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百八十一 內閣

皇帝願意做事時,內閣只是諮詢機構,皇帝不願意或者不能夠做事時,那麼內閣代替皇朝行使職權。

重大事情,內閣商討,以少數服從多數形成決議,並形成政令。

不同於明朝,此時國朝雖無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

聖旨的形成,必須經過政事堂並有關各司的會籤畫押。

便如趙佶下旨,派遣劉法整訓邊軍,便需要政事堂某位同意簽名並畫押用印,樞密院也要畫押用印,方纔算是一份合法的聖旨。

趙桓下旨活剮範瓊等人,也要政事堂、大理寺、刑部的會籤才能執行。

如此流程,便決定了內閣不能一手遮天。

明朝內閣首輔得到宮內太監配合便大權在握的情況,在本朝絕不可能發生。

可以預見的時,內閣要想大權在握,最起碼要壓服政事堂。

而政事堂想要保證權柄不失,必須抗住內閣的壓力。

到底是東風厲害,還是西風給力,全憑雙方角力。

至於皇帝,當個裁決者就好。

最重要的是,內閣人員,必須由皇帝欽定,內閣擬定的政令,皇帝也可以一言否決。

這樣做,可以把皇帝從雜事瑣事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處理大事要事。

當然,要是有皇帝懶政怠政,甚至如同後世明朝那些幾十年不上班的皇帝,關係也不大。

反正內閣和政事堂都需要依靠皇帝才能壓住對方,可以確保皇帝的權柄和權威。

最低限度來說,中樞大臣想通過控制朝政而謀反,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場的都是老油條,輕易便理解了趙桓的想法。

“陛下,敢問這內閣大學士,如何遴選?”鄭居中問道。

在場衆人,屬他最爲熱切。

因爲他自己也清楚,皇帝並不待見他,只是出於穩固中樞的需要,方纔留他當了一把手。

想來不需要兩年,就該請辭了。

按照慣例,政事堂的相公們若是退了,要麼回家啃老米,要麼去某個地方當知州,現在按照皇帝的設想,卻有了一條新出路。

新鮮出爐的內閣,其權柄當然不可能超過政事堂,但是仍然爲朝堂重臣,權力不小,影響力更盛。

所以,鄭居中眼巴巴地問了出來。

趙桓對鄭居中的心思也是心知肚明,卻不以爲意。

這貨功名之心甚重,卻不知道明年就要涼了,根本就不用如何留心。

“朕意,內閣七學士之其二三,由政事堂並六部堂首並諫臺中之仕者中遴選,其一,由樞密院中遴選,其一,由地方州府首官中政績卓越中遴選,之一,由未曾出仕而德高望重才學卓著者中遴選,其一,由皇親國戚勳貴中德高望重並才學卓著者中遴選。

內閣學士,年紀當不低於四十五,不超過六十,任期當不超過八年,非滿朝文武之八成贊同,不得連任。”趙桓道。

“善!”楊時讚道:“如此選擇,兼顧文武地方,實在周全。”

“不錯,且有任期規定,可防止有人做大,直至一手遮天。”羅從彥也讚道。

“聖明無過於陛下。”衆人皆拜道。

顯然,這個方案相當不錯,符合衆人的心意。

對此,趙桓也是欣慰不已。

不虧他連續多夜的爆肝,方纔想出來這等安排。

“陛下親征在即,這首屆內閣,當由何人出任?”範致虛問道。

人選嘛,趙桓自然是有打算,只是還想聽一聽大家的意見,因此問道:“諸卿可有提議?”

“陛下。”鄭居中拜道:“近日以來,臣身體日漸不適,處理政務時多有力不從心之感。

然臣經驗豐富,與國事深有研究,可輔佐陛下大治天下。

因此,臣請辭宰相職,入內閣發揮餘熱。”

不要臉,也足夠聰明。

趙桓思忖片刻,便同意了下來。

這內閣新成立,成員想來也是不明所以,確實需要鄭居中這個老司機帶一帶。

內閣大學士補了一個,政事堂老大沒了,正好依次遞補。

至於缺了一個,並不要緊。

政事堂數量,其實並不固定,三四五六個都可以的。

現在少了一個,正好給李綱留著。

“其他人選,諸卿可有提議?”趙桓又問道。

“臣舉薦駙馬都尉王詵。”範致虛道。

王詵嘛,東京文壇領袖,勳貴中的清流,在坐的沒有不認識的。

原本,趙桓也屬意他的,一是能力資歷不錯,二是投桃報李。

如此,第二個確定。

“臣舉薦劉民生。”楊時道。

劉民生乃是劉韐的父親,一直未曾出仕,只以教化鄉里爲任,其經學造詣極深,人稱東南儒宗,聲名流傳天下。

按理說,這樣的人,正好是未曾出仕中的人選。

“劉韐將來必然拜相,父子分列內閣政事堂,恐爲天下非議,再議。”趙桓把劉民生排除了。

諸人一想也是,便繼續提人。

此事,乃是賣人情的大好機會,諸人都不願意放過。

“臣舉薦範世延。”範致虛賣了皇帝個人情,也排除了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

本來從江南迴來,趙桓舉薦範世延知蘇州的,結果不用多說,沒成。

趙佶看在趙桓和樑師成的臉面上,給範世延安排了蘇州學正的職位。

只是因爲花石綱再起,範世延一怒之下辭職不幹了,現在還是白身,可爲地方代表。

本來,趙桓是打算等方亳被剿滅後,讓範世延出知杭州的,不過範致虛一說,提進內閣也不錯。

範世延年過五十,幹八年差不多也該退休了。

如此,第二個人確定。

諸人見狀,熱情高昂,紛紛建言獻策。

最終,七人名單確定。

內閣首輔鄭居中,趙桓指望他帶一帶另外六個新丁,好充分發揮內閣的作用,

次輔王詵,勳貴代表,官場小白一個,且年紀太大,有何表現有待觀察。

第三個範世延,地方官代表,表現值得期待。

第四個蘇迨,蘇軾之子,學問名望出色,因爲其父牽連未曾出仕,爲未出仕之代表。

第五個張商英,曾是太上皇的尚書左丞,能力卓著,值得期待。

第六個

二百四十五 有人死三百一十六 聯姻政策二百八十八 大江之戰二百零五 分化瓦解八十二 收穫一百九十五 大敗虧輸一百八十一 局勢一百四十八 趙楷發難三十六 幹勁十足二百四十六 大意啊一百六十八 教訓人的意外收穫三 窩囊太子九十 過揚州八十 殺子之仇二百一十三 驚雷四十一 悠閒半日二十七 獨對三百零九 天意一百零六 意外收穫三百二十三 拼命一百七十八 牛鼻子真牛一百九十五 大敗虧輸二百七十一 準備登基一百三十一 秀州八十五 梁紅玉二百一十三 驚雷一百三十五 海運快一些六十一 船沉啦一百七十三 三百萬貫十三 武備漸廢三百零一 俯瞰江寧一百零八 讓你死的瞑目二百七十六 王慶降無題二百一十七 驚喜與驚嚇三百零八 唏噓二百三十 實在太難了五十九 金明池四十九 王詵壽宴一百二十二 長槍早已飢渴難耐二百零三 前線消息五十五 開封紙貴一百五十六 騎兵與女營二百一十 劉氏父子一百四十一 海上英豪七十五 江南廉訪使二百五十 掛逼二百九十五 瓊英三十七 錢不夠用十九 朝會二百九十一 直上江寧九十一 北固山剿賊一百一十七 合謀無題十三 武備漸廢十一 初練一百三十一 秀州一百零四 削髮發誓一百八十五 真正的目的二百八十七一百零五 梟雄手段一百五十八 年底了一百五十七 惡謀五十八 安排宋江七十八 冤家一百四十八 趙楷發難四十四 王進和王倫二百八十九 塵埃落定九十 過揚州一百 遇襲無題一百六十七 步戰弓戰一百零二 將爲兵膽十 後續九十六 殺猴儆雞三百一十九 應對三百一十 廝殺二百四十六 大意啊一百六十四 宣和元年三百三十四 兵發雲中二百二十二 三場比試無題四十四 王進和王倫二百三十九 秦晉之好?無題一百三十九 限制六十一 船沉啦二百五十三 民心所向一百八十六 封地五十九 金明池九十 過揚州二百五十四一百二十七 不解釋二十二 憋屈二百三十六 馬城民事二百三十一 宗澤三百四十九二百一十六 高俅之死二百五十 掛逼一百八十 準備
二百四十五 有人死三百一十六 聯姻政策二百八十八 大江之戰二百零五 分化瓦解八十二 收穫一百九十五 大敗虧輸一百八十一 局勢一百四十八 趙楷發難三十六 幹勁十足二百四十六 大意啊一百六十八 教訓人的意外收穫三 窩囊太子九十 過揚州八十 殺子之仇二百一十三 驚雷四十一 悠閒半日二十七 獨對三百零九 天意一百零六 意外收穫三百二十三 拼命一百七十八 牛鼻子真牛一百九十五 大敗虧輸二百七十一 準備登基一百三十一 秀州八十五 梁紅玉二百一十三 驚雷一百三十五 海運快一些六十一 船沉啦一百七十三 三百萬貫十三 武備漸廢三百零一 俯瞰江寧一百零八 讓你死的瞑目二百七十六 王慶降無題二百一十七 驚喜與驚嚇三百零八 唏噓二百三十 實在太難了五十九 金明池四十九 王詵壽宴一百二十二 長槍早已飢渴難耐二百零三 前線消息五十五 開封紙貴一百五十六 騎兵與女營二百一十 劉氏父子一百四十一 海上英豪七十五 江南廉訪使二百五十 掛逼二百九十五 瓊英三十七 錢不夠用十九 朝會二百九十一 直上江寧九十一 北固山剿賊一百一十七 合謀無題十三 武備漸廢十一 初練一百三十一 秀州一百零四 削髮發誓一百八十五 真正的目的二百八十七一百零五 梟雄手段一百五十八 年底了一百五十七 惡謀五十八 安排宋江七十八 冤家一百四十八 趙楷發難四十四 王進和王倫二百八十九 塵埃落定九十 過揚州一百 遇襲無題一百六十七 步戰弓戰一百零二 將爲兵膽十 後續九十六 殺猴儆雞三百一十九 應對三百一十 廝殺二百四十六 大意啊一百六十四 宣和元年三百三十四 兵發雲中二百二十二 三場比試無題四十四 王進和王倫二百三十九 秦晉之好?無題一百三十九 限制六十一 船沉啦二百五十三 民心所向一百八十六 封地五十九 金明池九十 過揚州二百五十四一百二十七 不解釋二十二 憋屈二百三十六 馬城民事二百三十一 宗澤三百四十九二百一十六 高俅之死二百五十 掛逼一百八十 準備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康市| 宕昌县| 天镇县| 桦甸市| 通化市| 德江县| 隆安县| 宁波市| 拜泉县| 鹤山市| 平原县| 固始县| 阜新市| 蚌埠市| 大兴区| 青海省| 合作市| 顺义区| 南投市| 安化县| 武冈市| 宁蒗| 育儿| SHOW| 夏津县| 边坝县| 遂昌县| 左权县| 古交市| 礼泉县| 水富县| 贡觉县| 额济纳旗| 隆林| 富民县| 宝应县| 连平县| 泾川县| 紫阳县| 陆川县| 兴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