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關於袁崇煥

從我開始寫袁崇煥的時候,便是一片罵聲,大多數人覺得這就是個叛徒,內奸,大明的蛀蟲。有的甚至說,沒有他大明不會亡。

我寫書不是爲了騙錢,有些東西需要思考我便思考,需要查證我就查證,有的地方或許有些疏忽,但是袁崇煥這一點我自認爲沒有。

一開始這本書定義便是熱血,許多人質疑爲什麼做家丁,一個現代人,如果到了古代,立刻就拉大旗造反,不現實,說句粗俗的,他連上完廁所怎麼擦屁~股都不會,更不要說其它的事情了,所以他要有一個過渡的地方,這就是做家丁的原因。到後來上山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本定義爲熱血的書,必須加快節奏,所以本來要展開的蒙語的情節被我切掉了。

有的人說你這說話方式太現代了,這一點我承認,一開始我的思想受到了古龍先生的影響,他在書中的序中說,我們沒有聽過古人怎麼說話,所以怎麼說都合適,我就懶得考究了,聽到了意見之後,這些章節我已經盡力在改進,讓大家覺得不是這麼突兀。

再說袁崇煥其人,幾百年來關於他的爭論不休,有人說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說他是賣國賊,現代社會這發達,我們完全可以自己考究,書上寫的不一定對。

首先,孟森先生說:“庶知三百年公論不定,一翻明末人當時之記載,愈墜雲霧中。論史者將謂今日之人不應妄斷古人之獄,惟有求之故紙,憑耳目所及者之言以爲信。豈知明季之事,惟耳目相及之人,恩怨是非尤爲糾葛。”

孟森先生是被公認的中國近代清史學科的一位傑出奠基人。他的著作代表近代清史學科第一代的最高水平,是近代清史研究發展的一塊重要里程碑。

第二,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中說:“在攻擊袁崇煥的人中,確實有閹黨,但這件事情的幕後策劃者,卻絕非同類,當一切的僞裝去除後,真正的動機始終只有倆字——權力。

內閣的權力很大,位置卻太少,要把自己擠上去,只有把別人擠下來,事實上,他們確實達到了目的,由於袁崇煥的事太大,錢龍錫當即提出辭職,而跟錢龍錫關係很好的大學士成基命幾個月後也下課,周延儒和溫體仁先後入閣,頂替了他們,成爲了大學士。而袁崇煥,只是一個無辜的犧牲品。

因爲在我看來,他這一生,至少做到了一件事,一件很多人無法做到的事——堅持。

蠻荒之地的苦讀書生,福建的縣令,京城的小小主事,堅守孤城的寧遠道,威震天下的薊遼督師,逮捕入獄的將領,揹負冤屈死去的囚犯。

無論得意,失意,起或是落,始終堅持。

或許不能改變什麼,或許並不是扭轉乾坤的關鍵人物,或許所作所爲並無意義,但他依然堅定地,毫無退縮地堅持下來。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也沒有放棄。

賣國賊肯定不是,所謂指認袁崇煥是賣國賊的資料,大都出自當時言官們的奏疏,要麼是家在郊區,被皇太極燒了,要麼是跟著溫體仁、周延儒混,至少也是看袁崇煥不順眼,這幫人搞材料,那是很有一套的,什麼黑寫什麼,偶爾幾份流傳在外,留到今天,還被當成寶貝。

越過幾百年的煙雲,我看到的袁崇煥,並沒有那麼複雜,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在那個風雲際會的時代,抱持著自己的理想,堅持到底。

即使這理想永遠無法實現,即使這注定是個悲劇的結尾,即使到人生的最後一刻,也永不放棄。

有時候,我會想起這個人,想起他傳奇的一生,他的光榮,他的遺憾。

有時候,我看見他站在我的面前,對我說:

我這一生,從沒有放棄。”

基於這兩位前輩的論斷,我又查閱了相關資料,崇禎二年,皇太極繞開袁崇煥防區借道蒙古走大安口逼近北京,六天之後,袁崇煥手下大將趙率教到達遵化,十三天之後,袁崇煥所有大軍到達薊州,距離北京一百四十里。這場大戰,袁崇煥手下滿桂,趙率教戰死,滿清退兵之後,袁崇煥立刻被下獄。遼東將士在祖大壽帶領下撤回關外,袁崇煥在獄中寫信讓祖大壽回來,祖大壽繼續回來防禦。八個月之後,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北京城裡的人,以一錢一塊肉的價格買了他的肉現吃。十四年後,李自成逼近北京城,遼東將士接到勤王旨意後,十七天走到了唐山玉田,北京失守。

我寫的書,是一幫堅持了三十年沒有忘記大明的將士反清復明的故事,爲什麼程孝廉要在他們面前說袁崇煥是英雄,因爲他這一生,一直堅持守衛遼東,不曾放棄,這種精神可以激勵將士們的士氣,遼東將士從奮勇作戰到徹底死心,不過用了八個月,吳三桂是祖大壽的外甥,若是遼東將士真的還在袁崇煥的麾下,至少崇禎不會弔死煤山。說袁崇煥耗盡大明錢糧的人不要忘了,李自成進京之後,弄到了七、八千萬兩白銀,袁崇煥一年的軍費不過幾百萬兩,誰耗盡了大明的錢糧自己心裡有數。

第一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五十四章 又要投毒?第五百八十九章 請戰第九十二章 夜襲(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譬如遼東死第五十章 下山第五十八章 可敢一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矯令第五百六十九章 山賊囂張第七百一十五章 汝州唐仁津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京攻防戰(十三)第六百八十三章 入江陵第七百零八章 無心抵抗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和爲貴第五百七十七章 劉米厚第七百四十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一十二章 掌心雷第二百二十六章 憐香惜玉第四百八十一章 魚在網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共富貴難第三百三十章 搜府第八百三十六章 退出關內第九十七章 入緬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做花瓶第七十三章 殺手第一百七十八章 潰軍不如寇第五百七十四章 開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加佐料第六百八十三章 入江陵第二百八十六章 他們吃什麼?第五百八十一章 靈州所第一百一十章 再戰第六百四十一章 離陝第四百九十六章 鶴立雞羣第四百六十六章 把他給餓死第八百四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四十四章 齊雲勇第六百八十四章 鴻門宴第一百八十章 背井離鄉第六百四十八章 宴無好宴第六百七十五章 朱怡錩第六百七十七章 稱帝第一百零一章 城門開第八章 惡奴第八百五十九章 北京攻防戰(八)第六百六十六章 吃醋第七百九十二章 女子學堂第五百一十九章 遊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五十二章 入夥第六百五十八章 奪城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王第二百零三章 氣數已盡第六百四十一章 離陝第五百五十五章 可否投誠第五十五章 有客上門第四百三十九章 殺心已起第八百一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四百五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一百四十五章 伏象第七十六章 迷茫第二百九十章 大明山河軍第六百九十五章 鈍刀子割肉第二百七十章 挖坑第五百六十九章 山賊囂張第四百一十二章 共富貴難第四百七十七章 進城第八十三章 嚇退第五百三十四章 彈劾第一百九十四章 去阿瓦第一百九十一章 凱歌第六百五十七章 刺殺第六百零八章 己巳之變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賊第一百五十二章 致仕第五百五十四章 羣衆路線第六百二十二章 賭命第七百五十五章 麻翻第七十八章 破綻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一百四十三章 攻城第八百八十一章 天下文運集孔府第二百三十六章 侯門深似海第三百二十三章 韓家莊第七百二十七章 交底第八百五十六章 北京攻防戰(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野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鳴金第三百九十三章 賞銀一百兩第五十九章 活著大明八尺土第三百章 打臉失敗第七百二十四章 殺破膽子第五十章 下山第三百二十五章 刀疤臉第五百九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一百六十八章 平亂第八百三十三章 化險爲夷第七百七十八章 打探第八百一十八章 胡國柱大勝第六百五十五章 沆瀣一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西县| 万年县| 醴陵市| 马公市| 英德市| 旅游| 利津县| 淮北市| 安图县| 怀宁县| 隆尧县| 罗定市| 定州市| 河源市| 汉寿县| 理塘县| 乾安县| 察隅县| 诸暨市| 建阳市| 久治县| 措美县| 潜江市| 桑日县| 山阳县| 新乡市| 黄冈市| 灵武市| 浙江省| 广安市| 武宁县| 昭平县| 九龙坡区| 抚松县| 大宁县| 田东县| 光山县| 松溪县| 利川市| 循化|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