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章 受封十五城

卻說趙嘉攻掠秦地,連下北地十五座城。

秦國終於反應過來,急忙徵召軍隊駐守於生水西岸,這才阻止了趙嘉繼續侵佔秦國領地的舉動。

趙將秦國十五座城據爲己有,讓其餘各國全都各懷心思。

合縱大軍此時位於函谷關下,函谷關以東的秦國廣袤肥沃土地,全部暴露在各國兵鋒之下。

有了趙國這麼第一個敢於吃螃蟹之人,楚國也不甘寂寞,令大將項燕西進雲夢澤,拔城六座繼而收兵。

韓王派兵佔據陽城、負黍,將這兩座於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所丟失國土奪了回來,順便還祭奠了在那裡戰死的四萬韓軍。

魏無忌自然不甘示弱,相約楚、韓兩國,分湍水以東秦地,合計十十五座城池,秦國再次丟失半個南陽郡。

佔據了這塊要地,魏國日後面對秦國進攻之時,不僅擁有了湍水作爲天險,還能依仗長城進行防禦。

當年楚國爲了抵擋秦國侵略,在南陽郡中部修建了長達百餘里的長城。

可惜長城未能擋住秦國大軍,南陽郡終究還是爲秦國所得。

獲取南陽郡的秦國,就好像一拳轟進了楚、魏、韓三國心臟位置,使得三國惶惶不可終日。

楚國還好,丟失大片國土以後,還能依仗淮水防禦秦國。

魏、韓兩國無險可守,只能在與秦國交界處修建長城,最後兩國修建的長城連接在一起,與楚國當年修建的長城,在地圖上構陷出了一個斜‘幾’字。

今日三國分掉大半個南陽郡,不僅將轟進他們心臟處的秦國拳頭捏碎,還將曾經修建的長城盡數奪回。

有了這塊地,三國日後面對秦國之時,就不會那麼被動了。

三國之所以聯合分地,乃是擔心戰後秦國報復,三國共分一塊土地,日後就能達成攻守同盟,秦國未必敢輕易發兵奪回丟失的土地。

此戰,趙、楚、魏、韓四國,疆域都有所擴張。

縱然是不與秦國接壤的齊國,也得到了趙國割讓的兩座城池,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唯有燕國,不僅將拱衛都城的要地換給趙國,還被裹挾過來一起攻秦,平白消耗了許多人力、物力,卻根本沒有獲得太大實惠。

是以,燕國最先叫苦,不願繼續與秦軍在函谷關前對峙,意欲撤兵。

齊國緊隨其後,也不願自己出力,卻眼睜睜看著其餘各國攫取好處,有了退兵意圖。

再加上各國勞師遠征,消耗糧草太過龐大,且很難擊破秦國函谷關,最後只得相繼退兵。

這次轟轟烈烈的合縱,以斬殺秦軍六萬餘,各國佔領秦國領地數百里而落下帷幕。

趙國,邯鄲,王宮大殿。

自從廉頗大破燕軍以來,趙國可謂是喜事連連。

特別是這次,趙嘉先是逼迫燕國將都城屏障換給趙國,隨後更是六國合縱,大破秦軍。

最爲重要的是,趙嘉趁著秦舉傾國之力防守合縱大軍之際,以兩萬騎兵突襲秦國北地,拓地數百里。

自從長平大敗以來,趙國面對秦國之時,根本沒有抵抗的勇氣,只能卑躬屈膝奢望能與秦國交好。

這種姿態,也是弱國的無奈之舉,事實上所有趙人心中,都隱藏著憤怒與仇恨。

趙嘉奪秦地數百里之舉動,無疑能夠極大振奮趙人之心。

接連不斷的好消息,居然也讓趙王趙丹身體有所好轉,開始重新主持朝政。

“偃,你可是生了一個好兒子啊。”

“自從嘉兒開始參與朝政以來,我趙國先是大破六十萬來犯燕軍,重振我趙國聲威。”

“不久前,嘉兒又以智謀遊說秦國棄趙攻魏,結果引得六國伐秦。”

“與燕國換城之舉,更是將一柄尖刀插在燕國心臟處,讓燕國首都從此暴露在我趙國兵鋒之下,燕王此後又豈敢再與我趙國作對!”

“如今嘉兒奪秦地數百里,大壯我趙國聲威,孤心甚慰啊!”

趙王說著說著,就忍不住大笑起來,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趙偃越聽臉色卻越是陰沉。

直到此時,趙偃才猛然驚醒,這些年所有足以改變趙國命運的大事件,趙嘉都在其中擔任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就連趙王都如此欣賞趙嘉,對其讚譽不斷,更不用說是趙國百姓了。

“我身爲太子,又豈能容忍被別人搶了風頭!”

趙偃眼神有些陰騭。

雖說趙嘉是其親身兒子,可是這些年來,趙偃對待趙嘉並不算好,甚至還處處壓制。

趙偃若是百年之後,自然希望趙嘉越優秀越好,那樣就可以帶領趙國走向強盛。

可是現在,趙偃尚且只是太子。

如果趙嘉太過優秀,得到了趙王、朝臣以及趙國百姓的支持,父子兩人以後究竟是誰繼承王位,尚且難以預料。

趙偃等待了這麼多年,又豈會眼睜睜看著屬於自己的王位,受到別人威脅?

想到這裡,趙偃忽然上前說道:“此番集合六國精銳部隊,尚且不能重創秦國,如今合縱大軍撤離,秦國要不了多久,就能恢復國力。”

“此時嘉兒佔據數百里秦地,固然令國人振奮,若秦國日後舉兵奪地,甚至遷怒趙國,又當如何?”

“父王難道以爲,以我趙國國力,能夠擋住強大的秦國?”

趙偃話音落下,朝中頓時寂靜無聲。

趙嘉奪秦地數百里之舉動,雖然的確讓人感到振奮,只是秦國之強早已深入人心,趙人對秦國有多麼仇恨,就有多麼畏懼。

縱觀如今天下局勢,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承受來自秦國的無邊憤怒。

“難道,你是想讓寡人將奪得之秦地,再還給秦國!”

被趙偃掃了興致,趙王顯然有些不高興。

秦國之強,趙王不是不知道,然而正如趙嘉請戰之前所說那般,趙國今日退讓了,難道秦國就不會再覬覦趙國領地?

顯然不可能!

趙國想要不懼秦國,只能在不斷削弱秦國的同時壯大自己才行,若是一味軟弱退讓,只會讓秦國越來越強。

趙偃感受到了趙丹心中的不滿,急忙說道:“兒臣並非有此意。”

趙嘉奪數百里秦地的舉動,振奮人心,假如此時將所佔土地還給秦國,絕對會被趙人唾罵,哪怕趙偃身爲太子,也不敢做下如此冒天下大不韙之事。

“那你說,又當如何!”

趙偃急忙說道:“父王不妨將所奪十五座秦國城池,盡皆賜給嘉兒作爲封地。”

“若秦國日後索要那些城池,爲了避免觸怒秦國,我等可藉口說封地歸嘉兒所有,不便歸還。”

“假如秦國發兵奪地,嘉兒能夠守住那些城池,秦地自然仍歸我趙國所有。”

“假如嘉兒守不住那些秦地,我等亦可撇清關係,不至於被秦國遷怒。”

封地,很多時候代表私人領地。

趙偃有些話雖然沒說明白,只是趙王以及朝中大臣,都洞悉了趙偃的打算。

趙偃這麼做,完全是準備將趙嘉推出去當棋子。

若能保住那些秦地,自然萬事好說,假如秦國執意發兵搶奪,趙國大可推卸責任,說是趙嘉私自出兵,爲了獲得屬於自己的封地。

這麼做雖然有些不地道,卻也可以讓趙國以後在面對秦國的時候,有了些許迴旋餘地。

第九十章 受封十五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清算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六十章 閒棋第二百二十七章 清算第二百七十五章 來投第七十三章 但求一敗第五十六章 棒喝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暫緩進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三十章 第二把火(感謝書友‘六蟈蟈’的盟主打賞)第八十二章 秦國來犯第四十三章 廉頗反第四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百五十五章 願死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工代賑第六十六章 心扉第一百六十七章 餡餅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子薨第二百七十章 應允第一百零二章 城門口第二百九十二章 咸陽之亂(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驚疑第一百五十五章 願死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書信第一百六十二章 斬單于首級第二百六十四章 盡殺之第二百一十六章 暴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野心第四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二百一十一章 項燕第二百一十八章 蒙驁之死第一百六十二章 斬單于首級第九十六章 那把火第一百四十八章 南侵(求首定!)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君之道第二百一十九章 使趙第一百一十章 縱馬斬賊酋第一百七十三章 岐山花苑第二百二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抉擇第十九章 雖死無憾第七十六章 憋屈的楚王第二百八十七章 震怒第一百九十七章 烹之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意義第四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言北伐第二百九十章 高望第二十九章 攻城(感謝書友‘陌路and守護’的盟主打賞)第七十九章 兩年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廉頗入申岐第一百四十六章 謀國者第二百二十五章 蒙恬當斬第七十二章 舍美人而追賢才第一百七十一章 滿載而歸第五十二章 始末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六十二章 絕望第二百八十七章 震怒第一百八十六章 岐山對(上)第九十三章 畏懼啊第九十章 受封十五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失敗第六十七章 初獻策第二百八十八章 攻秦第二百二十九章 抉擇第九十八章 汝可知罪第三十八章 爆發第一百一十章 縱馬斬賊酋第四章 長幼尊卑第四十一章 趙國,亡矣第二百二十八章 減除第二百二十三章 蒙恬第一百一十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三十九章 質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三十六章 滹沱河畔第九十九章 借汝一物第一百一十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七十六章 良苦用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誰能接我一劍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馬行空第一百七十三章 岐山花苑第一百九十七章 烹之第二百一十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八十章 樂乘奔逃第六十七章 初獻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塞外第九十三章 畏懼啊第二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二十二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二百一十九章 使趙第九十八章 汝可知罪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二百四十八章 等人
第九十章 受封十五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清算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六十章 閒棋第二百二十七章 清算第二百七十五章 來投第七十三章 但求一敗第五十六章 棒喝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暫緩進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三十章 第二把火(感謝書友‘六蟈蟈’的盟主打賞)第八十二章 秦國來犯第四十三章 廉頗反第四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百五十五章 願死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工代賑第六十六章 心扉第一百六十七章 餡餅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子薨第二百七十章 應允第一百零二章 城門口第二百九十二章 咸陽之亂(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驚疑第一百五十五章 願死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書信第一百六十二章 斬單于首級第二百六十四章 盡殺之第二百一十六章 暴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野心第四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二百一十一章 項燕第二百一十八章 蒙驁之死第一百六十二章 斬單于首級第九十六章 那把火第一百四十八章 南侵(求首定!)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君之道第二百一十九章 使趙第一百一十章 縱馬斬賊酋第一百七十三章 岐山花苑第二百二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抉擇第十九章 雖死無憾第七十六章 憋屈的楚王第二百八十七章 震怒第一百九十七章 烹之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意義第四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言北伐第二百九十章 高望第二十九章 攻城(感謝書友‘陌路and守護’的盟主打賞)第七十九章 兩年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廉頗入申岐第一百四十六章 謀國者第二百二十五章 蒙恬當斬第七十二章 舍美人而追賢才第一百七十一章 滿載而歸第五十二章 始末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六十二章 絕望第二百八十七章 震怒第一百八十六章 岐山對(上)第九十三章 畏懼啊第九十章 受封十五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失敗第六十七章 初獻策第二百八十八章 攻秦第二百二十九章 抉擇第九十八章 汝可知罪第三十八章 爆發第一百一十章 縱馬斬賊酋第四章 長幼尊卑第四十一章 趙國,亡矣第二百二十八章 減除第二百二十三章 蒙恬第一百一十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三十九章 質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三十六章 滹沱河畔第九十九章 借汝一物第一百一十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七十六章 良苦用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誰能接我一劍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馬行空第一百七十三章 岐山花苑第一百九十七章 烹之第二百一十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八十章 樂乘奔逃第六十七章 初獻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塞外第九十三章 畏懼啊第二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二十二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二百一十九章 使趙第九十八章 汝可知罪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二百四十八章 等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赉特旗| 岱山县| 肇州县| 武强县| 广宗县| 肥乡县| 镇康县| 湄潭县| 云安县| 安福县| 韶关市| 长葛市| 汨罗市| 合肥市| 宁安市| 石嘴山市| 合作市| 信宜市| 余江县| 赣榆县| 徐水县| 平潭县| 曲水县| 兴隆县| 闽清县| 项城市| 类乌齐县| 永顺县| 堆龙德庆县| 凤山县| 福贡县| 石河子市| 巴林右旗| 长岛县| 凯里市| 大名县| 邛崃市| 大名县| 丰台区| 榆社县| 文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