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熱的夏天終於接近尾聲,元安也迎來了金秋。
我喜歡這個秋天,雖然我不是文人,但是我還是喜歡秋天,因爲這個秋天在這個清王府裡有我喜歡的峰師兄,有紫鳶,有李嬤,有阿沐,還有就是李辰皓。
每每想到此,我就覺得生活是如此美好,這個秋天也開始步入忙碌,因爲中旬是元帝的五十一的壽辰,整個紫奧城,乃至清王府無比大張旗鼓,積極準備,其實我覺得元帝五十一歲而已哪裡算是大壽,竟然要搞的如此隆重,不過想想人家是天子嘛,總要隆重些。
而經過大家的大張旗鼓,也終於等到了元帝的大壽。
李嬤自然一早就把我像裹千層糕一般,精精緻致地裹了起來,從上次離家以後,李嬤待我更好了,生怕我一不小心再跑了般。
元帝的大壽果然不同凡響,一早我已經隨了李辰皓,搬著重重的禮物進了紫奧城,禮物還是由一塊紅布蓋著,見得多了我對那些神秘兮兮的禮物倒不敢興趣起來。應該說感興趣也沒用,又不是給我準備的。
進華安門的那條常常的永安巷道上,皆是來來往往的 朝中重臣,過往的重臣見了李辰皓皆一一行了禮。
皇宮裡面有講究不完的規矩,比如就這一條永安巷道還是要七品以上的官員纔可以走,直入皇宮裡面的御花園,剎是規矩。
我拽著李辰皓的袖子流著哈喇子說道:“李辰皓,好熱鬧,我還沒有見過如此熱鬧的宴會。”
李辰皓微微一笑,“去年不也來過一次嗎?”
“去年沒這般熱鬧。”我頂道。
李辰皓微微一搖頭,笑笑地看著我,卻不再說話。我好生沒氣地繼續東張西望,李辰皓肯定是有心事,不然他也會聽我好好地嘮叨一番了。
不一會我們已經到了紫奧城的御花園,中間已經擺好了高高的戲架子,戲臺前邊也已經擺好了等級分明的桌子,好不熱鬧。
宴席上李皓的兄弟姐妹們還有朝中的重臣們都已經落了座,我緊隨著李辰皓靜靜地坐在給李辰皓安排的位置上。
宴席上
皇子,及後宮嬪妃,公主,大臣競相華服,觥籌交映,好不熱鬧。
我半低著頭,打量起宴會上落座的每一個人,如姑姑正微笑地端坐在離元帝不遠的位置,一臉微笑,很是端莊,如姑姑興是感覺到了我的目光,也隨即看了過來,我不禁展現了一個甜甜的微笑,如姑姑點了點頭。雖是微笑我卻能感覺到如姑姑的微笑並不真實,我感覺的出如姑姑心情並不好。
想到此我不禁飛快地朝嶽叔叔看了過去,嶽叔叔是大元朝的大將軍,所以元帝大壽,嶽叔叔是必定在場的。
卻見嶽叔叔低頭飲酒,似乎對周邊的事情並不是很感興趣。我盯著嶽叔叔好一會兒,他卻沒有隨著我的目光看過來。
我只好回了頭,我不知道如姑姑爲什麼不開心,眼裡我能看見悽楚,可是隨即想了想,如果坐在上面的是李辰皓,周邊那麼多的妃子,我豈能開心的起來?
想到此我不禁懨懨起來。
皇家的宴席千篇一律,不在乎是各皇子公主,還有朝重的重臣一一呈現稀罕的東西罷了,然後那些小太監再在大太監的帶領下一一把那些稀罕物從宴席上一一搬給元帝過目。
然後元帝一個微笑,誇獎幾句呈物之人,然後那些稀罕物再一一搬走。
想來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元帝還有什麼事沒有見過的呢?皇上這般無所謂,倒是苦了那些費心準備禮物的人了。
我已經看到打瞌睡,可卻不能自由走動,不一會,戲臺上響起了絲竹之聲,餘音繞樑,彷彿劃過長空般的清脆。
宴席上的人,包括元帝都隨聲音望了過去。
卻見九個婀娜多姿身姿曼美的美女子,手抱琵琶,身穿粉色玄天之服從空而將,像極了天上掉下來的仙女一般。
我不禁看呆了,因爲戲臺上跳舞的女子厲害極了,能將腰下的很彎,彷彿貼近地板般得感覺,我從書上看過這種舞姿的記載,之所以從書上看過,是因爲如姑姑還沒有進皇宮的時候練舞的時候時常回叫上我一起,我記得極清名字很好聽叫做“絲路梨花玄天拜舞”,源於敦煌,
難度極大,而正在戲臺上舞動的九個女子看的出來,皆是訓練於久,腰肢曼美,好看極了。
我來了精神拽了拽坐在前面的李辰皓小聲地說道:“李辰皓,這舞是誰獻給皇上的呀?好看!”
李辰皓沒有回頭,淺聲道:“大皇子的禮物。”
“哦!”我簡短地應了一聲,便沒有多問,李辰念跟李辰皓好像並不大合,我自不喜歡陳皇后,並不大感興趣他們的事,不如地撒開了拍掌的手,不能長別人的志氣,滅自家人的威風。
元帝微笑地看著戲臺上美輪美奐的舞姿,
張口問道:“這是誰安排的?”
站在旁邊的劉公公趕緊回話道:“回皇上,這曲舞叫“絲路梨花玄天拜舞”,是大皇子呈獻給皇上的。”
“是啊,皇上,念兒早早就已經訓練了這幾個舞姬,訓練以久,就是爲了給皇上一個驚喜呢?”陳皇后趕緊回話道。
元帝微笑地點了點頭:“嗯,跳的不錯,念兒有心了!”
“皇上誇獎了。”陳皇后微笑地答道。並朝宴席上端坐的李辰念投去一個稱讚的眼神。
戲臺上的舞跳的美輪美奐,宴席上的人都看的津津有味。元帝更是捋著他的鬍子讚許地看著。
“玄天拜舞”結束的一個動作正是九位女子齊齊越起,做一個仙女朝拜的姿勢,這個動作難度極大,因爲起越如果身姿不夠輕巧的話根本無法做到,就算能夠做到也是要藉助額外的彈性工具來支持的,做到也就罷了,總要保持美觀。
按理來說習武之人做這個動作也非難事,但是元朝的宮規是不允許後宮嬪妃及近皇上之身的宮女等習武的,
所以這曲舞姿在大元朝是沒有出現過的。如今這九位身量美妙的女子加上穿的是抽紗玄女服,像極了天女下凡而來爲元帝做壽。
九位女子騰空越起的時候,宴席上傳來熱鬧非凡的掌聲,因爲坐席上端坐的都是身份之人,所以便沒有我想象中的喊叫聲了。
我倒忘記這是李辰念爲元帝準備的了,看的如癡如醉,由衷地拍著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