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09年還有兩個小時,整個哈城都沉浸在各式各樣的慶祝中,就連哈工大的大禮堂,也正在舉行跨年文藝晚會。
王國春校長眉頭微皺的聽著臺上學生唱《死了都要愛》,總算理解了當年自已沉迷《軍港之夜》的時候,自己那隻聽戲曲的父母是什麼感覺了。
想死。
偶爾恍神的時候,還會想到自家狀元.:.雖然作家好像不適合表演節(jié)目..,
「小翟沒來麼?哪怕做個觀衆(zhòng)?」
一旁的下屬道:「翟同學在晚會籌備的時候,人已經(jīng)去京北了。」
王校長點點頭,特殊人才總要有特殊的培養(yǎng)方式,倒沒必要強求參與到學校日常中。
想來小翟應該有自己的跨年方式。
哈工大後門幽靜的無名道路,迷霧酒館則正在進行一場獨特的聚會。
自我介紹後,酒館裡短暫的陷入了沉默,一時間只有韓琪收拾酒杯的聲音,
初次見面的天才們似乎還未想好,該如何與社團裡其他人打交道。
片刻後,最先開口的居然不是葛巧巧,而是計算機天才程墨。
這個穿著精緻的男生,微微搖晃著手裡的啤酒杯,似乎在欣賞其內的泡沫掛壁程度,悠悠道:「對了會長,社團裡會進行學術交流麼?實際上我最近寫了一篇論文,想找人探討一下。」
翟達:
零幀起手聊這個?逼...裝癮犯了麼?
這時葛巧巧接過了話頭,驚訝道:「大二就開始搞論文?學弟你有點東西啊司程墨見有人上鉤,立刻故作遺憾道:「偶有所得就整理了一番,對於大二來說確實有點太早,身邊都找不到人交流..哎..只能閉門造車。」
沒想到孫婷立刻道:「這有什麼,我家齊林大二也寫論文了,而且還參加了國際設計比賽!」
程墨沒料到裝逼這活都有人搶:「什麼比賽?」
齊林壓了壓女朋友的手:「不是什麼太厲害的,F(xiàn)AI國際航模設計大賽...不過我只拿了個第二名...他們全球大概有三十個第二名...」
一直沒說話的陸濤突然開口道:「FAI?國際航空聯(lián)合會?他們有一個未來機場設計大賽...我高中的時候參加過,不過沒選上..:」
齊林:「那你比我厲害,高中就參加大賽麼,我高中只有功夫搞學習,婷婷倒是比我強,她高中參加了全國化學競賽,拿了第一名保送了滬上交大,但她沒去,又自己考了哈工大。」
孫婷嬌笑道:「我只是不想去滬上,還好沒去,不然怎麼遇見了你~」
葛巧巧眼睛一亮:「你也是保送的?我是物理競賽,當時南大和哈工大都願意保送,但我挑了個離家遠。」
程墨嘴皮子磨了磨,一時居然插不進話,剛纔自己寫論文這種「小事」已經(jīng)無人在意了。
這一屋子人都什麼情況?
還讓不讓人好好裝逼了?
有了程墨起頭,衆(zhòng)人的破冰交談就順暢了許多,天南地北的聊了起來。
當然陸濤除外,他那張嘴估計到老了也是九成新。
衆(zhòng)人隱隱的也意識到了,這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人之處。
「會長」是怎麼挑選出這麼一羣人的,即便是之後投稿而來的新成員,也沒讓他們發(fā)簡歷啊?只是一份手稿就能判斷出大家的與衆(zhòng)不同?
這是伯樂慧眼?還是做過背景調查?
翟達沒有加入話題中,而是笑看觀察。
能被系統(tǒng)承認天賦,取得各種超越同齡人的成就並不奇怪,哪怕排除天賦,
單看綜合智力,也絕對不會差。
當然從他的視角來說,這是「倒果爲因」丶「按圖索驥」。
對於這些天才,包括以後可能存在的新社團成員,翟達有著自己的打算。
排除掉盧薇丶吳越本就是自己人,之所以要聚攏其他幾個在一起,終其原因還是希望未來這些人能成爲自己的助力。
下屬也好丶員工也罷...甚至合作者,怎麼稱呼都行,皆有可能。
和烏托邦的小夥伴不同,原諒他的出發(fā)點帶著功利性。
但現(xiàn)實不是電影,不要說天才,蠢材也不會納頭便拜,更何況這些人都很有個性,乃至於有「問題」。
所以需要動點腦筋。
抱歉,最近對一二三哥的說話方式有些著迷。
一:確保這些人的天賦能夠兌現(xiàn),並且速度儘量快一些。
並非每個人都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天賦,而哪怕發(fā)現(xiàn)了也會因爲許多外部原因無法達到應有的高度。
就比如小木頭,若不是這一世重逢了重生者翟達,她可能連一頓安穩(wěn)的飯都是奢望,更不要提任何數(shù)學方面的成果。
另外時間也是很寶貴的,雖然他們已經(jīng)是同齡人中的依者,但放在社會層面上也只是「較有成績」的在校生,這對翟達來說遠遠不夠用。
距離成才,他們至少還要經(jīng)歷畢業(yè)求職丶體驗社會人情冷暖丶爲了五斗米折腰丶鋼絲球的花語是隱忍和富貴等一系列經(jīng)歷。
如果任由其自由發(fā)展,說不得要等十年,等這些人二十八九歲,對翟達來說不確定性太強也來的太遲了。
十年後說不定自己都開著潛艇遊馬里亞拉海溝了。
所以就需要一定的外力介入,去加速這些人,也要去支持這些人。
翟達願意在人才上投入一定成本。
二:在確保這些人成才的前提下,要有歸屬感。
在成長的過程中這些人也會有自己的人生軌跡和岔路口,以現(xiàn)在的社會風氣來說,費勁巴拉投入成本丶助人成才,然後突然告訴翟達要出國了不再回來,「罵娘卡」一拿老死不入華夏,並不是小概率事件。
把他當黑網(wǎng)貸擼了屬於。
哪怕翟達可以靠著【純金秘密手杖】的效果嘴遁,也終究只是面對面的時候有效,可以用於應對特殊情況,但不能成爲唯一的手段。
所以建立內心的歸屬感雖然更麻煩,卻是不可或缺的。 三:在符合各自天賦的範疇裡,要朝著翟達期望的領域傾斜。
比如孫婷在化學方向有天賦,則可以推動往電池領域發(fā)展程墨是計算機天才,那未來「帕拉梅拉」裡的終端系統(tǒng)少不了他的幫助,可以提前引導。
發(fā)展領域上要形成他們朝翟達需要靠攏的趨勢。
無法每個人都匹配的那麼精準,比如最抽象的葛巧巧,只能先按照其應用物理的方向引導,相術.:.有機會再說吧。
綜上三點所述:「π」應該是一個可以助力成員成才丶有歸屬感和凝聚力,
且可以調控成員發(fā)展方向的組織。
它之前可能只是一個校內社團,但當大家聚集在「迷霧酒館」的時候,就已經(jīng)突破了校園的範疇,而變成了一個..
以翟達爲核心的「天才俱樂部」。
翟達輕輕敲了敲酒杯:「首先恭喜新成員在活動中脫穎而出,你們都是有天賦的特殊人才,包括老成員也是,這點我非常確定。」
這話還是很能抓住年輕人的心巴的,誰不希望自己是特別的那個呢?
尤其是從一個已經(jīng)比他們更有成就的人口中說出來。
「π的存在和一般的學校社團可能不太一樣,有幾點情況和大家介紹一下。」
「這間酒館是我和吳越開的,不對外營業(yè),以後會視作『π』成員的基地,
目前是18-24點營業(yè),所有東西都免費,前提是韓琪能提供的。」
女酒保韓琪雙手垂於膀前,鞠了一躬表示領命,目前這裡除了啤酒和雞尾酒,也在考慮添加一些小食,想來會很受大學生歡迎。
歡迎大家沒事兒來整根薯條。
程墨感覺這味道太正了,有一個屬於小團體的空間,還是酒吧這麼有逼格的地方,有種電影裡「神秘組織」的既視感。
孫婷則覺得這是個約會的好地方,雖然次數(shù)多了可能會膩.:
齊林則在想...這位狀元郎是真的很有錢啊...開一間酒吧只做這個用?
歸屬感,往往就要從小團體的「相同」,和與大多數(shù)的「不同」來確立。
比如:他們是與衆(zhòng)不同的,又各自相同。
翟達繼續(xù)道:「另外關於投稿活動的獎勵,大家留個卡號,我很快就會兌現(xiàn),其中齊林因爲有兩份手稿均入選,將獲得雙倍。」
角落裡,齊林眼神隱蔽的亮了亮,顯然對此很在意。
「本社團的終極願望,是每一個人都能有充分的發(fā)展,在各自的領域發(fā)光發(fā)熱,所以團內互助是很重要的,如果遇見了困難,無論生活還是學業(yè),別忘了還有『π』可以提供幫助。」
具體怎麼幫助,值不值得,翟達不會現(xiàn)在就說明,來的太容易的東西終究不會被珍惜。
「另外,『π』不會設規(guī)定時間集會,但我建議一個月確保能有一次,會事先通知大家。」
初次聚會不宜許諾太多,翟達點到爲止,現(xiàn)階段僅僅是迷霧酒館的使用權,
就足夠戳到這幫大學生的心巴里。
講完後,酒館內響起了掌聲,他總是更容易獲得掌聲。
幾個新成員感覺這是一次奇妙的「社團之旅」,而葛巧巧丶陸濤也覺得翟達做到了他之前承諾的事情,甚至更好。
至於盧薇..
小手拍起來就好了,其他的不重要。
有這麼一位有榮譽丶有名氣丶有成就的會長主持,其實「π」的基礎歸屬感就很不錯。
相當於在音樂學院,天才音樂人周董拍著幾個年輕仔的肩膀說:「哎呦不錯呦」。
「也不能我一個人發(fā)言,各位有什麼對於『π』的想法或者疑惑,也可以提出來,今後規(guī)則會越來越完善。」
這時按耐不住裝癮的程墨舉手道:「會長,既然大家都是有各自特長的人,
Www▲ тт kān▲ C○
我建議社團內每個人取個獨特的代號或者外號可以麼。」
「代號?目的是?」
程墨嘿嘿一笑:「方便更快的拉近大家的距離?」
當然最主要是更有逼格。
葛巧巧稱讚道:「這個有意思!我贊成!」
孫婷也舉手道:「可以自己取麼?」
翟達略微思量後,覺得確實符合「天才俱樂部」的調調,從組織學的角度,
也更有利於身份認同。
對小學生可能有點幼稚,但對大學生剛剛好。
甚至,回頭可以做一批更精緻的會員卡,上面添加代號,使得每一張都是獨一味二的。
「如果都感興趣,大家就自已提吧,目前一共就我們八人,應該不會出現(xiàn)重複的。」
葛巧巧第一個道:「我要叫『算命先生」。』
其他人不清楚葛巧巧的愛好,稍稍有些意外。
主動提議的程墨則將啤酒一飲而盡,早有腹稿:「我的代號,就叫『圖靈」吧」
孫婷看向男友,嘟著嘴脣道:「我要叫『草莓糖」!」
這是她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也是希望別人吃到自己能覺得甜齊林摸了摸鼻子,道:「那我..:『飛艇」吧」
源於他喜歡的樂隊,也和自己的航模設計愛好有關。
吳越揚了揚酒杯,言簡意:「獵人」
陸濤也只說了兩個字:「畫師盧薇沒說話,翟達替她取了個可愛的外號:「木頭人」
最後大家看向翟達,期待著會長會用什麼外號。
翟達笑著攤了攤手:「不是很顯然了麼?我就是『作家』」呀。」
一個剛剛邁入正軌,未來卻會成爲全哈工大,乃至全國所有天才都趨之若鷺的跨校組織,在小小的酒館裡完成了第一次聚會。
多年以後,流傳著這樣一句傳說:當你收到『π』的邀請函時。
你的過去和未來,就已經(jīng)得到了認可。
過去代表著天賦和成績,未來代表...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