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師的這個想法大家都有。各國同學都興奮起來,熱切的期待一場精彩的表演。
張秋生似乎是在醞釀情緒,坐在鋼琴前有一段時間一動不動。突然他擡雙手,在鋼琴上彈奏起來。第一主題清亮明快的流淌出來,人們彷彿看到一個少女在春天的田野裡,在蔥綠的山崗上,在清徹小河旁嬉戲、玩耍、勞動,她高興地笑,她歡樂的舞,她圍著阿爸撒嬌。
突然,第二主題狂風暴雨般地襲來。帶有東歐音樂元素的音符組成的旋律,讓聽衆(zhòng)感到了哥薩克鐵騎的暴虐,第一主題在這種暴虐中漸弱。
下面很長時間都是第二主題佔據(jù)音樂的主導,而第一主題時隱時現(xiàn)苦苦掙扎。似乎是無邊無際的苦難緊緊抓著聽衆(zhòng)的心。
張秋生的雙手飛快地在鍵盤上跳動,演奏出肆虐的狂風席捲著漫天大雪。而帶有豫劇元素的第一主題,雖然微弱卻始終不屈的與之抗爭。
兩個音樂主題相互碰撞。第一主題展現(xiàn)的是一個少女形象,音樂清越明亮但弱小輕柔。第二主題既低沉如長夜般的暗黑,又沉重凝滯得像山一樣壓抑包裹著象徵少女的第一主題。兩個音樂形象反覆得激烈地碰撞,像是少女的激烈掙扎和不屈的反抗。如泣如訴,如詩如畫。
演奏者只是將他心中的感受通過音符展現(xiàn)給聽衆(zhòng)。而聽衆(zhòng)則根據(jù)各自的閱歷、知識和經(jīng)驗得出自己的感受。所謂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張秋生演奏的鋼琴曲如同恢宏的史詩,又如一幅長長的畫卷。它感動著聽衆(zhòng),撥弄著聽衆(zhòng)珍藏心底的痛苦或美好的記憶。
李滿屯與孫不武聽出了西伯利亞的風雪,貝加爾湖的風光,李翠蘭的悲慘遭遇。
嚴桂枝聽出了家鄉(xiāng)冬天的田野,狂風席捲著積雪,奶奶牽著她去稻田裡撥弄積雪,尋找秋天可能挪下的稻穗,家裡的存糧已經(jīng)不多。有時可以發(fā)現(xiàn)被雪壓彎的灌木叢中露出一點鮮豔的紅,那是她們家鄉(xiāng)稱做珍珠莓的果子,經(jīng)過霜打雪埋後很甜很甜。
嚴桂枝還太小太矮,甚至連話都還說不清。她總是指著紅彤彤的果子,咿咿呀呀給奶奶看,於是奶奶就顫危危的攀著樹枝幫她採摘。太小的嚴桂枝對那時的事都忘記了,但唯獨這種場景被深深的記了下來。
爸爸是村子裡第一也是唯一的大學生,可是不知什麼原因做牢了。全家人受著村裡人的歧視。家裡缺勞力,幹活最累分紅卻最少。這些在她幼小的心靈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這些年生活變好了,爸爸也平反出獄恢復工作,嚴桂枝也被接到城裡讀書。
嚴桂枝曾經(jīng)無數(shù)次憧憬的城裡生活其實並不美好。爸爸的房子裡空空蕩蕩,客廳牆上掛著一張放大的黑白像片,那是媽媽的遺像。爸爸每天下班都要坐在媽媽遺像前抽菸,並且喃喃自語。
這些年生活不管怎樣確實變好了,嚴桂枝功課也緊張。她漸漸淡忘了幼年的苦難,現(xiàn)在被鋼琴曲勾出來。淚水止不住地流下,她顧不得擦,癡癡地望著虛空回想著那些往事。
代子彎著腰低著頭,眼淚啪啦啪啦滴在地板上。外表漂亮靚麗的代子,到目前爲止的人生其實是非常灰暗。
她覺得張秋生所演奏的那個少女就是她,每時每刻無處不在的黑暗包圍著自己。她掙扎、反抗,每次都以失敗告終。她學會了放棄,她讓自己麻木。可是內(nèi)心渴望自由的呼喊從來沒有停止過!長夜漫漫何時是盡頭?
不止嚴桂枝與代子,聽衆(zhòng)中有許多人都在流淚。有多少人的生活沒有經(jīng)歷過苦難?又有幾個人沒有一點曾經(jīng)感動過自己的人與事?
鋼琴曲加入了第三主題,詼諧、陽光、無拘無束,帶有明顯中國長江流域的音樂元素,與第一主題的豫劇元素相互交融。險惡的第二主題退縮了,不再那麼肆虐張狂。第一主題風格也變了,似乎是船歌又似乎是詠歎調(diào)或小夜曲,彷彿是向人訴說。訴說自己曾經(jīng)的苦難,訴說自己美好的嚮往。
正在聽衆(zhòng)們心情一鬆,感受少女找到了知心朋友,她不再孤獨時。風雲(yún)突變銀瓶乍破,一度銷聲匿跡的第二主題再次出現(xiàn)。前面低沉凝滯的音樂變得狂暴,像千萬匹野馬在空曠的草原上奔馳。不,不對,是成集團的騎兵騎著戰(zhàn)馬在衝殺!
一向幽默、放蕩不羈第三主題在不斷增強的旋律中變得急躁,不停的左衝右突躲避著敵人的追殺。
此時的李滿屯彷彿聽到了直升機的轟鳴聲,航空機槍的噠噠聲,火箭彈的爆炸聲。他看著滿腔激情彈奏著鋼琴的張秋生,似乎真真的聽到撕心裂肺的吶喊:“老李快跑,往樹木裡跑!”似乎看見張秋生爲了吸引火力而奔向空曠之地。止不住的淚水往下流,李滿屯已不能自禁的輕聲抽泣。
象徵著黑惡勢力的第二主題與象徵不屈的生命的第三主題再次激烈地碰撞,節(jié)奏越來越快旋律高低起伏激越跌宕。
激烈的衝殺慢慢減弱,接著兩個小節(jié)的休止。琴聲輕輕的響起,舒緩、悠揚。聽衆(zhòng)好像置身於廖廓靜寂的帶有東歐氣息的草原,沐浴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月光之下。
象徵少女的第一主題又出現(xiàn)了,只是此時的音樂形象中隱隱約約的有中國民歌《苿莉花》、《沂蒙小調(diào)》的變奏。一股思鄉(xiāng)的情緒瀰漫在聽衆(zhòng)心頭,中美韓三國的同學都仰望虛空似乎那兒有自己的家鄉(xiāng)和親人。
鋼琴曲慢慢停了。聽衆(zhòng)還沉浸在音樂給他們帶來的衝擊中久久不能回神,就那麼癡癡地坐著,鋼琴聲好像還在他們的耳邊迴響,他們陶醉在自己的情緒中不能自拔。
很久,很久,不知誰帶頭鼓起掌,一下、兩下,接著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聽衆(zhòng)也發(fā)現(xiàn)原來窗口、門外早已擠滿了人,他們都是被鋼琴聲吸引來的。
韓國那個彈鋼琴的同學三步並做兩步跑到張秋生身邊,激動地說:“你能告訴我,告訴我,這,這個鋼琴曲——。”張秋生沒等他說完就接口說:“如果一定要起個標題的話,叫就《孤魂》吧。”
“孤魂,孤魂,”韓國同學細細品味著這首曲子的標題,突然眼睛一亮問道:“你是說,那個,這曲子是你自己寫的?”
張秋生攤攤手說:“嚴格地說是我姐姐寫的。更嚴格地說,她只是聽我說了一個故事,被這個故事感動後彈了幾遍,並沒記下來。”
這個韓國學生更加激動了:“我就知道這首鋼琴曲中有一個悽美壯烈的故事,太讓人感動。催人淚下,又激發(fā)人對美好的嚮往。”
張秋生的德行就怕人說他好話:“你過獎了,這個曲子還很不成熟。”
韓國同學認真地說;“音樂最重要的是能感動人,你做到了。真了不起!”說完又忸怩著說:“原來我還打算找你要曲譜的,真可惜還沒寫出來。不過,我一定要去中國,去見你姐姐,要向她學習。”
張秋生向這位執(zhí)著於音樂的同學伸出手說:“歡迎訪問中國!”中韓兩國學生的手緊緊握在一起。“李正男。”“張秋生。”
早就站在旁邊的一個老者這時說:“我是湘東高校的音樂教師,大島。”張秋生與李正男一齊鞠躬叫道:“大島老師好!”
大島讚歎地說:“了不起,一首即興鋼琴曲能彈成這樣真的了不起。原來我想第三樂章有點雜亂。如果將那些意大利歌劇調(diào)式,什麼船歌、詠歎調(diào)或小夜曲改成如歌的行板要更好。現(xiàn)在知道你是即興演奏,這樣就已經(jīng)非常難能可貴了。”
張秋生趕緊鞠躬:“謝謝老師指點!”
正在此時,代子與春上愛、河邊舞信來到他們身邊。春上愛雙手捧著架古琴,河邊舞信捧著一根玉簫。代子先向大島與李正男鞠躬說:“對不起,打擾了。”
大島又是讚歎地說:“哦,中國的古琴與玉簫。你是要他演奏琴簫和鳴嗎?我洗耳恭聽。”說著就與李正男回到聽衆(zhòng)席上去了。
代子又朝張秋生鞠躬,說:“請問張秋生君,能爲我們演奏一首嗎?”
張秋生笑著問:“是你們組織的任務吧?想考考我們是不是出身名門正派?”
中國無論是武道或修真門派,只要是傳承悠久的名門正派,琴棋書畫起碼有兩項是必修課。爲的是修身養(yǎng)性,在今後的修行路上不走歪路。
代子沒回答問題,只是再次深深地鞠躬。這等於承認了張秋生的提的問題。
李滿屯與孫不武上來了,李滿屯說:“這個讓我們來吧,正愁找不著古琴與簫呢。”
李滿屯接過古琴,孫不武拿起洞簫,又有一個女生爲李滿屯搬來琴桌。李滿屯將琴安放在琴桌上,盤膝而坐。孫不武持簫也是盤膝坐在李滿屯身旁略後一點。兩人輕聲低語了幾句,大概是商量演奏什麼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