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雨飄搖

秦都,咸陽。

“趙王丹駕崩,趙偃初登大位就迫不及待廢掉廉頗,以致趙國百姓多有怨言,軍中將校亦感心寒。”

“更兼趙攻魏國在先,以致兩國生出間隙,合縱盟約搖搖欲墜。”

“我秦國養精蓄銳已久,正好趁此良機大舉東進,擴張版圖!”

此時的呂不韋,差不多已經穩住政權,又恰逢趙孝成王駕崩,這就想著東進了。

嬴政此時尚且有些稚嫩,擡頭盯著呂不韋,問道:“仲父難道是想,趁著趙王丹駕崩、廉頗被廢、趙國內部不穩之際,起兵攻趙?”

呂不韋卻是大搖其頭,笑道:“非也。”

嬴政疑惑的問道:“既然不準備攻趙,仲父爲何提及趙國之事?”

呂不韋道:“以我秦國之強,無論攻打哪個諸侯國,都足以將其覆滅,只是擔心關東六國合縱而已。”

“以如今之局勢,趙國乃合縱中心,又有趙嘉駐守申岐之地,若貿然攻趙,非但難以功成,恐怕還會再度遭遇挫敗。”

“以臣之意,大王當趁此良機,秘密派人收買趙偃心腹臣子,並且派遣使者贈送厚禮,以示較好之意。”

“若能與趙結盟,關東六國合縱之勢不攻自破,如此我秦國才能大舉東進!”

嬴政皺眉道:“秦、趙兩國積怨已久,趙國未必願意與秦結盟。”

“且寡人聽聞,那平岐君趙嘉狡詐異常,又對我大秦擁有極深戒備心理,先王在世之時,趙嘉詐稱獻城之事,便是最好例證。”

“與趙結盟,恐非易事。”

呂不韋聞言,臉色不由略微有些陰沉。

當年那件事情,乃是呂不韋心中之痛,堂堂秦相呂不韋,居然被一個毛頭小子耍得團團轉。

可惜的是,趙嘉那時直擊人性弱點。

秦國僅僅付出不攻趙的代價,就能得到趙國西部數城,且趙國無論攻下多少燕國城池,都會分半數給秦國。

這可謂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也難怪呂不韋會心動。

那個時候,呂不韋也不是沒有想過,趙國可能會事後反悔,最終讓自己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過呂不韋思量再三,認爲趙國正在伐燕,齊國偏安一隅,韓國又懼秦已久。

那時秦國大舉攻魏,絕對會大獲全勝。

只要關東六國不能合縱,以秦強大的國力,就不怕趙國出爾反爾。

卻沒想到,趙國暗中扶持周子貴於齊,又裹挾燕國加入合縱大軍,以致秦國被魏無忌所率的合縱大軍所敗,還丟了不少土地。

那場大敗,是秦國多年來最大的失利,也是呂不韋政治道路上的一大污點。

若說呂不韋最恨誰,非趙嘉莫屬!

“此一時,彼一時也。”

“趙王丹經歷過長平大敗,哪怕虛與委蛇多年,仍舊心存怨恨,只要有絲毫幾回,就會不惜代價與秦作對。”

“相比較而言,趙偃卻大爲不同,未必有作爲秦之死敵之決心。”

“且吾常聞,趙偃與趙嘉父子之間不太和睦,趙嘉如今割據申岐之地,對於趙偃王位也是一種威脅。”

“趙嘉之所以能夠割據申岐之地,乃因趙國需要仰仗彼防備我秦國耳。”

“若秦與趙結盟,趙國西部威脅解除,趙嘉是否繼續駐守申岐之地,都無關緊要。”

“且吾聞趙偃心腹韓倉嫉賢妒能,貪婪無度,若暗中贈以重金,有了韓倉極力攛掇,結盟之事必然能成。”

嬴政以爲然,遂遣使者前往邯鄲,商議和談事宜。

卻說廉頗入魏以後,雖有魏禮引薦,卻被魏王冷落,只得居於大梁,無所事事。

而此時,魏國朝堂之內,也在商議著一件大事。

“趙破壞盟約在先,攻我繁陽、陰安兩座重城在後,今趙王丹逝世,趙偃剛剛繼位就迫不及待剝奪廉頗之權。”

“以我之見,當起兵伐趙,奪回繁陽、陰安!”

魏國本來並不敢與趙國爲敵。

可自從廉頗跑到大梁以後,魏國文武就已經斷定,此時趙國內部不穩,正是奪回繁陽、陰安的大好時機。

甚至於,魏國還能趁此良機,北上攻取趙國領地。

魏王聽著衆臣建言,野心亦是蠢蠢欲動。

自從魏王罷免公子無忌以後,其在朝堂以及民間的威望,就已經一落千丈。

此番被廉頗連克兩座重城,魏王的聲望更是遭到毀滅性打擊。

他必須發動戰爭,獲得一場漂漂亮亮的勝利,這樣才能轉移國內矛盾,順便挽救一下自己的名聲。

“既如此,那就開始調兵遣將,準備攻趙吧!”

又有人諫言:“燕國苦趙久矣,此番大王決心伐趙,若邀請燕王一同出兵,燕王必然傾盡全力。”

“有了燕國作爲助力,伐趙勝算必然大增!”

魏王深以爲然,當即派遣使者入燕,請求一同伐趙。

魏國大規模調兵的舉動,如何瞞得過其餘各國,不僅趙國知道了這個消息,秦國、燕國亦是如此。

對於秦國而言,關東六國相互攻伐,乃是大好事。

燕國早就不滿趙國所爲,有心想要反抗,奈何根本打不過趙國,只能暗中蟄伏。

如今驟然聽聞魏國欲對趙國用兵,當即懷了別樣心思。

可惜的是,鄗代之戰燕國被打怕了,國都兩次被圍,燕王已經對趙國產生的畏懼心理。

直到魏國使者抵達燕都以後,燕王終究被魏國使者說動,纔開始秘密調兵遣將。

當然,燕王雖然開始調兵,卻絕不會貿然發動戰爭。

只有魏國率先北上攻趙,燕國纔會緊隨其後出兵相助,收復失地。

邯鄲城,王宮內。

趙偃得知魏國舉兵北伐,燕國蠢蠢欲動的消息以後,當即寢食難安。

他召集文武議事,問道:“魏國出兵攻打陰安、繁陽,更有攻入趙地之意,燕國亦是蠢蠢欲動,諸位可有良策卻敵?”

趙偃說完以後,下面卻是有些冷場。

若是換做以前,武將們得知有敵國來犯的消息,必然義憤填膺,紛紛請戰。

然而,自從廉頗蒙受冤屈,被迫逃入魏國以後,不少將領都感覺有些心寒。

他們時常在想,自己拼死拼活爲了趙國廝殺,難保以後不會落得上將軍廉頗那種下場。

想到此事,衆人就覺心寒,哪裡還有踴躍向戰之心?

至於衆文臣,看著紛紛沉默不語的諸將,卻也是面面面相覷,不少同情廉頗之人,亦是心中暗歎。

直到此時他們才發現,若是廉頗在邯鄲,哪怕不領兵作戰,也能威懾諸侯國,更能鼓舞人心,讓趙國諸將皆有向戰必勝之心。

可惜,廉頗卻是被趙偃生生逼到了敵國。

“敵國來犯,爾等居然戰戰兢兢,無人願意爲本太子分憂麼!”

趙偃見狀大怒,臉色變得鐵青。

衆人聞言,盡皆跪伏於地,武將們只是垂首不語,並未說話。

文臣們卻不敢再沉默,紛紛開始獻計。

最靠譜的計策乃是:聯合楚國攻打魏國,聯合齊國攻打燕國,這樣可以解除趙國之危。

趙偃聞言,卻是眉頭緊皺。

這個計策固然好。

可無論是出使楚國還是出使齊國,都需要趙嘉親自派人才對。

楚國自然不用多說。

趙嘉妻子羋芙乃楚國長公主,趙嘉又與李園、李嫣嫣關係莫逆,請求楚國出兵並非難事。

至於齊國,雖與燕國乃世仇,這些年卻奉行鴕鳥政策,安於現狀不肯進取。

直到趙嘉暗中扶持周子,令周子貴於齊以後,齊國纔開始厲兵秣馬。

周子,也成了說動齊國出兵伐燕的重要人物。

趙偃派遣使者前去求援,兩國未必會出兵相助,也唯有趙嘉派人攜帶親筆書信,才能輕易說動兩國出兵。

想到這裡,趙偃不由臉色陰沉。

他似乎有些明白,魏王爲何會如此忌憚魏無忌,以致哪怕失了人心,也要令其永遠不能翻身了。

魏王和趙偃遇到的事情非常相似。

若是魏王向諸侯國請求援兵,未必會有哪個國家願意出兵相救。

魏無忌出面,可就大不一樣。

魏無忌甚至不需親自出馬,只需書信一封,諸侯莫不爭相派兵前來相助。

趙嘉亦如此。

趙偃可以想象,只要趙嘉書信一封,無論楚國還是齊國,都必然迅速出兵。

然而,趙偃剛剛執掌大權擼掉廉頗,尚且沒有真正繼承王位,就要仰仗趙嘉解決趙國危機,他拉得下這個面子嗎?

眼看趙偃臉色越來越難看,始終沉默不語的韓倉,終於發話了。

“秦國使者已然抵達邯鄲多日,大王何不抽空召見,問問秦國使者此來爲何?”

韓倉之言,不由讓趙偃有些發愣。

他之所以沒有面見秦國使者,就是因爲兩國有大仇,這纔想要給秦國使者一個下馬威。

他卻有些不太明白,韓倉爲何在此時提起秦國使者。

韓倉好似看出了趙偃心中的疑惑,當即出聲道:“秦國使者此番入邯鄲,乃是爲了向大王表達善意,秦國願意與趙永結盟好。”

“如今魏國攻趙,燕國蠢蠢欲動,大王若與秦國結盟,區區魏、燕兩國,何足掛齒?”

趙偃聞言,當即大喜過望,起身說道:“速召秦國使者前來覲見!”

第二百六十章 既分高下,亦決生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縱論天下(上)第二百零五章 老將斬甘羅(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質問第四十一章 趙國,亡矣第一百一十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七十七 進諫第八十六章 養蠱第二百二十五章 蒙恬當斬第二百二十六章 挖坑第二百七十三章 蝗蟲盛宴第一百一十九章 屍骨盈秦地第六十五章 月下送李斯第五十五章 奔趙第一百九十九章 擄韓相第三十四章 老卒第六十六章 心扉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君之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自取之第一百四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四十五章 堅定信念第三十二章 棄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破關第五十八章 李嫣嫣第十章 燕軍伐趙第兩百零二章 秦王嬴政第一百章 無計可施第九十五章 夜襲第三章 耳光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災第二百一十六章 暴行第一百一十三章 書信第二百四十八章 等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成皋第二百七十五章 來投第一百二十章 備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換城第七十六章 憋屈的楚王第一百八十八 亂起第八十四章 永結盟好第一百八十章 樂乘奔逃第二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四十七章 塞外第九十章 受封十五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鄭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成皋第九十六章 那把火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馬行空第兩百章 長平第一百九十八章 自取之第五十六章 棒喝第一百四十二章 請伐魏第一百七十四章 趙王病危第二百七十七 進諫第十七章 投降第一百七十章 半年第二十四章 以卵擊石第二百六十二章 刺客齊聚第一章 喻竹第一百九十九章 擄韓相第五十四章 會面第一百七十一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四十六章 謀國者第二百五十四章 問策第三十三章 斷後(感謝書友‘肅默先生’的盟主打賞)第一百四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二十一章 八十萬大軍第兩百零四章 謀十萬秦軍第四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二百九十章 高望第一百九十八章 自取之第二百七十九章 秦國大疫第七章 敢戰否第二百三十八章 秦國惶恐第二十一章 軍法第二十五章 渡河第二百零六章 老將斬甘羅(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等人第二章 李牧第一百九十七章 烹之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廉頗入申岐第二百二十七章 清算第四十六章 入城第八章 趙人不屈第二百三十八章 秦國惶恐第一百零五章 變故第九十八章 汝可知罪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君之道第二百零七章 妥協第一百六十七章 餡餅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安君第一百三十二章 抉擇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得麟兒第二百四十七章 替義士壯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九章 血債血償
第二百六十章 既分高下,亦決生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縱論天下(上)第二百零五章 老將斬甘羅(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質問第四十一章 趙國,亡矣第一百一十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七十七 進諫第八十六章 養蠱第二百二十五章 蒙恬當斬第二百二十六章 挖坑第二百七十三章 蝗蟲盛宴第一百一十九章 屍骨盈秦地第六十五章 月下送李斯第五十五章 奔趙第一百九十九章 擄韓相第三十四章 老卒第六十六章 心扉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君之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自取之第一百四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四十五章 堅定信念第三十二章 棄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破關第五十八章 李嫣嫣第十章 燕軍伐趙第兩百零二章 秦王嬴政第一百章 無計可施第九十五章 夜襲第三章 耳光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災第二百一十六章 暴行第一百一十三章 書信第二百四十八章 等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成皋第二百七十五章 來投第一百二十章 備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換城第七十六章 憋屈的楚王第一百八十八 亂起第八十四章 永結盟好第一百八十章 樂乘奔逃第二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四十七章 塞外第九十章 受封十五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鄭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成皋第九十六章 那把火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馬行空第兩百章 長平第一百九十八章 自取之第五十六章 棒喝第一百四十二章 請伐魏第一百七十四章 趙王病危第二百七十七 進諫第十七章 投降第一百七十章 半年第二十四章 以卵擊石第二百六十二章 刺客齊聚第一章 喻竹第一百九十九章 擄韓相第五十四章 會面第一百七十一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四十六章 謀國者第二百五十四章 問策第三十三章 斷後(感謝書友‘肅默先生’的盟主打賞)第一百四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二十一章 八十萬大軍第兩百零四章 謀十萬秦軍第四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二百九十章 高望第一百九十八章 自取之第二百七十九章 秦國大疫第七章 敢戰否第二百三十八章 秦國惶恐第二十一章 軍法第二十五章 渡河第二百零六章 老將斬甘羅(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等人第二章 李牧第一百九十七章 烹之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廉頗入申岐第二百二十七章 清算第四十六章 入城第八章 趙人不屈第二百三十八章 秦國惶恐第一百零五章 變故第九十八章 汝可知罪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君之道第二百零七章 妥協第一百六十七章 餡餅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安君第一百三十二章 抉擇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得麟兒第二百四十七章 替義士壯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九章 血債血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县。| 阳曲县| 建宁县| 定南县| 航空| 洛宁县| 襄城县| 贺州市| 临潭县| 南京市| 平遥县| 横峰县| 图片| 五家渠市| 邳州市| 资溪县| 潞西市| 博客| 东平县| 邢台市| 盐津县| 昌江| 西充县| 仁化县| 乐至县| 呼和浩特市| 抚松县| 白朗县| 民乐县| 肥城市| 宝应县| 高平市| 兴安盟| 溧阳市| 新宾| 广西| 昌都县| 河津市| 城步| 小金县|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