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早上一二十年,那時候娛樂形式也少,小品也沒有如今這樣崛起之快,那時候真可謂是相聲界的春天,出來了多少相聲大師和好的段子?完全可以稱之爲相聲界的巔峰時刻了。
可這些年的光景可是相當不好,相聲的受衆(zhòng)越來越少,在大型晚會上出現(xiàn)的頻率也越來越低,而相聲人的日子也顯著下滑。
其實說起這個來,也確實是沒有辦法的事兒。本來相聲形式就比較單一,跟靈活多變的小品比起來,自然是劣勢明顯,而且因爲主旋律的需求,很多上舞臺的相聲就光顧著“教育”人了,絲毫沒有娛樂性,這其實也是相聲沒落的一個原因。
要知道相聲在早些年的時候,那可是跟高雅毫不沾邊的,那本身就是一門取悅於人的街頭藝術(shù)形式,這要是沒有了娛樂性,那誰還來看你這個?再說了,這年頭可以看的,好玩兒好聽的那真是海了去了,吃飽了撐的來聽這教訓(xùn)人、死板又一點也不好玩的相聲?
加上相聲在前些年時候獲得的成功,以及在人們心裡面地位提升後,必然會讓觀衆(zhòng)對其期望值擡高,又碰上國家大力宣揚相聲,造成了一種聲望過量消費的情況,這些年一遇到坎兒,就頓時如同雲(yún)端跌落一般,一時翻不了身了。
這可以從最近幾年的春節(jié)和元宵節(jié)晚會上看得出來端倪,這些重要的大型晚會上,已經(jīng)很少能夠見到相聲節(jié)目,即便是以前幾個說相聲的老面孔出現(xiàn),但也已經(jīng)不敢輕易碰觸傳統(tǒng)相聲,而是將節(jié)目改成非相聲非小品的所謂新相聲,當然觀衆(zhòng)們依然是不買賬的。
由此,這些年搞相聲的日子難過,也完全可以理解。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還依然從事相聲事業(yè),平心而論,老郭要是沒有對相聲的熱愛,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兒,同樣的,他拉扯起來的徳韻社中的成員,包括老郭的諸位搭檔,以及那些個徒子徒孫們,那可真是打心眼裡愛著這份事業(yè)。
所以,但凡有這麼一個機會,能夠讓相聲回到大家眼前,老郭都願意去嘗試。這次魏大鵬給他這麼一個機會,在近千名觀衆(zhòng)面前來一段,雖然只是一個正戲之前的墊場段子,只是聊以打發(fā)時間的存在,但老郭還是激動莫名。
這些年來,他和徳韻社苦苦地支撐,最困難的時候,大家準備了半天,結(jié)果一場就來一兩個觀衆(zhòng),可就是那樣還得演出,不能砸了徳韻社的牌子,這裡面的苦楚只是老郭他們體會最深。
現(xiàn)在終於有了機會,老郭也是拿出一百分的力氣來,勢要將這個十幾分鐘的暖場段子說好了。
要說老郭還就是有股子鬼才,當時覺得拉老郭來一個段子,魏大鵬心裡面也是有些擔心,畢竟要是這個暖場段子沒有搞好,迎來了觀衆(zhòng)的倒彩,那對接下去的首演可是一個沉重打擊,或許就會因爲這事兒,將本來好好的演出給搞砸。
因此,對於老郭將會演出什麼段子,魏大鵬還是很上心的,一早就找來的對方商討這事兒。
結(jié)果,魏大鵬叫上老郭,這矮胖子也不含糊,心裡面也是明鏡兒似的,上來也不說什麼,拉著自己的老搭檔,就給魏大鵬來了一段。
這段相聲聽完,魏大鵬也算是徹底放下心來,最後還不禁朝老郭豎起了大拇指,並最終拍板就用這個段子。
……
離《夏洛特?zé)馈肥籽葸€剩下一刻鐘的時候,劇場已經(jīng)滿座兒,這還是南橋大戲院第一次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也讓那些個被魏大鵬留下來的戲院老員工們嘖嘖稱奇不已。
而在大家等待的時候,一個女主持人突然上臺,對大家說道:“感謝各位觀衆(zhòng)百忙之中來到南橋大戲院,來給我們碰觸,謝謝!現(xiàn)在離首演正式開場還有十五分鐘,在首演開始之前,先請聽暖場節(jié)目!下面有請徳韻社的相聲演員郭德剛、張溫順給大家?guī)硪粋€相聲節(jié)目,節(jié)目的名字是——《我要上春晚》!”
看到女主持人上臺,然後說要在首演前上暖場節(jié)目,經(jīng)常去看一些個舞臺劇的觀衆(zhòng),倒是一點也奇怪。
一般來說,暖場節(jié)目嘛,也是很好理解的,大家來看演出,有來的早的,爲了讓大家不至於枯等著,給上一些節(jié)目打發(fā)時間,也是很正常的事兒。
而且一般能夠給安排暖場節(jié)目的,這些個劇團就會顯得很有誠意,也會頗受觀衆(zhòng)好評,畢竟安排額外的節(jié)目,等於劇團就要增加額外的開支,而且還是從觀衆(zhòng)的角度考慮,自然會讓觀衆(zhòng)覺得受用了,這總比就讓觀衆(zhòng)傻等著,或者乾脆來塊幕布放廣告要來得好得多不是嗎?
就一般而言,如果是舞臺劇的話,暖場節(jié)目大多也是劇團自己排的小品,不過聽女主持人說是一個相聲節(jié)目,而且還不是麻花劇團的,是一家叫做什麼徳韻社的,一聽就能想到是劇團外面請來的人,觀衆(zhòng)們倒是好奇了起來。
不過很多人還是對相聲不太感冒,畢竟現(xiàn)在相聲實在是不被人看好。不過這個相聲節(jié)目畢竟只是一暖場的,等於是人家白送給你聽的,聽了也不損失什麼,很多人就抱著姑且聽聽看的態(tài)度。
只是大家都覺得這個節(jié)目的名字還是聽好玩兒的,竟然叫做《我想上春晚》,我尼瑪聽起來就有些意思,並不是那些早就聽得耳朵生繭子的老段子。
正在大家如此想著,然後只見女主持人鞠躬下臺,然後一高一矮兩個人慢慢地走了上來,這兩人都是穿著淡藍色的長褂,一看就是相聲演員的打扮,於是都好奇起來,想要聽聽看兩人的節(jié)目到底如何。
這年月就是真的相聲大師,大家見了也就那麼會事兒,更不要說這兩位還沒有太大的名氣,也就是南橋這一塊有些個聽過這兩位的相聲,纔來了點興致,知道這兩位的相聲跟電視裡的不一樣,挺好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