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七十七章 真實的讓人心碎……

晉德園

衆弟子參拜完馬晉之後,這個擺枝儀式也算進入了尾聲。

臺下前來祝賀的賓客,自有顏謙這個司儀帶著晉德園的夥計招呼著擺宴開席,而郭同等師兄弟四人和新收的弟子,則隨馬晉進了園中後堂。

馬晉有事要找他們………

………

晉德園,後堂

郭同引著馬晉坐到主位,祝虎扶刀站立其身後護衛,其餘人不知馬晉此舉何意,紛紛靜氣凝神的站立堂中,大氣不敢喘一口。

馬晉捧著茶盞,左右看了看這房間的沉重氣氛,溫和的笑了笑,說道。

“這是幹什麼,大家都鬆快點,我叫你們過來沒別的意思,前幾日我那邊公務太忙,一直沒抽出空過來,直到今日擺枝,我也沒怎麼見過今日入門的弟子。

正好今天趁著有空,便想著把你叫你們過來,讓我挨個認認人,也省得日後哪天和誰對了臉,有人喊我師爺,我不知道誰是誰。”

馬晉是一門之長,衆人的師父師爺,他板著臉,底下人都不敢胡亂放肆,同樣的道理,馬晉要是一臉樂呵呵的,底下人的心情自然而然的也跟著輕鬆起來。

所以,馬晉這慈眉善目的師爺模樣一出,郭同幾人臉上立即就散去了嚴肅,小黑胖子更是一把拽出自己的兩個親傳弟子,挨個給馬晉介紹。

其實剛纔拜師時,顏謙這個司儀也同臺下的賓客介紹過這些弟子的姓名來歷,不過那都是場面話,盡撿好聽的說,有幾分真有幾分假,只有他們心裡自己清楚………

而馬晉此番要問的,則是這些弟子的真實底細,郭同他們也明白自己師父的意思,連忙給師父介紹。

…………

“這個胖的叫嶽龍剛,是弟子的大徒弟,平時都叫他小嶽,老家河南的,小的時候跟爹孃來到京城,在北城開了個賣饅頭、大餅的小吃攤,養家餬口,藉以度日。

後來咱們晉德園向外招學徒,他爹也不知道在哪得了消息,就連夜帶著兒子從北城過來報名,當時老四看這小子嗓子不錯,口齒也清晰,就把留下了。

留下之後,因爲當時我們園子比較缺人,所以對這批學徒我們教的比較上心,讓他們儘可能迅速學點東西,好讓平時我們師兄弟幾個下臺喝口水歇會時,他們也能頂上去說個繞口令,背段貫口什麼的。

也不圖他們能使多大能耐,一就是想讓客人瞧個新鮮,二來嘛,也讓他們上臺鍛鍊鍛鍊。

當時園子裡小五十個學徒,小嶽是第一個上臺背貫口的,不是說他天賦多好,相反,他在學徒中天賦也就中等,但一點,這小子最用功,肯下死力氣去練。

後來我瞧這孩子勤快,人也實誠,活使的雖不算多驚豔,但在學徒裡也算是名列前茅,便收了他當大弟子。”

郭同這邊說著,那邊拉過嶽龍剛,讓自己這位大弟子給馬晉磕頭,這傢伙倒也聽話,講了一句師爺,就咚咚的衝馬晉又磕了三個頭。

………

馬晉讓人扶起自己這個新收的徒孫,而後又打量了幾眼其面相,果然如同郭同說的一樣,嶽龍剛胖乎乎的大圓臉上透著的就是兩個字——實誠,一看就是個老實孩子。

馬晉點點頭,向嶽龍剛伸伸手,叫他過來,小嶽直接轉頭老向師父郭同,恨的小黑胖子差點一口氣踹死他,小聲輕斥了一句。

“你師爺叫你,你看我幹嗎。”

嶽龍剛這才反應過來,忙不迭轉頭幾步過來馬晉身前,一臉拘謹的看著自己這位“傳奇”師爺。

沒錯,在嶽龍剛這些徒孫們眼裡,自家師爺就是活著的傳奇,在他們心中幾乎等同於“天”的存在。

今日“天”把自己叫到跟前問話,嶽龍剛他能不緊張嗎………

………

馬晉也感覺到了嶽龍剛的緊張,不過並沒有在意,他笑呵呵的看著自己面前這個,長的和後世那個同樣是河南嶽姓的相聲演員有幾分相似的徒孫,不由心裡又吐槽起了那個蹭某社熱度的死作者………

不過吐槽歸吐槽,馬晉看著這張圓乎乎的大胖臉,還是感覺很親切的。

“今年多大了。”馬晉溫和笑問道。

“十……十七。”

嶽龍剛被馬晉親切的笑容稍稍緩解了緊張,但說話還是有些磕巴。

“嗯,現在都會使什麼活。”

馬晉覺得自己作爲師爺,得問一下徒孫的技業水平。

“弟子會說全本的《隋唐》、《三國》,還有《說岳》、《說岳》還不算熟,師父讓我還得練練。

另外,弟子還跟師父學了十幾段相聲,也都會使,還學了幾段戲和一些小曲小調,唱的也還行。”

一說起自己會的本事來,嶽龍剛的底氣也慢慢硬了幾分,言語也流利了許多。

馬晉點了點頭:“會唱小曲是吧,來一段我聽聽。”

嶽龍剛又回頭看了下自己師父,郭同遞給他一個鼓勵的眼神,小嶽轉回頭來,深吸一口氣,輕聲哼唱起來。

“一不叫你憂來呀,二不叫你愁啊

三不叫你穿錯了小妹妹的花兜兜啊

小妹妹的兜兜本是一個金鎖鏈啊

情郎哥的兜兜八了寶了鍍金鉤啊

………

小妹妹送我的郎啊

送到了大門東啊

偏趕上這個老天爺下雨又颳風啊

颳風不如下點小雨兒好啊

下小雨兒留我的郎多呆上幾刻鐘啊~

………”

曲調悠揚,輕柔婉轉,馬晉隨隨著嶽龍剛的哼唱,微微搖晃著自己的腦袋。

說起來,這首《送情郎》,還是自己跟著那位河南嶽姓相聲演員學的,而後來到大乾,又教給了郭同幾人,如今郭同又傳給了徒弟嶽龍剛。

這曲子兜兜轉轉了半天,結果又遇到了正主,倒也算是一個緣分………

………

這邊,馬晉正在爲這首《送情郎》感懷時,嶽龍剛也唱罷了一曲,又變回了那個老實靦腆的胖子,期期艾艾的看著馬晉。

“不錯,唱的不錯。”

馬晉讚了一聲,而後又訓教道:“剛纔聽你話裡師父的意思,你家境不好,如今既然入了門,就要好好學本領,將來掙了錢贍養父母。

你們這行我也知道,本事練好了,大福大貴說不上,衣食富足沒什麼問題,日後孝順師父,孝敬父母父母,多盡爲人子爲人徒的責任…………”

馬晉巴拉巴拉說了半刻鐘,嶽龍剛連連點頭應是,道是自己銘記師爺教誨,馬晉滿意的點點頭,回首看向身後祝虎那。

祝虎會意,取下在腰上繫著的一個口袋來,扒拉了一會,從袋中取出幾個一尺約長,兩寸見方的黑色長條盒子來,遞給馬晉,嶽龍剛離得近,瞧見盒子上用金筆提了一個“嶽”字。

就在他猜馬晉這是什麼意思時,馬晉將盒子打開,取出裡邊的物件,悠悠開了口。

…………

“你今日入門,我這個當師爺的,於情於理得給你一個見面禮,這裡有七把扇子,我特意請京中名師做的,象牙的扇骨,迦南的墜兒,我親自給提的扇面,這把是你的,打開看看吧。”

說著,馬晉將手裡扇子遞給嶽龍剛,小嶽欠身恭手接過,一入手,他就覺得在外面的象牙扇骨溫潤如玉,手感好極了。

再一打開扇面,其扇頁兩面各有提文,正面是一個碩大的“嶽”字,反面是兩句詩——帆翅初張處,雲鵬怒翼同。

馬晉看著正低頭看詩的嶽龍剛,笑道:“我希望你也能這飛入雲端的大鵬一樣,不懼艱險,展翅高飛。”

嶽龍剛雙手捧著扇子,一臉鄭重給馬晉深施一禮:“弟子必然不負師爺期望。”

………

馬晉面帶欣慰的,拍了拍小嶽的肩膀,而後讓他回到他自己師父郭同跟前,馬晉又看向了站在郭同旁邊,比嶽龍剛稍微瘦一點的弟子。

郭同心中有數,拉著自己二徒弟上前一步,給馬晉介紹道。

“師父,這小子叫張小白,弟子的二弟子,老家是關外的,後來跟小岳家一樣,舉家搬來京城,所以他從小也是在京城長大的。

這小子家境比小岳家裡好點,組了個小商隊,往來關外京城之間,坐些皮毛山參生意,規模不大,但也算是小富之家。

他來晉德園當學徒,不像向小嶽那樣,學說書爲了養家餬口,這小子完全就是喜歡聽書,興趣使然,便起了學藝的心,他家裡人拗不過他,便送過來了。

好在這小子雖然打小嬌生慣養,但卻不是什麼嬌少爺,骨子裡有一股韌勁,肯吃苦學東西,加上他天賦在這幫學徒裡數一數二,幾年下來,本事倒是學得不差。

尤其是弟子鼓搗出來的那個相聲,這小子學了三四分火候,如今和老五的一個弟子搭伴,有時上臺觀衆也挺捧場的。”

看的出來,郭同對這個繼承了自己相聲“衣鉢”的張小白很是喜愛,言語多帶著欣慰。

………

和剛纔嶽龍剛一樣,馬晉把張小白叫到跟前問了幾句,又勉勵訓教了一番,還讓其背了一段貫口,用以考教。

可能出於性格和家世的緣故,與自己的師兄嶽龍剛相比,張小白麪對馬晉這個師爺,明顯更從容和機靈一些,言行舉止俱都得體,一番話談下來,馬晉很是滿意的送了他一把扇子。

郭同兩個弟子露完面,接下來就是彭善的唯一親傳弟子——袁田單。

說起來,其餘弟子不知道,這個袁田單馬晉還是有所瞭解的,因爲這個人和普通拜師的弟子有些不一樣,此人並非晉德園的學徒,而是帶藝投師。

郭同之前曾同馬晉講過這其中的內情,這袁田單原來是北城一個茶樓的說書先生,後來和彭善結識,敬佩於彭善的本事,故而提出拜彭善爲師。

起先,彭善是不同意袁田單這個請求的,畢竟二人之前可是平輩相交,互相稱兄道弟的,一下子轉變爲師徒,他有點別不過勁來,再加上袁田單就比他小了半歲,年齡上實在有點尷尬。

不過,俗話說烈女怕纏郎,拜師這事也是如此,耐不住袁田單幾次三番懇求,言稱達者爲師,輩分年齡都不是問題云云。

彭善實在推辭不過,再加上也確實愛袁田單那不凡的評書天賦,和一片對評書的赤誠之心,最後便鬆了口收他爲徒………

其實,這也是袁田單運氣好,若按彭善原來的意思,這批學徒他是沒什麼心儀人選的,只不過爲了央著郭同幾人,師兄弟一同擺枝收徒,才決定自己也收個親傳弟子。

本來彭善是打算隨便在學徒中挑一個看得過眼的,便收門下,結果學徒中還沒挑出合適的人,這袁田單三番兩次送上門來,無奈何,彭善選了袁田單這個更合自己眼緣的徒弟。

…………

雖然袁田單是帶藝投師,並非像嶽龍剛、張小白那樣,是本門一手調教出來的弟子,但馬晉卻沒有任何區分歧視的意思。

相反,馬晉顧及到袁田單在一衆弟子中有些尷尬的境地,還特意寬慰了其幾句,讓心智比這羣弟子成熟了一大截的袁田單感激不已,那句師爺也喊的更爲真心實意。

袁田單捧扇而回,接下來是侯四爺、常五爺的四位親傳弟子。

嗯…都是龍套,也不用太著筆墨,簡單幾句話介紹一下。

侯四爺的兩個徒弟,一姓張,叫張祥;一姓李,叫李瑞,二人的名字合起來叫祥瑞,很吉利也很好記。

而常五爺的兩個弟子也很容易記,一姓孫,叫孫躍;一姓郎,叫郎言。

嗯,就是郭同兩個弟子的捧哏搭檔………

………

四人一一見了馬晉之後,也都捧著馬晉賜予的扇子回到自己身邊,剩下的就該記名弟子面見師爺了。

不過,這羣記名弟子,可沒有前面七個親傳弟子待遇這麼好,還能和馬晉一對一交談幾句,在他面前露露臉,他們是十個一批的一起上去拜見馬晉的。

別說像嶽龍剛他們剛纔一樣,讓馬晉問話考教一番,這些記名弟子到了馬晉跟前,連話都沒機會說。

十人一排站好,郭同或者彭善挨個給馬晉介紹一下這些記名弟子,平時表現好的,郭同二人還能多提兩句,平時表現差的,念個名字就一略而過。

最後,就連馬晉送給這些記名弟子的扇子,都和親傳弟子的有天壤之別。

人家的是象牙的扇骨、迦南的扇墜、馬晉親筆題的扇面,而他們呢,黃花梨的扇骨,水玉的扇墜,扇面更是連馬晉半點墨跡都沒看到,只戳著一個大拇指蓋大小的銘印,證實這是馬晉所贈。

嘖嘖,真實的簡直讓人心碎………

……

ps.:二合一……

第五百四十五章 毛文孝的思量第五百二十六章 文治武功的明君聖主第四百七十章 慘烈晉級,決賽將臨第五百七十四章 無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馬屁尚書和尬吹御史第三百一十六章 風頭出大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爲相聲正名第四十九章 手裡捧著窩窩頭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娘皮第四百三十三章 二哥,別來無恙(二合一)第三百零四章 連喝帶嚇第八十四章 兩個黃鸝鳴翠柳(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感謝樂於助人的靳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馬愛卿消瘦了許多第一百八十二章 悲催的先鋒官和運糧官第三百八十二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五十章 求助牛家莊(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九章 話嘮的茍御史第一五十五章 惡有惡報第六百零二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下作”的國舅爺第四百一十一章 這會不會又斷章了吧第二百二十二章 咱家就錢多第三百六十二章 無題第五十二章 馬公子,快隨咱家來(求收藏)第四百三十八章 人才啊……關於新章節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婚日常第二百八十四章 祝虎的表演第三百九十章 京城無人不識《雜誌》之名(二合一)第二十二章 帶你去個好地方第三百四十章 活得長才笑得久第五十四章 給皇帝和王爺說書(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一百七十五章 葫蘆絲是什麼玩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海商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是你爹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們交版權費了嗎第六百零五章 戒食葷腥和無肉不歡第六百二十八章 牀弩“射”熱氣球第三百五十章 三公主的flag第六百二十二章 妻兒老小我來養活第二百七十五章 幾萬兩銀子不能白花第三百二十章 我纔是主角第三百八十章 大乾名士馬子升第十六章 擠兌祝彪第六百二十七章您最值得信賴的選擇第二百五十三章 演技實力派~第一百三十二章 殿下,他是男兒身第五百九十八章 怎麼就嫁不出去呢………第一百三十七章 母女第三百四十四章 三分之一的張三豐第二百八十章 此子甚得朕心啊第四百四十八章 江湖月報和風雲英雄榜第八章 請問,是你們這裡招廚子嗎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題第六百三十八章 我有一樁幾十萬兩的生意想和您商量一下………第六百二十章 吃一口菜分三個步驟第十一章 祥雲樓和慶和班第二百六十四章 風月老手第七十九章 顏易的難題第三百七十一章 八卦和不走心(爲長老怎麼什麼暱稱都被使用了加更1/4)第四百三十六章 人如其名張癩子第四十一章 慢慢發酵第一百五十四章 赫人聽聞的罪名第五百七十三章 祖傳斷章手藝第四百七十五章 《雜誌》特別刊第二百五十七章 著書立傳,醫史留名的誘惑第二百一十三章 犬馬二御史第二百二十二章 告訴他們,窮逼就不要學人家行賄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海商第五百二十六章 文治武功的明君聖主第三十一章 勵志的安逸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題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吉思汗和李清照第四十八章 景康帝和八王爺第三百九十九章 八卦新聞(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準備買房第二百六十七章 三刻拍案驚奇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家底厚的顏謙第二百六十九章 絕不學習敗家龍第六百零二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六百一十九章 唱紅臉和建議、分工第五百九十二章 震驚京城曲藝梨園界的合作……第五章 招人漲工資第六百零七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師父,我們想上臺說書(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周福海的想法第五百二十六章 文治武功的明君聖主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英戰呂布第六百二十八章 牀弩“射”熱氣球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題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甘心的師兄弟第四百八十六章 朝會君臣“勸”加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郭收學徒第五百二十八章 包寶求愛記(下)第十七章 賣的火熱的點心第六百零一章 蔣沈韓楊的韓浩軍
第五百四十五章 毛文孝的思量第五百二十六章 文治武功的明君聖主第四百七十章 慘烈晉級,決賽將臨第五百七十四章 無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馬屁尚書和尬吹御史第三百一十六章 風頭出大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爲相聲正名第四十九章 手裡捧著窩窩頭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娘皮第四百三十三章 二哥,別來無恙(二合一)第三百零四章 連喝帶嚇第八十四章 兩個黃鸝鳴翠柳(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感謝樂於助人的靳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馬愛卿消瘦了許多第一百八十二章 悲催的先鋒官和運糧官第三百八十二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五十章 求助牛家莊(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九章 話嘮的茍御史第一五十五章 惡有惡報第六百零二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下作”的國舅爺第四百一十一章 這會不會又斷章了吧第二百二十二章 咱家就錢多第三百六十二章 無題第五十二章 馬公子,快隨咱家來(求收藏)第四百三十八章 人才啊……關於新章節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婚日常第二百八十四章 祝虎的表演第三百九十章 京城無人不識《雜誌》之名(二合一)第二十二章 帶你去個好地方第三百四十章 活得長才笑得久第五十四章 給皇帝和王爺說書(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一百七十五章 葫蘆絲是什麼玩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海商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是你爹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們交版權費了嗎第六百零五章 戒食葷腥和無肉不歡第六百二十八章 牀弩“射”熱氣球第三百五十章 三公主的flag第六百二十二章 妻兒老小我來養活第二百七十五章 幾萬兩銀子不能白花第三百二十章 我纔是主角第三百八十章 大乾名士馬子升第十六章 擠兌祝彪第六百二十七章您最值得信賴的選擇第二百五十三章 演技實力派~第一百三十二章 殿下,他是男兒身第五百九十八章 怎麼就嫁不出去呢………第一百三十七章 母女第三百四十四章 三分之一的張三豐第二百八十章 此子甚得朕心啊第四百四十八章 江湖月報和風雲英雄榜第八章 請問,是你們這裡招廚子嗎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題第六百三十八章 我有一樁幾十萬兩的生意想和您商量一下………第六百二十章 吃一口菜分三個步驟第十一章 祥雲樓和慶和班第二百六十四章 風月老手第七十九章 顏易的難題第三百七十一章 八卦和不走心(爲長老怎麼什麼暱稱都被使用了加更1/4)第四百三十六章 人如其名張癩子第四十一章 慢慢發酵第一百五十四章 赫人聽聞的罪名第五百七十三章 祖傳斷章手藝第四百七十五章 《雜誌》特別刊第二百五十七章 著書立傳,醫史留名的誘惑第二百一十三章 犬馬二御史第二百二十二章 告訴他們,窮逼就不要學人家行賄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海商第五百二十六章 文治武功的明君聖主第三十一章 勵志的安逸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題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吉思汗和李清照第四十八章 景康帝和八王爺第三百九十九章 八卦新聞(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準備買房第二百六十七章 三刻拍案驚奇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家底厚的顏謙第二百六十九章 絕不學習敗家龍第六百零二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六百一十九章 唱紅臉和建議、分工第五百九十二章 震驚京城曲藝梨園界的合作……第五章 招人漲工資第六百零七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師父,我們想上臺說書(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周福海的想法第五百二十六章 文治武功的明君聖主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英戰呂布第六百二十八章 牀弩“射”熱氣球第五百八十二章 無題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甘心的師兄弟第四百八十六章 朝會君臣“勸”加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郭收學徒第五百二十八章 包寶求愛記(下)第十七章 賣的火熱的點心第六百零一章 蔣沈韓楊的韓浩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教育| 东平县| 兰州市| 永胜县| 西青区| 微博| 琼海市| 禄丰县| 紫金县| 金山区| 舟山市| 玉龙| 崇仁县| 奉贤区| 城步| 来凤县| 明水县| 会泽县| 芷江| 柏乡县| 远安县| 洛浦县| 历史| 肇东市| 民权县| 玉林市| 方正县| 景德镇市| 始兴县| 丹巴县| 桂平市| 牡丹江市| 手游| 莒南县| 青铜峡市| 铜梁县| 文安县| 南川市| 沈丘县| 门头沟区| 马山县|