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黃昏(一)

當文天祥率領著那支橫掃天下的十萬雄師進入大都城的時候, 夕陽正從這座已經四百多年不屬於漢家的千年古城頭墜下去。那一刻,天是殷紅色的。晚霞搶在城市陷入沉睡前,將最後一抹流光抹向十里長街。殷紅的霞光下,街道兩邊的建築彷彿剎那間沐浴進火海中,抑或是,血。

蒙古人終於退回漠北了,宗白、淵伯,你們看到了嗎?文天祥仰望天邊的流雲,低低的問。

十五年了,自己終於實現了恢復漢家河山的美夢,沒有人再是蒙古人的奴隸,江山不再悲啼。

十五年間,多少英雄豪傑倒了下去,倒在了民族復興的祭壇上。當年的刀光劍影,鼓角聲鳴,一起涌上了文天祥的心頭。

十五年前,空坑,那個黃昏,一樣是血般豔紅。

那一戰,大宋輸得毫無懸念。

宋景炎二年,趁著北元內亂的時機,文天祥自福建起兵攻入江南西路(江西),震動江南。原以爲在忠義之士的響應下,大宋可以浴火重生。誰料到,忽必烈迅速平定了北方叛亂,然後派西夏人李恆率領四十萬大軍前來撲滅江南反抗之火。

無論士兵數量的質量,文天祥麾下的江南義勇與敵手都不在一個檔次上。他們有的,只是對國家的無限忠誠。而在四十萬虎狼之師面前,這份忠誠顯得那樣無力。十餘路義勇軍如雨後彩虹一般,絢麗過後,就是結束。數以萬計的男兒倒在故鄉的土地上,用殘軀和鮮血捍衛了最後一絲做人的尊嚴。

文天祥本部人馬五千,在興國迎擊元江西參政知事,西夏人李恆親自率領的精銳伍萬。不屈的義勇們以簡陋的武器,一次次衝入蒙古人的馬隊中,一次次被人海淹沒。很快,本陣被敵軍突破了,對戰變成了逃亡。

從興國逃到方石山,從方石山逃到空坑,一路上,到處都是被殺散的潰兵。文天祥身邊,不時有心腹將領率領死士返身迎敵,試圖以自己的犧牲爲戰友贏得脫身時間。但懸殊的兵力對比,讓他們的犧牲變得毫無價值。衝入敵羣中的死士宛如投入汪洋中的石子,偶然濺期幾點血花,旋即,再聞不到一點聲息。

蒙古人的隊形停了停,吶喊之聲再起:“殺啊,莫走了文天祥”。

活捉文天祥,大元皇帝忽必烈給此戰下達的最高目標。作爲一個自不量力的抵抗者,那個叫文天祥的讀書人已經給蒙古帝國添加了太多的麻煩。有他一日在,大元帝國在江南的統治就一日不得安穩。此人不像大宋丞相留夢炎,也不像大儒趙復。留、趙這些南宋精英和理學首領都懂得審時度勢,順應潮流。而倔強的文天祥卻如一個打不死的蟑螂般,一次次被擊敗,一次次充整旗鼓,阻擋在大元帝國征服江南的戰車前。

蒙古兵,漢兵吶喊著,追逐著他們前面的潰軍?!皻ⅰ?,紅了眼睛的蒙古武士大喝一聲,將追到的宋兵砍翻在地,復一刀,剁下了頭顱。腳步卻絲毫不停,快速向另外幾個跑得筋疲力盡的宋兵追去。他不用自己統計戰功,跟在他身後的漢軍奴隸會小心的把割下的頭顱收拾起來,串成一串,替他背好。

血淋淋的,一顆顆死不瞑目的人頭,背在同樣是漢家兒郎的族人身上。而那個揹著人頭的漢家兒郎,正媚陷地給蒙古武士喝彩,希望能從這些戰功中分些賞賜,以便將四等奴隸的身份變成三等。

在這些歡呼聲裡,蒙古武士愈發勇猛。幾個落在隊伍最末的南宋士兵精神崩潰了,扔下兵刃,跪倒在山路旁,期待著敵人的憐憫。數個蒙古兵跑上前,鋼刀在夕陽下一晃,潑出幾道熱血。

來不及呼喊的頭顱飛到了半空中,看著自己跪在草叢中的身軀仆倒,抽搐。血如山溪般順著草叢流下谷底,匯成河流,汩汩向山外流去。

山外,那片生養了他們的土地這些天來已經被熱血灌溉成了黑色,莊稼地早就荒了,田野裡,雜草發了瘋般亂長。往日寧靜的村莊死一般沉寂,年少的,或者從軍,或者躲進深山避難。年老體弱留在家中者,成了李恆麾下士兵的刀下亡魂,渲染大元將士官服的顏色。

“好呀,莫走了文天祥”,蒙古人的僕從大聲歡呼,爲主人那乾淨利落的殺人技巧喝彩。幾個僕役衝上前去,撿起帶著體溫的頭顱,把髮髻拴在戰利品中。然後繼續前衝,爲自己和主人收集更多的殺人業績。

後軍中,傳出一陣陣戰鼓,元江西宣慰使,西夏奴李恆親自擂鼓,給麾下將士助威,興奮之下,早已忘記數年前,這羣蒙古武士是如何攻陷了他的故國,曾經在那裡造下怎樣的殺孽。

更多的蒙古武士和漢族士兵衝上山樑,追向那面半卷著的“文”字大旗。抓住文天祥,賞鈔十萬,奪其旗,賞鈔五千。朝廷的賞格訂得明白,重賞之下,大夥衝起鋒來格外勇敢。

“砰”,彷彿海浪碰到了礁石,衝在最前邊的蒙古兵頓了頓,四散著逃開,倒下。幾個僕從倒退著跑了回來,連滾帶爬,甚至扔下了手中的武器。

怎麼回事,後邊的將領不滿地叫罵道。文天祥就在眼前了,山路狹窄,前邊的人不肯衝鋒,則耽誤了居後者升官發財的道路。大元朝一統在即,不趁現在撈軍功,難道還等將來退役回家不成?

答案很快到了他們眼前,一個身穿白色戰袍的宋將,揮舞著雙刀,截住了追兵。他身後,幾十個宋兵手持長槍,牢牢的把住了路口。逃命的宋軍被放了過去,衝上前的元軍卻一個個被那白袍將軍砍成了滾地葫蘆。

鞏信,幾個漢兵僕從大叫一聲,掉頭就跑。懵懵懂懂的蒙古武士聽不懂這句漢語的含義,鼓足勇氣衝上去,腳步剛剛踏上石樑,忽聞一聲斷喝,兩道匹練一樣的刀光已經砍到眼前。饒是久經戰陣,蒙古武士也沒見過這麼快的刀光,還沒來得及招架,已經被砍成了兩段。

“噗”,熱血染紅了鞏信的戰袍。抽刀,墊步,轉身,雪亮的鋼刀又向另外兩個蒙古武士砍去,一個蒙古武士躲避不及,做了刀下亡魂。另一個,見機得快,轉身欲逃,背後一隻長箭飛來,將他牢牢地釘到了地上。其他鼓足勇氣想要立功的蒙古武士見狀,呼啦一下,撒腿向後撤去,不小心被山坡上碎石絆倒,連滾帶爬,滾下了山谷。

血袍將軍鞏信回頭,看見幾張熟悉的面孔。疲憊,但充滿關懷。

“丞相先撤,鞏某在此斷後”,無暇與身後的人見禮,鞏信叮囑一聲,凝神迎敵。又有一夥蒙古武士彼此照應著衝了上來,將鞏信和他麾下的弟兄夾在了中間。

“丞相,你先走”,一個腿部受傷的錦衣少年坐在兩個忠心僕人擡的肩輿上,一邊用手中弓箭射殺敵軍,一邊向文天祥喊道。他的箭法精準,頃刻之間,已經有數個蒙古武士被其射倒,餘下的蒙元士兵和鞏信交戰,已經構不成合圍之勢。雙刀將鞏信得此強援,抖擻精神,把身前的蒙古百夫長逼得連連後退。手持長槍的宋兵趁機衝上,幾條櫻槍織成一個小小槍陣,登時在元軍小隊的側翼捅出一個窟窿。

打了一天順風仗的元軍攻勢猛然受挫,來不及做出反應,本能地兩旁避去。宋兵櫻槍迴旋,在狹窄的山路局部形成以多打少之勢。冷森森的槍鋒下,數個蒙古和漢軍士兵被戳倒,屍體滾落,與地上的宋兵屍體混在了一塊。

肩並著肩,腳貼著腳,宛若沉睡在母親懷中的孿生兄弟。

文天祥搖搖頭,拒絕了屬下勸其率先行撤退的請求,安排幾個偏將帶著彩號先撤。拔出佩劍,站到了自己的帥旗下。那面倔強站立在山崖上的大旗已經被鮮血和硝煙染得分不出顏色,山風吹打著破爛的旗面,一個宋字依稀揮舞。

“堅守一刻,就可以讓老營人馬安全一刻。”文天祥吶喊著,盡力收攏滿山潰軍。元軍衝不過鞏信把守的小路,已經改變策略,另尋緩坡衝了上來,他需要有人分頭去抵抗。

“我去”,盧陵豪傑林沐帶著幾個江湖人物應道,轉身衝向了側面的緩坡。一干人的身影很快和衝上來的元軍裹在了一起,重重血浪從人堆裡濺出來,染得天地之間,一片殷紅。分不清那一片是蒙古人的血,拿一片屬於北方漢人,哪一片屬於南方宋軍。

“啊”,人羣中響起一聲慘呼,是彭震龍那特有的永新腔,這個曾經以貪墨被逐的小官,連呼痛的聲音都是這般綿軟無力。文天祥關心的偏過頭,看到率軍廝殺的妹夫彭震龍被兩個蒙古漢子按在了地上。一個漢籍元軍掏出繩索,準備捆綁他,卻被他撿起地上的石頭,敲破了腦袋。趁著兩個蒙古人一楞的時候,彭震龍又一石頭,砸向蒙古武士腦門。

“砰”,那個蒙古武士的**濺了出來,濺了彭震龍滿臉。另一個蒙古武士惱羞成怒,揮刀斬下,將瘦弱的彭震龍砍成了兩截。

“雷可”,文天祥眼眶幾乎瞪裂,提劍向前欲給妹夫報仇,卻幾個護衛死死抱住。朦朧淚光裡,看見彭震龍在地上翻滾,掙扎,面孔因痛苦而變形,雙手卻掙扎著,整頓漢家衣冠,然後抱在一起,向著大宋旗幟深深一揖。

一揖,即爲告別,從此震龍永爲宋臣。

“雷可”,與彭震龍交好的簫家敬夫、燾夫兩兄弟撿起地上被逃兵丟棄的兵刃,衝了上去。兩人俱是永新縣的書生,這次起事,與彭震龍一起光復了永新,謀劃軍務,出了很多好主意。此刻,將士之間已經沒有文武之別,彭震龍可戰死沙場,他的頭顱再不可落入蒙古人手中受辱。

文天祥攔了幾攔,沒攔住,眼睜睜看著簫家兄弟兩個的身影衝進的亂軍中,轉瞬,書生冠巾,被牧人踐踏入泥土。

“丟石頭” 偏將繆朝宗從地上拔起一塊巨石,順著山勢向下推去。擋在石塊前的元軍士兵相繼閃避,巨石越滾越快,到了半山腰,協裹著塵砂已經帶出風雷之聲。反應慢的元軍將士閃避不及,被石塊砸到,筋斷骨折。

文天祥放下劍,躬身與士兵們一起推動巨石,一塊塊磨盤大的石頭丟下,帶起一片鬼哭狼嚎。洶涌而來的元軍翻卷著退下了山坡,丟下一地屍體。

在他們的屍體旁,吳文炳、林棟、劉洙、張汴等各地豪傑躺在那裡,永遠的長眠進了千秋家國夢中,再不復醒。

兩軍之間,被亂石和屍體隔出了幾十丈的距離。蒙古人的攻勢稍沮,幾個百夫人長在戰旗的指引下,整頓部屬和隊形,爲下一次攻擊做準備。這支兵馬的統帥,西夏奴李恆見久攻對面的山頭不下,已經決定換一種應對策略。

遭遇頑敵,攻心爲上。西夏奴李恆洋洋自得的傳下了自己的將令。他知道是誰在凝聚著對面山坡上那股殘兵,文天祥的名字他聽說過,但從來沒有見過面。從這幾天的交手經驗的其他幾個南宋降臣口中,李恆認爲自己已經掌握了收服對手的法寶。

看到元軍停止了攻擊,激戰了數天的宋軍將士們鬆了口氣。沒等他們一口氣喘完,所有人都楞在了原地。

層層的元軍退開去,在主陣中退出一個數丈寬的空擋。一堆被繩索捆綁著的老弱婦孺被推出來,跪在被鮮血浸透的土地上。劊子手舉起雪亮的砍刀,元江西參政知事李恆微笑著,將一面大旗擲於馬前。

那是文部老營的大旗,衆將士妻子兒女都落到了韃子手中。如今,他們就跪在眼前,跪在雪亮的鋼刀下。

跪在隊伍最前邊,被幾個蒙古武士死死按住的,一家四口。中間的那個婦人滿身泥濘,卻難以掩飾其華貴雍容的氣度。兩邊的一兒兩女受到母親影響,倔強的仰著頭,在鋼刀威逼下不出一聲。

“文天祥,一柱香之內,速速束手就擒。否則,休怪本帥手狠”,李恆的聲音順著晚風吹來,在山谷間迴盪。

那一家四口是文天祥的妻子兒女。爲了活捉文天祥,李恆特意派遣了一隊騎兵抄了文部老營,將休養在營中的老弱婦孺都劫了來。漢人以忠孝傳家,李恆要看一看,在國家之忠,和父母之孝,妻兒之愛面前,那些反叛者能做出怎樣的選擇。

“文大人,莫管我等。他日儘管興兵來報仇,殺光這幫沒人性的韃子”。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在俘虜的隊伍中間高喊道。沒等他一句喊完,蒙古人的鋼刀已經砍到了他的頭上。老人花白的頭顱落到了泥地上,圓睜著的大眼,不甘心的望著大宋的天空。

“夫子”,幾個少年哭了起來,老人他們的啓蒙恩師,平日教的是之乎者也,忠孝仁義。沒想到最後真的以大好頭顱,祭典了心中的理想。

“文天祥,你投降不投降,難道你真的要逼本帥,將這些老弱婦孺斬殺在你面前”,西夏奴李恆高喝道。見對面山樑沒有響應,低頭對馬前的孩子們威脅,“不想死的娃兒,喊你爹爹下來救你,不然,一會你們全要被砍了祭旗”!

幾個胖胖的少男少女小聲哭泣起來,他們父母都是讀書人,家境不錯,幾時讓他們受過這種罪??蘼暡恢?,卻沒有人肯帶頭響應李恆的號召。等了一會兒,李恆心裡著急,衝著親兵努了努嘴,知到主帥心思的親兵提著刀,將哭聲最響的幾個孩子拎到了陣前。

“兒啊”,一個身材單薄,鬍子拉茬的宋軍將領心痛的喊道,腳步向山下挪了幾步,又強忍著退回,再前挪,再退回,不準該如何是好。

見到對面隊伍騷動,李恆麾下的親兵冷笑著喊道:“對面的人聽著,你等家小都被李大人抓了。咱李大人有好生之德,放下武器,下來投降的,就饒你一家不死。如果硬跟著文天祥死撐,那就休怪……”。北元士兵向來殘忍好殺,他們說休怪無情,接下來肯定是無情的殺戮。山坡上呼兒喚女聲登時響成一片, 幾個士兵放下手中的武器,頭也不回地衝下了山。坐在肩輿上的趙時賞擡起弓,卻無法向在自己的弟兄背後下手。文天祥手中的龍泉劍顫抖著,舉不起來,也放不下去。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北谎涸陉嚽暗男∨帜泻⑼蝗恢敝弊颖称鹆斯旁姡赡鄣耐谏焦戎修挶U。想衝下山谷與家人團聚的人中,有幾個讀過書的停住了腳步,淚落如雨。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文天祥的一雙兒女,和另外的孩子們一齊仰著脖子背了起來,目光中帶著笑意,彷彿在私塾裡,面對著教書先生的大考。“萬里羶腥如許,千古英靈安在……..”。

西夏奴李恆識不得幾個字,不知道這首詞的含義。但在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裡,傻瓜也能體會到其中不肯屈服的意境。幾個蒙古武士慌了,輪起拳頭打向背書的孩子們。一個個弱小的身軀被打得滿地亂滾,朗朗的讀書聲卻不絕於耳,“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

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羶腥如許,千古英靈安在。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和他們拼了,弟兄們,上啊”,幾百的士兵拎著短刀木棒衝下了山坡,衝進了蒙古人的隊伍中。無數元軍迎了上來,和他們廝殺在一起。喊殺聲裡,稚嫩的童聲不絕於耳,“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院R窺江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卻是空城…..”

文天祥提起龍泉劍,跟在士兵身後衝向了敵軍。一切都該結束了,江南西路一敗,福建、兩廣那些新收復的失地,馬上面臨著滅頂之災。這,都是自己這個大宋右丞相不擅用兵之過。自己無路可退了,大宋亦沒路可退了,幾百年來,從汴梁退到和杭州,從杭州退到了廣州,退到淺灣(香港),再退,就只能下海了。

身邊護衛一個接一個倒了下去,幕僚一個接一個死於亂軍之中,文天祥滿臉是血,面目猙獰,瘋狂的揮動寶劍,已經分不清楚敵我。突然,參軍趙時賞翻轉弓背,用力打在了他的腦後。文天祥被打得晃了晃,跟蹌幾步,軟軟地趴在了山坡上。那一刻,他突然覺得格外輕鬆。

盧陵豪傑劉子俊抽出刀來欲和趙時賞拼命,卻見趙時賞跳下肩輿,趔趄著,抓起文天祥的披風和頭盔,穿在自己身上。兩個僕從彼此互視,擡起趙時賞,沿著山路,向北跑去。

“抓文天祥,抓宋丞相文天祥”,元軍士兵吶喊著,追向趙時賞。劉子俊含著淚抱起骨瘦如柴的南宋右丞相,跟著潰兵跑向東南。

亂軍中,鞏信揮舞雙刀,如瘋虎般,將試圖追趕趙時賞的北元士兵死死擋住。

一桿長槍刺入了他的肩膀,鞏信揮刀斷槍,復一刀劈去,將來犯之敵剁翻於地。另一桿長槍從後襲來,眼看要刺入鞏信腰間。電光石火間,鞏信大喝轉身,避開槍鋒,鋼刀貼著白蠟桿上滑,切下數根手指。迎面有刀光襲來,鞏信舉左手刀相迎,右手刀間向前,刺入敵腹。

眼見著,屍體圍著鞏信橫了一地,卻沒一個武士踏過他身邊半步。元萬戶昔里門嘆了口氣,用號角吩咐手下退開,弓箭手集中射擊。

鞏信晃了晃,身上插了二十餘箭。嘲弄地對著昔里門發出一聲冷哼,跟蹌著橫行幾步,縱身躍下了側面的山崖。

“逮到文天祥了,逮到文天祥了”,山樑上響起了歡呼聲。

監軍趙時賞被亂兵們拖拉著,拖向西夏奴李恆的戰馬。所過之處,北元將士擎道歡呼,歡呼這來之不易的勝利。趙時賞笑了笑,望著文天祥遠去的方向,面容如赴宴一般平靜。

歡呼聲裡,被熱血濺溼的大宋戰旗轟然倒下。

半谷秋林在風中舒捲,恆古不易,那抹張揚的紅。

第3章 天下(三)拔劍八下第5章 風暴(三)第4章 虎嘯(五)光明之城二下國戰二第2章 職責(三)拔劍六下強盜貴族四五第4章 驚雷(九)第1章 黃昏(二)第2章 職責(六)第3章 雲動(五)第2章 蝶變(六)第1章 對峙(四)第2章 職責(三)百鍊二下第2章 蝶變(八)第1章 狩(一)第1章 劫(六)第3章 天下(十)第4章 斷腕(六)迷局五第2章 百鍊(四)第5章 風暴(四)輕車四上第1章 廟算(二)第1章 對峙(四)輪迴四第3章 死生(五)第1章 對峙(五)國戰十一上第4章 斷腕(二)第5章 龍吟(四)天變五國戰三第3章 天變(一)第3章 天下(十一)國戰九第2章 蝶變(一)強盜貴族三合圍五上第2章 職責(七)第3章 死生(二)第3章 天下(二)第5章 風暴(九)第5章 風暴(九)第5章 風暴(八)合圍二下第3章 碰撞(四)合圍五中天變五第5章 風暴(四)迷局六中第3章 天變(一)第3章 選擇(三)第4章 驚雷(七)天變三上第1章 劫(五)第3章 碰撞(一)第1章 對峙(三)第1章 黃昏(二)第2章 職責(二)破賊四華夏七華夏一第1章 狩(二)合圍五上第2章 蝶變(二)第2章 國戰(一)第1章 對峙(三)第3章 天下(十一)第2章 百鍊(三)第1章 進攻(六)第4章 虎嘯(六)第2章 蝶變(二)選擇四輕車四下第1章 劫(二)第4章 虎嘯(六)第1章 狩(一)輕車三上輕車三上第3章 碰撞(四)迷局二下第3章 破賊(一)風起一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迷局一下第1章 廟算(二)第5章 風暴(八)第3章 天下(六)第2章 百鍊(二)廟算三上第4章 初(七)第1章 弄潮(一)華夏三下國戰四華夏六第1章 對峙(四)
第3章 天下(三)拔劍八下第5章 風暴(三)第4章 虎嘯(五)光明之城二下國戰二第2章 職責(三)拔劍六下強盜貴族四五第4章 驚雷(九)第1章 黃昏(二)第2章 職責(六)第3章 雲動(五)第2章 蝶變(六)第1章 對峙(四)第2章 職責(三)百鍊二下第2章 蝶變(八)第1章 狩(一)第1章 劫(六)第3章 天下(十)第4章 斷腕(六)迷局五第2章 百鍊(四)第5章 風暴(四)輕車四上第1章 廟算(二)第1章 對峙(四)輪迴四第3章 死生(五)第1章 對峙(五)國戰十一上第4章 斷腕(二)第5章 龍吟(四)天變五國戰三第3章 天變(一)第3章 天下(十一)國戰九第2章 蝶變(一)強盜貴族三合圍五上第2章 職責(七)第3章 死生(二)第3章 天下(二)第5章 風暴(九)第5章 風暴(九)第5章 風暴(八)合圍二下第3章 碰撞(四)合圍五中天變五第5章 風暴(四)迷局六中第3章 天變(一)第3章 選擇(三)第4章 驚雷(七)天變三上第1章 劫(五)第3章 碰撞(一)第1章 對峙(三)第1章 黃昏(二)第2章 職責(二)破賊四華夏七華夏一第1章 狩(二)合圍五上第2章 蝶變(二)第2章 國戰(一)第1章 對峙(三)第3章 天下(十一)第2章 百鍊(三)第1章 進攻(六)第4章 虎嘯(六)第2章 蝶變(二)選擇四輕車四下第1章 劫(二)第4章 虎嘯(六)第1章 狩(一)輕車三上輕車三上第3章 碰撞(四)迷局二下第3章 破賊(一)風起一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迷局一下第1章 廟算(二)第5章 風暴(八)第3章 天下(六)第2章 百鍊(二)廟算三上第4章 初(七)第1章 弄潮(一)華夏三下國戰四華夏六第1章 對峙(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咸丰县| 婺源县| 安丘市| 武清区| 惠安县| 龙泉市| 平原县| 朔州市| 华池县| 乐平市| 兰溪市| 临颍县| 闸北区| 光泽县| 白沙| 陕西省| 阳信县| 正定县| 镇平县| 清徐县| 茌平县| 贡山| 重庆市| 五河县| 隆昌县| 呼伦贝尔市| 高雄市| 湘乡市| 石楼县| 桑植县| 措美县| 彩票| 白城市| 南溪县| 措勤县| 禄丰县| 伽师县| 千阳县| 民乐县| 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