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承歡不語,她只能表示理解楚墨婷。直到這一刻,她才發現,自己是有多麼的無能。明明知道自己的親人有難,卻束手無策。明明猜到所有的陰謀,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切發生,而自己卻無力阻止。
這種感覺不但令她感到挫敗,也令她痛恨自己的無用。
昔日裡阿爹對她好的一幕幕頓時涌上心頭,她除了難過,哭泣,卻什麼也做不了。
行至如今這一步。她才知道,她既然做了霍承歡,便註定會捲入這場是是非非的激流中。而如果她不去反抗,那麼就註定會看到自己的親人離她遠去。
她想起楚墨殤答應過她,一定會救她的阿爹。如今,她唯一能夠相信的也只有他了,唯一能夠依靠的也只有他了。
消息抵達邊關之時,頓時在楚軍中再次掀起了軒然大波。將士們皆是義憤填膺的怒道:“皇上這不是將我們往死路上逼嗎?沒有援兵,卻讓我們一萬士兵主動向西域的六萬雄兵宣戰,這不明擺著想讓我們所有將士死於非命嗎?”
“沒錯!皇上如此做法,實屬讓將士們寒心。這哪裡是打仗,分明就是讓我們去送死!”
“對!反正老子是不幹了。我們那麼多兄弟用命將我們的命保了下來,我們誓死守衛楚國,可如今得到的結果卻是讓我們白白去犧牲性命。這算什麼君主?左右也是一死,老子也不管什麼君臣了。天道不仁,便不能怪我等不義!”
“對!對!對……”底下頓時呼聲一片。甚至有人道,要投靠西域,誓死也不做冤死鬼。
霍青雲站在高臺之上,冷冷的看著這一幕。他又何嘗不是跟將士們一樣憤恨惱怒呢!可那又如何?
他其實早已猜到今日會是這樣的結果,只是消息當真如此送到他手上時,他心底還是感覺到了痛苦可絕望。
但即便如此,他心中依舊清楚,他是楚國人,他是楚國的將軍,那麼他便有責任扛起一個做將軍該做的責任。
他可以有一日不忠君,卻不能做到棄百姓於不顧,讓楚國百姓深陷於水火之中。
目光一緊,他上前一步,大聲道:“將士們!霍某能夠體諒你們此時心中的憤恨和絕望。可你們想過沒有,你們若真是投靠了西域人,那麼他們又會如何對你們?對你們的家人?天道有不仁,難道你們便要做那個拋棄仁義家國的不義之徒嗎?你們難道忘了自己是楚國人,而你們的家人也是楚國人了嗎?若有一日,你們眼睜睜的看著西域匈奴的鐵騎,踏破自己的家園,殺害自己的妻兒老母,倒時你們又該如何?”
衆將士不語,因爲他們知道霍青雲所說的是實情。即便他們再如何的不滿,可他們的家在楚國,親人在楚國,這讓他們如何狠得下心棄楚國於不顧。
劉參將上前一步道:“那依將軍看,我們又該如何?難道當真就任由將士們白白犧牲生命嗎?”
霍青雲閉了閉眸子。“霍某也不願衆將白白犧牲性命,可抗旨是萬萬不能的,這仗也必須打。至於能不能有條活路,那便只能看天意了。正所謂兵不厭詐,以智取勝。既然我們寡不敵衆,那便也只能以謀致勝,拼命一搏了。”
衆將聽聞,心中一緊,卻也明白,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消息以同樣的速度抵達了涼城的百里焓手中。他嘴角揚起一抹笑意,看來此番惡戰是不可避免了。
而底下已有幾名將軍在憤憤不平的道:“這楚國人果然是不識好歹。太子好意放他們一條生路,他們卻不知珍惜,還敢遞上戰書,他們自己要前來送死,簡直就是愚蠢至極!”
“沒錯!既然他們自己找死,那我們也正好趁此將他們一舉殲滅。”
“對!這次定要給這些楚國人一點顏色看看。”
百里焓冷冷的看著衆將爭論,而他卻不語。若是之前,他或許還有些輕敵,可經過那晚一戰之後,他算是對霍青雲有了新的認識。因爲他怎麼都沒想到,霍青雲會對自己使用那麼狠的絕招。
置之死地而後生!
先讓他將自己必入絕境,然後暗度陳倉,在他將所有的目光放在戰場之時,讓自己的三千霍家軍秘密潛入涼城,並迅速的佔領。那日若不是援軍來的及時,他險些就在他面前栽了跟頭,丟了涼城。
這樣的膽識和勇謀,可不是他們西域光憑蠻力和武力便能戰勝的。只是不知這次,他還會有什麼狠招?
眼中劃過一抹嗜血的興奮。不管是什麼,他都十分的期待。
霍承歡這幾日待在自己清漪殿中寸步不出房門,就連忘憂宮也不曾去了。
楚墨婷還以爲她是因爲父皇下了那樣的聖旨,擔心自己的父親,同時惱怒她的父皇纔會如此。
她不傻,自然也明白父皇對霍家的用意,所以她便覺得自己也虧欠了霍承歡。可霍承歡幾日都不來尋她,這令她更加不安了起來。
她並不想失去霍承歡這個唯一真心待她的朋友,所以她今日決定去清漪殿尋霍承歡。不管她能否原諒父皇,原諒自己,她都要去表明心意,見她一面。
霍承歡此刻根本就沒有心情去想這些事情。她所心心念唸的都是如何才能救阿爹救楚國於危難中。她沒有什麼家國大義,但她想要的只是阿爹能後平安歸來,好好的活著。
她瞭解阿爹的脾性。不管皇上如何對他,他都會誓死守衛楚國,所以她現在唯一能做的,便是想辦法幫助阿爹以少勝多,以智取勝。
秋水看著房間內擺放凌亂的書籍,桌案旁的紙簍中無數張廢棄的地形圖,以及小姐熬了幾個日夜瘋狂一般的專心致志,頓時不由心疼起霍承歡來。
雖然她不知道小姐每日畫的那些歪歪扭扭,奇奇怪怪的圖案到底是在做什麼的。但她看霍承歡如此瘋狂的模樣,顯然是極爲重要的事。
“小姐,您休息一下吧!”她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