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章 燕國使臣

王宮。

廉頗身著戎裝,朝著趙孝成王恭敬行禮。

趙孝成王,原本也算是位野心勃勃的雄主,然而長平大敗以後,卻一蹶不振。

如今五十多歲的趙孝成王,看起來卻顯得無比滄桑。

“燕國使臣要在邯鄲滯留幾日,王上可曾想好,派遣何人前去接待燕國使臣?”

廉頗行禮畢,單刀直入的詢問。

趙王聞言,卻是面露猶疑之色。

燕國勢大,縱然對趙國虎視眈眈,趙國也不能怠慢燕國使者。

這也就註定了,要派出足夠有分量之人,纔有資格招待燕國使者。

然而,燕國使者來者不善,趙王自然也有所察覺。

故此,招待燕國使者之人,不僅要能說會道,還要能夠壓制住對方氣勢才行。

如此算來,除了幾個朝廷重臣,倒也很難找出這等人才。

只不過,朝中重臣都有要務,也不可能陪同燕國使臣數日。

沉吟半晌,趙王忽然說道:“太子偃這些年越發沉穩,身份也足夠,要不就派他前去接待燕國使臣吧。”

廉頗聞言,心中卻極度不屑。

太子偃在趙王面前,自然裝得沉穩懂事,不過私下風評卻極差。

不說其他,單是迎娶娼妓,並且將其立爲正妻,都非常惹人詬病。

要知道,趙偃身爲趙國太子,日後有極大可能繼承王位,正妻也就是一國之母。

讓娼妓擔任國母,豈不讓整個趙國蒙羞?

更何況,廉頗素來看好趙嘉,認爲趙嘉日後能夠帶領趙國走向強盛。

可惜的是,趙偃卻寵溺那個娼妓以及娼妓之子,對趙嘉這個嫡長子萬般冷落。

再加上,趙偃的確文不成武不就。

於公於私,廉頗對太子趙偃都極爲不喜,這才屢次拒絕趙偃的示好。

深吸口氣,廉頗說道:“太子偃雖沉穩,然此次燕國使臣乃燕相慄腹。”

“慄腹以齊人身份權傾燕國,其心機深沉,老於世故,極難應付。”

“如此人物,太子偃未必能夠壓住對方氣勢,說不得還會適得其反。”

趙王聞言,眉頭大皺,顯然有些不高興。

廉頗雖然說得隱晦,趙王終究還是聽明白了,廉頗是在變相貶低自己兒子趙偃。

雖然趙偃的確才能不顯,終究是趙王獨子,平常也十分乖巧。

趙王心中不愉,奈何廉頗功勳卓著。

趙王也不好過多責備,只是有些不快的說道:“既如此,那麼廉卿以爲,何人能擔此重任?”

廉頗性格耿直,沒有在意趙王情緒的變化,說道:“王長孫趙嘉,能文能武,膽識過人,足以擔此重任。”

“你說嘉兒?”

聽到廉頗舉薦自己孫子,趙王臉色這才略微有些舒緩。

假如廉頗推薦其餘宗室子弟,那就代表廉頗認爲,趙王后代比不上其餘支脈,趙王肯定心中不喜。

趙嘉雖然是趙王孫子輩,這些年趙王對他也不太上心,雙方終究血濃於水,割捨不斷。

廉頗推薦趙嘉,總好過推薦別人。

趙王沉吟半晌,說道:“這些年來,寡人只知道嘉兒隨宗室子弟學習,究竟如何,想必廉卿比寡人更清楚。”

“不過,我還是要考校他一番。”

廉頗聞言大喜,道:“自當如此。”

卻說趙嘉離開上將軍府以後,就在心中暗自感嘆:真是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

他本來還想著,請求廉頗幫忙舉薦,讓自己步入朝堂。

不曾想,趙嘉還沒開口,機會就已經來了。

“也不知道,王父會不會讓我前去招待燕國使臣。”

趙嘉返回庭院,拿起兵書翻閱,卻因爲心中有事,無論如何也讀不進去。

無奈之下,趙嘉索性放下兵書,拔出佩劍在院內舞劍。

“公子,王上召見!”

趙嘉正舞得興起,喻竹卻是衝了進來,俏臉上滿是興奮之色。

“鏘!”

收劍入鞘,趙嘉略微有些喘息,不過眼睛卻十分明亮。

卻說趙嘉得到召見,很快就進入王宮,在宦官的帶領下來到內殿門口等候。

“大王,嘉公子來了。”

宦官進入內殿,看著正在伏案處理政務的趙王,輕聲提醒。

“哦?”

聽到趙嘉過來,趙王擡起了腦袋,眼中閃過疲憊之色。

“讓他進來吧。”

腳步聲緩緩傳來,趙嘉沒過多久,便已經來到了趙王身前。

“孫兒拜見王父!”

看著陌生而又熟悉的趙王,趙嘉內心五味雜陳,卻仍舊恭恭敬敬的行禮。

五十多歲的趙王,雙鬢已經有了斑斑白髮。

他擡頭看著年輕的趙嘉,從頭到尾細細打量過後,神情卻是有些恍惚。

“免禮。”

不過很快,趙王就收拾好了心情。

“寡人聽上將軍說,這些年你讀書習武都有不小成就,可是如此?”

趙嘉垂首答曰:“與王父相比,孫兒只是略懂皮毛,永遠只能擡頭仰望耳。”

被自己孫子拍馬屁,趙王感到十分高興,臉上的褶皺都舒展了幾分。

“你這孩子,倒也謙遜。”

“本來寡人還想好好考校與你,不過寡人相信上將軍眼光。”

“如今邯鄲城內有諸侯使團,就由你前去招待燕國使者吧,也好長長見識。”

不過緊接著,趙王臉色就變得嚴肅起來。

他沉聲說道:“最近燕國國內軍隊、輜重調動頻繁,恐有覬覦我趙國之心。”

“燕國使團,雖名義上是前來爲寡人祝壽,恐怕來者不善。”

“汝當切記,此次招待燕國使臣,既不可失了禮儀,更不可辱我國威!”

“汝能否做到?”

趙嘉心中凜然,沉聲喝道:“謹諾!”

趙嘉知道,這次任務十分艱鉅。

不過他也深知,只要自己能夠抓住這次機會,說不得就能趁勢而起。

唯有掌控話語權,纔有可能改變自己以及趙國命運。

想起了未來戰神李牧,趙嘉心中微動,躬身道:“孫兒斗膽,向王父索要一人,隨我前去接待燕國使者。”

趙王臉上露出感興趣的神色,道:“何人?”

趙嘉答曰:“李牧。”

趙王聽到李牧這個名字,臉色當即有些不好看。

李牧膽小懼戰的做法,讓趙王心中非常不滿,若非考慮到對方駐守邊塞數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趙王恐怕早就要下詔責罰了。

如今將李牧扔在驛館,就是爲了好生打磨對方性子。

“那李牧貪生怕死、膽小懼戰,令其隨汝前去接待燕國使臣,豈不辱我國體?”

趙王有些不悅。

趙嘉卻堅持道:“孫兒年少無知,魯莽衝動,也未曾經歷過什麼大場面。”

“那李牧雖膽小畏戰,這些年終究駐守北疆,見多識廣,沉穩內斂。”

“讓李牧隨行,正好與孫兒互補,還請王父成全!”

趙王思量半晌,覺得趙嘉所言並非全無道理,終究還是應承了下來。

邯鄲城內,趙嘉、李牧帶領數十甲士,陪同燕國使臣四處走動。

李牧沒想到,自己被冷落數日以後,不僅沒有受到責罰,反而被指派了任務。

只要沒被趙王徹底冷落,李牧就有再度崛起的機會。

想到這裡,李牧不由將目光放在了趙嘉身上。

他知道,自己此次能夠前來招待燕國使臣,多半是嘉公子從中出力。

衆人在邯鄲城內閒逛,燕國使臣四處查看。

慄腹等燕國使者,看著街道上多爲老人、婦女、孩童,以及不滿二十歲的青年。

他們目光交織,眼中都有光芒閃動。

慄腹裝作漫不經心的說道:“真沒想到,過去了數年時間,趙國仍舊未能恢復過來。”

“看這滿城婦女,想必許多都沒了丈夫吧。”

“若趙國婦人尋不到男人,不妨前往燕國,我大燕男子不僅衆多,而且無比雄壯。”

“哈哈哈哈!”

其餘燕國使者聞言,全都大笑起來,笑聲有些肆無忌憚。

或許趙國以前很強。

只是經歷過長平之戰大敗,以及數年邯鄲保衛戰以後,趙國成年男子幾乎傷亡殆盡,國力大衰。

反觀燕國,前不久剛剛開疆拓土,正是春風得意之際,這纔敢如此放肆。

站在趙嘉身後的李牧,聞言當即大怒,手握劍柄就準備發作。

跟在李牧身後的趙國士卒,也都各個怒髮衝冠。

趙嘉急忙示意李牧不要妄動,而後若有所指的問道:“聽說先生乃是齊人?”

慄腹臉色微變,而後沉聲說道:“正是。”

趙嘉面含笑意,繼續說道:“某聽聞,先生曾於稷下學宮求學,不知然否?”

彷彿想起了當初美好的時光,慄腹緬懷了半晌,這才嘆道:“曾經羣賢匯聚的稷下學宮,可惜早就物是人非啊。”

樂毅率五國軍隊攻齊,連下七十二城。

齊王被殺以後,齊國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座城池,幾乎已經宣告亡國。

燕軍圍困即墨,城中推舉田單爲將,死守五年拖到燕昭王逝世,田單才用反間計讓樂毅被廢除職位,出逃至趙國。

之後田單以火牛陣大破燕軍,雖成功收復失地,卻再也無力爭奪天下。

此時的齊國,早不復往日強盛。

慄腹雖在燕國爲官,終究乃是齊人,想起了齊國所經歷的興衰,臉上也滿是悵然之色。

趙嘉不動聲色的繼續說道:“嘉愚鈍,有一事想詢問先生。”

慄腹雖然有種不祥預感,終究還是硬著頭皮說道:“但問不妨。”

趙嘉嘆道:“昔日齊國何等強大,奈何爲燕國所破,以致淪落到此等境地。”

“先生既爲齊人,爲何不思興復齊國,反而前往齊之世仇燕國爲官,並且口口聲聲自稱燕人?”

“長平之戰趙國雖敗,然趙國稚童、婦人盡皆心向趙國,登上城牆拼死抵抗,這才擊退秦國軍隊。”

“我觀先生飽讀經書,難道尚不及趙國稚童、婦人,棄本國而轉投敵國乎?”

趙嘉話音落下,街道上空氣都彷彿變得凝滯起來。

慄腹臉色鐵青。

其餘燕國使者也都神,情不自然。

唯有李牧以及趙國士卒,卻都轉怒爲喜,滿臉鄙夷的看著慄腹。

第三十一章 使其狂第一百一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零五章 變故第一百七十七章 諡號第二百五十三章 翻臉第五十章 大捷第十八章 且取趙嘉人頭第六章 燕國使臣第六十二章 絕望第一章 喻竹第十五章 非其不可第二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三十四章 老卒第一百六十六章 獻相印第二百四十五章 堅定信念第八十七章 裹挾第八十四章 永結盟好第八十九章 縱馬掠秦地第二十七章 生擒第二百三十章 秦人不可辱第一百一十章 縱馬斬賊酋第六十七章 初獻策第一百零二章 城門口第一章 喻竹第二百五十四章 問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國鉅變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三十九章 怪責第十六章 連下五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十九章 雖死無憾第一百六十二章 斬單于首級第一百二十章 備戰第二十三章 狼煙第二百二十八章 減除第一百零三章 不安第二百七十七 進諫第二百七十四章 鄭國第二百五十八章 狗屠夫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染秦都第二百八十一章 爭相獻策第六十九章 倒影湖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十八章 且取趙嘉人頭第七章 敢戰否第八十八章 再逼齊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王翦出逃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本擴張的雛形(二合一)第一百零九章 千騎卷平岡第二百二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八十六章 岐山對(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寡人信他第八十二章 秦國來犯第一百二十七章 縱論天下(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安君第八章 趙人不屈第十章 燕軍伐趙第二百七十七 進諫第六十六章 心扉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伐魏第二百四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零五章 變故第三十八章 爆發第一百七十四章 趙王病危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馬行空第一百六十一章 拜相(感謝書友‘江南楠、’的盟主打賞)第九十八章 汝可知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姬第八章 趙人不屈第七十章 愣頭青第二百六十二章 刺客齊聚第八十九章 縱馬掠秦地第二百一十七章 書信第四章 長幼尊卑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得麟兒第一百零八章 滅了它第一百零四章 入城第五十一章 魏無忌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六章 燕國使臣第八十章 勸諫第八十五章 周子貴於齊第八十九章 縱馬掠秦地第六十四章 徹底毀掉第一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五十七章 我欲逆天第五十一章 魏無忌第五十七章 我欲逆天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霄第二百零九章 餡餅第七十六章 憋屈的楚王第六十章 閒棋第二百四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六十六章 寡人信他第十九章 雖死無憾第一百八十六章 岐山對(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霄第二百五十三章 翻臉第二百一十九章 使趙第二百二十二章 釜底抽薪
第三十一章 使其狂第一百一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零五章 變故第一百七十七章 諡號第二百五十三章 翻臉第五十章 大捷第十八章 且取趙嘉人頭第六章 燕國使臣第六十二章 絕望第一章 喻竹第十五章 非其不可第二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三十四章 老卒第一百六十六章 獻相印第二百四十五章 堅定信念第八十七章 裹挾第八十四章 永結盟好第八十九章 縱馬掠秦地第二十七章 生擒第二百三十章 秦人不可辱第一百一十章 縱馬斬賊酋第六十七章 初獻策第一百零二章 城門口第一章 喻竹第二百五十四章 問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國鉅變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三十九章 怪責第十六章 連下五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十九章 雖死無憾第一百六十二章 斬單于首級第一百二十章 備戰第二十三章 狼煙第二百二十八章 減除第一百零三章 不安第二百七十七 進諫第二百七十四章 鄭國第二百五十八章 狗屠夫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染秦都第二百八十一章 爭相獻策第六十九章 倒影湖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十八章 且取趙嘉人頭第七章 敢戰否第八十八章 再逼齊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王翦出逃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本擴張的雛形(二合一)第一百零九章 千騎卷平岡第二百二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八十六章 岐山對(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寡人信他第八十二章 秦國來犯第一百二十七章 縱論天下(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安君第八章 趙人不屈第十章 燕軍伐趙第二百七十七 進諫第六十六章 心扉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伐魏第二百四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零五章 變故第三十八章 爆發第一百七十四章 趙王病危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馬行空第一百六十一章 拜相(感謝書友‘江南楠、’的盟主打賞)第九十八章 汝可知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姬第八章 趙人不屈第七十章 愣頭青第二百六十二章 刺客齊聚第八十九章 縱馬掠秦地第二百一十七章 書信第四章 長幼尊卑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得麟兒第一百零八章 滅了它第一百零四章 入城第五十一章 魏無忌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六章 燕國使臣第八十章 勸諫第八十五章 周子貴於齊第八十九章 縱馬掠秦地第六十四章 徹底毀掉第一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五十七章 我欲逆天第五十一章 魏無忌第五十七章 我欲逆天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霄第二百零九章 餡餅第七十六章 憋屈的楚王第六十章 閒棋第二百四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六十六章 寡人信他第十九章 雖死無憾第一百八十六章 岐山對(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霄第二百五十三章 翻臉第二百一十九章 使趙第二百二十二章 釜底抽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乡市| 迁安市| 揭东县| 芒康县| 舟山市| 沙田区| 蒙阴县| 衡山县| 互助| 刚察县| 忻城县| 溆浦县| 临朐县| 红河县| 鞍山市| 镇安县| 沙洋县| 来凤县| 乳山市| 汝州市| 电白县| 富平县| 彩票| 册亨县| 廊坊市| 颍上县| 合山市| 肥西县| 赤峰市| 嵩明县| 罗源县| 长泰县| 关岭| 德州市| 彰武县| 麟游县| 合山市| 朝阳区| 新宾| 五指山市|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