孫可望的震驚之旅第395章默契不在第806章反漢同盟第172章兵不厭詐第507章線列步兵第756章奶誰誰死第749章西清軍閥第889章臣想打他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第六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三十九章抗清兵羣英戰太湖第240章趙蠻子算你狠第696章阿濟格反叛第1108章重塑理想第1093章陷入泥濘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913章共討國賊第563章趕走堵胤錫第七十四章亂世相逢第539章孤軍深入第620章盆滿鉢滿第417章如何報捷第四十九章胡爲宗慷慨相助第712章阿濟格稱帝第831章宋應星第202章激戰金華下第551章山窮水盡疑無路第725章宜從衆議第968章黃雀在後第762章大帥穩住第802章小覷於孤第五十五章激怒孔有德第910章大人時代變了第460章擊退趙雜毛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第120章趙銘的家底第八章常山趙子龍第482章耍流氓第856章接見孫可望第593章衝入內灣第1009章誰都別想跑第一一零章請封儲君第722章倉惶離京第899章雲集南京第586章緊急求援第171章挾持黃斌卿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490章黃海大戰上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676章就這家了第354章趙博安二入長江第625章鄭彩的抉擇第315章悶聲發大財第四十四章胡爲宗島上授藝第141章爆破城牆第1028章進入印度第489章施瑯的無奈第483章不死不交權第239章漢化派第690章殿下太天真了第493章俘虜施瑯第872章席捲山東第258章準備就緒第928章朱明落幕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172章兵不厭詐第682章蓋州決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兴县| 获嘉县| 萨嘎县| 宜黄县| 徐水县| 本溪市| 同江市| 丽水市| 万宁市| 娄底市| 鄂州市| 内黄县| 开封县| 会昌县| 上思县| 尉氏县| 磐安县| 彩票| 河北区| 温泉县| 黄大仙区| 新巴尔虎左旗| 平谷区| 积石山| 托克逊县| 东明县| 集安市| 金秀| 安岳县| 郎溪县| 西畴县| 通化市| 确山县| 塘沽区| 龙泉市| 灵宝市| 龙口市| 甘洛县| 瑞丽市| 会东县|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