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五十九章 戰魂歸、大明的國威不可犯

“復宇,可有西邊的消息?”

袁崇煥端坐在主賬之中,對著前來的祖大壽問道。

祖大壽抱拳回道:“已經打探到消息了,阻擊滿總督的韃奴大軍主將乃是正黃旗。”

袁崇煥點頭,說道:“看來這個多爾袞是想要速戰速決了。”

連正黃旗都直接出動了。

對於大金的守備來說,肯定是真正的傾巢而出了。

而就在他的對面,韃奴的大軍一共八萬人馬。

而他袁崇煥只有七萬餘。

其他的大軍,還要防備韃奴聲東擊西,在這個時候偷關,暗中入侵中原。

一旦山海關失守、喜峰口失守,他們也就沒了退路。

之所以這一次會帶領大軍出了山海關,就是因爲得到了確切消息,韃奴大軍分三路進攻大明的太原、大同、張家口三關之地。

並且兵力強盛,似乎是全軍出動。

袁崇煥這纔想著要帶著大軍能夠試探一下,看一看大金的真實實力到底有多強。

直到現在,兩軍對壘,誰也沒有先發動進攻。

似乎只是在對峙。

因爲袁崇煥不知道對面的韃奴大軍到底有多少,也不知道這周圍的具體情況。

如此空曠的田地上,韃奴的大軍隨時都可能從其他三個方向偷襲而來。

至於韃奴大軍,也是一樣。

濟爾哈朗帶著正藍旗的大軍堵在了袁崇煥大軍的前面,這座山寨早已經建立起來。

爲的就是防備大明大軍的偷襲。

“貝勒爺,三關之地已經傳來了消息,徵西大元帥鰲拜的大軍在太原被洪承疇擊敗,只剩下一萬餘人。

大同的貝勒已經撤退,不能再戰了。

張家口的大軍也是同樣敗了,如今都在全線撤退,以防大明的反擊。”

濟爾哈朗聽到屬下的稟報,頓時皺著眉頭,有一些不敢相信,大金竟然敗的如此徹底。

“那些仙人出手了嗎?”

濟爾哈朗覺得連鰲拜都被打敗了,肯定是大明的那位仙人出手了。

不然不可能會有如此全線戰敗的可能。

屬下卻低沉地彙報道:“貝勒,未曾傳來那位仙人出手的消息,都是大明的總督帶兵督戰,然後阻擋住了我們的大軍。”

濟爾哈朗沉默了片刻。

“睿親王可有書信前來?”

身邊的人沉默了,到現在,他們也只是抵擋住了袁崇煥的大軍。

雙方也都在對峙,但是並沒有開戰的打算。

“對面可有什麼動靜?”

屬下再一次回覆道:“並沒有,對方的大軍一直也在修築工事,似乎想要在此地安營紮寨。”

濟爾哈朗站在主賬之中,看著地圖,上面標記著一個紅點,寫著山海關。

這裡乃是他們永遠的痛。

“下令,開戰。”

濟爾哈朗緊促了一下眉頭,最後下令道。

不管成敗與否。

他都要開戰。

不管多爾袞有沒有什麼命令。

他也要開戰。

不僅僅是因爲三關之地都已經戰敗了,也不僅僅是因爲對方的情況有一些不明。

大明的大軍都已經出了山海關了。

如果不打退他們。

真的讓他們在這裡安營紮寨。

到時候大金還能夠扭轉戰局,還能夠崛起嗎?

皇太極的死。

大金的內亂,已經消耗了他們的一部分實力。

如今就是想要憑藉這一戰來提升士氣,也是想要掠奪一些物資。

可是。

三關之地的攻城之戰失敗了。

不僅是物資沒有搶到。

連人都沒能夠回來。

太累了。

濟爾哈朗覺得好好的局面,怎麼就變成了這樣。

真的是毀滅吧。

趕緊的!

袁崇煥正在尋找一個突破口,想要試探一下對方的反應。

沒有想到。

對面的韃奴竟然主動發起了攻擊。

雙方在這個平原之上,展開了一場血雨腥風。

從天亮到天黑。

袁崇煥的身上中了三箭,幸好有著山文甲保護,傷口不深。

而他帶來的七萬大軍,只剩下三萬了。

至於濟爾哈朗,也是身受重傷,已經昏迷不醒了。

雙方算得上是兩敗俱傷。

誰都沒有得到什麼便宜。

而在西邊,滿桂的大軍,卻突破了蒙古守軍,在草原上搶掠一番。

經歷了幾天時間,才撤回了大明。

一場戍邊之戰。

差不多也結束了。

大明全線都取得了勝利,保住了關口。

而韃奴卻損失比較大。

估計沒有幾年的休養生息,怕是不可能再有什麼心思南下攻打大明瞭。

崇禎皇帝在城外,穿著一身戎裝,帶著百官,迎接洪承疇、孫傳庭等人的凱旋。

他們被徵招,前來紫禁城接受封賞。

同時,也要帶著戰亡的將士們。

崇禎皇帝要在紫禁城外的煤山,祭奠這些戍守大明的戰亡將士們。

微風習習。

在等待了差不多一個時辰之後,大旗終於出現在了水平線上。

洪承疇、孫傳庭等人抱著骨灰,來到了京師。

崇禎皇帝親自上前,慰問他們。

好一番君明臣賢的景象。

大明時代週刊的學士們,瞬間就抓住了這一個場景,準備大書特書。

崇禎皇帝拍著洪承疇和孫傳庭的手,欣慰地說道:“朕能夠有你們,大明能夠有你們,纔是江山社稷之福。

有了你們戍守邊關,大明的百姓才能夠安居樂業,你們功不可沒啊!

史書之上,必然會對你們稱讚一番。”

洪承疇看了看崇禎皇帝后邊的哪一個白色身影,當年長安一別,他就再也沒有見到了。

如今也不知道能不能得到來自於仙人的饋贈。

紫禁城的大殿之上,崇禎皇帝大宴功臣。

這算得上是崇禎皇帝登基一來,第一次大宴功臣,也是第一次舉辦這樣的宴會。

沒有歌舞昇平,只是簡單地吃著飯,然後談論著這一場戰爭的前因後果等等。

在這之後。

崇禎皇帝帶著洪承疇以及孫傳庭來到了煤山,這裡已經架起了高臺。

並且還用大理石做成的祭臺,在這上面,放著石碑。

這便是崇禎皇帝想到的祭奠的方式。

“魂兮、歸來!”

司儀大聲地宣讀著祭文,昭告天下。

並且呼喚著英雄的戰魂能夠迴歸故里。

在這之後,便是撫卹,以及對於那些戰亡的英雄的家屬的優待等等。

算得上是仁至義盡、聖恩浩蕩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人看盛世不爽第五百六十六章 江上仙臨朝言制第四百七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五百六十四章 趙官家抽打良臣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之絕,獨佔其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平公主招駙馬第三百五十五章 臨朝稱制第三百零七章 風波不平第六百六十七章 崇禎帝,朕不會放過你們第三百九十五章 只是略懂江大郎第七十五章 平冤昭雪第兩百一十九章 李佑第兩百零五章 最南第五百九十九章 年輕人,你不講武德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五百一十章 江楓要扶趙宋阿斗第兩百三十章 迷霧第兩百零九章 竹馬第四十五章 對世家徐徐圖之第三百七十三章 演技在線的武后第四十章 小棉襖啊小棉襖第三百零三章 仙島之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杜叛臣身死溫州城第十五章 以史爲鑑、可知興衰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大帥心憂天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相公以權謀私第兩百七十一章 殺盜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大帥盡職盡責第二十章 來自上天的警告,敗興而歸第六百五十章 黃宗羲、我的腦袋要爆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上仙又使填鴨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白袍救駕第一百二十九章 學說第三章 美味的肫肉第兩百三十七章 聖僧第三百二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君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明一暗第一百一十一章 火牛陣的翻版第三百七十六章 白玉京的客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江上仙建造學院第六百零七章 徐光啓、大明時期的科學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開局撿到武則天第三百一十章 黑龍翔天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第四百六十四章 以卵擊石第四百四十五章 找一個替罪羊第九十一章 主動的鄭麗琬第兩百八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一百二十章 盛世該有的樣子第四十六章 仙人帶著太子和公主飛天了第六百四十章 三種意、看山看水看人乎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陵山智激阿史那第五十八章 落後與強大第六百零六章 洪承疇、我的仙緣在哪裡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上仙又使填鴨計第四十六章 仙人帶著太子和公主飛天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一百九十二章 再分利第五百八十七章 奸臣啊,你還我命來第三百四十章 離島之前的時光第三百二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穫豐厚的大唐商船第一百五十四章 國師霸王附體,扭轉戰局第三百五十三章 讓百官眼熱的土豆第四百三十五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七十章 武后時期的萬國來朝第六百七十二章 霸主路,大明稱霸大陸之戰第兩百五十四章 福澤萬世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果這是一個國家的未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努力的王玄策第兩百八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火起、大明的南北之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江上仙出手言治政第五百四十九章 爲見仙各逞心機第六百零四章 孫承宗、國師讓你當御史大夫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國師、散仙丹的老好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晉陽公主第六十八章 我要自行車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少勝多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八十二章 最高明的計策第四百八十九章 姚崇的崛起第三百三十六章 海島餘生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唐戰神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六百六十一章 多爾袞、一次失敗罷了第兩百九十三章 觸之則死第四百四十九章 選駙馬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國師,請饒我一命第五百一十一章 韓世忠要一戰成名第四百六十八章 將星隕落第五十三章 一箭定陰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一百六十九章 楊帆,遠航第一百八十五章 時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久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江上仙的三板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融水| 富源县| 洛南县| 兴安盟| 顺昌县| 安乡县| 通城县| 青浦区| 景谷| 宜州市| 宜春市| 遂宁市| 铜鼓县| 松阳县| 富阳市| 图片| 永靖县| 固原市| 旬邑县| 梓潼县| 城口县| 余姚市| 高唐县| 鄱阳县| 无棣县| 焦作市| 蓝山县| 碌曲县| 安福县| 永寿县| 满洲里市| 文化| 临海市| 新郑市| 清镇市| 高要市| 仪陇县| 文昌市| 麻江县| 桐梓县| 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