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七章 諡號

申岐之地,都邑中陽,平岐君府。

“君上,邯鄲急報!”

正在讀書的趙嘉,看著邊城突兀闖了進來,不由心中微驚。

他知道邊城性格比較淡然,若非發生了天大事情,絕對不會如此倉惶。

“邊城,發生了什麼事情?”

邊城說道:“根據探子回報,大王昏厥甦醒以後,令上將軍統帥五萬兵馬伐魏,欲取繁陽!”

“上將軍出征魏國不到一月,大王就已經駕崩!”

趙嘉聞言,臉上露出惆悵之色,輕聲呢喃著:“終究還是來了麼。”

趙嘉反應之平靜,有些出乎了邊城所料。

事實上,早在趙王暈厥甦醒以後,讓廉頗統兵五萬攻打魏國繁陽之時,趙嘉就已經得到了消息。

他隱約記得,歷史上正是廉頗攻打繁陽之際,趙王駕崩。

趙嘉只是沒有想到,趙王居然這麼快就去世了。

“汝先退下吧!”

趙嘉擺了擺手,示意邊城退下,而後一個人坐在屋內,神情有些恍惚。

他雖早就預料過,趙王會去世。

可真正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心中還是五味雜陳,對於未來也感到了巨大壓力。

趙王在世的時候,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趙國始終穩如泰山。

哪怕趙嘉割據申岐之地,也能得到趙王的體諒,只因趙王更識大體,知大勢。

現如今,趙王驟然去世。

趙偃繼位已成事實,哪怕趙遷已經不在了,趙嘉仍舊有些擔心,趙偃容不下自己。

真要到了那個時候,趙嘉又當如何行事?

束手待斃,眼睜睜看著趙偃帶著正在中興的趙國,從此開始走向下坡路,趙嘉做不到。

更何況,趙嘉如今不僅僅代表自己的利益,身後還有整個申岐之地的利益團體。

趙嘉若是倒臺,縱然趙偃礙於父子情分,不會真要了其性命,那些跟隨趙嘉的屬下,許多卻都會遭受牽連。

假如不束手待斃,起兵反叛的話,趙嘉不僅會名聲掃地,還會讓趙國發生內亂,給予敵國可趁之機。

無論發生了哪種情況,都並非趙嘉願意看到的結局。

此前,趙嘉還有些幻想,那就是憑藉自己的赫赫戰功,趙王去世的時候,會不會隔代傳位給自己。

事實證明,趙嘉想多了。

從趙王病危,到派遣廉頗伐魏,再到從未遣使召自己回邯鄲,趙嘉就已經知道了趙王的態度。

“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思量許久,趙嘉終究還是深深嘆了口氣。

他有些許幻想,希望趙偃能夠容得下自己,讓自己繼續割據申岐之地。

那樣的話,趙國不僅不會內亂,自己也能竭盡全力爲趙國抵禦秦國。

他現在卻是有些發愁,假如趙偃下詔令自己回去爲趙王守孝,又該如何應對。

回去的話,就會變成籠中之鳥。

趙偃也有很大可能,趁著這個機會軟禁自己,繼而奪回申岐之地。

若不回去,作爲長孫卻不回去爲逝世的祖父守孝,於情於理都有些說不過去。

趙嘉如今所仰仗者,首先乃是名聲,其次纔是申岐之地。

如果名聲毀了,縱然能夠繼續割據申岐之地,亦會失去人心,得不償失。

“君上,李斯先生求見!”

就在趙嘉坐立不安的時候,卻是聽到了邊城的聲音。

“讓他進來吧。”

邯鄲,王宮大殿。

趙偃坐在王位上,看著整整齊齊立於下面的滿朝公卿,在欣喜之餘,也感到了深深的疲憊。

趙丹駕崩,趙偃本以爲自己登上王位以後,就能執掌天下,成爲最愜意的人。

然而,趙偃尚且沒有享受到權利帶來的好處,就被各種雜亂的事情,弄得有些焦頭爛額。

先王駕崩,王陵沒有建好、諡號沒有定下來以前,尚且不能下葬。

如今天氣並不算冷,屍體若不進行特殊處理,很快就會發臭,這些事情雖有專人操持,趙偃也要記掛在心上。

否則王宮內真要傳出屍臭味,他這位太子亦會顏面掃地。

不錯,趙偃現在哪怕已經執掌了朝政,卻仍舊乃是太子,而非趙王。

趙偃爲趙丹下葬以後,至少要守孝到明年,才能真正繼承王位。

王陵,趙偃到不擔心。

基本每位趙王繼位的時候,就開始爲自己建造陵墓,趙丹自然也不例外。

如今最麻煩的事情,卻是要給先王定諡號。

對於歷代國君而言,諡號都是無比重要的事情,有時候一兩個字的諡號,基本也就相當於,給對應君主的蓋棺定論。

若在君王將死之時,給其定下不好諡號,該君王甚至可能會死不瞑目。

就比如楚太子弒父,諡父爲靈。

豈料其父尚未瞑目,雖然不能開口說話,卻急巴巴地睜著眼睛似有所語,太子即改諡爲成,楚成王這才瞑目。

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亂而不損曰靈;好祭鬼神曰靈;極知鬼神曰靈;不遵上命曰靈;德之精明曰靈。

靈這個諡號乃平諡,雖不算下諡,卻也並非什麼好的諡號。

擁有此等諡號者,要麼是平庸君王,要麼是亡國君主,包含了後人對君主的批評與同情。

歷史上趙偃諡號‘悼襄’,‘悼’乃平諡,‘襄’乃上諡,這個諡號有些許美化的意思。

其子趙遷諡號‘幽繆’,‘幽’乃平諡(中等偏下,有憐憫的意思),‘繆’乃下諡,有昏聵、荒謬的意思。

事實上,由於惡諡是對死者的批評,這在古代是比較反感的事情。

所以到了北宋做出規定:不立惡諡,只作美諡、平諡。

趙王丹去世的那刻起,其諡號已經被提上議程,奈何諡號爲一國大事,幾乎能夠對趙王丹此生功過進行蓋棺定論。

滿朝公卿以及國內名士,都被邀請到朝堂之內,商議趙王丹的諡號。

對於趙王,褒者大有人在,卻也不乏貶者。

由於趙嘉的到來,沒有讓蒙驁攻下趙國太原郡的三十餘城,趙國雖有長平之敗,趙丹在位之時卻也算得上是戰功赫赫,令各國不敢小覷趙國。

故此,不少人建議給予趙王丹上諡。

可惜的是,無論趙王丹立下了何等赫赫戰功,終究要爲長平之戰的失敗負責。

長平之戰,幾乎改變了整個趙國命運,是所有趙人心中之疼。

那場失敗,也讓不少學士認爲,應該給趙王丹平諡。

雙方各執一言,爭吵不休,就連趙偃也很難插上話,這才被弄得焦頭爛額。

諡號不能定下,趙王丹就不能下葬,趙偃也不能真正開始理政,這才心中煩躁。

眼看雙方還在爭吵,趙偃想起了自己父親臨死之前,還在爲了自己能夠順利繼位而鋪路,再也忍不住心中怒火。

他猛然起身,喝道:“先王在世之時,雖有長平之敗,然趙國力不及秦國,縱有此敗亦在情理之中。”

“除此之外,先王在世大破燕國、掃滅匈奴、更是屢御秦國,戰功赫赫。”

“先王諡號定爲上諡,再敢言中諡者斬!”

正在爭論的衆人,驟然看到趙偃發如此大脾氣,頓時噤若寒蟬,那些想要爲趙王丹立下諡之人,哪怕心中不願,卻也不敢再說什麼。

就這樣,在趙偃的極力要求下,趙王丹諡號‘孝成’,史稱趙孝成王。

上諡者,排名靠前者爲神、聖、賢、文、武、成。

前三者配用者極少。

能夠除此之外,‘文’多用於和平朝代使國家富強的明君;武多用於開國君主,或者是那些在位期間,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的君主。

至於‘成’,已經算是上諡中的佼佼者。

成:安民立政曰成;刑民克服曰成;佐相剋終曰成;制義克服曰成;禮樂明具曰成;持盈守滿曰成;遂物之美曰成;通達強立曰成;經德秉德曰成;民和神福曰成;道兼聖智曰成;夙夜警戒曰成;曲直赴禮曰成;仁化純被曰成;不忘久要曰成;德備禮樂曰成;德見於行曰成;久道化隆曰成;內德純備曰成;坤寧化洽曰成。

除此之外,‘孝’雖略顯中庸,更多卻形容君王品德,卻亦爲上諡。

趙孝成王這個諡號的確定,也就表明從今往後,史書上對於趙王丹正面的肯定。

諡號定下來以後,緊接著就是昭告天下,而後爲趙王丹下葬。

“傳令公子嘉,令其返回邯鄲,替先王守孝!”

就在滿朝文武張羅著給趙王丹下葬之時,太子偃忽然下達的詔書,卻是讓所有人都感覺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伐魏第一百六十章 人肉,亦能食(兩章合一)第七十四章 破鞋抽你丫第兩百零三章 四國聯盟第一百四十二章 請伐魏第二百六十一章 赴薊第二百四十七章 替義士壯行第七十四章 破鞋抽你丫第五十九章 本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清算第五十三章 掛印離去第二百五十九章 誰能接我一劍第九十五章 夜襲第一百一十四章 換城第七十三章 驚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刺客齊聚第二百六十二章 刺客齊聚第六十二章 絕望第二十七章 生擒第一百一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二十三章 蒙恬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五十一章 抉擇第二百一十九章 使趙第三章 耳光第一百八十七章 岐山對(下)第六十九章 倒影湖第三章 耳光第十五章 非其不可第五十一章 魏無忌第四十三章 廉頗反第一百一十四章 換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跳崖第十四章 再舉李牧第九十七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一十六章 毀諾如何第一百六十章 人肉,亦能食(兩章合一)第二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一十九章 屍骨盈秦地第七十六章 憋屈的楚王第一百六十章 人肉,亦能食(兩章合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縱論天下(下)第八十四章 永結盟好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棋第一百二十二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十三章 何懼第一百四十七章 塞外第一百五十章 漫山遍野第九十一章 平岐君第八十五章 周子貴於齊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三十章 秦人不可辱第二百一十八章 蒙驁之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一章 喻竹第十三章 何懼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廉頗入申岐第二百四十章 退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迴歸第七十五章 人約黃昏後第二百二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雨飄搖第二十七章 生擒第二百三十四章 少習山第二百一十一章 項燕第二百五十三章 翻臉第二百八十九章 主帥人選第一百三十二章 抉擇第四十三章 廉頗反第二百二十六章 挖坑第一百五十二章 毒餌第二百七十五章 來投第二百六十二章 刺客齊聚第八十二章 秦國來犯第一百二十七章 縱論天下(上)第一百零九章 千騎卷平岡第二十八章 軟腳蝦(感謝明明姐的萌主打賞)第二百七十一章 迴歸第一百八十八 亂起第二百零一章 太子丹第二百四十五章 堅定信念第六十三章 出人預料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君之道第二百六十四章 盡殺之第八十八章 再逼齊國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馬行空第一百七十八章 拔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子亦知王翦乎第二百四十二章 溫水煮青蛙第八十二章 秦國來犯第二百六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子亦知王翦乎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子亦知王翦乎第二百二十三章 蒙恬第二百二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四十八章 南侵(求首定!)第二百五十一章 抉擇第二百三十九章 缺糧第七章 敢戰否
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伐魏第一百六十章 人肉,亦能食(兩章合一)第七十四章 破鞋抽你丫第兩百零三章 四國聯盟第一百四十二章 請伐魏第二百六十一章 赴薊第二百四十七章 替義士壯行第七十四章 破鞋抽你丫第五十九章 本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清算第五十三章 掛印離去第二百五十九章 誰能接我一劍第九十五章 夜襲第一百一十四章 換城第七十三章 驚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刺客齊聚第二百六十二章 刺客齊聚第六十二章 絕望第二十七章 生擒第一百一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二十三章 蒙恬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五十一章 抉擇第二百一十九章 使趙第三章 耳光第一百八十七章 岐山對(下)第六十九章 倒影湖第三章 耳光第十五章 非其不可第五十一章 魏無忌第四十三章 廉頗反第一百一十四章 換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跳崖第十四章 再舉李牧第九十七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一十六章 毀諾如何第一百六十章 人肉,亦能食(兩章合一)第二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一十九章 屍骨盈秦地第七十六章 憋屈的楚王第一百六十章 人肉,亦能食(兩章合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縱論天下(下)第八十四章 永結盟好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棋第一百二十二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十三章 何懼第一百四十七章 塞外第一百五十章 漫山遍野第九十一章 平岐君第八十五章 周子貴於齊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三十章 秦人不可辱第二百一十八章 蒙驁之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一章 喻竹第十三章 何懼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廉頗入申岐第二百四十章 退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迴歸第七十五章 人約黃昏後第二百二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雨飄搖第二十七章 生擒第二百三十四章 少習山第二百一十一章 項燕第二百五十三章 翻臉第二百八十九章 主帥人選第一百三十二章 抉擇第四十三章 廉頗反第二百二十六章 挖坑第一百五十二章 毒餌第二百七十五章 來投第二百六十二章 刺客齊聚第八十二章 秦國來犯第一百二十七章 縱論天下(上)第一百零九章 千騎卷平岡第二十八章 軟腳蝦(感謝明明姐的萌主打賞)第二百七十一章 迴歸第一百八十八 亂起第二百零一章 太子丹第二百四十五章 堅定信念第六十三章 出人預料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君之道第二百六十四章 盡殺之第八十八章 再逼齊國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馬行空第一百七十八章 拔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子亦知王翦乎第二百四十二章 溫水煮青蛙第八十二章 秦國來犯第二百六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子亦知王翦乎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子亦知王翦乎第二百二十三章 蒙恬第二百二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四十八章 南侵(求首定!)第二百五十一章 抉擇第二百三十九章 缺糧第七章 敢戰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江市| 图木舒克市| 安新县| 富平县| 耒阳市| 张家口市| 鹤壁市| 宁乡县| 鹤壁市| 沿河| 安平县| 清远市| 丘北县| 教育| 林甸县| 太湖县| 玉山县| 凤凰县| 体育| 永吉县| 融水| 寻甸| 毕节市| 儋州市| 新乡市| 哈尔滨市| 于都县| 敦化市| 陆川县| 都昌县| 克东县| 奇台县| 都昌县| 错那县| 郁南县| 长兴县| 龙岩市| 连城县| 延长县| 伊吾县| 灵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