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7章 李愔出場

隨著這個聲音的落下,一個身穿王服,年約三十許的中年男子走進大展,臉上帶著一種和煦的笑容,只是當他帶著微笑的雙眼掃過大殿上的羣臣時,所有人都停止了爭吵。片刻之後,醒悟過來的長孫無忌等人立刻向進來的李愔行禮道:“拜見齊王殿下!”

雖然李愔已經在海外立國稱帝,但是他這次回來,並不是因爲國事,面是以一個兒子的身份前來探望病重的父親,因此在回到大唐後,使用的仍然是大唐齊王的身份,這樣也避免了許多麻煩,同時也方便處理一些事情。

“六哥,你終於來了!”看到進來的李愔時,李治立刻激動的上前迎接道,剛纔他被這些爭吵的大臣們搞的頭暈腦漲,而且無論他怎麼勸都沒用,這讓李治是急的要命,沒想到自己六哥一進來,這些人立刻就停了下來,這讓他也感覺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

李愔淡笑著拍了拍李治的肩膀,然後又向李孝恭和李道宗等幾個長輩見禮,最後這纔開口道:“剛纔我聽殿中吵的厲害,所以與衆位開了個小小的玩笑,希望大家不要怪罪,只不過我也很好奇,到底是什麼事讓各位吵的如此激烈?”

聽到李愔先是道歉,然後又問起正事,這讓剛纔還覺得李愔有些輕佻的人也都十分服氣。其中李景恆更是第一個站出來,將這件事的始末講了一遍,在他看來,李愔肯定會堅定的站在他們工商派一方,所以今天他們贏定了,甚至連長孫無忌和于志寧這些人也有同樣的想法。

只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李愔在聽完後考慮了片刻。然後鄭重的開口道:“工商業與農業的人口之爭,已經關係到大唐的國本,這可不是件輕易就能下結論的事,現在父皇昏迷,九弟又太年輕,因此我認爲可以暫緩這件事的討論,大家都回去好好權衡一番,等到什麼時候想清楚了,再拿到朝堂上討論也不遲!”

聽到李愔這明顯是和稀泥的話。李景恆和長孫無忌兩幫人都愣在那裡,不知道一向主張大力推動工商業發展的李愔,爲何會說出這樣話?甚至就連旁邊的李治也露出驚訝的表情。唯獨是老態龍鍾的李孝恭擡頭看了李愔一眼,目光中也露出讚許之色。

雖然兩幫人都不明白李愔爲何做出這種息事寧人的舉動,但是既然對方都已經開口了。而且看今天的樣子,雙方再爭吵下去也沒什麼用,因此最後雙方也只得聽從李愔的話,其中長孫無忌和李景恆又說了幾句不鹹不淡的客氣話,整個個朝會就此散了。

看到所有人都退下來,大殿上只剩下李愔和李治兩人,這時李治有些急不可待的問道:“六哥。你爲何……”

不過李治的話剛一出口,立刻被李愔揮手打斷道:“先不要問,等人來齊了我再解釋!”

“人?什麼人?”李治禁不住再次問道。不過還沒等他話音剛落,就見宮中的小黃門上前稟報。河間郡王李孝恭、江夏王李道宗,戶部侍郎李景恆共同求見。

“哈哈哈~,六郎你可終於回來了,再不回來的話。恐怕我和王兄這兩把老骨頭就再也見不到你了!”李道宗剛一進到大殿,立刻大笑著說道。他還是當年那副胖乎乎的模樣。和李景恆十分的有父子像。

“兩位王叔風采依舊,哪裡有半分老態,另外聽說江夏王叔您又給景恆兄添了個小弟弟,說起來真是老當益壯啊!”李愔先是向李孝恭二人行禮,然後又開起了李道宗的玩笑。

李道宗僅比李世民小兩歲,也是年近六十的人了,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去年他的一個小妾竟然給他又生了個兒子,這讓李道宗十分興奮,而且四處向人誇耀,現在聽到李愔的誇讚,當下也感覺老臉上有光,大笑著吹噓了幾句,絲毫沒有什麼長輩的樣子。

接著李愔又和李孝恭、李景恆聊了幾句閒話,他們也順便向李治見禮,然後大家分別坐下,話題也開始轉到正事上來。

“六郎,你剛纔爲何不幫我們一把,這樣也能把長孫無忌他們給壓下去?”李景恆第一個忍不住開口問道。

不過李愔聽後卻是淡笑道:“景恆兄,你覺得在朝堂上把長孫無忌壓下去有用嗎?”

“怎麼沒用?只要長孫無忌他們不再阻撓,我們就可以對大唐現有的一些不合理制度進行改革,使得大唐的工商業再上一層,別的不說,光是國庫收入就能增加好大一截。”李景恆有些不服氣的開口道。

不過就在李景恆的話音剛落,李孝恭卻是忽然開口反問道:“景恆你說的不錯,但是以你看來,就算是今天在朝堂上壓過了長孫無忌的風頭,以對方的立場,會放任你們改革嗎?”

“呃~,這個……”李景恆一下子就被問住了,長孫家以種植業爲主,除了在南方擁有大片的田地外,在西北等地也擁有大片的棉田,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另外大唐想要改革的話,也並不僅僅是引進奴隸,還關係到其它各個方面,比如商業競爭的規範化等等,而像長孫氏這些豪強,他們家中往往喜歡仗著權勢壓人,不但壟斷著一些原材料的供應,而且背後操縱價格,以此來牟取暴利,若是大唐進行改革的話,第一個要動的就是以長孫氏爲首的豪強利益,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長孫無忌都不可能讓他們將改革順利的推行下去。

想明白了這些,李景恆也不禁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整個人也變得無精打采,剛纔他還充滿鬥志的和長孫無忌爭論,但是現在想起來,那些爭論根本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無論誰輸誰贏,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看到李景恆泄氣的模樣,李愔不禁心中暗笑,說起來李景恆是一個理財的高手,但是在政治眼光上卻是差了一些,若是將許敬宗或李義府換到他的位子上,肯定不會如此針鋒相對的和長孫無忌爭一時之氣。

這時李治也終於明白過來,心中也不禁對六哥更加佩服。另外他也猜到,自己那位舅舅肯定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面對李景恆這個晚輩的一再挑釁,以他的身份又絕對不能退縮,所以纔不顧身份的和對方在朝堂上吵了起來。

李孝恭和李道宗主要是來見一見李愔,然後又聊了幾句家常話,特別是李孝恭又問了一下兒子李永的近況,然後他們兩人就帶著李景恆告辭了。畢竟他們也知道,李愔專門跑來見李治,肯定有什麼話要對李治說。

送走了李孝恭三人後,李愔和李治來到明德殿後的書房內,然後兩人隨意的坐到寬大的沙發上,這沙發還是李治在李愔的書房裡見到後,十分的喜歡,回來就讓工匠仿製了一些。

“九弟,今天的事你有何感觸?”李愔坐下來看了李治片刻,忽然露出一個溫煦的笑容問道。

李愔聽後卻是露出一個苦笑,然後無奈的道:“還能有什麼感觸,兩幫人因爲自己的利益吵個不停,而且一方以我舅舅爲主,一方則代表著皇族和新興的工商業主,以前父皇在的時候,還能壓制住他們,但是現在父皇剛一病倒,他們就要鬧翻天了!”

李愔聽完則是讚許的看了李治一眼,然後開口道:“不錯不錯,九弟你能看到這一點,說明這幾年你真的對朝政上心了,現在你最大的問題就是威望不足,朝堂上全都是父皇時期的老臣,沒有真正能爲你辦事的人,因此現在是時候將許敬宗和李義府那些人調回來了!”

許敬宗和李義府都是當初李世民親自安排,讓他們去大齊一邊任職,一邊學習大齊的行政結構與運作方式,爲的就是留給李治,讓他在對大唐改革時,能夠有一些得力的人手。

李治也聽李世民說起過許敬宗他們的事,因此在聽到李愔的建議後,考慮了一下卻有些遲疑的道:“六哥,父皇現在還只是昏迷,我這麼急著把許敬宗他們調回來,是不是……”

下面的話李治沒有說出口,李愔也立刻明白他的意思。不過只見李愔卻是嘆了口氣道:“九弟,父皇的傷病太重,哪怕是能清醒過來,恐怕也無法再處理政務了,因此從現在開始,你就要學會獨立面對朝堂上的政局,而往朝臣中安插自己的心腹,這僅僅是第一步!”

李治聽完也是低下了頭,他其實也知道李世民的病情,只不是心中卻一直不敢面對,甚至有時還在幻想,幻想某一天李世民能夠完全康復,這樣他就能像以前那樣,不必爲這些煩人的事務而傷神了。

看到李治低下頭不說話,李愔也知道他不願面對現實,剛想勸解時,忽然心中一動想到一件事,當下開口道:“九弟,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當初我在第一次去臺灣之前,曾經與長孫無忌有過一個約定。”

“哦?什麼……”

正當李治好奇的擡起頭,想要問一下李愔與長孫無忌約定的內容時,忽然一個小黃門急匆匆的跑進來,一臉驚喜的對兩人大喊道:“兩位殿下大喜,陛下醒了!”

第307章 成婚之前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32章 兩軍相對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332章 鬼哭島,第400章 張玄素遇刺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133章 採訪(下)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687章 搶人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42章 捕鯨船第704章 政變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175章 崔夢雪的經歷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32章 吐蕃之議與修路第685章 美洲人的移民(下)第345章 種植園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290章 解剖學第747章 雲霓的經歷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14章 賺錢大計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465章 移民登船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515章 傳說中的海盜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12章 有女一帆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177章 李愔要獨自離開長安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485章 情定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237章 女王薨第106章 鬧洞房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13章 新式捕撈第351章 試槍(下)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11章 落魄漁民第235章 蠶桑業與新城第53章 王惜君的心計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121章 崔氏女第477章 兵發呂宋
第307章 成婚之前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32章 兩軍相對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332章 鬼哭島,第400章 張玄素遇刺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133章 採訪(下)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687章 搶人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42章 捕鯨船第704章 政變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175章 崔夢雪的經歷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32章 吐蕃之議與修路第685章 美洲人的移民(下)第345章 種植園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290章 解剖學第747章 雲霓的經歷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14章 賺錢大計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465章 移民登船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515章 傳說中的海盜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12章 有女一帆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177章 李愔要獨自離開長安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485章 情定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237章 女王薨第106章 鬧洞房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13章 新式捕撈第351章 試槍(下)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11章 落魄漁民第235章 蠶桑業與新城第53章 王惜君的心計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121章 崔氏女第477章 兵發呂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梁县| 屏南县| 鹤岗市| 柘荣县| 靖安县| 雷波县| 文昌市| 沙河市| 甘德县| 台中县| 海伦市| 松江区| 常熟市| 龙岩市| 磐石市| 海兴县| 正定县| 广饶县| 抚远县| 邳州市| 清原| 双柏县| 临海市| 林口县| 汪清县| 灵台县| 兴海县| 什邡市| 凤阳县| 读书| 甘泉县| 鹰潭市| 岗巴县| 霍邱县| 天水市| 亚东县| 金门县| 邻水| 南靖县| 惠东县| 龙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