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7章 改造蘇軾計劃,歸心似箭

第257章 改造蘇軾計劃,歸心似箭

蘇軾何時成爲衛淵小迷弟的?

大概是聽說衛淵陣斬七將的時候。

那時,大周境內,很多的文人墨客都在傳頌這段故事。

說衛淵是‘霍去病’、‘衛青’、‘關羽’,說他威震天下。

再後來,聽說衛淵當街殺了一名遼使,又聽說他在皇宮當中擊敗了遼夏兩國使者.

以及衛淵殺倭等等事蹟.

當聽得多了,蘇軾就想見一見這位,猶如東昇旭日的衛淵,見見這個被全民推崇至極的無敵大將軍。

更是這個時代,最爲耀眼璀璨的星辰,沒有之一。

此刻總算是如願。

對於蘇軾的好意,衛淵直接拒絕了,導致前者內心極其失落。

他剛研究出一種鮮美肉質的做法,非常可口,打算讓衛淵品嚐,可惜沒這個機會了。

主要是,衛淵不敢讓他做。

堂堂一位進士出身的讀書人,在文壇又有著不小的地位,讓這麼一個人物給自己做飯,只怕傳出去要讓全天下的讀書人給噴死了。

而且,一旦官家得知此事,只怕也不太妥當。

於是,衛淵只讓隨行的伙伕做了些簡單吃食,與蘇軾小酌了兩杯。

飲酒期間,蘇軾恭敬詢問道:

“衛侯爺,不知您能否詳細的向下官說說您的經歷?下官想爲您寫部話本立傳,不知衛侯爺您可願答應?”

著書立傳?

聽到蘇軾的要求,衛淵直接搖頭拒絕。

蘇軾不解,詢問道:“衛帥爲何不肯?您威震天下的事蹟,該讓後世人知曉纔是?!?

“儘管翰林院等諸司也會記載當朝官吏言行事蹟,可一時半刻,無法廣爲流傳,被更多人知曉?!?

“下官爲您立傳,也只是想讓更多的後世人知道您的功績?!?

衛淵本想說,蘇軾這樣的做法,只會讓自己猶如被放在火爐上烤一樣。

他現在最不缺也最不能要的就是名望了。

但一旦說出這種事情,他擔心蘇軾會變得不純粹。

至今爲止,蘇軾仍是那個不曉得什麼是陰謀詭計與朝堂政治鬥爭的熱血青年。

蘇軾最大的成就,或者說,在文化上的最大成就,就該是那些詩詞歌賦。

因爲,這片土地上經過數千年的沉澱,也就出現過像他這樣的兩個人物,一個是他自己,另外一個,就是李白。

如果一個人沉浸在世俗,是會失了在詩詞歌賦上的靈性。

所以,衛淵用了另外一種方式,告知蘇軾,

“你認爲,自我發跡以來,無論是陣斬七將亦或雁門大捷,都是我個人之功?”

蘇軾下意識一愣,脫口道:“不然呢?”

衛淵道:“在你眼中,我武力無雙,有萬夫莫當之勇,但如若真的在戰場上,我身陷重圍,你覺得,我能殺多少人?”

蘇軾微微皺起眉頭,“下官雖然跟著鳳翔刺史去戍衛渭州,但並未親自登門指揮守城之戰,下官猜不到,也沒想過這個問題。”

“你沒想過,但是我卻想過?!毙l淵正色道:“就算是在我全盛姿態,面對一千人圍攻,至多隻能殺四五十人,就會力竭身亡。”

“如若敵軍用弓弩射之,我可能當場就會被射成刺蝟,更不用說殺敵了?!?

蘇軾認真地想了想,並未反駁。

衛淵繼續道:“個人勇武終是有限,憑藉個人勇武,也很難左右一場局部戰役的勝利?!?

“無論我陣斬七將亦或雁門大捷,都不是我一人之功,而是成千上萬的邊軍將士站在我的身後,沒有他們,就沒有今時今日的衛淵。”

說到這裡,他忽然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站起身來,負手而立,繼續道:

“世人說我知兵,精通練兵之道,用兵之術,所指揮戰役無一敗績,這不是我的能耐,是跟隨我出征殺敵的將士之功,是爲了糧餉籌措而殫精竭慮的戶部,是調集各方軍隊統一配製的兵部?!?

“是不斷造出軍器的工部與軍器監,是奔波在最前方,不計傷亡代價的皇城司密探,是數萬萬大周子民的鼎力相助,是他們,我才能打勝仗?!?

“不然,就憑我個人,焉能有此造化?”

衛淵看到蘇軾的臉色已經漸漸沉默下來,索性趁熱打鐵,繼續道:

“蘇先生,你有大才,你的詩詞文章說是冠絕當今也不爲過?!?

“你寫得每一首詩詞,都被中原、江南廣爲傳唱,是當之無愧的大才子?!?

“你說要爲我著書立傳,寫詩詞歌賦,我很榮幸,但我認爲,伱應該要放眼看天下?!?

“你的聲音,不該出現在權貴身上,你的文章,也不該只寫那些大人物。”

“蘇先生,去看看吧,看看西北草原的塞外風光,看看我邊軍將士是如何戍邊?!?

“再去北方的長城,看看那裡的將士是如何風餐露宿,看看什麼叫做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衛淵言止於此。

蘇軾像是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不知過了多久,他突然深呼吸一口氣,緩緩站起身來,朝著衛淵的背影鄭重作揖道: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蘇軾的詞,不該只寫盛世,只寫明月,只寫風情,只寫權貴.”

“塞外鶴唳風聲,弓馬騎射,應當要如此!”

“衛侯,下官受教了!”

шшш?ttκΛ n?C〇

衛淵轉過身來,將他攙扶起來,語重心長道:

“本帥希望,世人通過你的詩詞歌賦,可以更多地瞭解到戍邊將士的寒苦,讓更多的人都明白,今日太平來之不易?!?

“本帥更希望,讓後世人通過你的文字,瞭解到有周一代,邊軍將士的風采?!?

蘇軾堅定地點頭道:“下官,明白了?!?

這一刻,他眼前的道路,似乎變得平坦了起來。

他似乎知道,自己該要什麼了。

此前,他成爲進士時,一心只想著做官,要一展生平所學,都是後來才慢慢發現,他根本就不是做官的料。

自從被貶到陝西路之後,蘇軾就常捫心自問,將來的路,該怎麼走?

繼續當官?

可以自己的性格,去了京城,遲早也會被貶到外地。

至於寫什麼詩詞歌賦,不過是閒暇時刻的無聊之作罷了。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纔是讀書人要該追求的東西。

但如今,聽到衛淵的長篇大論後,蘇軾突然豁然開朗了。

與其執著於做官,倒不如隨遇而安,用自己的文采,記錄下當世這個非同一般的盛世。

旁人記載盛世,是說商貿之繁榮,百姓之富庶,歌姬之豔麗。

此前的自己,也是如此。 但從今日起,寫一些不一樣的詩詞文章,寫一些旁人沒有寫到的,盛世之下的邊塞。

寫一寫,那些爲了穩固盛世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國之英雄。

想到這裡,蘇軾忽然感覺,胸中血液都沸騰了起來,他現在恨不得就跑去賀蘭山,去雁門關。

“蘇先生,請記住,這個世上,沒有個人英雄,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就是這個道理?!?

“真正的英雄,是天下人,是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衛淵也只是將自己的一些見解說出。

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一番話,對蘇軾究竟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如果說,蘇軾是豪放派詞人,那麼自今日過後,他就是‘奔放派’了。

前世歷史上,有宋一代,寫邊塞詩詞的人物極少,因此,才使得某些邊塞詩詞名聲大噪。

倘若邊塞詩詞百家齊放的話,何至於只讓一兩首詩詞脫穎而出?

衛淵讓蘇軾多寫一些邊軍將士的風采,其實是有著自己的私心。

當今天下,因爲一些士大夫的原因,導致底層百姓們,都覺得當兵低人一等,讀書就是高人一等。

一個國家,只有文化而無軍事,是遠遠稱不上文明二字的。

既有文化又有軍事力量,纔可以稱作‘文明’。

衛淵希望,會有越來越多的讀書人瞭解戍邊將士的辛酸,知道是誰在守護這來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如此,十年、百年之後,崇文抑武之風氣必然會得到改善。

——

半個時辰後,蘇軾不再打擾衛淵趕路,二人相互告辭。

幾名鳳翔府的差吏問蘇軾,

“通判大人,咱們現在要去何處?”

蘇軾看向西北方向,目光似乎落在了千里之外的賀蘭山上,

“帶你們去爬山?!?

爬山?

就在這時,蘇軾忽然想到,方纔衛淵說的一句詞,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衛帥對詩詞一道的研究不輸於我,真是文武雙全,令人歎服。”

“也不知衛帥那裡可有完整的詞,改日再見到他,定要問一問?!?

傍晚,蘇軾一行人在一處空地上安營紮寨。

他坐在篝火前,準備好文房四寶,望著夜空那輪皎潔的明月,不知在思慮什麼。

忽的,衆人只見他在一張白紙上寫下《邊軍集》三個字。

又在邊軍集三個大字下方寫了‘衛淵傳’三字,後來又覺得直呼衛淵名諱不妥,又被他改成‘衛公傳’。

坐在蘇軾身後側的書童見了,疑惑道:“衛帥不是說了,他不希望先生將他寫在話本里,先生您怎麼還寫?”

蘇軾笑道:“衛帥說,所有大人物的成就,都建立在小人物的興衰上?!?

“在很多年之前,衛帥也是一個小人物。”

書童好奇道:“他是怎麼一步步成爲大人物的?”

蘇軾笑了笑,“想知道?”

書童點了點頭。

蘇軾並未著急落筆,而是頭枕地,臉朝天,翹著二郎腿,一手握筆,在手指間轉來轉去,一手墊在後腦勺上,喃喃道:

“這還要從武襄公去世,衛侯爺棄筆從戎時開始說起。”

“武襄公又是誰?”書童年齡還小,對於武將人物,多有不解。

蘇軾道:“武襄公啊,他是韓相公年輕時代的傳奇人物?!?

書童恍然大悟,“跟現在的衛侯爺一樣?”

蘇軾點了點頭,“衛帥是我們這一代人裡的傳奇人物,此後百年乃至千年,或許都不會出現像他這樣的人物了?!?

不管一些士大夫承不承認,就憑衛淵現在展現出來的軍事才能來說,只要他還身居高位一日,還在中樞一日,就能保大周太平盛世一日。

自蘇軾走了以後,衛淵便一路向東,沿著返回汴京的道路前行。

當日深夜,他與滿甲營的將士們在晉州黃河一帶落腳。

人雖然還未到汴京,但衛淵已經開始著手寫‘改制延邊軍事札子’了,這份札子是想給趙禎提前打個預防針。

王安石在改革吏制,他這邊也不想閒著。

等到若干年以後,王安石因改革吏制之功,使得後起之秀都成了他的門生故吏。

衛淵豈能落得好?

大帳裡,蕭逾明一直站在衛淵身後,看著他寫那份札子,將札子寫完之後,已經過去足足兩個時辰了。

蕭逾明問道:“衛帥是否還要用夜食?”

衛淵搖了搖頭,將寫好的札子遞給蕭逾明,道:“八百里加急送到汴京?!?

“諾。”蕭逾明恭敬地接過札子之後,問道:

“官家能同意咱們改制嗎?”

衛淵嘆了口氣,“官家若是想讓延邊長治久安,別無他法,唯有改制?!?

“若是官家擔心邊將做大,那這轉守爲攻的總略方針也就成了兒戲?!?

蕭逾明道:“憑藉衛帥傳授給諸多邊將的十六字要訣也不行?”

衛淵正色道:“這天底下沒有百戰百勝的戰術,若僅能憑藉這區區十六字就可無敵天下,還需招兵練兵作甚?”

“再說,那十六字,最多隻能做到襲擾敵軍,將來想要打大規模的殲滅戰,必須要將固有軍制更改。”

蕭逾明不在多言,抱拳退下。

待其走後,衛淵喃喃道:

“種諤與其說是我的人,倒不如說,我與他之間更像是一種合作?!?

“彭孫這個人可以重用,有他在延邊,賀蘭山一帶,就是我說了算?!?

“接下來,就看顧廷燁這廝能否在延邊立足了,最好將渭州的兵也帶成想種家軍那樣?!?

“至於這個康國公,倒是讓我感到有些意外”

要說延邊一行,最讓衛淵看不懂的人,就是康國公了。

“如果蘇軾能寫出幾首邊塞詩,或可讓百姓深知邊將之苦,這對於邊軍將士來說,也是好事一樁?!?

“離家這麼久,也不知壯哥兒與靜姐兒這兩個孩子如何了.”

此刻,衛淵歸心似箭。

第280章 我爲大哥立過功,我爲大哥擋過刀!第311章 衛淵爲何會是當代兵聖,常勝將軍?第106章 憑什麼他國之人,比我大周子民高一第195章 那位乃是我朝少傅,衛淵衛將軍!第289章 就憑這三件事,侯爺也足以名垂青史第126章 衛卿爲國盡忠,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四十四章:我大周,也有自己的霍去??!第293章 三路並進,南下擒龍!求追讀第三十四章:衛恕意生產第294章 什麼時候用,是一門學問第190章 明蘭與盛老太太回宥陽老家第231章 雙相之爭,朝中局勢第四十二章:野利旺榮死了第128章 此練兵法,當爲我大周第一兵書!第125章 貪財好色的衛淵第七十章:忠勇伯城頭立草人!第三十八章:木哥兒,你有小名了第245章 衛家嫡長女衛靜姝,嫡長子衛棄疾第四十章:衛淵此人,必爲我大夏之禍!第328章 全城膜拜,高呼‘冠軍侯’!第三十九章:衛淵護送西夏使臣第六章:衛淵,你是此戰第一大功臣!第259章 小別勝新婚第232章 張桂芬懷孕第337章 蕩虜軍擴編,行省制,震驚!第321章 刮骨療毒第330章 給明蘭找個親事第232章 張桂芬懷孕第二十四章:前往京城面聖第349章 大婚後續,各方撐腰第321章 刮骨療毒第170章 將相和,安天下,見太子趙曦第329章 加九錫,假黃鉞,代州集團的壯大第222章 哪隻手動得明蘭,就廢哪隻第147章 一本書三十條性命,皇城司顧千帆第284章 宴會開始,極盡奢靡第116章 我衛淵只有一個外甥女,那就是盛明第101章 遼 夏來使,令衛淵著甲佩刀進殿第352章 定戰第143章 我父配享太廟!第335章 盛長柏成婚,內定五大營統帥第313章 我想回家第208章 遠航第202章 改勢 改命 改運第169章 少師少傅,未來輔臣第325章 立規矩,上方谷?代州軍事政治集團第143章 我父配享太廟!第325章 立規矩,上方谷?代州軍事政治集團第230章 顧侯去世,諡號之爭第98章 說我可以,說我舅舅?不行!第263章 衛兄,對你我來說,那纔是最好的時第五十七章:張桂芬實力寵外甥女求追讀第一十九章:衛淵見顧廷燁與盛長柏第一十四章:弟衛淵,拜見大姐!第342章 靜姐兒的手帕交第296章 此時之耶律仁先,無敵第277章 如果,我真要殺他呢?第289章 就憑這三件事,侯爺也足以名垂青史第345章 代州講武堂第312章 總攻開始第294章 什麼時候用,是一門學問第168章 王炸!第303章 外城失守,大勢已去第144章 平寧郡主實力寵寵明蘭?!第227章 忠勇侯府‘盛極’第146章 誰不知王家權勢滔天,康家富可敵國第173章 朝廷年宴,殺倭第82章 誰言東華門外唱名方是好男兒?第131章 華蘭大婚在即,使節離京,蕩虜五軍第136章 新軍事關家國命脈第318章 背水一戰樑達第96章 汴京勳貴齊至,衛家姐弟風光第115章 張桂芬打墨蘭求追讀第五十章:諸君,且隨吾破敵!第四十六章:英國公夫人呈拜帖第175章 出征,東南柱石第352章 定戰第187章 寫《籌海圖編》與《紀校新書》第208章 遠航第266章 謀爵,東南事,賊配軍!第105章 衛淵,他纔是潛龍!第124章 廣雲臺第一美姬魏行首第186章 末將願追隨衛帥,至死不渝!第259章 小別勝新婚第322章 英雄!第281章 搭臺唱戲第235章 對西夏用兵第242章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第299章 秦振首勝,衛淵謀劃,張桂芬家書第287章 震怒,永不入京!第113章 吳大娘子拜訪盛家第325章 立規矩,上方谷?代州軍事政治集團第326章 中原大戰!第一十三章:袁家下聘,顧廷燁隨行第五十七章:張桂芬實力寵外甥女第130章 大周最年輕的兵家宗師第131章 華蘭大婚在即,使節離京,蕩虜五軍第219章 封侯,誥命第四十章:衛淵此人,必爲我大夏之禍!求追讀第四十八章:盛家衆生相
第280章 我爲大哥立過功,我爲大哥擋過刀!第311章 衛淵爲何會是當代兵聖,常勝將軍?第106章 憑什麼他國之人,比我大周子民高一第195章 那位乃是我朝少傅,衛淵衛將軍!第289章 就憑這三件事,侯爺也足以名垂青史第126章 衛卿爲國盡忠,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四十四章:我大周,也有自己的霍去??!第293章 三路並進,南下擒龍!求追讀第三十四章:衛恕意生產第294章 什麼時候用,是一門學問第190章 明蘭與盛老太太回宥陽老家第231章 雙相之爭,朝中局勢第四十二章:野利旺榮死了第128章 此練兵法,當爲我大周第一兵書!第125章 貪財好色的衛淵第七十章:忠勇伯城頭立草人!第三十八章:木哥兒,你有小名了第245章 衛家嫡長女衛靜姝,嫡長子衛棄疾第四十章:衛淵此人,必爲我大夏之禍!第328章 全城膜拜,高呼‘冠軍侯’!第三十九章:衛淵護送西夏使臣第六章:衛淵,你是此戰第一大功臣!第259章 小別勝新婚第232章 張桂芬懷孕第337章 蕩虜軍擴編,行省制,震驚!第321章 刮骨療毒第330章 給明蘭找個親事第232章 張桂芬懷孕第二十四章:前往京城面聖第349章 大婚後續,各方撐腰第321章 刮骨療毒第170章 將相和,安天下,見太子趙曦第329章 加九錫,假黃鉞,代州集團的壯大第222章 哪隻手動得明蘭,就廢哪隻第147章 一本書三十條性命,皇城司顧千帆第284章 宴會開始,極盡奢靡第116章 我衛淵只有一個外甥女,那就是盛明第101章 遼 夏來使,令衛淵著甲佩刀進殿第352章 定戰第143章 我父配享太廟!第335章 盛長柏成婚,內定五大營統帥第313章 我想回家第208章 遠航第202章 改勢 改命 改運第169章 少師少傅,未來輔臣第325章 立規矩,上方谷?代州軍事政治集團第143章 我父配享太廟!第325章 立規矩,上方谷?代州軍事政治集團第230章 顧侯去世,諡號之爭第98章 說我可以,說我舅舅?不行!第263章 衛兄,對你我來說,那纔是最好的時第五十七章:張桂芬實力寵外甥女求追讀第一十九章:衛淵見顧廷燁與盛長柏第一十四章:弟衛淵,拜見大姐!第342章 靜姐兒的手帕交第296章 此時之耶律仁先,無敵第277章 如果,我真要殺他呢?第289章 就憑這三件事,侯爺也足以名垂青史第345章 代州講武堂第312章 總攻開始第294章 什麼時候用,是一門學問第168章 王炸!第303章 外城失守,大勢已去第144章 平寧郡主實力寵寵明蘭?!第227章 忠勇侯府‘盛極’第146章 誰不知王家權勢滔天,康家富可敵國第173章 朝廷年宴,殺倭第82章 誰言東華門外唱名方是好男兒?第131章 華蘭大婚在即,使節離京,蕩虜五軍第136章 新軍事關家國命脈第318章 背水一戰樑達第96章 汴京勳貴齊至,衛家姐弟風光第115章 張桂芬打墨蘭求追讀第五十章:諸君,且隨吾破敵!第四十六章:英國公夫人呈拜帖第175章 出征,東南柱石第352章 定戰第187章 寫《籌海圖編》與《紀校新書》第208章 遠航第266章 謀爵,東南事,賊配軍!第105章 衛淵,他纔是潛龍!第124章 廣雲臺第一美姬魏行首第186章 末將願追隨衛帥,至死不渝!第259章 小別勝新婚第322章 英雄!第281章 搭臺唱戲第235章 對西夏用兵第242章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第299章 秦振首勝,衛淵謀劃,張桂芬家書第287章 震怒,永不入京!第113章 吳大娘子拜訪盛家第325章 立規矩,上方谷?代州軍事政治集團第326章 中原大戰!第一十三章:袁家下聘,顧廷燁隨行第五十七章:張桂芬實力寵外甥女第130章 大周最年輕的兵家宗師第131章 華蘭大婚在即,使節離京,蕩虜五軍第219章 封侯,誥命第四十章:衛淵此人,必爲我大夏之禍!求追讀第四十八章:盛家衆生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谢通门县| 乐平市| 福清市| 怀集县| 永春县| 龙里县| 子长县| 万荣县| 全椒县| 云霄县| 华安县| 厦门市| 海伦市| 乾安县| 红桥区| 伊春市| 鄂州市| 红安县| 彭州市| 蕲春县| 松原市| 疏附县| 和林格尔县| 昌乐县| 望奎县| 疏勒县| 东兴市| 吉安县| 万州区| 沙坪坝区| 牙克石市| 绿春县| 兰溪市| 博客| 广南县| 雅安市| 东至县| 大荔县| 唐山市| 仙桃市| 东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