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64章 諸相爭議

大婚之前,楚昭還埋了這樣的伏筆,姬氏和華蘭兵分兩路去見了她們各自交好的朋友,還有不甘心的娘子們。果然一如她們所料,很快整個京城開始盛傳,楚昭有意開女科。

有意開女科!有意兩個字很玄妙,話是從姬氏和華蘭的嘴裡透出去的,姬氏還罷,華蘭掌的是楚昭的斥部,她的話就不是一般能傳出來的,她既然傳了,可能就大大增加。

這個當口,楚昭大婚的日子越近,女科之事,確實不適合提了,因爲此事若是提了,必是要大吵。

不提,至少不能在朝堂上提。既然這樣,那就在底下把意見都說了。楚昭當初剛稱帝的時候,罵她的話又重三倒四的被扒了出來,

自然也有人將《論帝》,當初楚昭在冀州召開的論女子可爲帝否,各家的爭論刊印所冊,發往各州,甚至還張帖爲尋常百姓講解,是以裡面的話,尋常的百姓都能說出一兩句。

“連女帝都能有,有女官又有什麼奇怪的。”相比起楚昭剛剛稱帝時動盪的九州,如今大昭的十三州聽說要開女科,選女官,淡定了許多。

誰當官其實對老百姓們來說的差別只在於這個官是不是好官,至於是男人女人,他們大昭都是女帝,女帝登基之後,他們過上了好日子,女官再來也沒什麼不能接受。

百姓如此的反響在楚昭的預料之中,不過,老百姓沒有那麼多的閒功夫管誰當官,他們只要當官的不會剝削他們,他們可以吃飽穿暖,餘下的一切都無所謂。

百姓接受了,偏偏上層的士大夫,自稱世家的人們都不人啊!

不認就吵,哪怕事情沒有最後公告,只是憑空猜測,事情由楚昭身邊的人透出來,十有八九,現在不適合跟楚昭吵,那也不耽誤他們把反對的想法說出來。

就是七個相國也早從楚昭言語之間窺探了楚昭的心思,開女科之事,楚昭想不是一兩天了,一時沒有定,只是因爲天下未定,不方便動。

“陛下這想一出是一出的,我們幾個要勸,怎麼勸?”衛九最是無奈,他是大儒,在諸世家裡頭,他是被煩得最厲害的人,個個世家都往他家門口去,真是煩死了。

“此事外面傳得沸沸揚揚,陛下不是還沒有提起此事嗎?該提起了,陛下會和我們說的。”比起衛九的著急上火,齊淮已經習慣了楚昭想一出是一出,勸了衛九一句。

“但是,話是從誰的口裡傳出來的。華蘭,華蘭是誰,我都知道她的身份,諸位會不知道?”直問齊淮,齊淮到冀州都比他早,揣著明白裝糊塗,這麼裝行嗎?

行不行,齊淮道:“就算是華蘭,也不能代表陛下,陛下尚未明說,那就是一切都有迴旋的餘地。而且,關乎國策的決定,陛下必問政事堂的意見,衛大人此時急,是不是急得太早了?”

沒有最後下令,事情就定不下來,既然定不下,著急上火做甚?

衛九聽著一頓,握著手道:“對,你說得對,事情只要沒有明文張告,事情就有轉機,陛下也不是一言獨斷的皇帝,若是諸公不同意,陛下哪怕有這樣的打算,也一定會打消。”

然後,看著餘下的六人,魯種先開口道:“真要開女科,我覺得挺好的。”

衛九急道:“怎麼會挺好呢。開了女科,以後男女混同一處,豈不惹人爭議?”

“明殿之上,大庭廣衆,如何惹人爭議了?君子坦蕩蕩,小人行慼慼,只有那心裡有鬼的人才會一天到晚的覺得這不對,那裡不對。”魯種話說得不客氣,卻是在理。

“可是陰陽不分,豈不叫天下大亂?”衛九也是心急,怕好好的大昭朝被楚昭折騰得出了事。一片苦心,實不易。

魯種道:“開女科又不是讓天下的女人都出來當官。開女科跟男科一樣,都是要考的,只能有本事的人才有資格出仕。衛大人先說,女人都出來當官了,內宅何人來理,子女誰來教導。難道我們各人的夫人在家,就真的是手把手做事了?不過都是指派下人去做,治國與治家,都是一樣的。”

先一步把衛九要說的話給堵了,衛九給卡住了。

吳用道:“先時陛下在冀州,各家的夫人蔘與太后主管的藥廠事宜,夫人們管事,也沒見說在家裡的事給耽擱了。”

又是一個幫著話說話的人!衛九瞪大了眼睛,姜參道:“這一年的科考,世家無人蔘加,寒門子弟確實太少,各州各縣都缺人,男人既然供不上,用女人來頂不比沒人管的好?”

“可是,她們一介女流之輩,如何懂得治國平天下的法子?”衛九一時口快,話自然地脫口而出。

“誰說女流之輩就不懂得治國平天下的法子了?陛下睿智,平天下,建大昭,何曾比男兒差?”蕭其陳提醒了衛九一聲,衛九驚覺失言。

“我並沒有說陛下不是之意。只是開女科之事,必須要慎重,此事關係千秋萬世之基。”衛九也只是慎重。

韋尚任道:“衛大人的擔心我們都明白。自古以來沒有女人當官的,但是,我們大昭原就異於歷代之朝,可謂開後世之先河。能不能,總要做一做,若是女科不行,女官不合格,再勸陛下廢了就是。”

一看幾乎都已經同意了女科之事衛九驚歎之餘道:“你們這是,都已經同意了?”

齊淮道:“此事利弊確如韋大人所說,一試方知,如同陛下初初登基之時,天下俱反,但是陛下如今將大昭朝治理得如何?”

問到大昭朝如何,衛九無從反駁。大昭朝如今自然是好的,楚昭免了三年的稅收,既是讓民養息,也在致力推廣農事。

百姓的臉上那滿臉的笑容,就是對大昭如何最好的回答。

“我只怕陛下如此一來,惹下諸多爭議,一切努力都將付之東流。”衛九心中怕的更是此時的安寧都被打破,若是如此,剛剛安定的天下,百姓,又將要迎來新的災難。

“你是小看了我們陛下。”齊淮肯定地說,“陛下既然做事,必有準備。”

楚昭都沒管底下的議論,十月初五,剛回到齊家住了幾日的齊冶被換上了大紅的喜服,等著古往今來的第一女帝前來迎娶。

身邊伺候的侍衛,侍女之中,以阿兼爲首,阿兼代表著鍾氏和楚昭,肩負著看著齊冶,別讓人跟他亂說話的責任,無時無刻不離齊冶左右。

回家之後齊冶的父母想單獨跟齊冶說幾句話,被鍾氏洗腦非常徹底的齊冶道:“我的事沒有不能跟陛下說的,父親母親有什麼要說的只管說,不必屏退左右。這些都是陛下安排將來伺候我的人。”

除了阿兼之外,伺候齊冶的有四個侍衛,四個侍女,個個都是身懷絕學,一個個規矩也學得好。

齊冶的母親道:“那以前伺候你的人?”

“都打發了吧,宮裡的規矩多,既然是陛下和太后安排的人,最是懂規矩不過了。”齊冶笑得看起來十分的體貼。齊冶的母親搖搖欲墜,有心問問兒子怎麼一副凡事都聽人話的模樣,這不是著魔了吧。

著什麼魔啊,齊冶一直都是這樣好吧!不過以前他會選擇聽不聽他們的話,現在他的腦子裡只有一樣,不管做什麼都聽楚昭的。

只能說,比起鍾氏和楚昭來,齊夫人的段數太低了,養了二十多年的單純兒子,竟然沒讓他認死了只聽她的話,倒是被鍾氏和楚昭做到了。

“你在宮裡好嗎?”齊夫人顫顫地問了一句,齊冶高興地點頭道:“好啊,太后對我很好,陛下對我也很好。陛下說了,以後宮裡的花花草草都交給我打理。”

打理花花草草到底是有什麼可值得炫耀的!齊夫人很想捉住兒子的手說一句,把陛下的心捉住了,讓陛下事事都聽你的,這纔是真正的好事。

但是,阿兼在一邊雖然低眉垂眉的,這話齊夫人也不敢說出來。

“對了,父親母親,這些都是我回來的時候陛下賞賜給我的東西,你們看看都喜歡什麼只管拿去。”齊冶很大方地把東西分派給父母。齊夫人看了一旁的禮物眼睛一亮,有心想說拿幾樣留著做傳家寶。

阿兼已經開口道:“這些都是陛下給郎君添妝的,郎君送給家人的東西在那處。”

指了另一個地方,好吧,那是什麼,那就是一些尋常的金銀玉器,如何能跟齊冶指的相提並論。

齊夫人道:“既是陛下賜給阿冶的東西,阿冶要如何安排都由阿冶。”

伸手就要拿過一旁的東西,阿兼的聲音再次響起,“離宮之前,御賜之物皆已登記造冊,底單皇上那裡也留了一份,夫人拿了去,怕要落得一個偷竊御賜之物的罪名。”

言語不善,齊夫人大喝道:“大膽!”

“奴婢膽不大,只是據實而說。陛下賜給未來皇后的東西,奴婢們就要幫著看護好,少了一個,奴婢們都擔代不起。”阿兼不亢不卑地說來,齊夫人衝著齊冶道:“你就這麼看著別人欺負你娘?”

齊冶一臉糾結地道:“出宮之前,陛下和太后都吩咐了讓我聽阿兼嬤嬤的,我是要聽陛下跟太后的,還是要聽母親的?”

問得是真好啊!齊夫人滿腹的火都被這一問,問得熄得乾乾淨淨。

跟楚昭鬥,她拿什麼鬥!那是天下男人都鬥不過的一個主兒!

“齊大人和夫人要是沒有什麼事的話就請回吧!”阿兼看不起齊家這夫妻倆,難怪楚昭從定下齊冶爲後之後就把齊冶留在宮裡,原來竟是防著這兩位,

“難道陛下有說我們連見見未來的皇后都不行嗎?”齊夫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家裡下逐客令,氣得渾身直髮抖地直問。

阿兼低眉垂眉地道:“只是郎君累了,齊大人和夫人難道就不心疼郎君?”

沒有成爲皇后之前,喚齊冶一聲郎君並無不對,齊家的父母聽到阿兼的話打量了齊冶一眼,果然齊冶在打著哈欠,果然是累了。

齊夫人難掩臉上的尷尬,小聲地道:“還那麼早就累了,難不成進了宮還嬌氣了?”

“陛下和太后都是注重養生的人,今日郎君離宮未曾小憩,疲憊得早些罷了。”阿兼爲齊冶說話,叫齊夫人更尷尬。

“既然阿冶累了,那我們先走了,明日再來看阿冶!”還是當男人的還要點臉,扯了齊夫人不由分說地離開了,阿兼的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飾的輕蔑,齊家啊齊家,她永遠都還記得當初鍾氏與齊淮的事曝出之後,齊家人看鐘氏,看鐘家人的眼神。

事隔多年,竟然還看到同樣的場面,齊家的父母,對自己的兒子都不上心,也好意思借他來拿楚昭的東西,哪怕那些楚昭願意給他們,阿兼也決定一點也不給他們。

“嬤嬤,陛下離宮是說這些東西可以給父親母親的,你爲什麼又說不是?”齊家的夫妻走了,齊冶後知後覺地問。

齊冶沒有當衆露阿兼的底,阿兼是挺高興的。所以這會兒齊冶問,阿兼道:“與其給他們,還不如郎君自己留著,郎君給了他們,他們也不會念郎君的好。”

最後一句真戳齊冶的心,“母親還問了我一句在宮裡好不好,父親連問都沒問我。”

沉沉的傷心失落毫不掩飾,阿兼道:“沒事,以後啊,郎君進了宮就拿太后和陛下當家人,太后和陛下都是心地善良的人,郎君待她們好,她們也會待郎君好的。”

阿兼伺候了鍾氏那麼多年,楚昭又是她自小看大的。母女倆是一個性子,你對我好,我必也對你好!對她不好的,不在意的不會記在心上,若是越了度的,一時不動你,早晚有一天也會捉住機會弄死你。

像齊冶這樣單純的人,只要沒有人給他出歪主意,將來他在大明宮的日子就一定能過好。

楚昭選的皇后,鍾氏認下了,齊冶的地位就會穩如泰山。

“阿兼嬤嬤,謝謝你!”齊冶笑著跟阿兼道謝,認認真真地道謝,阿兼露出了一個笑容,“郎君客氣了,在齊家這些日子郎君都聽奴婢的,能省許多麻煩。”

“嗯,嬤嬤是陛下和太后派來的,我一定聽嬤嬤的話!”

199章 自作聰明146章 求仁得仁082章 我要練兵114章 自相殘殺183章 皇子楚操160章 柴景選擇167章 正式拜師241章 敵軍進犯162章 昭立皇后114章 自相殘殺235章 楚宸漸長129章 京城求救205章 齊冶賜藥142章 爲帝爭論017章 祖母心思126章 奪回雍州235章 楚宸漸長059章 瑣事一二213章 寶藏歸屬046章 命硬克父226章 惠臣之心098章 追殺海盜064章 梁州遇刺235章 楚宸漸長010章 兄長禮物005章 力爭食飯073章 楚茂上門235章 楚宸漸長207章 水軍之敗208章 另闢蹊徑056章 楚昭揍人060章 楚敏落水210章 偶遇熟人199章 自作聰明151章 家常一二267章 針鋒相對131章 殺雞儆猴064章 梁州遇刺211章 項氏寶藏250章 戰事再起080章 終於離京263章 借糧要求027章 鍾氏出手256章 描繪藍圖120章 楚昭鬆口244章 求和索賠199章 自作聰明184章 再選皇商196章 楚宸挨罰190章 失蹤之人106章 自行募兵044章 柴家七郎067章 太夫人鬧052章 配合無間128章 藥坊爭權193章 擒住賊人255章 有女長成096章 解決麻煩119章 柴太尉動041章 陳年舊事215章 開啓寶藏030章 兄長出手064章 梁州遇刺186章 昭華之律245章 姜參之死248章 百家所求251章 楚宸殺人157章 太后相邀247章 覈查面對264章 一屋不掃148章 討要嫁妝020章 各自心思194章 獄中談論134章 冀州之亂204章 幫忙出氣246章 身世披露010章 兄長禮物210章 偶遇熟人172章 聚衆鬥毆109章 天下大亂160章 柴景選擇111章 你來我往060章 楚敏落水264章 一屋不掃191章 衆志一心057章 皇帝召見069章 將計就計194章 獄中談論270章 荊州水災019章 楚愉哀求049章 解決辦法091章 楚衛和離129章 京城求救001章 生得如何166章 胡攪蠻纏234章 拍賣競價228章 女帝心思068章 脣槍舌戰059章 瑣事一二256章 描繪藍圖
199章 自作聰明146章 求仁得仁082章 我要練兵114章 自相殘殺183章 皇子楚操160章 柴景選擇167章 正式拜師241章 敵軍進犯162章 昭立皇后114章 自相殘殺235章 楚宸漸長129章 京城求救205章 齊冶賜藥142章 爲帝爭論017章 祖母心思126章 奪回雍州235章 楚宸漸長059章 瑣事一二213章 寶藏歸屬046章 命硬克父226章 惠臣之心098章 追殺海盜064章 梁州遇刺235章 楚宸漸長010章 兄長禮物005章 力爭食飯073章 楚茂上門235章 楚宸漸長207章 水軍之敗208章 另闢蹊徑056章 楚昭揍人060章 楚敏落水210章 偶遇熟人199章 自作聰明151章 家常一二267章 針鋒相對131章 殺雞儆猴064章 梁州遇刺211章 項氏寶藏250章 戰事再起080章 終於離京263章 借糧要求027章 鍾氏出手256章 描繪藍圖120章 楚昭鬆口244章 求和索賠199章 自作聰明184章 再選皇商196章 楚宸挨罰190章 失蹤之人106章 自行募兵044章 柴家七郎067章 太夫人鬧052章 配合無間128章 藥坊爭權193章 擒住賊人255章 有女長成096章 解決麻煩119章 柴太尉動041章 陳年舊事215章 開啓寶藏030章 兄長出手064章 梁州遇刺186章 昭華之律245章 姜參之死248章 百家所求251章 楚宸殺人157章 太后相邀247章 覈查面對264章 一屋不掃148章 討要嫁妝020章 各自心思194章 獄中談論134章 冀州之亂204章 幫忙出氣246章 身世披露010章 兄長禮物210章 偶遇熟人172章 聚衆鬥毆109章 天下大亂160章 柴景選擇111章 你來我往060章 楚敏落水264章 一屋不掃191章 衆志一心057章 皇帝召見069章 將計就計194章 獄中談論270章 荊州水災019章 楚愉哀求049章 解決辦法091章 楚衛和離129章 京城求救001章 生得如何166章 胡攪蠻纏234章 拍賣競價228章 女帝心思068章 脣槍舌戰059章 瑣事一二256章 描繪藍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安县| 根河市| 大悟县| 正宁县| 乐都县| 泗水县| 万全县| 莱阳市| 横山县| 正镶白旗| 江安县| 司法| 恩施市| 博野县| 临邑县| 三明市| 岳阳市| 宁安市| 东明县| 五台县| 安福县| 湘阴县| 登封市| 大洼县| 马公市| 卢龙县| 大安市| 东台市| 河东区| 五家渠市| 闸北区| 娱乐| 商洛市| 黔西县| 嵊泗县| 开鲁县| 泾川县| 博白县| 大洼县| 宁明县| 邢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