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5章:左右爲難

朝鮮的地理位置,對大明的國土防禦,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年的萬曆皇帝不問政事,一旦聽說倭國入侵朝鮮,馬上就出兵救援!

這場耗時六年的“萬曆朝鮮戰爭”,最終是大明獲得勝利!

但是,衆多的官員卻褒貶不一!

有的朝臣認爲,明、朝聯軍擊退豐臣秀吉,維護了大明與朝鮮的宗藩關係,維護了大明的國土完整。

也有朝臣認爲,這場戰爭耗資巨大,是一筆虧本生意;

並且,因爲這場戰爭無暇顧及東北,讓努爾哈赤趁機統了一女真各部;

薩爾滸之戰時,如果女真各部仍在彼此攻伐,明軍就不會慘敗!

持有這種觀點的朝臣,不在少數!

確實,朝鮮只是個小弟,弱雞!

大明若有危難,不論來自哪個方向,這個小弟只知道隔岸觀火!

所以,這樣的小弟,不值得大明去救!

其實,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不遺餘力地攻打蒙古和朝鮮,並非爲了開疆拓土,而是有自己的戰略考量!

從地緣上看,薩爾滸之戰後的大明,如果能夠北聯蒙古,東聯朝鮮,將對後金形成三路合圍之勢!

這,是努爾哈赤不能允許的!

不過,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全都多慮了!

大明,天朝上國,可以跟蒙古人做貿易,卻不可能與之結盟!

而朝鮮那個弱雞,完全指望不上它!

大明的朝野,幾乎全是這種觀點!

特別是薩爾滸之戰後,主張放棄朝鮮的呼聲,此起彼伏!

因此,在年初的時候,得知皇太極意欲攻朝,許多的大臣不建議出兵,就連王立也不建議出兵!

朝臣們的做法,讓朱由檢很不高興!

因爲,自朱元璋開國以來,朝鮮一直是大明的藩屬國!

若是朝鮮轉認後金爲宗主國,他朱由檢的面子,應該往哪擱?

在這即將過年的時候,皇太極準備充足,真正地向朝鮮進軍了!

奇怪的是,這一次,滿朝官員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全都建議出兵朝鮮!

並且,一致推薦,由王立擔任“破虜總督”之職!

王立假意推託了一番,勉爲其難,接過了重任!

如此一來,大臣們高興,王立高興,朱由檢也高興!

君臣一心,其樂融融!

本來就是嘛,和諧社會,犯不著彼此算計!

嘿嘿!

遼東那地方,冰天雪地的,冷就冷點吧!

大不了,再抓幾個福晉暖牀!

當然,身上不能有馬奶味兒,這是必須的!

……

上次,全殲阿濟格之後,曹文詔俘獲了兩萬餘匹戰馬!

關寧鐵騎的數量仍是三千,“鐵甲錦衣衛”卻由原來的一萬,擴充到了一萬五千人!

按曹文詔的建議,爲了保證“一人三馬”的配置,只能擴充到一萬五!

“鐵甲錦衣衛”開赴大淩河,曹文詔卻引著關寧鐵騎,越過居庸關,直奔大同!

十日後,八旗兵已經殺至平壤一線!

而明軍,仍在大淩河按兵不動!

其實,王立擔任了“破虜總督”之職,卻從未建議援助朝鮮!

他和陳奇瑜,更沒有救援朝鮮的計劃!

至於朱由檢的態度,不需要擔心!

就算皇太極把朝鮮打趴下了,就算李倧轉投了後金,也沒什麼要緊的!

因爲,一支兩萬餘人的水師,正從福建沿著海岸線北上,三個月後就能抵達登州港!

皇太極那孫子,不可能永遠地駐兵朝鮮吧!

他前腳撤走,水師後腳就在朝鮮登陸,只需兩三天就能殺到漢城!

屆時,李倧那傢伙,敢不叛金歸明?

敢不向大明納貢稱臣?

如果有必要,水師還可以在朝鮮的周邊遊蕩,讓皇太極不敢輕易地撤走!

畢竟,王立和陳奇的計劃,是把八旗兵的主力拖在朝鮮或者大淩河,給曹文詔創造更多的機會!

“鐵甲錦衣衛”開赴大淩河,不可能逃過八旗兵的哨探!

而王立,並沒打算保守秘密!

於是,已經抵達平壤一線的八旗兵,全都按兵不動了!

對於皇太極來說,此時的明軍騎兵,已經不可小視!

祖大壽的麾下,有一萬的關寧鐵騎!

再加上一萬五千的“鐵甲錦衣衛”,以及關寧軍的四萬精銳步卒,足以讓皇太極倒吸一口涼氣,卻又毫無辦法!

確實沒辦法!

不論攻打大淩河、錦州還是寧遠,明軍全都死守不出!

圍了大淩河將近一年,明軍仍然死守不出!

剛要攻打朝鮮,明軍馬上就增兵!

不僅增了騎兵,還從錦州和寧遠調來兩萬多步卒!

明軍的目的很明顯,想趁自己攻打朝鮮的時候,去想偷襲盛京(瀋陽)!

肯定是這樣!

可是,如果撤出朝鮮,明軍又會死守城中!

讓朝鮮臣服大清的計劃,不知要拖到何時!

當然,可以兵分兩路,一路攻打朝鮮,一路在大淩河的附近警戒!

可是,這並不穩妥!

能否讓朝鮮臣服,不是最重要的!

明軍的騎兵,特別是那支鐵甲錦衣衛,竟然全殲了阿濟格的三萬大軍!

如此戰鬥力,絕不能等閒視之!

所以,兵分兩路,只能是迫不得已!

此時的皇太極左右爲難,王立卻悠然自得!

整天坐在溫暖的炕上,剝著花生米,喝著小酒,要多愜意有多愜意!

反正,只要八旗兵沒有北上蒙古,他們愛去哪就去哪,想打哪就打哪!

隨時隨地,奉陪到底!

“廠公!”

宋哲遞來一封信,王立懶洋洋地接過。

我去!

朱由檢那傢伙,手腳挺快的嘛!

短短半月時間,就處理了七十多個言官!

這下子,他的耳根倒是清淨了,我和魏忠賢就慘了!

朝野的官員不敢直接上書彈劾,竟然暗地裡發動百姓!

一個個的,竟然,把東、西二廠描述成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無所謂,咱清者自清!

只是,咱的百貨商場,商品比市價低了兩成,竟然無人光顧!

沒想到,這個年代就有了“抵制”的說法!

呵呵了!

我就不信了,天下的百姓,難道個個都有錢?

難道,他們不在乎自己的錢袋?

無人光顧,是因爲優惠的力度還不夠!

那就,再降一成!

慢著,不能這樣降!

咱的紙幣,不是早就印好了麼?

趁著即將過年,咱搞個全國性的“年貨採購節,讓利大酬賓”!

用紙幣在百貨商場購物,可享七折優惠!

加上原來的折扣,幾乎相當於市價的一半!

優惠的力度很大,卻虧不了多少!

就算虧,咱也虧得起!

嗯,就這麼辦!

什麼?百姓的手上沒有紙幣?

我去!

說你是死腦筋,你還不相信!

百姓手上確實沒有紙幣,但可以在西廠的銀行,免費兌換嘛!

一兩銀子換“一元”紙幣,十個銅板換“一分”紙幣,這還用我教?

趕緊的,飛鴿傳書!

趕在年底之前,通令全國!

紙幣的兌換方法,使用紙幣的優惠幅度,必須宣傳到各州各縣!

年貨採購節,必須辦得漂漂亮亮!

紙幣能否迅速推廣,就看這一次了!

啊……啊切!

遼東這鬼天氣,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皇太極那孫子,怎就沒有凍死他?

王立很想到戶外,體驗一把“潑水成冰”,可惜實在沒有勇氣!

還是炕上呆著舒服!

如果再有個美女暖牀,那就更舒服了!

……

拖了幾日,明軍毫無運作,皇太極率先沉不住氣了!

一支三萬餘人的騎兵,浩浩蕩蕩殺到大淩河城外!

嘰哩哇啦的,從早喊到晚!

搞不懂他們在叫什麼!

這大冷的天,呆在炕上不好麼?

就算你們沒有火炕,在軍帳裡生個火爐,也比在城外挨凍強吧?

“王總督,八旗兵在城外叫陣,罵得實在難聽!要不,咱們趁著天黑,衝他一衝?”

這,是吳三桂的第幾次請戰,王立也不記得了!

魏忠賢打了招呼之後,祖大壽和吳三桂,對自己這個總督,還算畢恭畢敬!

每個耳朵二百兩的高價,全軍上下,無不磨拳擦掌!

此時的吳三桂,二十五歲年紀,高大威猛,英姿勃發!

確實是一表人才!

如果往勾欄一站,可能,會有無數的美女爲之尖叫!

說不定,還會給他打個折,甚至免費!

只不過,因爲陳圓圓的原因,王立對他一百個不順眼!

總感覺,這傢伙的城府,應該深得可怕!

幾年前的京師之圍,自己陷害吳襄通敵賣國,給他判了個誅滅九族!

若不是魏忠賢從中作梗,吳三桂這傢伙的墳頭草,早就三尺高了!

那件事的前因後果,他不可能不知道!

若說他不想弄死自己,只有鬼才相信!

但是,自始至終,他從未表現出怨恨,似乎完全不知道!

不必說,肯定是裝出來的!

總而言之,於公於私,還是要找個合適的機會,把這傢伙除掉!

最好,讓他死在戰場上,死在八旗兵的刀下,再追贈他一個官職!

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對魏忠賢也有個交代!

此時的城外,八旗兵整日叫陣,應該只是表象!

應該,是皇太極在打探明軍的態度!

如果明軍殺出城外,八旗兵必會撤走,皇太極必會全軍回援!

反正,陳奇瑜是這麼說的!

唉,想借刀殺人做掉吳三桂,得另尋時機了!

眼下,就按陳奇瑜所說,繼續按兵不動,讓皇太極繼續左右爲難!

只不過,祖大壽和吳三桂整日請戰,實在吵得心煩!

“不必管他!”王立放下小酒杯,呵呵笑道:“這不,馬上就過年了嘛!

若是將士們有什麼傷亡,實在不劃算啊!”

“那……王總督的意思是……”

“哎呀,我已經說得很清楚啦!

大傢伙當兵,不就是爲了銀子嘛!

如今,多發了兩個月的軍餉,將士們正好安安心心、平平安安地過年! wWW?тTk дn?¢ 〇

大家想拿人頭,想立功,再怎麼也要等到正月十六以後嘛!”

“這樣啊……”

吳三桂很是失望,與祖大壽對視一眼,怏怏地離開了。

其實,王立口中的“正月十六以後”,不過是隨口一說罷了!

在他和陳奇瑜的計劃中,只要八旗兵的主力沒有北上蒙古,明軍就不會出城!

如果八旗兵返回盛京或大淩河,明軍又會回到城中!

畢竟,明軍現在的實力,遠遠不及八旗兵!

真要跟他們火拼,實在不劃算!

只有皇太極疲於奔命,露出破綻之後,明軍纔有機可趁!

所以,不論八旗兵如何叫陣,明軍就是閉城不出!

當然,這只是原則上的計劃!

如果條件允許,如果時機得當,還是可以主動出擊!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嘛!

兩軍就這麼遠遠地對峙著,一直對峙了五天!

最終,還是皇太極挨不住了!

有消息傳來,原駐於平壤一線的八旗兵,竟然大舉南下,直奔平漢城而去!

在陳奇瑜的慫恿之下,王立也按捺不住了,趕緊召來幾位總兵!

“什麼?出擊?現在就出擊?”

吳三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可置信地瞪著王立:“王總督,不是說好了正月十六以後?”

“怎麼?你不想要銀子了?”

王立嘿嘿一笑,上下打量著吳三桂:“你小子,是不是夜夜笙歌,拿不動大刀了?”

“不……不是……末將只是覺得,事發突然……”

吳三桂的目光閃爍不定,說話吞吞吐吐,王立敏銳地察覺到了!

若說這傢伙沒有問題,只有鬼才相信!

第75章:京師保衛戰(5):渾水摸魚第122章:香草券的防僞措施第133章:三個太監一臺戲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108章:這個坑,真不是故意挖的!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161章:蜀王必須死!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188章:嘗試著去改變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122章:香草券的防僞措施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173章:海蘭珠:千里入關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54章:發電機的問世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49章:無心插柳第101章:“版權”之爭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213章:在青樓包場的神秘人第231章:稀裡糊塗,攻下了廣寧城!第12章:稀裡糊塗收了錢第142章:史上最大的地主第144章:誤打誤撞第213章:在青樓包場的神秘人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197章:陷阱,一個接一個第137章:她就是柳如是!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105章:逼我玩“陰陽合同”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219章:一句話,引發江南震動!第101章:“版權”之爭第201章:屯兵蕭關,千里運糧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152章:被尊爲“聖人”的資本家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11章:貍貓換太子第54章:遍地都是銀子!第53章:幸好留了一手第43章:秦淮河畔,太監上青樓第96章:蒙古美女海蘭珠第209章:兩顆人頭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70章:人口大遷徙第208章:心亂如麻!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199章:圍賊於關中第209章:兩顆人頭第138章:朱元璋埋下的禍根第126章:睜隻眼閉隻眼第209章:兩顆人頭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159章:不敢說實話第33章:就是要公報私仇第201章:屯兵蕭關,千里運糧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204章:心底的困惑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88章:嘗試著去改變第210章:去意已決!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70章:大敵將至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190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105章:逼我玩“陰陽合同”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49章:無心插柳第47章:這把玩大了!第154章:發電機的問世第216章:幾個倒黴鬼第221章:羣起圍攻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4章:“驚弓之鳥”的皇后第177章:“賣保險”也能賺錢!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203章:有內鬼?第79章:三幅名畫第202章:狡猾的流賊第207章:最後的禮物第59章:各懷鬼胎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读书| 宁明县| 乌拉特中旗| 乐亭县| 日喀则市| 兴国县| 莒南县| 乌鲁木齐市| 桑日县| 会宁县| 资源县| 沁阳市| 和顺县| 昌宁县| 辽源市| 北碚区| 阿巴嘎旗| 高州市| 惠水县| 溧阳市| 文成县| 长沙市| 华坪县| 襄垣县| 岳普湖县| 墨江| 全州县| 扬中市| 策勒县| 文山县| 镇雄县| 衡阳县| 措美县| 虞城县| 西丰县| 乐业县| 施秉县| 曲麻莱县| 贵州省| 巴南区|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