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四節 遼東急件

相比尚處於起步階段的冀州武衛,遠在幽州的驍衛倒是在建軍之初便已頗具戰力。延康二年臘月,執掌驍衛的高覽連同河北刺史龐統、盧龍軍統帥張遼、別駕田豫等幽州軍政要員一同在薊城郊外檢閱新兵。由於幽州人口稀少,廣陽、涿郡、右北平三郡統共才設了十座折衝府,其中有四座一千兩百人的大府,三座一千人的中府以及三座八百人的小府。也就是說在滿打滿算的狀態下驍衛的總兵力至多也就一萬二千人而已。不過幽州自古尚武又是農牧混合區,因此在驍衛一萬多兵馬中有六千是自備馬匹與兵器的騎兵。

此時此刻列陣於薊城郊外的六千驍衛騎兵雖不及常駐邊關的盧龍軍來得殺氣騰騰,卻也是個個人如虎,馬如龍。無怪乎,就算面對排得亂哄哄的隊列,別駕田豫依舊意氣奮發地感嘆道,“昔年光武以幽州突騎奪天下,他日幽州驍衛必能助君上逐鹿中原。”

所謂突騎乃是漢朝爲了能與匈奴騎兵抗衡所設立的騎兵部隊。幽州作爲北方的邊防地區常年需要同異族作戰,故此地鍛煉出來的騎兵尤爲精銳,被世人特稱爲幽州突騎。歷史上幽州十郡突騎作爲漢軍主力爲光武帝劉秀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蔡吉將幽州的折衝府統歸爲“驍衛”,明眼人都能瞧得出她這是要在幽州組建成建制的突騎。

不過執掌驍衛的高覽乃是降將出身,又不像張遼已爲蔡吉立下赫赫戰功深得齊營文武認同。故而此刻面對田豫豪言壯語。高覽內心雖是躊躇滿志,但表面上他還是頗爲低調地自謙道,“別駕謬讚也。驍衛初創豈敢妄稱突騎。倒是文遠將軍率精銳遠赴白狼救主,頗有昔年耿弇三發上谷突騎助光武之風。”

統領盧龍軍的張遼耳聽高覽提起他當年的戰績,臉上不禁有些洋洋自得起來。不過還未等他客套幾句,一旁的漁陽太守鮮于輔已然先他一步拂鬚自誇道,“幽州突騎素來聞名天下,此番君上撥下大鎧、馬鎧各千具,令盧龍軍組建玄甲騎。此軍一成必天下無敵也!”

馬鎧顧名思義就是用來保護戰馬的護具。早在殷周時期,中原就有了用來保護駕車轅馬用的皮質馬鎧。整副馬鎧分爲保護馬頭及軀幹兩個部分,不僅面上髹漆。還繪有精美的圖案。到了秦漢時期騎兵成爲軍隊中的重要兵種,馬鎧開用於保護騎兵的乘馬,其材質也由皮質發展到了鐵質,並出現了當胸等針對性更強的護具。只是這樣一來製作馬鎧的成本直線上升。遙想當年官渡一戰。四世三公的袁紹軍中也不過是備有馬鎧三百具。至於如今號稱天下第一諸侯的曹操那時是也只有十具馬鎧充場面。

這會兒的高覽聽到蔡吉調撥千具馬鎧給張遼的組建玄甲騎。當即忍不住眼饞地咂舌道,“馬鎧千具?!君上真乃大手筆!”

然而鮮于輔的大嘴巴之舉卻是引起了龐統的不滿。在龐統看來“玄甲騎”乃是君上的殺手鐗理應對外保密纔是,那能容得鮮于輔隨意炫耀。莫看現在的龐統蓄了鬍鬚從外表上看成熟穩重了不少,可少年得志的他在人情世故方面終究還是記少了幾分圓滑。眼見鮮于輔泄露了玄甲騎的具體信息,龐統當即把臉一沉,毫不客氣地警告道,“玄甲騎乃君上欽點之精銳,未成軍前不可妄論。”

其實鮮于輔也是看在場諸人皆是齊國軍政要員的份上。方纔隨口提起了玄甲騎之事。此刻聽罷龐統所言,他業已意識到自己可能多嘴了。不過鮮于輔終究是一郡太守。被二十多歲的龐統當衆告誡,面子上多少有些過不去。好在旁邊的田豫眼見氣氛不妙,趕緊打了個圓場道,“在場諸君皆是齊營重臣,談及玄甲騎倒也無妨,然切不可外傳。”

鮮于輔得了田豫送上的臺階下,自是連連點頭稱是。龐統則只是做事嚴謹,並非刻意針對鮮于輔,所以他也跟著話鋒一轉緩和了一下氣氛道,“盧龍軍與驍衛各有千秋,君上已爲驍衛備下皮鎧五千具、弓八千張、箭矢百餘萬,不日便會運抵幽州。高將軍大可在此潛心練兵。”

得知蔡吉已爲驍衛備下了如此多的物資,高覽精神頓時爲之一振。張遼玄甲重騎固然是堪稱鐵之洪流,但憑藉五千皮鎧、八千張弓、百萬箭矢,他高覽照樣也能打造出一支快如疾風的突騎勁旅。說到底不管是突騎也好,玄甲重騎也罷,都需要有一定的財力做後盾才能成軍。歷史上沒有寇詢在河內的經營,就不會有幽州十郡突騎的風光。一如當下齊國同時坐擁幽州的馬場與青州的財力,方纔給了蔡吉組建玄甲重騎的底氣。

而就在高覽暗自盤算接下來該如何將面前的這六千兵馬操練成合格的突騎之時,忽見一員小校急匆匆地趕來報信道,“稟使君,遼東急件!”

龐統自那小校手中接過急件拆開一看,兩道八字眉頓時就擰成了疙瘩。一旁的田豫見狀趕緊探問道,“士元,遼東出何事也?”

“子泰來信,說是在高句麗發現了逆賊袁譚的蹤跡。”龐統邊說邊將手中的急件捏做了一團。

田豫等人聽聞袁譚出現在高句麗頓時爲之一驚。這倒不是說袁譚有多厲害,而是衆人皆知在袁大公子的身邊多半會有郭圖與其狼狽爲奸。而一提起郭圖衆齊將可就無法等閒視之了。從昔年征討孔融到後來的白狼之圍,這位老先生十年來一直堅持不懈地與蔡吉做對。有道是君辱臣死,郭圖讓蔡吉在白狼河畔吃了偌大個虧,齊營文武又豈能容他茍活於世。

這不,得知郭圖可能流竄到高句麗。張遼立馬把臉一虎殺氣騰騰道,“餘這就點齊兵馬向高句麗王討要袁、郭二獠!”

眼見張遼起了動武之心,熟知遼東人物風情的田豫趕緊出言相勸。“文遠將軍稍安勿躁。眼下尚無實證證明袁譚在高句麗,若高句麗王矢口否認此事,將軍真要大動兵戈乎?”

“動兵戈就動兵戈,盧龍軍豈會怕他高句麗!”張遼冷哼了一聲傲然道。

田豫見說不動張遼,便向龐統使了個眼色,希望其能說服張遼莫要意氣用事。龐統當然也不同意張遼貿然用武力向高句麗施壓。不過這並不代表龐統就怕了高句麗。事實上眼下高句麗國比不得後世南北朝時代的鼎盛時期,這個位於苦寒之地的小國雖是野心勃勃。卻礙於實力有限始終無法挺進遼東半島。不過高句麗能在歷史上幾經起死回生總有其過人之處。首先相比烏桓、扶余、鮮卑各族,高句麗人特別善於築城,其國都“丸都城”就直接修建在起伏險峻的丸都山上。整座山城環山爲屏。山腹爲宮,谷口爲門,佔盡地利。再來就是高句麗國位於後世的吉林地區,當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降臨時。沒有準備的入侵者必會倒於冬將軍的靴下。正是考慮到這些不利因素。龐統才堅信光憑武力施壓並不足以威懾高句麗,唯有將此蠻夷小國狠狠教訓一頓,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齊國逐鹿中原的後顧之憂。

想到這兒,龐統立馬接著田豫的話茬向張遼進一步勸說道,“區區高句麗斷不是盧龍軍之敵,然其國都地處丸都山之巔,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若高句麗王堅守都城,靜候大雪封山。則屆時盧龍軍必死傷慘重,無功而返。”

張遼聽完龐統一番推心置腹的分析,亦不得不承認眼下確實不是同高句麗人耍橫的好時節。只是想到袁譚、郭圖二人此刻就在高句麗,張遼終究還是有些不甘心道,“難道就放任二獠逍遙?”

其實關於遼東的局勢龐統心中早就有了腹稿。此刻面對張遼質問,龐統回頭自信地一笑,“君上曾言放長線釣大魚,文遠將軍又何須急於一時。”

十日後,袁譚在高句麗現身的消息連同龐統關於遼東的奏疏一起擺在了蔡吉的案頭。對於袁譚的突然現身高句麗蔡吉並不感到意外。鑑於曹操和蔡吉都是導致袁紹滅國的“罪魁禍首”,袁譚選擇利用異族來襲擾中原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此外考慮到袁譚的謀主郭圖年事已高,留給他二人復仇的時間有限,蔡吉有理由相信,這一次的陰謀極有可能是郭、袁二人孤注一擲的最後反噬。因此在看完龐統洋洋灑灑千餘字的奏疏後,蔡吉二話不說便讓蔡琰急召賈詡、郭嘉、田豐等重臣來鳳閣議事。

待鳳閣八員重臣齊聚一堂後,蔡吉先將遼東的大致情況同說了一通,方纔推心置腹地向衆人探問道,“諸君對袁譚現身高句麗一事有何見教?”

面對蔡吉的問計,曾在遼東擔任過太守的李敏率先發言道,“君上昔年滅蹋頓、誅公孫康威震遼東,高句麗小國寡民豈敢與君上爭鋒。故臣以爲,袁、郭二賊若有心借高句麗之力起事,必先投其所好,助高句麗滅公孫氏。待高句麗吞併玄菟、樂浪諸郡後,再挑撥其與君上爲敵。”

李敏的這番分析讓蔡吉頓感眼前一亮,且聽她饒有興致地追問道,“哦?此話怎講?”

“君上明鑑。”李敏一拱手繼續解釋道,“現任高句麗國川王伊夷模乃新大王伯固次子。伯固死,國長以長子拔奇不肖,便共立伊夷模爲王。拔奇不服,率下戶三萬餘口依附公孫度,高句麗遂與公孫氏交惡。而今公孫度、公孫康父子相繼枉死,公孫氏新主公孫恭又生性懦弱,難堪大任。若高句麗得袁、郭二賊相助,則滅公孫氏易如反掌。且依高句麗之狼子野心,得玄菟後必劍指遼東全境。此時再由袁、郭二賊從旁挑撥一二,高句麗定然起兵攻齊!”

作爲熟悉遼東事務的權威人士,李敏的分析有理有據贏得了在場君臣的一致認可。此刻順著李敏的思路,王修跟著進言道,“若是如此,君上可助公孫氏抗擊高句麗,逼其交出袁、郭二賊!”

“亦或是放任高句麗滅公孫。”郭嘉意味深長地補充了一句。

“士元也有此意!”蔡吉頗爲動容地點了點頭,緊跟著她一面將龐統所寫的奏疏遞給羣臣傳閱,一面替龐統解釋道,“依士元所言,高句麗深居雪域,易守難攻,需引蛇出洞方可將其一網打盡。”

賈詡粗略地掃閱了一遍龐統的奏疏,不置可否地反問道,“公孫氏便是餌乎?”

蔡吉點頭道,“正是。文和公以爲如何?”

“引蛇出洞倒也無妨,就怕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賈詡說著便將奏疏轉手遞給了身旁的郭嘉。

郭嘉接過賈詡遞來的奏疏,悠然一笑道,“文和公是怕遼東戰事一起,曹孟德乘勢夾攻?”

賈詡面無表情地說道,“不可不防。”

對面的田豐也不無擔憂地附和道,“文和公所言不無道理,依魏主脾性,若遼東生亂,其必會出兵與高句麗一同夾擊君上。”

蔡吉聽賈詡和田豐這麼一說,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不可否認,龐統的奏疏給了蔡吉極大的鼓舞,因爲照龐統在奏疏上的推演,蔡吉不僅能借遼東的亂局一舉吞併公孫家的地盤,還能乘勢重創高句麗令其臣服,進而解決齊國在北方的後顧之憂。然而百密終有一疏,龐統的策略似乎僅限於幽州一隅,並未考慮到整個天下大局。正如賈詡、田豐所言,倘若曹操從中作梗,那引蛇出洞之策就不見得是個好主意了。

正當蔡吉猶豫不決之際,耳邊忽然傳來了郭嘉自信的聲音,“那便讓曹孟德無暇東顧!”

“奉孝先生有何見教?”蔡吉擡起頭狐疑地向郭嘉追問道。

郭嘉不動聲色地擡手一指身後的地圖道,“君上忘乎?曹魏臥榻之側亦有狼子鼾臥!”

經郭嘉如此一提點,蔡吉腦中剎時靈光一閃,“先生可是指西涼馬超!”

——————

wωω ?ttKan ?C〇

最近變天了,寶寶一直生病,所以比較忙。更新慢,請見諒。(未完待續。。)

第二十六節成難久養第一百二十六節 衆望所歸元旦告假通知第七十六節 聚首平原第一百二十六節 衆望所歸第六十六節 近在眼前第70節刀尖上跳舞第七十六節 聚首平原第五十五節 蜚將沖天第四十二節 遊說長沙第34節大戰在即第四十六節 業有專攻第九十五節 帝王之才第七十七節 辛府夜論第四十節 賽魯班第二十二節 講武學院第二十三節 君臣冷戰第三十四節 新年小憩第七十一節 下邳陳元龍第十二節兔走於街第七十節 女中管子第二十六節 仇深似海第二節 夢醒修羅場第八十一節 與子同袍第二十一節出師之名第八十二節 東風起第一百十二節 應詔勤王第七十一節 長驅直入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一百零一節 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十六節宋江路線第七十九節 濟水之戰第四十九節 事了拂衣去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二十節狼煙起復更通知第十節黑衣白衣第五十三節 成人之美第九節 黑山壓境第一百十八節 紅臉白臉第二十七節 衣帶詔第十節 非我族類第二十五節遼東屬國第一百三十二節 何爲忠漢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一百十九節 鹿門狂生第一百十三節 引蛇出洞第一百四十四節 一諾千金第五十三節 無恆古之敵第七十二節 各顯神通第六十四節 糧本位第一百四十二節 泛舟雲夢澤第31節虓虎來襲白娘子殺人事件(下)第59節浮生亂世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44節李大人第十節 非我族類第四十四節 人生感意氣第52節大夫吳碩第一百十七節 強者之道第一百四十七節 何時完婚復更通知第五十九節 大單于第一百二十節 曹操子第2卷青州之鵬第81節神醫神術第2卷青州之鵬第79節經略瑯琊第五十三節 無恆古之敵第五十節 汝是個人才第二十六節 君臣互信第一百十四節 捉襟見肘第三十六節 圖窮匕現第五十八節 兵臨城下第2卷青州之鵬第80節無間之道第二十二節高密王修第八十四節 官渡一夜第74節潁川辛毗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第五十九節 大單于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三十七節 以和爲貴第45節復仇之火第九十九節 關中亂局第四十七節 邊郡風起第二十八節筵無好筵第二節初抵錦西第十二節 黨錮之禍第一百節 以退爲進第二十六節 君臣互信第八十七節 不驕不謅第十節黑衣白衣第七十五節 禍事將至第七十九節 濟水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節 重拾鬥志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上)第六十五節 刺客疑雲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十二節 齊法家第二十節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光市| 曲沃县| 增城市| 杭锦后旗| 老河口市| 兴宁市| 瑞昌市| 东海县| 贺兰县| 右玉县| 绵竹市| 聂拉木县| 阳朔县| 蓬安县| 银川市| 平顶山市| 开鲁县| 南川市| 洛阳市| 神农架林区| 翁牛特旗| 香港| 修武县| 丰台区| 阜平县| 本溪市| 禹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阜南县| 陇川县| 襄垣县| 罗山县| 司法| 榆社县| 镶黄旗| 虹口区| 明溪县| 河曲县| 台东市| 兴和县| 河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